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2919U - 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2919U
CN206412919U CN201720070569.4U CN201720070569U CN206412919U CN 206412919 U CN206412919 U CN 206412919U CN 201720070569 U CN201720070569 U CN 201720070569U CN 206412919 U CN206412919 U CN 206412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itation side
magnetic
permanent magnet
winding
magnetic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05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迪
陈金涛
诸自强
王洪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705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2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2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2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电机次级,电机次级包括导磁的磁阻侧,磁阻侧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磁阻铁芯,且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沿磁阻铁芯的长度方向错开;电机初级,电机初级和电机次级间隔开形成气隙,电机初级包括:绕组励磁侧,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磁场;永磁励磁侧,永磁励磁侧与绕组励磁侧间隔布置,且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配合,绕组励磁侧和永磁励磁侧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个,且另一个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其中一个的两侧的两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利用了爬行拟态,使得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更小。

Description

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定子励磁型永磁电机具有永磁体用量不受行程限制的优点。但现有的定子励磁型永磁型直线电机,在一定的空间内,其永磁体体积和槽面积相互制约,限制了直线电机力密度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可以模拟爬行运动,稳定向好,无死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包括:电机次级,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导磁的磁阻侧,所述磁阻侧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磁阻铁芯,且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沿磁阻铁芯的长度方向错开;电机初级,所述电机初级和所述电机次级间隔开形成气隙,所述电机初级包括:绕组励磁侧,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磁场;永磁励磁侧,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间隔布置,且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配合,其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个,且另一个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其中一个的两侧的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所述绕组励磁侧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永磁励磁侧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侧调制,共同形成推力,推动所述电机初级沿电机次级的磁阻铁芯的铺设方向运动,力密度大。同时,直线电机利用了爬行拟态,使得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更小。此外,电机初级的尺寸小,结构紧凑,电机磁极成本低,且形成长度可调且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和/或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和/或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感应产生的每个对极磁场中的每一个磁极均与所述永磁励磁侧的一个对极磁场中的一个磁极配合形成通过磁阻铁芯的磁感应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绕组铁芯和绕在所述绕组铁芯上的单相或多相绕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一个,且所述永磁励磁侧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绕组励磁侧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绕组励磁侧和其中一个永磁励磁侧之间适于形成通过所述磁阻铁芯的至少一个磁感应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永磁励磁侧的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磁阻铁芯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磁阻铁芯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阻铁芯沿左右方向错开,所述磁阻铁芯的上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布置有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沿左右交错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次级还包括非导磁的固定板,所述磁阻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直线电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直线电机的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机次级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直线电机100,
电机次级1,磁阻铁芯11,固定板12,
电机初级2,绕组励磁侧21,第一磁极211,绕组铁芯212,绕组213,
永磁励磁侧22,第二磁极221,永磁铁芯222,
气隙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磁阻调制效应的复合励磁的直线电机,该电机的绕组和永磁体在气隙的同一侧且不互相干涉,作为初级,而磁阻式的电机次级结构简单可靠。该电机具有初级尺寸小,力密度大,结构紧凑的特点,适合应用到各种直线直驱场合。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包括:电机初级2和电机次级1。
具体地,电机次级1包括导磁的磁阻侧,所述磁阻侧包括多个磁阻铁芯11,多个磁阻铁芯11沿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磁阻铁芯11,调节铺设的行程长度,进而调节直线电机100的行程长度。
进一步地,(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11沿磁阻铁芯1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错开,也就是说,前后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11的至少一部分沿左右方向不对齐。
电机初级2和电机次级1间隔开形成气隙3,而且电机初级2相对于电机次级1沿图1中所述的前后方向可移动,这样,通过将电机初级与其他待驱动部件相连,可以实现驱动其沿直线运动。
