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7664U -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7664U
CN206447664U CN201621422671.8U CN201621422671U CN206447664U CN 206447664 U CN206447664 U CN 206447664U CN 201621422671 U CN201621422671 U CN 201621422671U CN 206447664 U CN206447664 U CN 206447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using
situ
purification
purif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226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勤
徐旭
李建超
黄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kangda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ang Dri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ang Dri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ang Dri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226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7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7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7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悬浮单元及水流驱动单元;原位水质净化单元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水质净化机构,壳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并于壳体内形成有净化水体容腔,沿竖直方向进水通道和净化水体容腔分别位于水质净化机构两侧;水流驱动单元包括出水管,出水管入口端与净化水体容腔连通,出水管内设有曝气装置。本实施例通过气泡携带水体形成水流,实现在养殖池内形成水流的微循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有效降低养殖水处理的能耗,同时可避免对养殖动物造成干扰。本实施例可实现养殖水原位净化处理,不需要额外的工程及设备投入,投资较小,而且不占用额外的场地资源,有效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池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的积累,通常很快就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水产养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通常的净化方式有换水和循环水处理,前者使用清洁水源对养殖池进行换水,将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排出,既浪费水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后者将养殖水体抽出,利用工程化技术,依次对养殖水体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流入养殖池重复使用,这一技术虽然较好地减少了换水和污染,但需要额外的工程和设备投入,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
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水质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净化水体容腔,沿竖直方向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净化水体容腔分别位于所述水质净化机构两侧;
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体引导回流至养殖池内的水流驱动单元,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入口端与所述净化水体容腔连通,所述出水管内设有曝气装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出水通道;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拼接构成一整体式的筒体,且形成一分隔两壳体内腔的拼接隔板,于所述拼接隔板上开设一通孔形成所述出水通道及所述进水口。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出水管包括入口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入口端邻近于所述第二壳体底端设置,所述出口段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进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所述水质净化机构包括用于截留养殖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的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底部且至少覆盖所述进水通道。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填料层为藤棉层。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水质净化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处理的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填料层为悬浮填料层。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放置或取出填料的窗口。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悬浮于养殖水体中的悬浮单元,所述悬浮单元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悬浮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于所述第三壳体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位于所述出水管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气驱式动力,通过气泡携带水体形成水流,实现在养殖池内形成水流的微循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有效降低养殖水处理的能耗,同时可避免对养殖动物造成干扰。本实施例可实现养殖水原位净化处理,不需要额外的工程及设备投入,投资较小,而且不占用额外的场地资源,有效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原位水质净化单元及水流驱动单元,原位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水流驱动单元则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体引导回流至养殖池内,也即用于在养殖池内形成内部水流循环,实现养殖池内水体循环处理。其中,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壳体1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水质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进水通道5并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形成有净化水体容腔,沿竖直方向所述进水通道5和所述净化水体容腔(已图示,未标注)分别位于所述水质净化机构两侧;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入口端与所述净化水体容腔连通,所述出水管7内设有曝气装置6。养殖水体由上述进水通道5进入第一壳体1内,经过水质净化机构净化处理后,进入到上述的净化水体容腔中,在上述水流驱动单元的持续作用下,净化后的水体被导引回流至养殖池内,供养殖生物生活所用。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气驱式动力,通过气泡携带水体形成水流,实现在养殖池内形成水流的微循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有效降低养殖水处理的能耗,同时可避免对养殖动物造成干扰。本实施例可实现养殖水原位净化处理,不需要额外的工程及设备投入,投资较小,而且不占用额外的场地资源,有效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采用后置式的气驱设置,也即沿水流方向将出水管7及曝气装置6设于水质净化机构之后,气源只参与水流的驱动,而不参与水质净化作用,因而所需要的气源要求不高,适用于广大的普通养殖户。
