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0930U -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0930U
CN206430930U CN201720015935.6U CN201720015935U CN206430930U CN 206430930 U CN206430930 U CN 206430930U CN 201720015935 U CN201720015935 U CN 201720015935U CN 206430930 U CN206430930 U CN 206430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ter
collecting net
collection
collection por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59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朝英
郑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7200159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0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0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09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包括:支架;框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收集网,其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该收集网的上端与所述框架连接,该收集网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口;以及集物器,其设置于所述收集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的收集网,植物凋落物掉落于收集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能自行滚落至收集口,最终掉落至集物器,从而便于对植物凋落物的集中收集,减少凋落物残留于收集网上,其能降低清理强度,提高清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护理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背景技术
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或有机碎屑,是指在生态系统内,由地上植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面,作为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它包括林内乔木和灌木的枯叶、枯枝、落皮及繁殖器官、野生动物残骸及代谢产物,以及林下枯死的草本植物及枯死植物的根。这些有机物通过腐烂分解,将有机物质和养分元素释出,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国内外有关凋落物的研究极为活跃。
目前对于凋落物的收集多数为对植物凋落物的收集,最简单的收集方式是使用扫把和收集袋收集地面上的凋落物,这种方法容易带入泥土杂质,处理麻烦。也有人提出了对植物凋落物收集的装置,如发明专利CN201610149352《一种喀斯特地区森林凋落物收集器的安装方法》,其安装的收集器包括4根纵向不锈钢管、8根横向不锈钢管,纵向不锈钢管的顶部和中部分别焊接钢管连接件,其结构为不锈钢管连接成一个框架,在框架表面安装一张尼龙网,形成容量规格为100cm×100cm×25cm且顶面开口的方形网状收集框。这种装置的缺点在于当植物凋落物囤积于该装置后,需要人力去清理,若是一些细枝或树叶易扎在收集袋的网眼中,将这些枝叶清理到样品袋中费时费力,又或者因为下雨导致凋落物潮湿,清理强度大,劳动程度高;该装置安装在地势复杂的野外,如坡地或树林或草丛,蚊虫较多,工作环境恶劣,收集凋落物及清理收集框的工作费力费时,难以避免蚊虫叮咬或树枝树叉划挂。金属管件长期淋雨暴晒,容易腐蚀从而产生锈斑,又因植物凋落物收集不彻底,影响凋落物研究分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克服现有技术中植物凋落物收集过程中清理强度大,清理不彻底,收集效果差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包括,支架;框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收集网,其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该收集网的上端与所述框架连接,该收集网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口;以及集物器,其设置于所述收集口的下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口的中心偏离所述收集网的中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最靠近所述收集口的边缘与所述收集口之间的距离不多于50c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物器包括连接筒和物料容器,所述连接筒的上端与所述收集口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与所述物料容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物料容器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上的扣件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物料容器上且与所述扣件对应的扣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物料容器为收集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网的孔径为0.25mm,所述连接筒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所述收集袋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框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的收集网,植物凋落物掉落于收集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能自行滚落至收集口,并最终掉落至集物器,从而方便植物凋落物的集中收集,减少凋落物残留于收集网上,其能降低清理强度,提高清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收集口设置靠近框架的边缘,人员能伸手即可取放集物器,无需钻入收集网的下部,有利于收集操作,避免人员在收集过程中受到伤害。
3、本实用新型的集物器包括连接筒和收集袋,收集袋与连接筒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人员可直接取走收集袋完成收集过程,减少人员与凋落物样品的直接接触,样品转移损失小,收集凋落物样品效果好,便于凋落物样品分析。
4、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网的孔径为0.25mm,孔径小,植物凋落物叶子和枝条不易粘附,进一步降低了清理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支脚以及框架的侧边可以采用PVC管件制作而成,耐腐蚀,不易产生脱落物,不产生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筒与物料容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的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收集网,2-收集口,3-框架,4-扣件,5-物料容器,6-扣环,7-连接筒,8-支架,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参考图1,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包括支架8、框架3、收集网1和集物器,框架3设置于支架8的上端,收集网1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收集网1的上端与框架3连接,收集网1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口2,集物器设置于收集口2的下方。
