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0988U -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 Google Patents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0988U
CN206450988U CN201621439367.4U CN201621439367U CN206450988U CN 206450988 U CN206450988 U CN 206450988U CN 201621439367 U CN201621439367 U CN 201621439367U CN 206450988 U CN206450988 U CN 20645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model
systems
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93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钰
方连航
刘红岩
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INAN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14393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其中,该GTNET接口卡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该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RTDS仿真系统和EMS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实现了RTDS仿真系统的输出接口与EMS输入接口的兼容。

Description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中区域电网与各类电源间的实时仿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用来模拟各类电网及各类发电机组故障,以及新能源特性和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方法的理论研究。该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分别实现源侧和网侧的仿真,并且通过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系统来模拟控制中心。其中,用于实现网侧仿真的网侧RTDS系统与EMS连接。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用于连接网侧RTDS系统与EMS的GTNET接口卡上目前集成的四种规约中,只有分布式网络规约(DNP3.0)是唯一可用于远程通讯的规约,理论上EMS侧配置了相同类型的规约,但是不同厂家对规约理解上的不同,导致目前两侧终端的DNP3.0规约不能兼容。因此,RTDS仿真系统和EMS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以至少解决RTDS仿真系统和EMS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讯(GTNET)接口卡,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数据打包模块、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数据包识别和提取模块、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打包模块。
可选地,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还包括: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和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打包模块和所述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打包模块和所述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包括:源侧仿真机集群、协调服务器、网侧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系统,其中,
所述源侧仿真机集群中的每个源侧仿真机分别与所述协调服务器连接;所述协调服务器与所述网侧RTDS系统连接;所述网侧RTDS系统分别通过GTNET接口卡与所述EMS和所述AGC调度系统连接;所述EMS与所述AGC调度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所述GTNET接口卡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所述风电机组仿真机包括:风模型模块、风力机模型模块、传动链模型模块、发电机模型模块、变流器模型模块。
可选地,所述火电机组仿真机包括: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和协调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包括:锅炉动态单元、汽轮机动态单元、发电机动态单元;
所述协调控制系统包括:锅炉主控模块、汽机主控模块、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DEH模块、频差校正模块。
可选地,所述水电机组仿真机包括:AGC模块、电子调节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引水和泄水模块、水轮发电机组模块和测量模块。
可选地,所述核电机组仿真机包括:中子动态模型模块、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型模块、一回路冷却剂管道模型模块、蒸汽发生器模型模块、冷却剂泵模型模块、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模型模块、汽轮机模型模块、汽机调速器模型模块。
可选地,所述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包括:光伏电池组模型模块、直流-直流DC-DC模块、直流-交流DC-AC模块、滤波升压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和最大功率跟踪MPPT模块。
可选地,所述网侧RTDS系统通过GTFPGA接口卡与所述协调服务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的GTNET接口卡,该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从而解决了RTDS仿真系统和EMS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实现了RTDS仿真系统的输出接口与EMS输入接口的兼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源侧仿真机集群1、协调服务器2、网侧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系统3、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 4、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系统5,其中,
源侧仿真机集群1中的每个源侧仿真机分别与协调服务器2连接;协调服务器2与网侧RTDS系统3连接;网侧RTDS系统3分别与EMS 4和AGC调度系统5连接;EMS 4与AGC调度系统5建立通讯连接。
RTDS提供多种数据接口,用于实现其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由于常规的数模转换接口通常通道数不足,精度不同,为实现RTDS与EMS之间基于以太网的系统级闭环,RTDS系统侧数据输入输出通过RTDS/GTNET卡实现。
网侧RTDS系统3通过GTNET接口卡6与EMS 4和AGC调度系统5连接。该GTNET接口卡6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3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 4和AGC调度系统5支持的数据格式。
上述系统利用源侧仿真机集群1的火电、风电、抽水蓄能等源侧仿真机可以模拟实际机组的动态特性,网侧RTDS系统3提供实际电网的建模和仿真平台,EMS 4和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系统5可以模拟多级调度中心。通过上述系统可以实现源、网、多级调度中心之间的全景式联合仿真,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网调度新机制的研究提供条件。
