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4537U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椎康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34537U CN206434537U CN201620736438.0U CN201620736438U CN206434537U CN 206434537 U CN206434537 U CN 206434537U CN 201620736438 U CN201620736438 U CN 201620736438U CN 206434537 U CN206434537 U CN 206434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mbar vertebra
- movable part
- rehabilitation device
- vertebra rehabilitation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康复器,包括:块状的支撑体,包括上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端面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腰椎的棘突部位对应。该康复器能够模仿临床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方式,对腰椎间盘突(脱)出患者进行适时及时有效的治疗,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腰椎康复器。
背景技术
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临床症状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等有多种不同,但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临床治疗多为物理疗法、封闭疗法或用脱水剂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配合患者卧木板床静养数日,达到一定的恢复作用,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腰椎间盘突(脱)出的根本问题。甚至连手术疗法也由于适应症选择与术中、预后的不确定性不能适用于每一个病患。另外也有配合传统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方式,于局部利用滚、按、拨、外力挤压、复位等手法,对腰椎间盘突(脱)出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但由于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需要医疗人员配合辅助,该方式又不适用于随时随地进行治疗的适时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康复器,能够模仿临床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方式,对腰椎间盘突(脱)出患者进行适时的积极有效的治疗,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康复器,包括:
块状的支撑体,包括上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端面相连接;
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对应。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包括承受压力下移至与所述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状态以及压力撤消上移至突出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设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一端面部分上,所述第二活动件设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端面部分上;
在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通过弹性件连接。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上端面且穿过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截面上,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为U型,且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形状依据所述容纳空间的形状对应设置。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振动源,所述腰椎康复器还包括与所述振动源连接的电源。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内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LED红外线光源。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内壁面为圆弧曲面。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中,所述支撑体还包括下端面,其中所述下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上端面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所述腰椎康复器依据人体腰椎脊柱生理曲线结构设计,模拟按、拨手法功能设置,有效地抵压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使其复位,该腰椎康复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易于操作,能够满足患者适时治疗的使用需求,为及早恢复腰椎正常功能提供必要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块状的支撑体10,包括上端面11、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第一侧面12与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且分别与上端面11相连接;
其中,在上端面11上,穿透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的尺寸和腰椎的突出部分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的腰椎康复器,当患者平躺时,可以将腰椎康复器放置于腰部下方,使支撑体10的凹槽14对准腰椎棘突的部位,也即置于凹槽14中,当全身放松时利用自体重力使卡设于凹槽14内的腰椎棘突部位,腰椎康复器的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对腰椎棘突部位两侧施以朝向远离腰椎棘突部位向外两侧的推拔力,从而模拟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手段,辅助腰椎复位。
该腰椎康复器结构小巧、简单,腰椎间盘突(脱)出患者可以适时、随时随地拿来进行治疗,从而满足患者适时治疗的使用需求。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体10的上端面11包括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分别位于凹槽14的两侧,其中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20。
当腰椎康复器进行治疗,使支撑体10的凹槽14对准腰椎棘突部位时,上端面11的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的强磁体20分别置于腰椎棘突部位两侧的横突或关节突位置与人体抵压,利用强磁体20的磁力,达到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腰椎部分的血液循环,起到对腰椎部位更好的复位恢复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凹槽14的内壁面形成为圆弧曲面,但具体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质需求进行改进,在此不对每一种形式进行一一列举。
