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2089U -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2089U
CN206442089U CN201720154279.8U CN201720154279U CN206442089U CN 206442089 U CN206442089 U CN 206442089U CN 201720154279 U CN201720154279 U CN 201720154279U CN 206442089 U CN206442089 U CN 206442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body
wire
arc
hol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42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梦丽
寇晓适
艾文君
张博
宋高丽
魏建林
王超
赵书杰
庞锴
张宇鹏
刘博�
赵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201542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2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2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2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钢锚、固定连接在线夹本体外壁的引流板和光纤保护盒,线夹本体为中空管,线夹本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楔形夹支座,楔形夹支座内设置相配合的楔形夹,线夹本体内的另一端安装内衬管,钢锚设置在靠近楔形夹支座的一端并与线夹本体螺纹连接,钢锚内设置弧形通孔,弧形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线夹本体相连通,光纤保护盒内设置两个以上绕线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锚内设置弧形通孔,使本结构既能够承受导线张力、固定导线,又能够保护光纤,防止光纤由于裸露和转角过大受损,从而改善线路连接方式和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研发,2004年美国首次将碳纤维导线应用于输电线路。我国对碳纤维导线的研究始于2005年,该导线在我国的首次应用是在2006年的辽宁、福建的22万线路扩容改造中。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强度大、载流量大、耐热性好、线膨胀系数小、重量轻、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型导线,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完美结合了碳纤维复合导线技术和光纤技术,使得导线同时具有输送电能和通信的功能,解决了光缆远距离大跨度传输困难的问题,节约了资源,适应于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能够实现对导线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由于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的材质和结构均与传统钢芯导线存在较大区别,原有耐张线夹的结构不再适用。
中国专利CN102364793A公开一种大截面光纤复合架空相线耐张线夹,包括夹持外壳体、上半锥块、下半锥块和压块;在夹持外壳体上半部装有上半锥块,在夹持外壳体下半部装有下半锥块,上半锥块和下半锥块的外壁锥度与夹持外壳体的内壁锥度相匹配;在夹持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切槽,方便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置入,另外还配有压块,起固定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的作用。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光纤导线仅通过压块进行紧固,不仅存在跳线的问题,而且紧固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CN103500972A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的密封耐张线夹,在钢锚与内锥夹套上设置一条直槽,直槽内嵌设硅橡胶保护管,在外套管的长条形镂空孔上设一个密封孔盖,在密封孔盖上设一个小孔,在密封孔盖外表面的小孔位置延伸出一根管形护套,在外套管用于连接钢锚的端口粘接密封堵头一,在外套管用于连接内衬管的端口粘接密封堵头二,在外套管位于内衬管压接区的内壁上设置多个环形条纹,在非压接区的外套管外部设有环绕的螺旋条纹。上述专利固然能够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但是在小孔位置延伸出的硅橡胶管与外套管垂直,且伸出的硅橡胶管自身存在90°的角,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导致光纤脆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通过在钢锚内设置弧形通孔,使本结构既能够承受导线张力、固定导线,又能够保护光纤,防止光纤由于裸露和转角过大受损,从而改善线路连接方式和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钢锚、固定连接在线夹本体外壁的引流板和光纤保护盒,所述线夹本体为中空管,所述线夹本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楔形夹支座,所述楔形夹支座内设置相配合的楔形夹,所述线夹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内衬管,所述钢锚设置在靠近楔形夹支座的一端并与线夹本体螺纹连接,所述钢锚内设置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线夹本体相连通,所述弧形通孔内周向设置海绵缓冲垫,所述光纤保护盒内设置两个以上绕线柱,所述绕线柱设置卡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保护盒与所述钢锚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弧形通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保护盒与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弧形通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柱为四个并位于同一个圆的上下左右四个端部,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线的左端与所述圆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线的中间点的切线与钢锚所处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钢锚内预留弧形通孔,弧形通孔一端与线夹本体内的中空部相连通,弧形通孔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弧形通孔内周向设置海绵缓冲垫,当光纤导线贯穿弧形通孔和线夹本体中空部时,弧形通孔对光纤导线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光纤导线伸出弧形通孔时由于转角过大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光纤保护盒,光纤保护盒可以采用绝缘材质与钢锚固定或引流板固定,光纤保护盒内设置多个绕线柱,绕线柱设置卡线槽,绕线柱也采用绝缘材质,当光纤导线伸出弧形通孔外时通过光纤保护盒内的绕线柱对光纤导线进一步缠绕保护,进一步预防光纤导线折损的现象发生,而且光纤保护盒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氧化功能,可以对裸露的光纤进行保护。