上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可固定于养殖池中,如在养殖池底设置桩架,将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固定在对应位置处的桩架上,即可对该桩架附近区域的养殖水体进行净化。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设置上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可漂浮于养殖水体中,即所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悬浮于养殖水体中的悬浮单元,所述悬浮单元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
接续上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上述出水管7可直接穿设于第一壳体1上并与上述净化水体容腔连通,也可采取如下的优选结构:
如图1,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出水通道8;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8与所述出水通道8连通,所述出水管7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上述的第二壳体2可以通过一水管与第一壳体1连接,但由于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需放置于养殖水体中,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拼接构成一整体式的筒体,以保证二者具有稳定的连接结构,在养殖池中不发生相互位置移动,以免影响净化水体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间的流通;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处形成一分隔两壳体内腔的拼接隔板,于所述拼接隔板上开设一通孔形成所述出水通道8及所述进水口8。其中,上述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方式可以采取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接等),也可为不可拆卸连接方式(如焊接等),本实施例中,则优选为采取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一体成型的方式。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采取左右相对位置拼接的方式,即上述第一壳体1的其中一侧边部与第二壳体2的其中一侧边部拼接,左右相对位置拼接的方式相对于上下相对位置拼接的方式,更易于净化水体由第一壳体1流通至第二壳体2中。本实施例将气驱装置设于第二壳体2中,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形成分隔的功能区,二者互不干涉,方便生产和操作。
接续上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述出水管7包括入口段(已图示,未标注)和出口段(已图示,未标注),所述入口段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且入口端邻近于所述第二壳体2底端设置,所述出口段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入口段的入口端也即其底端位于第二壳体2底端上方,且邻近于第二壳体2的底端设置,方便将第二壳体2底部的水体排出,避免净化水体中的部分物质在第二壳体2底部沉积造成第二壳体2中的水质变化,或避免第二壳体2中的净化水体出现分层等现象。一般地,上述第一壳体1的进水通道5优选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上述的净化水体容腔即位于第一壳体1上部;相应地,上述第二壳体2的进水口8优选为布置于该第二壳体2的上部,则该进水口8与出水管7的入口端分别位于第二壳体2的上部和下部,可引导净化水体在第二壳体2内形成水流。上述出口段的出口端出水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也可以向下或向上倾斜,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设置为水平方向,即上述出口段水平设置;上述入口段优选为竖直设置,入口段与出口段可通过弯管段连接导通。实际使用时,通过上述悬浮单元调节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在养殖池中的深度,优选为使得上述出口段出口端的最低处略低于养殖水体水面,出水的阻力较小,可获得较大的出水水流(当然,出口段出口端的最低处高于养殖水体水面或出口段出口端的最高处位于养殖水体水面以下都可以,但出水阻力相对增大);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使得出口段出口端的最低处在养殖水体水面以下1~2cm,可获得最大的出水水流,与养殖池形成水体交换。
接续上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述水质净化机构包括用于截留养殖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的第一填料层3,所述第一填料层3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且至少覆盖所述进水通道5。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水通道5为开设于第一壳体1底部的多个进水孔5,作为优选,在第一壳体1的底板上均匀密布上述进水孔5,以保证净化效率;上述的第一填料层3则优选为覆盖第一壳体1的整个底部横截面,即与第一壳体1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上述的第一填料层3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1底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层3中的填料优选为采用藤棉,为保证处理效果,该第一填料层3厚度为2~5cm。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净化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处理的第二填料层4,所述第二填料层4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层3上方。上述的第二填料层4主要用于处理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性有害物;上述第二填料层4中的填料优选为采用悬浮填料,如采用生物球,在气流和水流的作用下流化效果较好,有效提高对水体的处理效果。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处理效果,该第二填料层4的体积占第一壳体1内腔体积的1/2~2/3。
接续上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悬浮单元优选为可调节上述第一壳体1和上述第二壳体2在养殖池中的深度,具体地,可采取如下的结构:
所述悬浮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三壳体9,所述第三壳体9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于所述第三壳体9顶部开设有注水口10,所述注水口10位于所述出水管7上方。使用时,将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放入养殖池中,通过缓慢往上述注水口10中注水,达到调节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在养殖池中深度的目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用于放置或取出填料的窗口,本净化装置使用过程中,如果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出现养殖水质恶化等情况时,可以通过上述的窗口取出填料进行清洗或更换,保证水体净化效果。本实施例中,该窗口优选为开设于第一壳体1顶部或底部:对于开设于第一壳体1底部的情况,设置第一壳体1底部开口,并可拆卸安装有一底板,该底板上开设多个所述的进水孔5;对于开设于第一壳体1顶部的情况,设置第一壳体1顶部开口,上述的第三壳体9可拆卸安装于该第一壳体1顶部并将第一壳体1顶部封闭。