电机初级2包括: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其中,绕组励磁侧21适于感应产生磁场,这样便于绕组励磁侧21与所述磁阻侧的耦合。
永磁励磁侧22与绕组励磁侧21沿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永磁励磁侧22与绕组励磁侧21配合产生磁场。如此,便于永磁励磁侧22与所述磁阻侧的耦合。
绕组励磁侧21上可以形成有邻近所述磁阻侧的第一磁极211。例如,当绕组励磁侧21上的绕组通电时,可以在绕组励磁侧21上形成第一磁极211(下文中所述的绕组励磁侧21上的第一磁极211均指当绕组励磁侧21的绕组212通电后,在绕组铁芯213上形成的磁极),且第一磁极211邻近所述磁阻侧。永磁励磁侧22具有邻近所述磁阻侧的第二磁极221。换言之,永磁励磁侧22具有第二磁极221,第二磁极221邻近所述磁阻侧设置。第一磁极211、第二磁极221适于与磁阻铁芯11配合形成磁感应通路。由此,通过所述磁阻侧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之间的耦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可以更好地利用磁阻调制效应,有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力密度。
其中,所述绕组励磁侧21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永磁励磁侧22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侧调制,共同形成推力,推动所述初级沿次级铺设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个,且另一个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其中一个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且仅一个绕组励磁侧和一个永磁励磁侧与磁阻铁芯上下相对。
例如图1和图3所示,当绕组励磁侧21包括一个时,永磁励磁侧22包括分别对称布置在绕组励磁侧21左右两侧的两个。在电机初级2相对电机次级1行进的过程中,两个永磁励磁侧22交替与行进方向(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磁阻铁芯11上下相对,在此过程中,绕组励磁侧21、与磁阻铁芯11相对的永磁励磁侧22、以及磁阻铁芯11三者的磁场共同耦合形成推力,推动电机初级2相对电机次级1向前移动。简言之,位于绕组励磁侧21左右两侧的两个永磁励磁侧22交替与绕组励磁侧21以及磁阻铁芯11磁场耦合,推动电机初级2运动。
又如图5所示,当永磁励磁侧22包括一个时,绕组励磁侧21包括分别对称布置在永磁励磁侧22左右两侧的两个。在电机初级2相对电机次级1行进的过程中,两个绕组励磁侧21交替与行进方向上的磁阻铁芯11上下相对,在此过程中,永磁励磁侧22、与磁阻铁芯11相对的绕组励磁侧21、以及磁阻铁芯11三者磁场共同耦合形成推力,推动电机初级2向前移动。简言之,位于永磁励磁侧22左右两侧的两个绕组励磁侧21交替与永磁励磁侧22以及磁阻铁芯11磁场耦合,推动电机初级2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所述绕组励磁侧21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永磁励磁侧22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侧调制(例如耦合),共同形成推力,推动所述电机初级2沿电机次级1的磁阻铁芯11的铺设方向运动,力密度大。同时,直线电机100利用了爬行拟态,使得直线电机100的推力波动更小。此外,电机初级2的尺寸小,结构紧凑,电机次级1成本低,且行程长度可调且不受限制。
有利地,当绕组励磁侧21包括一个,且永磁励磁侧22包括对称布置在绕组励磁侧21左右两侧的两个时,两个永磁励磁侧22的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由此,可以为拟态爬行提供不对称磁场,推动电机初级2向前移动。
如图3所示,绕组励磁侧21包括一个,永磁励磁侧22包括两个,两个永磁励磁侧22对称布置在绕组励磁侧21的左右两侧,每个永磁励磁侧22均包括两个第二磁极221,在左右方向上,两个永磁励磁侧22沿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例如,位于左侧的永磁励磁侧22的前侧的第二磁极221的极性为N极,位于右侧的永磁励磁侧22的前侧的第二磁极221的极性为S极;位于左侧的永磁励磁侧22的后侧的第二磁极221的极性为S极,位于右侧的永磁励磁侧22的后侧的第二磁极221的极性为N极。由此,可以为拟态爬行提供不对称磁场,推动电机初级2向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当绕组励磁侧21上的绕组通电时,绕组励磁侧21感应产生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也就是说,可以是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也可以是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还可以是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均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由此,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的耦合能够进一步实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可以一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多个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也可以包括一个。例如,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包括一个,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也包括一个。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的个数以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绕组励磁侧21适于感应产生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和/或永磁励磁侧22适于形成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由此,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的耦合能够进一步实现。
参照图1,绕组励磁侧21适于感应产生一对极磁场;当绕组励磁侧21上间隔布置多个绕组时,绕组励磁侧21适于感应产生多对极磁场。参照图3,永磁励磁侧22适于形成一对极磁场;当然,永磁励磁侧22适于形成多对极磁场。
进一步地,参照图1,绕组励磁侧21适于感应产生沿磁阻铁芯11的排布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和/或永磁励磁侧22适于形成沿磁阻铁芯11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这样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的耦合能够更好地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绕组励磁侧21感应产生的每对极磁场中的每一个磁极均与永磁励磁侧22的一对极磁场中的一个磁极配合形成通过磁阻铁芯11的磁感应通路。由此,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之间的耦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可以更好地利用磁阻调制效应,有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力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永磁励磁侧22和绕组励磁侧21均包括至少一个,永磁励磁侧22与绕组励磁侧21交错布置,相邻的永磁励磁侧22和绕组励磁侧21之间适于形成通过磁阻铁芯11的至少一个磁感应回路。这样便于将直线电机100设置成不同的规格,从而扩大用户的选择范围。
进一步地,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个的极性相反的多个。也就是说,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第一磁极211和/或第二磁极221中相邻两个第一磁极211和/或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由此,有利于提高复合励磁直线电机100的力密度。
具体地,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可以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第一磁极211中相邻两个第一磁极211的极性相反。