参考图1和图4,支架8与框架3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支架8包括四个支脚,框架3由四个侧边依序连接形成方形状,支架8与框架3的连接部位设置连接件9,连接件9为三通管接头或三通管接头与弯管接头的组合。支架8的支脚以及框架3的侧边由PVC管或不锈钢管制作而成,优选地,选择PVC管,易于安装拆卸,且不会因为雨水腐蚀,寿命长;PVC管易于截断,还可在复杂的地形适当修改各个支架8的长度,提升整体装置的收集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整个收集网1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收集网1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口2,收集口2低于框架3,植物凋落物落于收集网1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收集口2滚动,再通过收集口2落入下方的集物器,收集口2的中心偏离收集网1的中心,从而使收集口2靠近框架3的一侧的边缘,该边缘为清理凋落物的操作点,框架3最靠近收集口2的边缘与收集口2之间的距离不多于50cm,距离短,人员伸手即可取放集物器。收集口2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收集口2为圆形,易于制作也能较大限度的容纳植物凋落物。收集网1的孔径为0.25mm,其孔径小,植物凋落物的叶子和枝条不易插入网孔中,易于收集清理。
继续参考图3和图5,集物器包括连接筒7和物料容器5,连接筒7的上端与收集口2连接,优选地,连接筒7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质量轻且易于与收集口2连接,连接筒7的下端与物料容器5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筒7与物料容器5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每个连接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连接筒7的外边缘的扣件4以及一设置于物料容器5上且与扣件4对应的扣环6,扣件4为圆扣、塑料夹或塑料锁扣,优选地,扣件4选择圆扣。扣环6为直接在物料容器5上部开的孔,如图1和图2所示,扣环6也可为在物料容器5的上部设置的线环,如图3和图5所示。物料容器5上端的开口大于连接筒7的下端的开口,使物料容器5的上端能套设于连接筒7上,方便操作,防止凋落物从连接处溢出物料容器5。优选地,物料容器5为收集袋,进一步优选地,收集袋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雨水能透过网孔流出收集袋,孔径小,能减少植物凋落物扎进网眼中,易于清理植物凋落物。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根据安装地点的地形情况调节支架8的高度,使收集袋的底部距离地面50cm至100cm,并使框架3水平放置,从而能对凋落物进行收集;收集植物凋落物时,由于收集网1呈上大下小漏斗状,植物凋落物落于收集网1的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滚落至收集口2,最终落入收集袋内,当需要取走收集袋时,人员在框架3最靠近收集口2的边缘把收集袋取下装入封口塑料袋,即可完成一次凋落物的收集过程,换上相对应的收集袋就能进行下一次的收集。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框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
收集网,其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该收集网的上端与所述框架连接,该收集网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口;以及
集物器,其设置于所述收集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的中心偏离所述收集网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最靠近所述收集口的边缘与所述收集口之间的距离不多于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器包括连接筒和物料容器,所述连接筒的上端与所述收集口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与所述物料容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物料容器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上的扣件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物料容器上且与所述扣件对应的扣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容器为收集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的孔径为0.25mm,所述连接筒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所述收集袋由孔径为0.25mm的尼龙网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凋落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框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CN201720015935.6U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0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5935.6U CN2064309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5935.6U CN2064309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0930U true CN206430930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59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09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0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168A (zh) * 2017-01-06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168A (zh) * 2017-01-06 2017-05-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9168A (zh)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CN206430930U (zh) 一种植物凋落物收集器
CN204860700U (zh) 一种野外昆虫收集装置
CN201142851Y (zh) 多株板栗采收网
CN201142852Y (zh) 单株板栗采收网
CN208159914U (zh) 一种昆虫时控收集器
CN209234727U (zh) 一种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害虫诱捕器
CN105993743A (zh) 果园用抑制杂草生长的地布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24348A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94076U (zh) 一种可烘干物料的半夏收获机
CN201360495Y (zh) 土壤昆虫收集器
CN212852268U (zh) 一种温室用农业害虫研究收集装置
CN204090616U (zh) 植物根系生长分层定位器
CN210432498U (zh) 一种便于换气的农业用大棚
CN207369540U (zh) 一种用于降解地膜田间埋设的装置
CN218322948U (zh) 一种凋落物及雨水收集装置
CN207151234U (zh) 一种红枣收获装置
CN206835647U (zh) 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
CN215957227U (zh) 一种置于树根处的可拆卸式酸枣采集装置
CN205511785U (zh) 一种西花蓟马诱捕收集器
CN211931592U (zh) 一种生态经济林种植用保水抗旱装置
CN205357871U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
CN205082264U (zh) 一种花生去秧机
CN207382940U (zh) 一种枸杞采摘装置
CN217267786U (zh) 一种基于智能农业的大棚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