较佳地,在凹槽14的内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LED红外线光源30,朝凹槽14在上端面11的开口发光,用于利用红外线的温热效果,使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改善皮下血液循环,减缓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感觉,从而有效地调节腰椎复位后的关节、松解粘连,促使气血循环使萎缩受损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LED红外线光源30的控制开关31可以设置于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处,通过控制开关31控制红外线光源30的打开以及关闭。
当然,所述腰椎康复器还进一步包括用于为LED红外线光源30提供电能的电源,LED红外线光源30通过控制开关31与电源连接,当控制开关31接通时,电源为LED红外线光源30提供电能,红外线光源30发光。具体,电源可以设置于支撑体10的内部。
进一步地,参阅图1,第一实施例中,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大于上端面11的尺寸,使支撑体10形成为U字梯形结构,下宽上窄,以起到稳定支撑身体的作用。
较佳地,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为:长70至100mm、宽40至60mm;上端面11的尺寸为:长40至70mm、宽25至40mm;凹槽14的长度为30至40mm、深度为20至40mm,具体可以依据人体结构的不同设计多种尺寸。
进一步,支撑体10可以采用木质、有机塑料或轻量合金铝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依据人体腰椎脊柱生理曲线结构设计,模拟按、拨手法功能设置,有效地抵压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使其复位,该腰椎康复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易于操作,能够满足腰椎间盘突(脱)出患者进行适时治疗的需求。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如图3至图6所示,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包括:
块状的支撑体10,包括上端面11、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第一侧面12与第二侧面13相对设置,且分别与上端面11相连接;
其中,在上端面11上,穿透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的尺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对应。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上端面11上,凹槽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包括承受压力下移至与上端面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状态以及压力撤消上移至突出上端面11的第二状态。
具体地,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分别利用弹性力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动作。
如图5所示,第一活动件40设置于上端面11的第一端面部分111上,第二活动件50设置于上端面11的第二端面部分112上;
其中,在支撑体10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的容纳空间,其中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分别设置于容纳空间中,且通过弹性件60连接。
具体地,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上端面11且穿过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的截面上,容纳空间形成为U型,且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的形状依据容纳空间的形状对应设置,也即形成为弯曲的弧形。
采用上述的设置结构,当所述腰椎康复器未使用时,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分别突出于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当使用腰椎康复器时,将腰椎康复器放置于腰部下方,使支撑体10的凹槽14对准腰椎棘突部位,也即置于凹槽14中,当全身放松时利用自体重力使卡设于凹槽14内的腰椎棘突部位,此时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置于腰椎棘突部位两侧的横突或关节突位置,最佳的是置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压痛点部位承受身体重力朝第一状态移动,弹性件60受压变形,但在弹性件60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向上抵压人体,也即腰椎棘突两侧的横突或关节突或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分别形成为如图5所示弯曲的弧形,在利用弹性件60的弹性力向上移动时,形成为从靠近腰椎棘突部位向远离腰椎棘突部位的两侧推动的推动力,从而模拟手动的滚动、按压和推拔手法,以辅助腰椎的恢复。
较佳地,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振动源(图中未显示),当使用腰椎康复器,将腰椎康复器放置于腰部下方时,启动振动源,使振动源带动第一活动件40与第二活动件50分别振动,进一步对抵压在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的腰椎棘突部位两侧的横突或关节突或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施加振动,从而模拟手动的拍打手法,辅助腰椎的恢复。
较佳地,如图4所示,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20,此外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也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20。
当腰椎康复器进行治疗,使支撑体10的凹槽14对准腰椎棘突部位时,第一端面部分111和第二端面部分112上的强磁体20以及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的顶面上的强磁体20分别与腰椎棘突部位两侧的横突或关节突或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抵压,利用强磁体20的磁力,达到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腰椎间盘受损部分的血液循环,起到对腰椎间盘部位更好的复位恢复功能。
进一步较佳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凹槽14的内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LED红外线光源30,朝凹槽14在上端面11的开口发光,用于利用红外线的温热效果,使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改善皮下血液循环,减缓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感觉,从而有效地调节腰椎复位后的关节、松解粘连,促使气血循环使萎缩受损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LED红外线光源30的控制开关与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中所设置振动源的控制可以为同一个控制开关31,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于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处,通过控制开关31控制红外线光源30和振动源的同时打开以及关闭。
当然,所述腰椎康复器还进一步包括用于为LED红外线光源30和振动源提供电能的电源,LED红外线光源30、振动源通过控制开关31与电源连接,当控制开关31接通时,电源为LED红外线光源30和振动源提供电能,红外线光源30发光,振动源产生振动。具体,电源可以设置于支撑体10的内部。
