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7677U -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7677U
CN206467677U CN201720086287.3U CN201720086287U CN206467677U CN 206467677 U CN206467677 U CN 206467677U CN 201720086287 U CN201720086287 U CN 201720086287U CN 206467677 U CN206467677 U CN 206467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leg
aqueduct
concrete face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62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元峰
施玉岩
王自文
李强
宗士昌
王文明
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DI GEOLOGICAL PROSPECT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IDI GEOLOGICAL PROSPECT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IDI GEOLOGICAL PROSPECT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IDI GEOLOGICAL PROSPECT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62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7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7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7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应用于基坑的混凝土面墙后滞水疏导,包括紧邻混凝土面墙设置于混凝土面墙后的集水槽,以及一端伸入所述集水槽、另一端延伸出混凝土面墙外的导水管,所述集水槽内填充有砾料,其通过在基坑侧壁的混凝土面墙后开挖形成集水槽,并以透水材料填充支撑,使得混凝土面墙后的土体内的滞水进入集水槽,并通过集水槽内的导水管排出,以有效导出混凝土面墙后的滞水。

Description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施工时,经常需要对基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疏水导水,以将基坑内的土体中的滞水疏干。现有的常规做法,是做疏水导水系统,即:在边坡的坡面上插导水管,以将坡面后的滞水疏导出来,在基坑底部做排水沟槽,以收集基坑底部的滞水,并将导水管导出的水引入排水沟槽统一排走。
通常,导水管的做法是类似于地面的渗水管,即在PVC或者PE材料的管体上打透孔,并在开有透孔的管体外包覆滤网,然后将这部分管体插入坡面后面的土体内,坡面后的土体的滞水通过透孔进入导水管,进行疏排,滤网则是防止水进入管体时将泥沙带入透孔上将其堵塞。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导水管的进水面积仅为透孔面积的叠加,33甚至由于水的重力作用,有些透孔根本没有水流入,因此,导水管鲜少有水排出,基坑的坡面后的滞水仍然由坡面大面积渗出,影响坡面上喷射的混凝土面墙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侧壁上的坡面后滞水疏干用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应用于基坑的混凝土面墙后滞水疏导,包括紧邻混凝土面墙设置于混凝土面墙后的集水槽,以及一端伸入所述集水槽、另一端延伸出混凝土面墙外的导水管,所述集水槽内填充有砾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集水槽作为滞水收集的位置,土体内的水向外渗出时,首先进入集水槽,当集水槽内的水积攒一定量后,导水管将其排出,防止滞水无法从疏导出来而从混凝土面墙上渗出。渗水材料填充于集水槽内起到支撑集水槽的侧壁以及顶壁的作用防止滞水渗入时将集水槽淹没。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包括四个侧壁、顶壁和底壁,四个侧壁竖直设置,所述底壁沿水平方向包括至少两段斜坡,且相邻斜坡的倾斜方向相反以在底壁上形成低洼,所示导水管插入所示低洼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壁按照集水槽的长度设置两个、四个或者更多的斜坡,相邻斜坡反向倾斜时,在交汇处会形成低洼,滞水在进入集水槽后,沿斜坡向此处汇聚,再在这个汇聚处插入导水管进行引流,可以更好的实现滞水收集,病减少导水管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顶壁自混凝土面墙至基坑内的土体斜向下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壁为斜面设置,水渗入集水槽的面积加大,并且,集水槽上方的土体的压力作用于集水槽的斜面时,土体的压力被水平分力分解,减少纵向压力,防止集水槽被压塌。
