CN206482639U -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2639U
CN206482639U CN201621248829.4U CN201621248829U CN206482639U CN 206482639 U CN206482639 U CN 206482639U CN 201621248829 U CN201621248829 U CN 201621248829U CN 206482639 U CN206482639 U CN 206482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needle
fixed seat
fixer
guiding
guiding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8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飞
许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09th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309th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09th Hospital of PLA filed Critical 309th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621248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2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2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26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座(2),在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用于引导穿刺针的穿刺针通道(4),每个所述穿刺针通道均贯通所述固定座(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1),下端面(1)为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针固定器在CT引导下确定穿刺的方位之后,只需要选择某个方位的穿刺针通道就可以直接穿刺,保证穿刺针能够被固定在准确的穿刺方向,同时,固定器与皮肤接触面积大,保证穿刺针固定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已经广泛用于临床的穿刺活检及穿刺治疗领域,是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在传统的穿刺技术中,先经CT扫描定位所穿刺的病灶层面及深度,然后由穿刺医师凭借经验在患者的病灶上方实施穿刺手术,对穿刺医师的要求较高,存在可能会对其它脏器的损伤、容易出现穿刺手术并发症等缺点。
为了改进传统穿刺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在通过CT扫描定位时,采用穿刺针固定器定位要穿刺的病灶位置,然后经由穿刺针固定器将穿刺针插入病灶。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固定器为金属单孔单通道,该固定器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在操作时不容易固定,如果穿刺医师穿刺动作不熟练、动作力度太大或抖动时,容易造成穿刺定位晃动,穿刺针跑位。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穿刺针固定器在固定穿刺针时容易出现穿刺针晃动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刺针固定器在固定穿刺针时容易出现穿刺针晃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该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固定座,在固定座内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用于引导穿刺针的穿刺针通道,每个穿刺针通道均贯通固定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下端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固定座的横截面面积由上端面至下端面逐渐增大,固定座包括空腔体和与空腔体相连接的实心体,实心体内具有穿刺针通道。
进一步地,穿刺针通道包括相互衔接的喇叭形通道部和圆形通道部,喇叭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圆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等于喇叭形通道部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固定座的外表面设置有针道标识,针道标识包括对应于每个穿刺针通道的标号和通道长度。
进一步地,下端面设置有吸附层。
进一步地,吸附层包括涂覆于下端面的皮肤黏贴剂涂层和设置于皮肤黏贴剂涂层上的覆盖薄膜。
进一步地,,固定器还包括操作部,操作部为管状结构,设置于固定座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固定座与操作部均采用聚酯纤维制成。
进一步地,固定座与操作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固定座为半球体、圆台或棱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固定座的形式设置穿刺固定器,并在固定座内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用于引导穿刺针的穿刺针通道,每个穿刺针通道均贯通固定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下端面为平面,保证穿刺针固定在准确的穿刺方向,降低了穿刺手术的难度,并且由于固定器的固定作用,不会因为穿刺医师身体的抖动改变进针的方向,避免穿刺针晃动,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座下端面;2-固定座;3-操作部;4-穿刺针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适当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实施例中,固定器具有固定座2,固定座2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1,其中,下端面1为平面,在使用时与患者皮肤接触,可实现与皮肤紧密贴合。固定座2优选采用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结构,提升固定器的稳固性,例如固定座2可以为半球体,下端面1为半球体的底面圆;又如,固定座2可以为圆台,下端面1为圆台的下底面;或者,固定座2可以为棱台,下端面1为棱台的下底面。
在固定座2内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用于引导穿刺针的穿刺针通道4,每个穿刺针通道均贯通固定座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1,穿刺针可经由穿刺针通道穿出固定座2的下端面刺入病灶。
在使用时,将固定器置于病灶大致所对应的皮肤表面,然后通过CT影像调节固定器的位置,使得固定器能够相对准确的位于病灶未在,进一步在固定器中确定一条到达病灶位置的最佳穿刺针通道,该穿刺针通道可引导穿刺针以最佳角度和最佳位置达到病灶位置,最后将固定器的位置固定不动,采用穿刺针经由确定的穿刺针通道到达病灶进行穿刺。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通过固定器与皮肤紧密贴合,在CT引导下确定穿刺的方位之后,只需要选择某个方位的通道就可以直接穿刺,保证穿刺针固定在准确的穿刺方向,降低了穿刺手术的难度,并且由于固定器的固定作用,不会因为穿刺医师身体的抖动改变进针的方向,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固定器对CT影像的影响,固定器采用高分子聚酯纤维制成,一方面使固定器达到固定穿刺针所需的刚性要求,另一方面,不会影响CT影像。
优选地,固定座2包括空腔体和与空腔体相连接的实心体,实心体内具有穿刺针通道,通过设置空腔体方便在穿刺时进针,并对穿刺针进行初步限位;通过设置实心体,易于形成穿刺针通道。
