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4448U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Google Patents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34448U CN206434448U CN201621103590.1U CN201621103590U CN206434448U CN 206434448 U CN206434448 U CN 206434448U CN 201621103590 U CN201621103590 U CN 201621103590U CN 206434448 U CN206434448 U CN 2064344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eplate
- nucleus pulposus
- plate body
- limit stop
- arc conv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59 moto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29 anti-fatigu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224 diss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66 phys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符合人体颈椎间盘天然运动模式、更符合人体脊柱结构解剖外形的半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外科植入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符合人体颈椎间盘天然运动模式的半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背景技术
颈椎间盘假体产品已经有Bryan、Prestige LP、Prodisc-C、PCM、CerviCore、Mobi-C、Discover等多款进口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均是以国外人群骨骼尺寸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不太适合中国人群骨骼尺寸。国内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设计大部分均是仿照国外产品尺寸进行的仿形结构设计,对于产品主要性能参数如颈椎间隙前高、中高、后高、足印面尺寸等并没有在对国人骨骼尺寸进行详细地测量、统计与分析后,基于国人骨骼尺寸特征进行设计。
CN103315830B公开了一种带人字形双向止退倒齿Ω型人工颈椎间盘植入假体,该假体以上下端板一体化的Ω型非接触的弹性结构取代传统的球面、鞍面轴承结构作者马蹄形弹片结构,上下端板外表面设置了与上下椎骨锚固的人字形双向止退倒齿,改善假体及椎体的表面应力状态以延长寿命抗疲劳,该假体依靠上下端板一体化的Ω型非接触的弹性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冲击能量吸收能力,来恢复和维持椎间隙的高度、保持节段稳定性,保留椎间盘的屈曲、伸展运动和压缩减震功能,不足之处在于:该假体是一体化结构,无法依靠自身结构实现轴向转动,无法实现人体脊柱正常运动。
CN204839838U公开了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结构包括:上终板、下终板和设在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耐磨损的髓核,具有旋转、屈伸、平移三维六个自由度空间活动范围,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不足之处在于:髓核固定安装在下终板上,旋转中心固定。颈椎间盘在颈椎节段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其髓核的位置是不断在变动的,即其能提供瞬时可变的旋转中心,因而固定的旋转中心不符合人体髓核旋转中心瞬时可变的实际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颈椎间盘天然运动模式、更符合人体脊柱结构解剖外形的半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下表面凹陷成型的球面凹槽、板体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下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所述若干限位挡柱将板体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下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髓核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终板体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挡柱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线接触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挡柱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所述限位挡柱的顶端形状为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的一种;限位挡柱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所述上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下表面凹陷成型的球面凹槽、板体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所述下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所述若干限位挡柱将板体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下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所述髓核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组成;所述上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终板体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挡柱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线接触的一种;所述倒齿的形状为楔形、圆锥形、三棱锥型的一种;所述限位挡柱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所述限位挡柱的顶端形状为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的一种;限位挡柱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⑴所述颈椎间盘假体上终板上表面可设有弧形凸起、下终板下表面也可设有弧形凸起,该外形设计使上终板与上椎体下缘的弧状凹陷、下终板与下椎体上缘的弧状微凹陷解剖外形相吻合,使得内置物可与骨组织密切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植入手术成功率。
⑵所述颈椎间盘假体下终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与“十字凸爪”可动髓核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保证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上实现前后、左右方向一定范围的移动和绕中心轴一定范围内的转动,同时限制髓核的过度移动及旋转,防止髓核在过大压力下脱出。
⑶所述颈椎间盘假体髓核与上终板形成球窝关节,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采取半限制型运动方式,保留了瞬时旋转轴,能提供瞬时可变的旋转中心,符合人体髓核旋转中心瞬时可变的实际状态,实现治疗节段更自然的生理活动度,满足患者术后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椎间盘假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椎间盘假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颈椎间盘假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颈椎间盘假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上终板1、板体11、弧形凸起12、倒齿13、夹持凹槽14、球面凹槽15、髓核2、球面穹顶21、贴合平面22、下终板3、板体31、限位挡柱32、夹持凹槽33、倒齿34、弧形凸起3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由上终板1、髓核2和下终板3构成,上终板1下表面和髓核2上表面构成球窝关节,髓核2下表面与下终板3上表面贴合,并依靠下终板3表面结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活动,与下终板3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1下表面球面凹槽15与髓核2球面穹顶21构成,使所述上终板1相对于所述髓核2可以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2与下终板3上表面结构构成,使所述髓核2在下终板3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一定范围内的移动和绕中心轴一定范围内的转动,且不易脱出。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上终板1是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11、板体11下表面向上凹陷的球面凹槽15、板体11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12、板体11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且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楔形、圆锥形、三棱锥型等的倒齿13、板体11前端或两侧便于夹持的凹槽14或凸起组成。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髓核2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22、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21组成。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下终板3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31、板体31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32、所述若干限位挡柱32将板体31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31下表面的弧形凸起35、板体31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且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楔形、圆锥形、三棱锥型等的倒齿34、板体31前端或两侧便于夹持的凹槽33或凸起组成。