优选地,所述导水管固至混凝土面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固定至混凝土面墙可以防止导水管窜动,影响导水管伸入集水槽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内插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PVC管,所述PVC管的轴线方向上靠近混凝土面墙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PVC管上于开口之上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砾料填充于PVC管内,所示导水管伸入PVC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沙土、回填土等软质底层的基坑,混凝土面墙后的土体质地较软,在水向集水槽流动时,土体中由于水的排出而变软发生变形,集水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甚至尚未来得及导水就发生塌陷而被淹没,以PVC管开渗水孔作为集水槽的“支撑骨架”,滞水穿过渗水孔进入PVC管内,土体被管壁支撑,水在PVC管内进行汇聚,PVC管开口处用于放置导水管。
优选地,所述砾料为碎石、鹅卵石、编织袋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鹅卵石等为大块的粒状物料,不仅可以起到渗水作用,还可以支撑集水槽的侧壁土体,在集水的同时,防止土体塌下;当土体本身较为密实时,利用简单易得的编织袋作为填充物,可以利用其密集的过水孔,实现集水槽内更好的挡土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集水槽作为滞水收集的位置,土体内的水向外渗出时,首先进入集水槽,当集水槽内的水积攒一定量后,导水管将其排出,防止滞水无法从疏导出来而从混凝土面墙上渗出。渗水材料填充于集水槽内起到支撑集水槽的侧壁以及顶壁的作用防止滞水渗入时将集水槽淹没;对于沙土、回填土等软质底层的基坑,混凝土面墙后的土体质地较软,在水向集水槽流动时,土体中由于水的排出而变软发生变形,集水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甚至尚未来得及导水就发生塌陷而被淹没,以PVC管开渗水孔作为集水槽的“支撑骨架”,滞水穿过渗水孔进入PVC管内,土体被管壁支撑,水在PVC管内进行汇聚,PVC管开口处用于放置导水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射混凝土前的基坑坡面结构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使用的PVC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底部;2、混凝土面墙;3、导水管;4、集水槽;40、顶壁;41、侧壁;42、底壁;5、砾料;6、钢筋网片;7、PVC管;70、开口;71、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如图1中所示,设置于基坑内距离基坑底部1一定高度处的混凝土面墙2之后,其设置位置取决于预测的滞水伸出位置。其包括一集水槽4,以及插入集水槽4内的导水管,混凝土面墙后2之后的土体内滞留的水渗入集水槽4内积蓄,再积蓄至一定深度后由导水管3导出。
集水槽4包括四个侧壁41、底壁42以及顶壁40,其中:顶壁40则自混凝土面墙2至混凝土面墙2之后的土体方向斜向下布置,以使顶壁40呈近似垂直于混凝土面墙2的斜面。四个侧壁41沿铅垂方向设置,并且,靠近混凝土面墙2的侧壁41的上端延伸至混凝土面墙2上,由于基坑侧壁上的混凝土面层2为倾斜壁面,因此,靠近混凝土面层2的侧壁41竖直延伸至与混凝土面层2接合,可以使集水槽4的底部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积水空间。
如图3中所示,为了使水流向集水槽4的槽底某一位置汇聚,以通过一根至几根导水管3导出,底壁42沿混凝土面层2的水平延伸方向呈多段的斜坡布置,相邻斜坡斜向相反以在交汇处形成一个低洼,渗入集水槽4内的滞水沿斜坡流向相邻斜坡交汇处形成的低洼内,在由伸入该位置的导水管3流出集水槽4之外。当集水槽4的水平方向长度较长时,斜坡可以设置多段,然后配合使用多根导水管3将收集的水导出。
导水管3的一端伸入集水槽4内斜坡交汇处、另一端自混凝土面墙2延伸出并向基坑底部1的方向延伸,或接入基坑底部1处设置的集水井,或接入排水沟进行排放。如图3中所示,导水管3穿出混凝土面墙2的位置,以扎带或者钢丝与形成混凝土面墙2的钢筋网片绑扎6固定,再被喷射至混凝土面墙2上的混凝土固定。
集水槽4内填充有砾料5,其可以依据混凝土面层2的土质,在粗砂、碎石、鹅卵石以及编织袋之间选择其一或者集中组合,选择时,当混凝土面层2之后的土体较为松软时,优先选用鹅卵石或者碎石进行填充,以支撑集水槽4,防止在疏水过程中土体随滞水进入集水槽4将集水槽4掩埋;当土体较为密实,可以选用施工现场废弃的编织袋团成团状填充至集水槽4内,填充时应当注意,要防止填充的砾料5堵住导水管3的管口。
实施例2
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如图2至3中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方案中,集水槽4的设置是在混凝土面层2施工完成之后,因此,集水槽4的设置位置基于基坑成型后,混凝土面层2上的渗水区域的位置,施工时要将混凝土面层2开凿,然后用洛阳铲等向土体内开挖形成集水槽4,集水槽4填充后,利用填充的砾料5将导水管3固定,并将其按照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式,绑扎到钢筋网片6上。
实施例3
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如图4中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混凝土面层2后的土体上开挖集水槽4后,向集水槽4内置入一根沿混凝土面层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PVC管7,并以PVC管7的内部作为集水区域。
结合图5中所示,PVC管7为市售PVC管沿管轴线方向切除部分管壁所得,切除的管壁处形成开口70,当PVC管置入集水槽4内时,开口70朝向混凝土面层2设置。在PVC管7的上半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71,以使混凝土面层2后的土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渗水孔71进入PVC管7的底部进行积蓄,开口70以下的管壁上不开孔,以使水可以在此处积蓄,并通过插入PVC管7内的导水管3排出。
