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2560U - 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2560U
CN206412560U CN201720095060.5U CN201720095060U CN206412560U CN 206412560 U CN206412560 U CN 206412560U CN 201720095060 U CN201720095060 U CN 201720095060U CN 206412560 U CN206412560 U CN 206412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grounding elastic
base portion
interface
elastic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50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淳
黄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50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2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2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2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一接地件。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部,舌部于上表面上设有凸台以将上表面定义成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于凸台上形成第二对接面,下表面上形成第四对接面。多个端子设置于上述对接面上的沟槽,其中端子包括设置于第一、第二与第三对接面上的上排端子及设置于第四对接面上的下排端子。接地件设置于基部上的嵌槽,其中接地件包括上接地弹片与下接地弹片,上接地弹片接触多个端子中的上接地端子,下接地弹片接触多个端子中的下接地端子。

Description

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利用多个信号接点而在电子装置之间提供信号连接的管道。现今随着电子产品多以轻薄多功能为设计前提,因此产品内部可提供给各电子组件组装的空间越来越小,因而电连接器的设计也跟着越来越小,因此于电连接器中的该等信号接点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作紧密地间隔设计,如此很容易导致在相邻信号接点之间产生不当的干扰或"串音"现象,此即在一信号接点中的一信号由于干扰电场而引致一相邻信号接点中的电气干扰时便会发生串音,其因而会破坏信号完整性,使得电连接器无法顺利传输真实正确的信号给各个电子组件。
上述的串音现象会随着在相干扰的信号接点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增加,而为了减少串音现象,一般作法可藉由使用接地接点分离相邻信号接点或相邻差动信号对而予以降低。随着电子装置微型化及高速信号传输,高信号完整性的电子通信及串音的降低变成连接器设计中的一重要因素。因此希望可提供一改良式连接器结构,其可有效地降低串音的不当发生,尤其是针对高速连接器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连接器没有设置接地结构来减少串音现象,所以干扰电场排除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信号完整性破坏的问题,因此导致不能满足客户对于高信号完整性与稳定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一接地件,其中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凸出的舌部,舌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舌部于上表面上设有一凸台,该凸台将上表面定义成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并于下表面形成第四对接面,且第一对接面、第三对接面与第四对接面上形成多个沟槽,基部上设有一嵌槽,该嵌槽连通于至少一部份该些沟槽。多个端子设置于该些沟槽,其中该些端子包括设置于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上的多个上排端子及设置于第四对接面上的多个下排端子,该些上排端子包括多个上接地端子和多个上信号端子,该些下排端子包括多个下接地端子和多个下信号端子。接地件设置于基部的嵌槽,接地件包括多个上接地弹片与多个下接地弹片,上接地弹片延伸至接触上接地端子,下接地弹片延伸至接触下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连接器结构,其利用在绝缘本体的基部上设有一接地件,此接地件设有可接触上接地端子的上接地弹片以及接触下接地端子的下接地弹片,如此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现有连接器的串音现象而导致信号完整性失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连接器结构中的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的连接器结构中的接地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于另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中的另一种接地件的立体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连接器结构