较佳地,也可以在第一活动件40或第二活动件50的侧面设置第一开关触点,在容纳空间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开关触点。当腰椎康复器进行治疗,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承受压力下移,使第一开关触点移动至第二开关触点的位置,两者相接触时,电源与振动源之间的电路以及电源与LED红外线光源30之间的电路连通,红外线光源30发光,振动源产生振动;当不使用时,第一活动件40和第二活动件50上移,第一开关触点与第二开关触点之间断开,红外线光源30停止发光,而振动源停止产生振动。该种设置结构使得腰椎康复器的使用更加智能,无需手动打开和关闭。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中,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大于上端面11的尺寸,使支撑体10形成为U字梯形结构,下宽上窄,以起到稳定支撑身体的作用。
较佳地,支撑体10的下端面15的尺寸为:长70至100mm、宽40至60mm;上端面11的尺寸为:长40至70mm、宽25至40mm;凹槽14的长度为30至40mm、深度为20至40mm,具体可以依据人体结构的不同设计多种尺寸。
进一步,支撑体10可以采用木质、有机塑料或轻量合金铝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腰椎康复器,根据人体腰椎脊柱生理曲线结构设计,模拟滚、按、拨手法功能设置,有效地抵压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使其复位,该腰椎康复器原理明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易行。日常生活中,携带身边坚持使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休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即可巩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更好的复位恢复功能,又可以改善局部血运,起到治疗加保健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块状的支撑体,包括上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端面相连接;
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穿透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腰椎棘突部位对应;其中,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包括承受压力下移至与所述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状态以及压力撤消上移至突出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设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一端面部分上,所述第二活动件设置于所述上端面的第二端面部分上;
在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通过弹性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上端面且穿过所述第一端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面部分的截面上,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为U型,且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形状依据所述容纳空间的形状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振动源,所述腰椎康复器还包括与所述振动源连接的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强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LED红外线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面为圆弧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还包括下端面,其中所述下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上端面的尺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6438.0U CN206434537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6438.0U CN206434537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34537U true CN206434537U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964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3643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4537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345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8282A (zh) * | 2019-03-05 | 2019-05-17 | 娈典寒 | 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
-
2016
- 2016-07-13 CN CN201620736438.0U patent/CN2064345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8282A (zh) * | 2019-03-05 | 2019-05-17 | 娈典寒 | 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24215U (zh) | 人体脊柱修复仪 | |
CN104013523A (zh) | 一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相关疾病康复治疗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3142388B (zh) | 腰椎间盘突出症曲线牵引治疗康复床 | |
CN205251959U (zh) | 一种骨科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 |
CN106137696A (zh) | 一种具有多种中医推拿手法的肢端推拿系统及推拿手法 | |
CN204542751U (zh) | 一种腰椎牵引按摩床 | |
CN106726060A (zh) | 一种仰卧抬腿式自助牵引力多功能腰椎病治疗床 | |
CN206434537U (zh)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
CN207477667U (zh) | 一种医用骨科牵引疗法辅助训练装置 | |
CN205094908U (zh) | 一种糖尿病治疗床 | |
CN104013519A (zh) | 一种分别或同时用于颈椎和腰椎病康复治疗的装置与方法 | |
CN201182727Y (zh) | 按摩器之按摩头的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按摩器 | |
CN106074070A (zh) | 一种腰椎康复器 | |
CN201618084U (zh) | 具有电磁振动装置结构的新型腰椎复位牵引器 | |
CN101480362B (zh) | 无痛式腰椎治疗机 | |
CN204839853U (zh) | 腰颈康复理疗器 | |
CN207400907U (zh) | 心脑血管病人用疗养枕 | |
CN202761645U (zh) | 动态稳定髋关节支具系统 | |
CN206414457U (zh) | 脊椎校正床 | |
CN202458819U (zh) | 具备侧旋功能的背伸双向牵引治疗台 | |
CN2071030U (zh) | 颈椎牵引枕 | |
CN103735396A (zh) | 腰椎疾病康复治疗装置 | |
CN201481746U (zh) | 带有痔疮按摩器的按摩坐椅 | |
CN101375822A (zh) | 按摩钳 | |
CN202843865U (zh) | 一种椎间盘复位治疗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