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3613U - 一种昆虫毒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毒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3613U
CN206433613U CN201720107455.2U CN201720107455U CN206433613U CN 206433613 U CN206433613 U CN 206433613U CN 201720107455 U CN201720107455 U CN 201720107455U CN 206433613 U CN206433613 U CN 206433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mesh
insect
lower cover
insect poi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74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李林杰
高尧华
刘培海
龚求娣
林令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filed Critical 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7201074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3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3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3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毒瓶,包括:由瓶体限定的第一空腔,所述瓶体上端具有上盖,瓶体下端具有下隔板,下隔板的周边为环向挡边,下隔板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由下盖限定的第二空腔,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瓶体的下部,所述下盖上端设有上隔板,上隔板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二网孔,当旋紧螺纹时,所述环向挡边密封所述第二网孔,当旋松螺纹时,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毒瓶具有结构合理、减少药剂使用和减少操作人员吸入有毒气体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毒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体,具体涉及一种昆虫毒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昆虫毒瓶使用实验用的广口瓶、乙酸乙酯和脱脂棉制作。方法是:1、将脱脂棉塞入毒瓶瓶盖或将脱脂棉平铺在毒瓶瓶底;2、将脱脂棉压实;3、用医用注射器抽取或直接将乙酸乙酯倒入脱脂棉,用量为浸湿棉花而不滴漏为宜;4、若脱脂棉平铺在瓶底,将棉花浸湿后,需用直径与毒瓶内径一样大小的一张滤纸或带孔的塑料板放在脱脂棉上。
乙酸乙酯毒瓶对于小型昆虫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毒杀的昆虫包括:等翅目(白蚁等)、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螽斯等)、半翅目(蝉、蚜、蚧、蝽等)、鞘翅目小型昆虫(叶甲、小蠹、象甲等)、鳞翅目小型昆虫(粉蝶、螟蛾等)、膜翅目(蜂、蚂蚁等)、双翅目(蝇、蚊等)。
由于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易挥发、易燃和有刺激性气味等特性。因此在毒杀昆虫时的开盖和盖盖速度要快,使人体尽量少吸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之一,提供了一种昆虫毒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昆虫毒瓶,包括:由瓶体限定的第一空腔,所述瓶体上端具有上盖,瓶体下端具有下隔板,下隔板的周边为环向挡边,下隔板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由下盖限定的第二空腔,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瓶体的下部,所述下盖上端设有上隔板,上隔板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二网孔,当旋紧螺纹时,所述环向挡边密封所述第二网孔,当旋松螺纹时,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毒瓶通过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用于放置昆虫,第二空腔用于放置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通过下隔板和上隔板将药剂附着材料与昆虫隔离,从而防止昆虫被药剂污染。下盖与瓶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旋紧螺纹后第一空腔与与第二空腔之间呈密封状态,从而在放入昆虫前,将螺纹旋紧,使第二空腔内的药剂不能挥发到第一空腔内,保证操作人员放入昆虫时,不会吸入有毒气体。当放入昆虫后,再旋松螺纹,使下隔板与上隔板之间具有间隙,有毒气体通过第二网孔、该间隙和第一网孔进入第一空腔内,对昆虫进行毒杀;当昆虫被毒杀后可再次旋紧螺纹,减少第一空腔内的有毒气体含量,从而可以在取出昆虫时,减少吸入有毒气体,同时还能减少药剂的挥发造成的使用时间缩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毒瓶具有结构合理、减少药剂使用和减少操作人员吸入有毒气体等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毒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瓶体上端形成向侧向方向突出的挂台,所述上盖边缘形成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上形成有扣合于所述挂台的锁定突起。上盖通过该结构的弹跳上盖,可方便放取昆虫。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瓶体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片。第一密封垫片用于密封瓶体,防止瓶体内的有毒气体挥发出来。
优选的,所述环向挡边下方设有第二密封垫片。第二密封垫片用于在旋紧螺纹后密封第二网孔,使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处于密封隔离状态。
优选的,所述下盖内通过隔板将第第二空腔分隔成若干隔段。隔段方便放于药剂附着材料,比如吸附有机溶剂的脱脂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孔和/或第二网孔为100-200目。该网孔方便熏杀药剂挥发,同时避免昆虫与下盖中的药剂接触,损伤昆虫标本。
优选的,所述瓶体侧面设有腰带卡扣。由此可知,该腰带卡扣可卡入腰带,方便携带。
优选的,所述瓶体和/或下盖由透明塑料制成。由此可知,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昆虫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昆虫毒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瓶体1;上盖2;下盖3;下隔板4;上隔板5;螺纹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8;第一网孔9;第二网孔10;第一密封垫片11;第二密封垫片12;环向挡边13;挂台14;连接件15;锁定突起16;隔段17;腰带卡扣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昆虫毒瓶。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昆虫毒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瓶体1、上盖2、下盖3、下隔板4、上隔板5和螺纹6。