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第二磁极221中相邻两个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
绕组励磁侧21的第一磁极211和永磁励磁侧22的第二磁极221均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第一磁极211中相邻两个第一磁极211的极性相反,且多个第二磁极221中相邻两个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极211包括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磁极221包括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第一磁极211与多个第二磁极221左右方向一一对应,且相互对应的第一磁极211和第二磁极221适于与一个磁阻铁芯11配合形成磁感应通路。由此,便于第一磁极211产生的磁场与磁阻铁芯11耦合,也便于第二磁极221产生的磁场与磁阻铁芯11耦合,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的耦合能够通过所述磁阻侧的调制更好地实现。
其中,所述绕组励磁侧21产生的磁场以及所述永磁励磁侧22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侧调制,共同形成推力,推动所述初级沿次级铺设方向运动。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绕组励磁侧21包括绕组铁芯212和绕在绕组铁芯212上的单向或多相绕组213。由此,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所述磁阻侧的耦合能够更好地实现。
其中,绕组铁芯212可以由高导磁材料(例如硅钢片等)构成,绕组213为集中绕组,绕组213的相数可以为单相或多相(例如两相、三相等),当注入对应相数的交流电流后可以形成极对数为ps的行波磁场。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绕组通电后,绕组励磁侧21可以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三个第一磁极211,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极211之间均设有绕组213,而且两个绕组213相位相差90°。此时,绕组213的相数可以为两相,使得绕组213的相数不仅可以为单相,也可以为多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直线电机100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绕组励磁侧21也可以感应形成间隔布置的四个第一磁极211,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极211之间均设有绕组213,而且三个绕组213相位相差120°。此时,绕组213的相数可以为三相。
另外,参照图2,永磁励磁侧22还包括永磁铁芯222,永磁铁芯222与第二磁极221相连,而且永磁铁芯222可以设在第二磁极221远离气隙3的一侧。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磁阻铁芯11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个磁阻铁芯1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11沿左右方向错开,磁阻铁芯11的上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布置有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由此,可以将复合励磁直线电机100制作成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规格,便于用户选择。
例如,参照图1,可以是在磁阻铁芯11的上侧布置有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参照图6,也可以是在磁阻铁芯11的上侧和下侧均布置有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当然,还可以是在磁阻铁芯11的下侧均布置有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
进一步地,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沿左右交错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如此,使得绕组励磁侧21与永磁励磁侧22的耦合能够通过所述磁阻侧的调制更好地实现。
例如,结合图5,可以是在所述磁阻侧的上侧设有沿左右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其中,永磁励磁侧22包括一个,绕组励磁侧21包括对称布置在永磁励磁侧22左右两侧的两个;参照图6,也可以是在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下侧设有沿左右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其中,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任一侧均包括一个绕组励磁侧21和对称布置在绕组励磁侧21左右两侧的两个永磁励磁侧22。还可以是在所述磁阻侧的下侧设有沿左右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电机次级1还包括:非导磁的固定板12,所述磁阻侧安装在固定板12上。具体地,多个磁阻铁芯11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在固定板12上,而且磁阻铁芯11与固定板12相对位置固定。由此,便于实现磁阻铁芯11在固定板上的定位,从而有利于直线电机100的安装。
进一步地,固定板的磁导率大致为1。换言之,固定板可以为磁导率为1左右(与空气的磁导率接近)的材料例如塑料等,由此,有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使用可靠性。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磁阻铁芯11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每个磁阻铁芯11沿左右方向延伸。使得可以视行程需要决定多个磁阻铁芯11的铺设长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复合励磁直线电机100的运转平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由此,可以保证电机初级2中位于中间的绕组励磁侧21(或永磁励磁侧22)能够与磁阻铁芯11沿上下方向相对,保证始终存在一个绕组励磁侧21和一个永磁励磁侧22与磁阻铁芯11进行磁场耦合,从而推动电机初级2相对电机次级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机初级2和电机次级1均可以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例如图6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由此,可以减少磁场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力,提高电机初级2相对电机次级1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直线电机100包括电机初级2和电机次级1,其中,电机初级2和电机次级1之间行间隔开形成气隙3,电机初级2包括一个绕组励磁侧21和两个永磁励磁侧22,电机次级1包括磁阻铁芯11和固定板12。
