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9005U - 一种疏水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疏水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9005U
CN206459005U CN201621425673.2U CN201621425673U CN206459005U CN 206459005 U CN206459005 U CN 206459005U CN 201621425673 U CN201621425673 U CN 201621425673U CN 206459005 U CN206459005 U CN 206459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iquid level
connector
pip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256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旭成
郑小林
张本健
杜诚
邓波
曹建
周际春
王应容
周光亮
张弛
裴森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256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9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9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9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疏水阀,包括本体、浮筒、连杆、浮力阀和液位指示管,其中,本体包括两端封闭的筒体,浮力阀、浮筒和连杆位于筒体内部,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回气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液位指示管固定在筒体外部,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口连通,筒体内的液体适于从第一连接口进入液位指示管;浮力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浮筒的第二端与连杆的第一端连接,阀芯与连杆的第二端附件的外壁连接;阀座上开设有通孔,阀座固定在出水口内侧,通孔的第一端与出水口连通,阀芯适于进入通孔内并将通孔的第二端堵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疏水阀,无需拆卸打开阀体即可判断疏水阀是否正常工作,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疏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阀。
背景技术
在产水气井的开采过程中,当气井产水较多时,为了不影响天然气气质,需要对天然气中的气和水进行分离。现场多采用气水分离器将天然气中的气和水进行分离,并在分离器排污阀后加装疏水阀,将分离的带压水排出。
目前气田开采现场以浮力式疏水阀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部件包括外部的一个筒体、浮力装置、浮力阀以及相应的连杆机构。筒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气口,筒体内设计有浮力阀,浮力阀出口连接出水口。其工作原理为:排放水从进水口进入到筒体内时,筒体内的液位上升,位于筒体内的浮力装置也随之上浮,此时上浮的浮力装置带动浮力阀上的连杆机构转动,最终将浮力阀打开,实现自动排水。随着筒体中排放水的排出,整个筒体液位下降,相应的浮力装置也随之下落,连杆机构带动浮力阀进行回座。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疏水阀的结构件位于疏水阀筒体内部,无法在第一时间预判出疏水阀是否出现问题,需要通过拆卸打开阀体进行内部检查后才能确认。整个疏水阀拆卸安装过程劳动强度较大,耗时较长,大大降低了疏水阀维修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水阀,不用拆卸疏水阀筒体,可通过观察疏水阀筒体外的液位指示计及出水口的出水情况,即可预判疏水阀是否出现问题及可能出问题的构件,较为方便快捷。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疏水阀,包括本体、浮筒、连杆、浮力阀和液位指示管,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两端封闭的筒体,所述浮力阀、所述浮筒和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回气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液位指示管固定在所述筒体外部,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筒体内的液体适于从所述第一连接口进入所述液位指示管,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低于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
所述浮力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浮筒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阀芯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附件的外壁连接;
所述阀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出水口内侧,所述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阀芯适于进入所述通孔内并将所述通孔的第二端堵住;所述阀芯向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运动时,所述阀芯进入所述通孔内,当所述阀芯向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运动时,所述通孔打开。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连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附近的筒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附近的筒壁,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连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
可选择地,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的附近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附近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疏水阀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开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液位指示管为透明的硬管。
可选择地,所述回气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上。
可选择地,所述通孔为圆弧形。
可选择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垂直的凹槽,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卡在所述凹槽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内运动。
可选择地,所述出水口外侧连接有出水管。