此处应当指出:为了像1中一样使水尽量汇聚至一处,然后通过较少的导水管3导出以实现疏导滞水,PVC管7的长度方向上靠近中央处可以做一个切口,然后将PVC管7稍稍弯折一个角度,切口两侧的管体形成两个斜坡,水向切口处的管壁内汇聚,在此处插入导水管3即可。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PVC管7,每个PVC管7上做切口,形成多个水汇聚的位置,然后在每个位置上插入导水管3。
本实施例中结构适合于沙土地层以及一些成孔较为困难的松软地质的基坑侧壁上,在这些地势下,集水槽在开挖后集水开始前即会发生坍塌,难以保持,以PVC管7做为支撑结构,可以在保持集水槽4的同时,防止土体下移将集水槽4掩埋。在这个方案中,为了增加PVC管7的受压能力以及内部的蓄水效果,在PVC管7内部填充滤料,以支撑管壁。为了防止渗水孔71被堵死,在PVC管7外壁也可以包覆固定一些滤网等材料。
实施例4
一种事先设置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
按照现有的基坑支护的形式进行基坑的斜坡支护,并在斜坡支护中最后一步进行坡面的喷混支护前,增加如下步骤:
步骤1 用洛阳铲在坡面的中部靠下的位置处,或者依据经验滞水可能渗出的位置开挖,形成图1中所示的侧壁42竖直、顶壁40倾斜的集水槽4,且底壁41按照集水槽4的水平方向的长度设置两个或多个斜坡,形成多个斜坡交汇处;
步骤2依据挖出的土质的松软程度,向集水槽4内填充砾料5,尤其当土质松软时,应当将集水槽4尽量填充饱满;
步骤3 将导水管3插入底壁41的形成的斜坡交汇处的砾料5之间,并依据需要在导水管3的管口外包覆或者不包覆滤水网;
步骤4 按照图3中所示结构,在坡面上铺钢筋网片6,利用扎带或者钢丝或者其他带状物将导水管3绑扎固定至钢筋网片6上;
步骤5 向基坑侧壁的坡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层2。
实施例5
一种事后设置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
根据混凝土面层2上的渗水位置,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步骤1 破坏渗水位置之下的混凝土面层2上的混凝土结构;
步骤2 在钢筋网片6之间进行集水槽4的开挖,并按照实施例4的方式进行砾料5的填充;
步骤3 向砾料5内插入导水管3,并依据需要在导水管3的管口外包覆或者不包覆滤水网;
步骤4 按照图3中所示结构,在坡面上铺钢筋网片6,利用扎带或者钢丝或者其他带状物将导水管3绑扎固定至钢筋网片6上。
实施例6
一种适用于沙土或其他软质底层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
根据混凝土面层2上的渗水位置,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步骤1 在基坑侧壁上开挖,形成集水槽4;
步骤2 取适合插入集水槽4内的PVC管,沿轴向切除部分管壁以形成开口70;
步骤3 在PVC管7上位于开口70上方(此处的上下是指PVC管7插入集水槽4内后的开口70以上或者以下)的管壁上打若干渗水孔71;
步骤4 将经过步骤2和步骤3中形成的PVC管7插入集水槽4内;
步骤5 向PVC管7内填入砾料5;
步骤6 项PVC管7内插入适当数量的导水管3,此时应当注意,当PVC管7上不做切口时,可以沿水平方向适当多的布置导水管3;当PVC管7上做切口时,导水管3只需对应切口处形成的积水点布置即可;
步骤7 假使集水槽4的开挖节点在混凝土面墙2施工之后,则此时直接以扎带或者钢丝或者其他带状物将导水管3绑扎固定至钢筋网片6上,之后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或者不进行混凝土的重新喷射;假使集水槽4的开挖节点在混凝土面墙2施工之前,则此时在坡面上铺钢筋网片6,利用扎带或者钢丝或者其他带状物将导水管3绑扎固定至钢筋网片6上,然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混凝土喷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应用于基坑的混凝土面墙后滞水疏导,其特征是:包括紧邻混凝土面墙(2)设置于混凝土面墙后的集水槽(4),以及一端伸入所述集水槽(4)、另一端延伸出混凝土面墙(2)外的导水管(3),所述集水槽(4)内填充有砾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槽(4)包括四个侧壁(41)、顶壁(40)和底壁(42),四个侧壁(41)竖直设置,所述底壁(42)沿水平方向包括至少两段斜坡,且相邻斜坡的倾斜方向相反以在底壁(42)上形成低洼,所示导水管(3)插入所示低洼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壁(40)自混凝土面墙(2)至基坑内的土体斜向下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管(3)固至混凝土面墙(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槽(4)内插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PVC管(7),所述PVC管(7)的轴线方向上靠近混凝土面墙(2)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70),PVC管(7)上于开口(70)之上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71),所述砾料(5)填充于PVC管(7)内,所示导水管(3)伸入PVC管(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砾料(5)为碎石、鹅卵石、编织袋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CN201720086287.3U 