具体地,所述两个永磁励磁侧22按照所述绕组励磁侧21的中心左右对称分布,特别的,所述两个对称的永磁励磁侧22,其左右对应的两个第二磁极221的极性相反布置,为拟态爬行提供不对称磁场,所述绕组励磁侧21由高导磁材料构成的绕组铁芯212,以及其上绕指的绕组213构成,所述永磁励磁侧22由高导磁材料构成的永磁铁芯222以及永磁体构成,所述永磁励磁侧22和所述绕组励磁侧21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并各自与所述磁阻侧保持固定间隙(气隙3)。所述磁阻侧由高导磁材料构成的磁阻铁芯11以及非导磁材料构成的固定板12构成,特别的,如图4所示,所述磁阻铁芯11沿行程方向(前后方向)等间隔布置,但是沿左右方向并非对称,以形成拟态爬行的条件。当所述绕组213中通入交流电流时,所述绕组励磁侧21产生的磁场和所述永磁励磁侧22产生的磁场经过所述磁阻铁芯11的调制,形成行波磁场,由左右两侧不对称的磁阻铁芯11交替形成推力,模拟爬行步态前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绕组励磁侧21和永磁励磁侧22在气隙3的同一侧对称设置且不互相干涉,作为电机初级2;而磁阻侧的电机次级1结构简单可靠。该直线电机100具有初级尺寸小,力密度大,结构紧凑的特点,另外,该直线电机100利用拟态效应,推力波动小,无死点,适合应用到各种直线直驱场合,不受行程长度限制。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一中所述电机初级2包括一个绕组励磁侧21和两个永磁励磁侧22,且所述两个永磁励磁侧22按照所述绕组励磁侧21的中心对称分布,而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电机初级2包括两个绕组励磁侧21和一个永磁励磁侧22,且所述两个绕组励磁侧21按照所述永磁励磁侧22的中心对称分布。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按照水平线对实施例一进行镜像对称,因此具有两个所述绕组励磁侧和四个所述永磁励磁侧,围绕所述磁阻侧镜像布置,所述第二磁极的极性的布置方法仍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次级,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导磁的磁阻侧,所述磁阻侧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磁阻铁芯,且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沿磁阻铁芯的长度方向错开;
电机初级,所述电机初级和所述电机次级间隔开形成气隙,所述电机初级包括:
绕组励磁侧,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磁场;
永磁励磁侧,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间隔布置,且所述永磁励磁侧与所述绕组励磁侧配合,
其中,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中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个,且另一个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其中一个的两侧的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和/或
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一对极磁场或多对极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励磁侧适于感应产生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和/或
所述永磁励磁侧适于形成沿所述磁阻铁芯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的多对极磁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励磁侧感应产生的每个对极磁场中的每一个磁极均与所述永磁励磁侧的一个对极磁场中的一个磁极配合形成通过磁阻铁芯的磁感应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绕组铁芯和绕在所述绕组铁芯上的单相或多相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励磁侧包括一个,且所述永磁励磁侧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绕组励磁侧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绕组励磁侧和其中一个永磁励磁侧之间适于形成通过所述磁阻铁芯的至少一个磁感应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永磁励磁侧的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磁阻铁芯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磁阻铁芯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阻铁芯沿左右方向错开,所述磁阻铁芯的上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布置有所述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阻侧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沿左右交错间隔布置的绕组励磁侧和所述永磁励磁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磁阻铁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还包括非导磁的固定板,所述磁阻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CN201720070569.4U 2017-01-18 2017-01-18 直线电机 Active CN206412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0569.4U CN206412919U (zh) 2017-01-18 2017-01-18 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0569.4U CN206412919U (zh) 2017-01-18 2017-01-18 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2919U true CN206412919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5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0569.4U Active CN206412919U (zh) 2017-01-18 2017-01-18 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2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010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同性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010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同性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5429B (zh) 电机系统
CN101783574B (zh) 环形绕组分段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CN106100283B (zh) 独立绕组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
CN105356720B (zh) 一种双永磁体横向磁通直线永磁电机
CN107482871B (zh) 单元电机模块化连续极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CN106981968A (zh) 独立绕组连续极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
CN206412919U (zh) 直线电机
CN104377792B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和方法
CN100581031C (zh)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
CN106253529A (zh) 带励磁调节高效大推力双边直线电机
CN110014846A (zh) 一种基于永磁磁通切换直线电机的轨道交通牵引系统
CN103095095B (zh) 不对称双面直线开关磁阻电机
CN206370765U (zh) 复合励磁直线电机
CN204290662U (zh) 新型结构有限转角无刷力矩电动机
CN103036390B (zh) 混合磁通二维平面电机
CN101111983B (zh) 带槽电机
CN205725222U (zh) 一种嵌入式工字型线圈的无铁芯直线电机
CN107134909A (zh) 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新型混合励磁磁极结构
CN205544871U (zh) 一种直线电机及压缩机
CN106787598A (zh) 复合励磁直线电机
CN106849605A (zh) 直线电机
CN103741361A (zh) 电脑横机电磁选针器、控制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CN104811001B (zh) 一种磁通切换型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
CN103312116B (zh) 一种段式平面开关磁阻电机
CN203722456U (zh) 一种低推力波动扁平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