可选择地,所述进水口外侧连接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疏水阀排出气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带压水时,回气口和气水分离器连通,保证筒体内部压力。从气水分离器流出的带压水进入筒体下部,当筒体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筒体内的液面上升,浮筒随着液面上升,向筒体的第二端运动,浮筒的上升带动连杆上升,连杆的上升带动阀芯上升,进而在阀座的通孔的第二端内的阀芯离开通孔,则通孔打开,筒体内的水从通孔的第一端进入,并从出水口流出筒体内部,则筒体内的液面下降,浮筒随着液面下降向筒体的第一端运动,浮筒的下降带动连杆下降,连杆的下降带动阀芯下降,进而阀芯进入通孔的第二端,将通孔堵住,筒体的水无法流出。与此同时,筒体内部和液位指示管通过第二连接口保持压力平衡,筒体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口进入液位指示管内,液位指示管内的液面一直与筒体内水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观察液位指示管内液面的变化及出水口的出水情况可判断疏水阀的工作状态,当出水口的排水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液位指示管内的液面定期上下浮动,则说明疏水阀工作处于正常状态;若液位指示管的液位长时间处于低位且出水口有明显的气流声,或液位指示管液位长时间处于中段位置且出水口有明显的水流声时,可以大体判定该疏水阀的阀芯存在杂质堵塞或者连杆存在变形移位,导致的阀芯不能将通孔的第二端完全堵塞。此时可以采取多次重启疏水阀操作,对故障进行预处理;若发现液位指示管长时间处于高位且无明显变化,同时出水口排水量较小或者不排水,可以大体推断浮筒可能存在破损导致浮筒浮力不足,无法带动连杆和阀芯向筒体的第二端运动,或者连杆断裂,最终造成阀芯不能离开通孔的第二端,从而影响出水口的正常排液。此时,则需要立即拆卸疏水阀,对内部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因此,结合液位指示管内的液位的变化及出水口的排水情况,即可判断疏水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及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而无需拆卸打开阀体进行内部检查,较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筒体;2、浮筒;3、连杆;4、液位指示管;5、阀芯;6、阀座;7、通孔;8、出水口;9、进水口;10、回气口;11、第二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3、出水管;14、进水管;15、第二连接口;16、第一连接口;17、回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疏水阀,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浮筒2、连杆3、浮力阀和液位指示管4,其中,本体包括两端封闭的筒体1,浮力阀、浮筒2和连杆3位于筒体1内部,筒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9、出水口8、回气口10、第一连接口16和第二连接口15,液位指示管4固定在筒体1外部,液位指示管4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口16连通,液位指示管4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口15连通,筒体1内的液体适于从第一连接口16进入液位指示管4,液位指示管4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浮力阀包括阀芯5和阀座6,浮筒2的下端与连杆3的第一端连接,阀芯5与连杆3的第二端附件的外壁连接;阀座6上开设有通孔7,阀座6固定在出水口8内侧,通孔7的第一端与出水口8连通,阀芯5适于进入通孔7的第二端内并将通孔7的第二端堵住;阀芯5向筒体1的第一端运动时,阀芯5进入通孔7内,当阀芯5向筒体1的第二端运动时,通孔7打开,筒体1的第一端低于筒体1的第二端。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排出气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的水时,回气口10和气水分离器连通,保证筒体1内部压力。从气水分离器流出的带压水从进水口9进入筒体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沉积到筒体1的下部。当筒体1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筒体1内的液面上升,浮筒2随着液面上升,向筒体1的第二端运动,浮筒2的上升带动连杆3上升,连杆3的上升带动阀芯5上升,进而在阀座6的通孔7的第二端内的阀芯5离开通孔7,则通孔7打开,筒体1内的水从通孔7的第二端进入,并从出水口8流出筒体1内部,则筒体1内的液面下降,浮筒2随着液面下降向筒体1的第一端运动,浮筒2的下降带动连杆3下降,连杆3的下降带动阀芯5下降,进而阀芯5进入通孔7的第二端,则通孔7堵住,则筒体1的水无法流出。与此同时,筒体1和液位指示管4通过第二连接口15保持压力平衡,筒体1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口16进入液位指示管4内,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面一直与筒体1内水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观察液位指示管4内液面的变化及出水口8的出水情况可判断疏水阀的工作状态,当出水口8的排水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面定期上下浮动,则说明疏水阀工作处于正常状态;若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位长时间处于低位且出水口8有明显的气流声,或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位长时间处于中段位置且出水口8有明显的水流声时,可以大体判定该疏水阀的阀芯5存在杂质堵塞或者连杆3存在变形移位,导致阀芯5不能将通孔7的第二端完全堵塞。此时可以采取多次重启疏水阀操作,对故障进行预处理;若发现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面长时间处于高位且无明显变化,同时出水口8排水量较小或者不排水,可以大体推断浮筒2可能存在破损导致浮筒2浮力不足,无法带动连杆3和阀芯5向筒体1的第二端运动,或者连杆3断裂,最终造成阀芯5不能离开通孔7的第二端,从而影响出水口8的正常排液。此时,则需要立即拆卸疏水阀,对内部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因此,结合液位指示管4内的液位的变化及出水口8的排水情况,即可判断疏水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及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而无需打开阀体进行内部检查,较为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口16位于筒体1的第一端附近的筒壁上,第二连接口15位于筒体1的第二端附近的筒壁,第一连接口16与第二连接口15的连线与筒体1的轴线平行,且第一连接口16低于第二连接口1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液位指示管4的两端封闭,液位指示管4的第一端附近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液位指示管4的第二端附近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液位指示管4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第一开孔与第一连接口16连通,第二开孔与第二连接口15连通。第二开孔和第二连接口15连通可平衡液位指示管4和筒体1内的压力,从而筒体1内的液体可从第一连接口16和第一开孔进入液位指示管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疏水阀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1,第一开孔通过第一连接管12与第一连接口16连通,第二开孔通过第二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口15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水口8可设置在筒体1的第一端的附近的筒壁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出水口8也可设置在筒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连杆3的长度被设计为当阀芯5进入通孔7的第一端内部时,仍有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口16进入液位指示管4,从而在筒体1内的液位较低时仍可以从液位指示管4判断出筒体1内的液面高度;并且筒体1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二连接口15位置较高,筒体1内的水不能从第二连接口15进入液位指示管4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杆3可为由两个相互垂直的“L”型杆连接而成,其中第一“L”型杆的与筒体1的轴线平行的部分与第二“L”型杆的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的部分连接,第一“L”型杆的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的部分与阀芯5连接,第二“L”型杆的与筒体1的轴线平行的部分与浮筒3的第二端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保证连杆3随筒体1内液面上升向筒体1的第二端移动时,连杆3不易折断。