本实施例中,如图1,各单元之间优选为采取如下的连接结构:第三壳体9安装于第一壳体1顶部,第一壳体1与第三壳体9的高度之和与第二壳体2的高度相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9拼接形成一规则形状的筒体。该筒体优选为采用圆柱形,在养殖水体中移动的阻力较小,可缓慢在养殖水体中漂浮移动,实现对养殖池中不同部位的水体的净化。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养殖池的规模、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等选择采用一个或多个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可循环使用,在一个养殖池养殖周期结束时,可将其运至其他养殖池中继续使用,可有效降低成本。
另外,为减轻本原位水质净化装置的重量,及提高其使用寿命,上述的筒体优选为采用PE材料;上述的出水管7优选为采用PVC材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曝气装置6可采用气石或曝气头等;其中,所需的气流流量根据所需的循环水流流量确定,循环水流流量则根据养殖池的规模、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等因素确定;本实施例中,气流流量为水流流量的0.2~0.25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水质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净化水体容腔,沿竖直方向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净化水体容腔分别位于所述水质净化机构两侧;
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体引导回流至养殖池内的水流驱动单元,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入口端与所述净化水体容腔连通,所述出水管内设有曝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出水通道;所述水流驱动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拼接构成一整体式的筒体,且形成一分隔两壳体内腔的拼接隔板,于所述拼接隔板上开设一通孔形成所述出水通道及所述进水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入口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入口端邻近于所述第二壳体底端设置,所述出口段穿设于所述出水口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所述水质净化机构包括用于截留养殖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的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且至少覆盖所述进水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为藤棉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处理的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层为悬浮填料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放置或取出填料的窗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水质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原位水质净化单元悬浮于养殖水体中的悬浮单元,所述悬浮单元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CN201621422671.8U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Active CN206447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2671.8U CN206447664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2671.8U CN206447664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7664U true CN206447664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7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22671.8U Active CN206447664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7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3204A (zh) * 2021-08-26 2021-11-23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池塘生态水产养殖净水区水质提升净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3204A (zh) * 2021-08-26 2021-11-23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池塘生态水产养殖净水区水质提升净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4874B (zh) 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
CN106818604A (zh) 原位水质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6719246A (zh) 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8835001A (zh) 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CN206447664U (zh) 一种原位水质净化装置
CN107223016A (zh) 双重气力提升装置
CN2852683Y (zh) 海产贝类苗种中间培育装置
CN100399886C (zh) 海产贝类苗种中间培育装置
CN213085727U (zh) 一种养殖用分子水设备
CN207083880U (zh) 一种集约化水产混养系统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207589858U (zh) 水净化处理环保养殖网箱
CN205682220U (zh) 一种诱虫养鱼捕捞装置
CN103548741B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滤水网罩的环道孵化池
CN109879341A (zh) 一种污染水源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
CN209057856U (zh) 一种贝类下降流高密度采苗设施
JP2023109012A (ja) 並列式循環瀘過養殖装置
CN211283982U (zh) 一种娃娃鱼养殖用水体净化装置
CN103613156A (zh) 一种接触池进水廊道除泡系统
CN209171210U (zh) 一种花园式水族过滤鱼缸
CN208242618U (zh) 水产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底部水流助推装置
CN110024737B (zh) 一种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水处理系统
CN206303011U (zh) 一种易排污的对虾养殖池
CN107821298A (zh) 一种水产养殖高效排污系统
CN206467100U (zh) 悬浮结构及原位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1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517 Luoshi South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29 room 1008, No. 999 (software R & D building), gaolang East Road,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Room 304, 3rd Floor, Building 30, No. 111 Kangqiao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ikangda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517 Luoshi South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Conne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