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4004U -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44004U CN206444004U CN201621210897.1U CN201621210897U CN206444004U CN 206444004 U CN206444004 U CN 206444004U CN 201621210897 U CN201621210897 U CN 201621210897U CN 206444004 U CN206444004 U CN 206444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bandage
- inhaling hood
- heating chamber
- newbo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罩、绑带、魔术贴、氧气管、电热管以及气囊,所述绑带包括左绑带和右绑带,所述左绑带和右绑带分别固定在吸氧罩的左右两侧,所述魔术贴包括子面和母面,所述子面和母面分别缝制在左绑带和右绑带的端部;所述吸氧罩上连接氧气管,氧气管上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管径大于氧气管的直径,加热腔连接氧气气源,电热管螺旋形盘绕在加热腔外壁上,电热管内设置电热丝;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吸氧罩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医护人员负担;可对氧气加热,防止氧气温度低对新生儿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并通过气囊作为指示吸氧罩内氧浓度的直观参照,防止新生儿长时间吸入的氧浓度超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给新生儿进行消毒处理后,帮助新生儿尽快适应外界环境,通常给予氧气吸入,由于缺少新生儿中专用的吸氧器材,和成人类似,新生儿吸氧也主要包括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鼻塞法是鼻塞放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吸氧,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因为需要将导管插入鼻腔,在插入的过程或吸氧过程中婴幼儿活动都要可能对鼻腔壁或鼻腔粘膜造成损伤,且鼻腔中插入导管引起的不适感也会造成新生儿不安;面罩吸氧法是将面罩掩盖病人口鼻吸氧,比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效果好些,但用于新生儿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是面罩难以固定或固定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二是氧流量调节不当则有可能面罩内氧浓度较高,而医护人员难以直接发现该现象,导致新生儿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能造成呼吸性酸中毒或氧中毒,具有较强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罩、绑带、魔术贴、氧气管、电热管以及气囊,所述绑带包括左绑带和右绑带,所述左绑带和右绑带分别固定在吸氧罩的左右两侧,所述魔术贴包括子面和母面,所述子面和母面分别缝制在左绑带和右绑带的端部;所述吸氧罩上连接氧气管,氧气管上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管径大于氧气管的直径,加热腔连接氧气气源,电热管螺旋形盘绕在加热腔外壁上,电热管内设置电热丝;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吸氧罩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绑带和魔术贴共有两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吸氧罩上下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氧罩的两侧设置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绑带坯布上设置罗纹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氧罩底面边缘上胶粘一层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魔术贴和绑带可快速地完后吸氧罩的固定,减轻医护人员负担,且固定效果好;利用加热腔可在需要时对氧气加热,防止氧气温度低对新生儿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而通过气囊作为指示吸氧罩内氧浓度的直观参照,可对医护人员进行警示,防止新生儿长时间吸入的氧浓度超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罩5、绑带、魔术贴、氧气管8、电热管9以及气囊4,所述吸氧罩5形状和人鼻腔部位类似,所述绑带包括左绑带2和右绑带6,所述左绑带2和右绑带6分别固定在吸氧罩5的左右两侧,所述魔术贴包括子面1和母面7,所述子面1和母面7分别缝制在左绑带2和右绑带6的端部,子面1和母面7贴合,可快速地将吸氧罩5罩在新生儿鼻腔部位,拆装都更加方便,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所述吸氧罩5上连接氧气管8,氧气管8上设置加热腔10,所述加热腔10的管径大于氧气管8的直径,加热腔10连接氧气气源,电热管9螺旋形盘绕在加热腔10外壁上,电热管9内设置电热丝,电热丝连接电源可产热,对加热腔10内的氧气进行加热,防止低温的氧气对新生儿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不适,而根据流量连续性原理,进入加热腔10内的氧气流速下降,意味着氧气吸热的时间更长,加热速度快;所述气囊4通过气管3与吸氧罩5内部连通,当氧气流量过大时(标准的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吸入氧浓度(%)=21%+4倍氧流量(L/min)),吸氧罩5内氧气浓度不断升高,部分氧气随着二氧化碳等呼出气体从吸氧罩5与鼻腔间的侧隙以及透气孔排出,未及时排出的气体通过气管3进入气囊4内,使气囊4鼓起,而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气囊4鼓起的大小可定性判断吸氧罩5内的气体浓度,气囊4膨胀过大,说明氧流量过高,此时应调节流量瓶或氧气气源的氧流量,防止新生儿长时间吸氧浓度过高造成身体损伤,也减少了医用氧气的浪费。
所述绑带和魔术贴共有两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吸氧罩5上下位置。
所述吸氧罩5的两侧设置透气孔11。
所述绑带坯布上设置罗纹组织,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吸氧罩5底面边缘上胶粘一层海绵垫51(或橡胶垫),减少吸氧罩5与人体接触产生的不适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罩、绑带、魔术贴、氧气管、电热管以及气囊,所述绑带包括左绑带和右绑带,所述左绑带和右绑带分别固定在吸氧罩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子面和母面,所述子面和母面分别缝制在左绑带和右绑带的端部;所述吸氧罩上连接氧气管,氧气管上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管径大于氧气管的直径,加热腔连接氧气气源,电热管螺旋形盘绕在加热腔外壁上,电热管内设置电热丝;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吸氧罩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和魔术贴共有两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吸氧罩上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罩的两侧设置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坯布上设置罗纹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罩底面边缘上胶粘一层海绵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10897.1U CN206444004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10897.1U CN206444004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44004U true CN206444004U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966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1089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4004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440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8946A (zh) * | 2018-12-13 | 2019-03-22 | 东莞市创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透明医疗面罩及管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11-10 CN CN201621210897.1U patent/CN2064440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8946A (zh) * | 2018-12-13 | 2019-03-22 | 东莞市创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透明医疗面罩及管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49181U (zh) |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氧面罩 | |
CN206444004U (zh) | 一种新生儿吸氧装置 | |
CN207679829U (zh) | 呼吸内科输氧呼吸面罩 | |
CN203874248U (zh) | 一种带有负压装置的呼吸机卫生面罩 | |
CN204446901U (zh) | 呼吸治疗系统湿热交换器 | |
CN215822012U (zh) | 一种改进型儿科吸氧装置 | |
CN214158216U (zh) | 一种临床医学用辅助吸氧装置 | |
CN212282480U (zh) | 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 | |
CN211512992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 |
CN209899876U (zh) | 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 | |
CN202909248U (zh) |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氧面罩 | |
CN204275235U (zh) | Cpap鼻面罩固定组件 | |
CN208809263U (zh) | 一种病人护理用面罩 | |
CN208081633U (zh) | 一种一次性吸氧面罩护膜垫 | |
CN202459735U (zh) | 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 |
CN206995581U (zh) | 无创呼吸机面罩保护垫 | |
CN206138548U (zh) | 医用热量和湿度交换装置 | |
CN213285120U (zh) | 雾化面罩 | |
CN213220284U (zh) | 一种无创呼吸机头罩装置 | |
CN210277931U (zh) | 一种小儿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 | |
WO2014101365A1 (zh) | 用热空气热敷呼吸道治病的方法和呼吸装置 | |
CN215841011U (zh) | 一种大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 |
CN211065158U (zh) | 一种附加具有空气加湿功能的过滤口罩装置 | |
CN203564618U (zh) | 输氧管固定装置 | |
CN212038544U (zh) | 呼吸辅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