由瓶体1限定出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用于放置昆虫。瓶体1上部开放,瓶体1上端连接上盖2,上盖2周边下部设有与瓶体1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片11。瓶体1下端具有下隔板4。
下隔板4的周边为不带网孔的环向挡边13,下隔板4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9,第一网孔9聚集在下隔板4中部圆形区域内。环向挡边13的下方设有第二密封垫片12,第二密封垫片12的大小与环向挡边13的大小相适应。
由下盖3限定出第二空腔8,第二空腔8用于放置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下盖3上端通过螺纹6连接在瓶体1的下部,且下盖3上端设有上隔板5。
上隔板5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二网孔10,第二网孔10聚集在上隔板5周边环向区域内。第一网孔9与第二网孔10在竖直方向上不相对。
当旋紧螺纹6时,下盖3和上隔板5向上移动,上隔板5与环向挡边13下方的第二密封垫片12紧密接触,从而密封第二网孔10。当旋松螺纹6时,下盖3和上隔板5向下移动,上隔板5与下隔板4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第二网孔10、该间隙和第一网孔9进入第一空腔7内,以对昆虫进行毒杀。
有利地,上盖2与瓶体1的连接方式是:瓶体1上端形成向侧向方向突出的挂台14,上盖2边缘形成有连接件15,连接上形成有扣合于挂台14的锁定突起16。
有利地,下盖3内通过隔板将第第二空腔8分隔成若干隔段17。
有利地,第一网孔9和/或第二网孔10为100-200目。
有利地,瓶体1侧面设有腰带卡扣18,该腰带卡扣18可卡入腰带,方便携带。
有利地,瓶体1和下盖3由透明塑料制成。由此可知,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昆虫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下隔板4和上隔板5将药剂附着材料与昆虫隔离,从而防止昆虫被药剂污染。下盖3与瓶体1之间通过螺纹6连接,旋紧螺纹6后第一空腔7与与第二空腔8之间呈密封状态,从而在放入昆虫前,将螺纹6旋紧,使第二空腔8内的药剂不能挥发到第一空腔7内,保证操作人员放入昆虫时,不会吸入有毒气体。当放入昆虫后,再旋松螺纹6,使下隔板4与上隔板5之间具有间隙,有毒气体通过第二网孔10、该间隙和第一网孔9进入第一空腔7内,对昆虫进行毒杀;当昆虫被毒杀后可再次旋紧螺纹6,减少第一空腔7内的有毒气体含量,从而可以在取出昆虫时,减少吸入有毒气体,同时还能减少药剂的挥发造成的使用时间缩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瓶体限定的第一空腔,所述瓶体上端具有上盖,瓶体下端具有下隔板,下隔板的周边为环向挡边,下隔板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
由下盖限定的第二空腔,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瓶体的下部,所述下盖上端设有上隔板,上隔板的周边设有若干第二网孔,当旋紧螺纹时,所述环向挡边密封所述第二网孔,当旋松螺纹时,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上端形成向侧向方向突出的挂台,所述上盖边缘形成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上形成有扣合于所述挂台的锁定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瓶体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挡边下方设有第二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通过隔板将第第二空腔分隔成若干隔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孔和/或第二网孔为100-2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侧面设有腰带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和/或下盖由透明塑料制成。
CN201720107455.2U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昆虫毒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3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7455.2U CN206433613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昆虫毒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7455.2U CN206433613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昆虫毒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3613U true CN206433613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74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3613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昆虫毒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36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905A (zh) * 2017-11-03 2018-02-09 贵州大学 一种昆虫标本采集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54272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便利便携昆虫毒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905A (zh) * 2017-11-03 2018-02-09 贵州大学 一种昆虫标本采集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54272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便利便携昆虫毒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33613U (zh) 一种昆虫毒瓶
CN205320978U (zh) 组合式昆虫诱捕器
CN206390084U (zh) 一种野外采集昆虫用安全毒瓶
CN206390083U (zh) 一种改进的昆虫毒瓶
CN102986748A (zh) 一种蚊香
CN108601339A (zh) 加热蒸散用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加热蒸散用吸液芯的加热蒸散方法
CN209251466U (zh) 竖立式灭蚊器
CN204157516U (zh) 昆虫毒瓶
CN209474629U (zh) 一种无需单包装袋的安全采血针
CN208030047U (zh) 橘实蝇诱杀装置
CN209073298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06107846U (zh) 昆虫毒瓶
CN205902529U (zh) 一种水果防护罩
CN220422836U (zh) 一种可自动补充诱剂的实蝇诱捕装置
CN208064301U (zh) 橘小实蝇诱杀装置
CN207870153U (zh) 一种果蝇诱杀装置
CN2875065Y (zh) 简易蟑螂诱捕器
CN204742293U (zh)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CN205389611U (zh) 一种用于灌注消灭树木钻心虫药膏的注射工具
CN202664068U (zh) 一种杀蟑胶饵用注射器
CN205337298U (zh) 一种便携式易于固定的林场杀虫器
CN203913094U (zh) 用于野外采集昆虫的装置
CN103621483A (zh) 盛放刚捕捉到的昆虫的毒盒
CN209234730U (zh) 一种圆盒形烟虫诱捕装置
CN210960057U (zh) 一种昆虫毒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