2017-01-22 2017-01-22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Active CN206467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287.3U CN206467677U (zh) 2017-01-22 2017-01-22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6287.3U CN206467677U (zh) 2017-01-22 2017-01-22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7677U true CN206467677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6287.3U Active CN206467677U (zh) 2017-01-22 2017-01-22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76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0987A (zh) * 2018-04-13 2018-07-27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桩间编网防护结构
CN108343081A (zh) * 2017-01-22 2018-07-31 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670613A (zh) * 2019-08-22 2020-01-10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电梯井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081A (zh) * 2017-01-22 2018-07-31 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8330987A (zh) * 2018-04-13 2018-07-27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桩间编网防护结构
CN110670613A (zh) * 2019-08-22 2020-01-10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电梯井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70613B (zh) * 2019-08-22 2024-03-19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电梯井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7940B (zh) 一种适用于松散堆填边坡的立体排水系统
CN206467677U (zh)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CN102864789B (zh) 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7003499U (zh)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抗浮起装置
CN209114484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便于基底排水的装置
CN108343081A (zh)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854260B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346836U (zh) 一种隐蔽式排水系统
CN109235469A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9315237A (zh) 一种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绿化方法
CN209412838U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结构
CN108824466A (zh) 一种基坑侧壁涌水涌沙的处理方法
CN112854138B (zh) 一种既有河道改道施工方法
CN216615890U (zh) 一种新型的膨胀土边坡防护加固结构
CN113789755A (zh) 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58392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区3d蜂巢式网格生态护坡装置
CN210395369U (zh) 基坑边坡土钉管墙围护结构
CN209397606U (zh) 一种临江下沉隧道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止水结构
CN113585329A (zh) 高速公路大型组合式挡土墙修筑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49736A (zh) 基于截排水保持坡地软粘土基坑边坡稳定的施工方法
CN214143521U (zh) 景观滨水步道系统
CN112411584A (zh) 抗滑桩与绿化条带相结合的浆砌片石公路边坡防护结构
CN114635434A (zh) 一种地震断裂带路基高边坡绿化防护方法
CN212077978U (zh) 适用于高填方人工地基的防滑坡结构
CN109440723A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