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连杆3也可设计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9离筒体1的第一端的距离可大于出水口8,这样,能保证进入筒体1内的水比较容易从出水口8流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液位指示管4可为透明的硬管。液位指示管4为硬管,不易发生变形。液位指示管4为透明的,则观察液位指示管4的外壁即可得知筒体1内的液面高度,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液位指示管4也可设计为外壁的一部分是透明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回气口10可位于筒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回气口10也可设置在筒体1的第二端附近的筒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回气口10的外侧可连接回气管17,这样,回气管17和气水分离器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通孔7为圆弧形。具体地,通孔7可为圆的四分之一,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通孔7也可为其他形状,如“L”型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筒体1的内壁上可设置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的凹槽,连杆3的第二端卡在凹槽内并适于在凹槽内运动。具体地,凹槽的一端与阀座6连接,这样,可保证连杆3在随着筒体1内液面下降向筒体1的第一端运动时,阀芯5正好进入通孔7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出水口8外侧连接有出水管13。这样,从筒体1排出的可通过出水管13进入外部其他容器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进水口14外侧连接有进水管14。这样,从气水分离器流出的带压水可通过进水管14进入筒体1内部。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疏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浮筒、连杆、浮力阀和液位指示管,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两端封闭的筒体,所述浮力阀、所述浮筒和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回气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液位指示管固定在所述筒体外部,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筒体内的液体适于从所述第一连接口进入所述液位指示管,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低于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
所述浮力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浮筒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阀芯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附件的外壁连接;
所述阀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座固定在所述出水口内侧,所述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阀芯适于进入所述通孔内并将所述通孔的第二端堵住;所述阀芯向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运动时,所述阀芯进入所述通孔内,当所述阀芯向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运动时,所述通孔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附近的筒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附近的筒壁,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连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一端的附近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液位指示管的第二端附近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阀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开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指示管为透明的硬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口位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垂直的凹槽,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卡在所述凹槽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内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外侧连接有出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外侧连接有进水管。
CN201621425673.2U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疏水阀 Active CN206459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5673.2U CN20645900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疏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5673.2U CN20645900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疏水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9005U true CN206459005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25673.2U Active CN206459005U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疏水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9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4277U (zh) 带过滤筒组合型排气阀
CN107120079A (zh) 一种可投捞式反洗井阀
CN206459005U (zh) 一种疏水阀
CN208072613U (zh) 一种可过滤污水的污水提升装置
CN204798996U (zh) 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08885489U (zh) 一种防喷抽油泵
CN103573288A (zh) 一种气动负压放水装置
CN203808227U (zh) 一种全自动地下建筑污水提升装置
CN206419006U (zh) 一种立式过滤除砂器
CN208734954U (zh) 一种过滤阀
CN103028569A (zh) 瓶塞清洗机
CN201215212Y (zh) 顶针立式自动排汽阀
CN104564770B (zh) 一种丙烯酸丁酯生产中用于废水池的水泵前加装缓冲罐的液下离心泵
CN108824616B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
CN108867812B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过滤管道
CN209204852U (zh) 自清洗反渗透处理装置
CN203130143U (zh) 瓦斯抽采集中箱自动放水装置
CN206309421U (zh) 全自动瓦斯管路放水器
CN207137496U (zh) 一种多级污水过滤器反冲洗系统
CN214222160U (zh) 一种浮球阀
CN203836477U (zh) 管道
CN201013577Y (zh) 新型电泵防砂装置
CN213839072U (zh) 天然气气井方井积液排出装置
CN103806939A (zh) 一种汽水分离式放水装置
CN220834499U (zh) 自动排污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