更优选地,穿刺针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相互衔接的喇叭形通道部和圆形通道部,该喇叭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圆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等于喇叭形通道部的最小横截面面积,进一步达到既能够方便穿刺时进针又能够达到对穿刺针的穿刺位置和方向的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固定座2的外表面设置有针道标识,针道标识包括对应于每个穿刺针通道的标号和通道长度,在进行穿刺时,利用针道标识,通过所选通道的标号获知所选通道的通道长度后,根据穿刺针的长度和通道长度即可实时了解到穿刺针进入皮肤以下部分的深度,有利于穿刺医师实时穿刺手术。
为了增强固定器在穿刺过程中稳固的效果,在固定座2的下端面设置有吸附层。该吸附层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吸附力,即使穿刺医师在穿刺过程中出现抖动等情况时,穿刺针也不会晃动。
优选地,吸附层包括涂覆于底面4的皮肤黏贴剂涂层和设置于皮肤黏贴剂涂层上的覆盖薄膜,该皮肤黏贴剂涂层能够起到吸附的效果,同时,不会对CT影像产生影响,覆盖薄膜能够对皮肤黏贴剂涂层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固定器还包括操作部3,该操作部3为管状结构,操作部3设置于固定座2的上端面,方便穿刺医师操作固定器,优选地,固定座2与操作部3一体成型。
由上述的记载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多个穿刺针通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固定器在CT引导下确定穿刺的方位之后,只需要选择某个方位的穿刺针通道就可以直接穿刺,保证穿刺针能够被固定在准确的穿刺方向,同时,固定器与皮肤接触面积大,保证穿刺针固定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座(2),在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用于引导穿刺针的穿刺针通道(4),每个所述穿刺针通道均贯通所述固定座(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1),所述下端面(1)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上端面至所述下端面(1)逐渐增大,所述固定座(2)包括空腔体和与所述空腔体相连接的实心体,所述实心体内具有所述穿刺针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通道包括相互衔接的喇叭形通道部和圆形通道部,所述喇叭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圆形通道部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所述喇叭形通道部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外表面设置有针道标识,所述针道标识包括对应于每个所述穿刺针通道的标号和通道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面(1)设置有吸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包括涂覆于所述下端面(1)的皮肤黏贴剂涂层和设置于所述皮肤黏贴剂涂层上的覆盖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还包括操作部(3),所述操作部(3)为管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操作部(3)均采用聚酯纤维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操作部(3)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为半球体、圆台或棱台。
CN201621248829.4U 2016-11-17 2016-11-17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82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8829.4U CN206482639U (zh) 2016-11-17 2016-11-17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8829.4U CN206482639U (zh) 2016-11-17 2016-11-17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2639U true CN206482639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882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82639U (zh) 2016-11-17 2016-11-17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26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2328A (zh) * 2017-11-21 2018-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CN107802330A (zh) * 2017-11-21 2018-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2328A (zh) * 2017-11-21 2018-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CN107802330A (zh) * 2017-11-21 2018-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CN107802330B (zh) * 2017-11-21 2023-09-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CN107802328B (zh) * 2017-11-21 2023-09-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脊柱穿刺定位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2639U (zh) Ct引导下多通道穿刺针固定器
CN207270371U (zh) 超声波引导中心静脉穿刺辅助装置
CN206518595U (zh)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多点定位经皮人体空间结构导航系统
CN109893174A (zh) 一种通过激光引导进行单针或多针穿刺活检的方法
CN106539614A (zh) 肿瘤穿刺定位针
CN205163836U (zh) 自动定位及弹射功能的注射装置
CN113907852A (zh) 活检穿刺定位针及系统
CN206214159U (zh) 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导向装置
CN207755366U (zh) 一种脊柱置钉导板
CN110025374B (zh) 一种基于肝癌射频消融的多点穿刺定位机构
CN211022795U (zh) 一种肿瘤治疗用取样器
CN108904015A (zh) 一种ct、mri引导穿刺辅助定向装置
CN209316010U (zh) 一种可精准定位的3d穿刺针
CN108652731A (zh) 一种脊柱置钉导板及制作方法
CN208145043U (zh) 一种静脉穿刺用导针器
CN208926539U (zh) 医学影像引导下组合式穿刺固定器
CN208756078U (zh) 颅骨定位钻孔仪
CN208823569U (zh) 一种心包穿刺引流装置
CN206548540U (zh) 一种前列腺穿刺活检器具
CN209018803U (zh) 一种新型活检针
CN208355560U (zh) 一种基于体表静脉特征进行穿刺导航的模具
CN208989068U (zh) 一种新型肿瘤介入治疗专用穿刺针
CN207370942U (zh) 防损伤输液针
WO2020150489A1 (en) Intravenous therapy system for blood vessel detection
CN209315925U (zh) 一种可精准定位的3d活检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