所述限位挡柱32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所述上终板1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3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12、弧形凸起35,所述弧形凸12、弧形凸起35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如中间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上终板1、下终板3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下终板3上表面凸设由若干限位挡柱32成型供所述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若干限位挡柱32与下终板3一体成型,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可以是平面接触,也可以是弧面接触或线接触,构成半限制型运动形式,保证髓核2在下终板3上表面上实现前后、左右方向一定范围的移动和绕中心轴一定范围内的转动,同时限制髓核2的过度移动及旋转,防止髓核2在过大压力下脱出;限位挡柱32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几何体,顶端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2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等;限位挡柱32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2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下表面凹陷成型的球面凹槽、板体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所述若干限位挡柱将板体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下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终板体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挡柱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线接触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柱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所述限位挡柱的顶端形状为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的一种;限位挡柱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10.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和下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终板下表面和所述髓核上表面形成球窝关节,所述髓核下表面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贴合并与下终板形成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所述球窝关节由上终板下表面成型的球面凹槽与髓核上表面凸出的球面穹顶构成,使所述上终板相对于所述髓核实现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自由运动;所述上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下表面凹陷成型的球面凹槽、板体上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上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所述抓握式可动配合机构由髓核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构成;使所述髓核在下终板上表面可以在前、后、左、右方向实现移动和绕中心轴转动,且不易脱出;所述下终板由上、下表面水平或带有一倾角的板体、板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挡柱、所述若干限位挡柱将板体分割成供髓核的髓体十字凸爪嵌入的十字槽、板体下表面隆起的弧形凸起、板体下表面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倒齿、板体前端或两侧设有便于夹持的凹槽或凸起组成;所述髓核由十字凸爪的髓体,髓体下表面与下终板上表面贴合的平面、髓体上表面隆起与上终板下表面球面凹槽相配合的球面穹顶组成;所述上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下终板与椎骨接触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是整个终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凸起,或者终板部分位置的局部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为规则的凸起,或为不规则的凸起,如不同弧度组合或上方有局部平面,以确保终板体外形与椎体内凹形解剖表面相吻合,内置物与骨组织接触更紧密;所述髓核与所述下终板上表面的若干限位挡柱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线接触的一种;所述倒齿的形状为楔形、圆锥形、三棱锥型的一种;所述限位挡柱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外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所述限位挡柱的顶端形状为平面形状、斜面形状、与髓核球面顶端同心的球面形状的一种;限位挡柱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与髓核接触部位的高度,防止旋转时与上终板产生干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3590.1U CN206434448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3590.1U CN206434448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34448U true CN206434448U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964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03590.1U Active CN206434448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3444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4776A (zh) * | 2018-05-07 | 2018-11-16 | 福州大学 | 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CN108852564A (zh) * | 2018-05-07 | 2018-11-23 | 福州大学 | 基于金属橡胶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21103590.1U patent/CN20643444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4776A (zh) * | 2018-05-07 | 2018-11-16 | 福州大学 | 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CN108852564A (zh) * | 2018-05-07 | 2018-11-23 | 福州大学 | 基于金属橡胶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CN108852564B (zh) * | 2018-05-07 | 2019-08-09 | 福州大学 | 基于金属橡胶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CN108814776B (zh) * | 2018-05-07 | 2019-11-12 | 福州大学 | 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6334A (zh)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
CN101022770B (zh) | 人造脊椎盘 | |
CN100548239C (zh) | 具有三部分关节的椎间植入物 | |
JP4159256B2 (ja) | 関節接合人工脊柱ディスク | |
ES2254874T3 (es) | Disco intervertebral que permite el movimiento de traslacion. | |
US8043379B2 (en) | Disc prosthesis having remote flexion/extension center of rotation | |
CN101980671A (zh) | 关节假体 | |
JP2008516647A (ja) | 生理学的運動が可能な腰椎および頸椎用椎間板プロテーゼ | |
CN105105889B (zh) | 一种人工腰椎间盘假体 | |
CN103565561B (zh) | 腰椎间盘假体 | |
CN206434448U (zh) |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 | |
CN108095863A (zh) | 一种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 |
CN209316160U (zh) | 一种耐用人工椎间盘假体 | |
US8882838B2 (en) | Articulating disc implant | |
CN221229472U (zh) | 寰枢椎假体 | |
CN109998739A (zh) | 一种组合式人工全踝关节假体 | |
CN105105890A (zh) | 一种颈椎椎间盘假体 | |
CN115227460A (zh) | 一种变曲率单髁膝关节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 |
JPH11137585A (ja) | 人工椎間板 | |
CN111315321A (zh) | 脊柱植入物 | |
CN103860296B (zh) | 仿生低摩擦人工寰齿关节 | |
ES2895551T3 (es) | Implante de disco intervertebral para restaurar la función de una unidad vertebral funcional dañada | |
CN102727329B (zh) | 人工颈椎间盘 | |
CN109106478A (zh) | 一种耐用人工椎间盘假体 | |
CN201977964U (zh) | 一种人工椎间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