RTDS系统具有高度并行计算能力、可扩展性和多种数据接口使其在大电网运行分析和闭环测试实验等方面具有前景,但由于模型差异、规模限制等因素,RTDS仿真模型一般来说是针对实际系统按照一定规则简化之后的等值系统。因此,可以结合现有RTDS硬件资源,首先在考虑保留电网动态特性的前提下,确定电网的保留区域及网架结构,进行网架部分的等值,外网部分则以无穷大电源的形式接入。然后再在RTDS仿真平台上进行实际电网等值系统的建模仿真,并通过修改参数、元件选型等操作,建立上述的网侧RTDS系统3,保证RTDS的仿真输出与实际电网保持一致。
EMS 4和AGC调度系统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模拟控制中心,接收来自网侧RTDS系统3的实时仿真数据。为实现RTDS仿真数据的分厂站接收和存储,可以在EMS 4上搭建实际电网等值系统的网络模型,包含搭建网络结构、设备元件参数的录入、厂站数据通道参数的设置等,并执行后续EMS计算模型的调整和验证,从而结合高级应用软件,为调度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障。
可选地,源侧仿真机集群1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风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火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水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核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
可选地,风电机组仿真机包括:风模型模块、风力机模型模块、传动链模型模块、发电机模型模块、变流器模型模块。
例如,风电机组仿真采用分布式仿真机机群设计。在风力发电场中核心对象为风电机组,风电机组中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以下模型:风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链模型、发电机模型、变流器模块;除主要模块之外,还可以有各种辅助模块。
风电机组以风作为原动力,风速直接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在该仿真系统中,为了较精确描述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仿真系统中用四种成分来模拟:基本风、阵风、渐变风和随机风。也可从风电场SIS数据读取接口数据,使风电仿真机可以模拟实际的风力变化。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地,火电机组仿真机包括: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和协调控制系统,其中,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包括:锅炉动态单元、汽轮机动态单元、发电机动态单元;协调控制系统包括:锅炉主控模块、汽机主控模块、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DEH模块、频差校正模块。
火电机组仿真机上建立的火电机组仿真模型是基于简化的非线性控制模型,实现机组的主要动态特性以及控制方案的模拟。与简单调速器模块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电机组仿真模型增加了机、炉动态特性,更能真实的反映机组的调节特性。仿真模型可以实现机组的正常运行、以及快速甩负荷等工况的模拟。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水电机组仿真机包括:AGC模块、电子调节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引水和泄水模块、水轮发电机组模块和测量模块。电子调节器和执行机构构成水轮机调速器,电子调节器接收机组频率、功率和AGC系统的负荷给定信号并在内部实现频率和功率闭环调节,执行机构按一定特性将电子调节器的输出转换成主接力器行程偏差,从而控制机组功率、转速。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地,核电机组仿真机包括:中子动态模型模块、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型模块、一回路平均温度模型模块、蒸汽发生器模型模块、热线温度模型模块、冷线温度模型模块、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模型模块、汽机模型模块、汽机调速器模型模块。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选地,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包括:光伏电池组模型模块、直流-直流DC-DC模块、直流-交流DC-AC模块、滤波升压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和最大功率跟踪MPPT模块。光伏发电机组的输入为光照强度和温度,可以手动设置,也可以采用光伏电厂的实际数据作为输入,使光伏仿真机可以模拟实际光照和温度情况下的功率输出变化。
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模型涉及到变步长的问题。电力电子元件为小步长元件(步长2μs),太阳能电池模型和三相交流电源都属于大步长元件(步长50μs),连接需要进行步长变换。
可选地,网侧RTDS系统通过GTFPGA接口卡与协调服务器连接。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GTNET接口卡6。该GTNET接口卡6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数据协议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数据打包模块、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数据包识别和提取模块、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打包模块。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选地,数据协议转换器还包括: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和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其中,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第一数据打包模块和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第二数据打包模块和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GTNET接口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TNET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数据打包模块、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数据包识别和提取模块、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打包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TNET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还包括: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和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打包模块和所述第一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缓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打包模块和所述第二规约接口函数模块连接。
4.一种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侧仿真机集群、协调服务器、网侧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系统,其中,