2. 线夹本体内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衬管,当安装完毕后对线夹本体进行压紧过程中,内衬管的结构设计有效预防线夹本体的塑性形变对光纤导线造成挤伤,可以对光纤导线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满足光纤导线的高质量要求,保证信号传输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计两种光纤保护盒的固定方式,第一种为光纤保护盒与钢锚固定连接并靠近弧形通孔设置,第二种为光纤保护盒与引流板固定连接并靠近弧形通孔设置,多种设计方式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方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灵活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既起到传统耐张线夹的承受导线张力、固定导线的作用,又起到保护光纤导线的作用,防止光纤导线由于裸露和转角过大受损,从而改善线路连接方式和实现高性能信号传输的功能,不仅适应了电网自动化发展的潮流,而且提高了在对导线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时的信号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左半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线夹本体,2-钢锚,3-引流板,4-盒盖,5-楔形夹支座,6-楔形夹,7-内衬管,8-弧形通孔,9-海绵缓冲垫,10-绕线柱,11-卡线槽,12-铝绞线,13-外保护层,14-碳保护层,15-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夹本体1、钢锚2、引流板3和光纤保护盒,光纤保护盒包括两个密封扣接的盒盖4,钢锚2螺纹连接在线夹本体1的左端,引流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线夹本体1的外壁,线夹本体1为中空管,线夹本体1内的左端固定连接楔形夹支座5,楔形夹支座5内安装相配合的楔形夹6,线夹本体1内的右端安装内衬管7,钢锚2内开设弧形通孔8,弧形通孔8内周向设置海绵缓冲垫9,弧形通孔8的一端右端与线夹本体1相连通,弧形通孔8的中心线的中间点的切线与钢锚2所处水平面的夹角α为30°,光纤保护盒与钢锚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光纤保护盒位于靠近弧形通孔8的位置,盒盖4内壁一体成型三个绕线柱10,绕线柱10开设卡线槽11,三个卡线槽11位于同一个圆上。
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铝绞线12、外保护层13、碳保护层14和光纤15,安装时,对碳纤维复合芯棒做出处理,首先剥离铝绞线12、外保护层13和碳保护层14,铝绞线12、外保护层13和碳保护层14的剥离位置起始于楔形夹6大端(左侧)向左5mm处,光纤15在此处开始裸露,在光纤15裸露贯穿弧形通孔8,本结构设计既达到了对光纤15的保护和隔离作用,也可以实现碳纤维复合芯棒导线偏转一定角度时对光纤无损坏的要求。使用时,可以将光纤15缠绕在多个绕线柱10的外侧,也可以缠绕在多个卡线槽11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光纤保护盒与引流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弧形通孔8内设置海绵缓冲垫9,光纤保护盒与引流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并光纤保护盒位于靠近弧形通孔8的位置,绕线柱10为四个并位于同一个圆的上下左右四个端部,弧形通孔8的中心线端部与四个绕线柱10组成的圆外相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本体、钢锚、固定连接在线夹本体外壁的引流板和光纤保护盒,所述线夹本体为中空管,所述线夹本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楔形夹支座,所述楔形夹支座内设置相配合的楔形夹,所述线夹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内衬管,所述钢锚设置在靠近楔形夹支座的一端并与线夹本体螺纹连接,所述钢锚内设置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线夹本体相连通,所述弧形通孔内周向设置海绵缓冲垫,所述光纤保护盒内设置两个以上绕线柱,所述绕线柱设置卡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盒与所述钢锚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弧形通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盒与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弧形通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为四个并位于同一个圆的上下左右四个端部,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线的左端与所述圆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线的中间点的切线与钢锚所处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CN201720154279.8U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Active CN206442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279.8U CN2064420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279.8U CN2064420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2089U true CN206442089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4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4279.8U Active CN2064420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2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88987A1 (zh) 用于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检修工具
CN207368625U (zh) 架空配电线路
CN102839845A (zh) 一种复合材料杆塔节点连接装置
CN206022664U (zh) 一种可调节式电力接线管
CN206442089U (zh) 一种应用于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的耐张线夹
CN106602492B (zh) 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耐张线夹
CN204967216U (zh) 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
CN201868578U (zh) 一种防水型电线连接管
CN111540550A (zh) 支柱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088988A1 (zh) 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双串绝缘子的检修工具
CN212033690U (zh) 一种电缆保护cpvc套管组件
CN212365624U (zh) 支柱绝缘子及输电塔
CN107104412A (zh) 一种一体式电缆固定头及装夹方法
CN212847904U (zh) 一种低压电瓷绝缘子
CN220896255U (zh) 一种电线电缆防护罩
CN206312667U (zh) 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
CN107069643A (zh) 一种电缆固定头
CN201837646U (zh) 变电站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断引处用绝缘固定装置
CN206673468U (zh) 一种牵引网套
CN207053147U (zh) 一种绝缘子导线固定夹
CN211377433U (zh) 一种电力安全导线固定装置
CN205724735U (zh) 新型电气接线盒
CN112310933A (zh) 一种高效电缆绝缘层套接装置
CN206293842U (zh) 钢管式光伏支架上电缆桥架的固定装置
CN205688928U (zh) 电力杆塔拉线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