所述源侧仿真机集群中的每个源侧仿真机分别与所述协调服务器连接;所述协调服务器与所述网侧RTDS系统连接;所述网侧RTDS系统分别通过GTNET接口卡与所述EMS和所述AGC调度系统连接;所述EMS与所述AGC调度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所述GTNET接口卡包括数据协议转换器,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网侧RTDS系统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EMS和AGC调度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仿真机集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风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火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水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核电机组仿真机、一个或多个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机组仿真机包括:风模型模块、风力机模型模块、传动链模型模块、发电机模型模块、变流器模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机组仿真机包括: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和协调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机组动态模型模块包括:锅炉动态单元、汽轮机动态单元、发电机动态单元;
所述协调控制系统包括:锅炉主控模块、汽机主控模块、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DEH模块、频差校正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机组仿真机包括:AGC模块、电子调节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引水和泄水模块、水轮发电机组模块和测量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机组仿真机包括:中子动态模型模块、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型模块、一回路冷却剂管道模型模块、蒸汽发生器模型模块、冷却剂泵模型模块、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模型模块、汽轮机模型模块、汽机调速器模型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机组仿真机包括:光伏电池组模型模块、直流-直流DC-DC模块、直流-交流DC-AC模块、滤波升压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和最大功率跟踪MPPT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RTDS系统通过GTFPGA接口卡与所述协调服务器连接。
CN201621439367.4U 2016-12-26 2016-12-26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Active CN20645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9367.4U CN206450988U (zh) 2016-12-26 2016-12-26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9367.4U CN206450988U (zh) 2016-12-26 2016-12-26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0988U true CN206450988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9367.4U Active CN206450988U (zh) 2016-12-26 2016-12-26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0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173A (zh) * 2016-12-26 2017-05-17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173A (zh) * 2016-12-26 2017-05-17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718B (zh) 网源联合仿真及其多级调度闭环控制系统
CN105811407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牛顿法的微电网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CN108695857B (zh)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58771A (zh) 风电场仿真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03344437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半物理实时仿真平台
CN106130004B (zh) 一种综合考虑稳定特性的并网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5527858A (zh) 一种智能电网中自动发电控制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CN113708365A (zh) 一种基于端边云架构的虚拟电厂能源管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6374832A (zh) 基于rtds的光伏机组仿真测试平台
CN106527182A (zh) 基于rtds的含多类型高渗透新能源电网安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9066768A (zh) 多变流器并联的双馈风电机组联合仿真系统与方法
CN104484528A (zh) 一种基于pscad的核电机组动力、电气混合仿真平台
CN106855692A (zh) 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N106681173A (zh)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N206450988U (zh) Gtnet接口卡和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N103455004A (zh) 光煤互补电站的光煤贡献度评价方法和电力调配系统
CN206450987U (zh) 源网联合实时仿真系统
CN108183492A (zh) 无功补偿控制装置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200027A (zh) 一种考虑低电压穿越特性的风电场等效建模方法与装置
CN111176135B (zh) 一种含电源全动力过程的实时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Matevosyan et al. Aggregated models of wind-based generation and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ells for power system studies-literature overview
Jędrychowski et al. Modeling of control systems dedicated to dispersed energy sources
Ignat et al. Renewable Energy Microgrid Model using MATLAB—Simulink
Fang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transients for hydropower plants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wind-energy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Longhua District of Hainan city in Haikou province 570311 Hai posterior No. 23

Patentee after: Hainan Electric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Letter No. 123-8 Binhai Road 570203 Hainan city in Haikou Province, 13 floor

Patentee before: Hainan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