2 绝缘本体
201 第一对接面
202 第二对接面
203 第三对接面
204 第四对接面
21 基部
211 前壁
212 后壁
22 舌部
221 上表面
222 下表面
23 凸台
24 沟槽
241 上排沟槽
242 下排沟槽
25 嵌槽
3 端子
31 上排端子
311 上接地端子
312 上信号端子
32 下排端子
321 下接地端子
322 下信号端子
4、6 接地件
41、62 上接地弹片
42、63 下接地弹片
43、61 本体部
431 前缘
432 后缘
5 垫片
611 前段部
612 后段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1,此连接器结构1包括有一绝缘本体2、多个端子3、一接地件4及二垫片5,此连接器结构1焊接固定于一电路板(未绘示)上。
绝缘本体2具有一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延伸凸出的舌部22,舌部22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表面221与下表面222,舌部22于上表面221上设有一凸台23,该凸台23将上表面221定义成第一对接面201与第三对接面203,并于凸台23上形成第二对接面202,于下表面222形成第四对接面204,且第一对接面201、第二对接面202、第三对接面203与第四对接面204上形成多个沟槽24,基部21上设有一嵌槽25,此嵌槽25可连通于一部份多个沟槽24。基部21包括一前壁211与一后壁212,舌部22自基部21的前壁211向前延伸凸出,嵌槽25形成于基部21的后壁212,该些沟槽24向后延伸贯穿基部21的前壁211及后壁212,其中该些沟槽24包括多个上排沟槽241与多个下排沟槽242,而嵌槽25位于该些上排沟槽241与该些下排沟槽242之间。
多个端子3设置于该些沟槽24,其中该些端子3包括设置于第一对接面201、第二对接面202与第三对接面203上的多个上排端子31及设置于第四对接面204上的多个下排端子32,该些上排端子31包括多个上接地端子311和多个上信号端子312,该些下排端子32包括多个下接地端子321和多个下信号端子322。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地端子311的长度大于上信号端子312,且下接地端子321的长度大于下信号端子322。可以理解的是,上排端子31设置于上排沟槽241,下排端子32设置于下排沟槽242,而嵌槽25位于上排端子31与下排端子32之间。
接地件4设置于基部21的嵌槽25,接地件4包括多个上接地弹片41与多个下接地弹片42,上接地弹片41延伸至接触上接地端子311,下接地弹片42延伸至接触下接地端子321,如此可解决串音现象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接地件4包括一本体部43及设置于本体部43上的多个上接地弹片41与下接地弹片42,本体部43包括一前缘431与一后缘432,本体部的后缘432较前缘431更靠近基部21的后壁212,该些上接地弹片41设置于前缘431且朝着舌部22方向延伸,该些下接地弹片42设置于后缘432且朝着基部21的后壁212方向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地弹片41设置于前缘431且朝着舌部22方向延伸至电性接触于上接地端子311,下接地弹片42设置于后缘432且朝着基部21的后壁212方向延伸至电性接触于下接地端子321。然不限于此,另一种选择是,下接地弹片42亦可设置于前缘431且朝着舌部22方向延伸至接触于下接地端子321,上接地弹片41亦可设置于后缘432且朝着基部21的后壁212方向延伸至接触于上接地端子311。又一种选择是,并非所有的上接地弹片41皆是设置于前缘431或后缘432,而是可将一部份设置于前缘431,另一部份则设置于后缘432,同理亦可应用于下接地弹片42,换言之,上接地弹片41与下接地弹片42可依照设计选择将一部份设置于前缘431或后缘432以分别接触上接地端子311与下接地端子321。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此接地件4为一长条片结构,并于其两侧边缘上延伸形成多个上接地弹片41与下接地弹片42,然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此接地件6包括一本体部61及设置于本体部61上的多个上接地弹片62与下接地弹片63,此本体部61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一前段部611与一后段部612以及连接前段部611与后段部612的二侧边部613,本体部61的后段部612较前段部611更靠近基部21的后壁212,其中上接地弹片62与下接地弹片63皆设置于后段部612上,且设置于基部21的嵌槽25向前延伸至舌部22,如此使得前段部611位于舌部22的上表面221与下表面22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此前段部611除了具有屏蔽上排端子31与下排端子32的作用外,还具有补强舌部22的结构强度的效果。因此新形态的接地件6除了原先具有的接触上接地端子311与下接地端子321的功用外,还额外具有屏蔽上排端子31与下排端子32及补强舌部22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利用在绝缘本体的基部上设有一接地件,此接地件设有可接触上接地端子的上接地弹片及接触下接地端子的下接地弹片,如此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现有连接器的串音现象而导致信号完整性失真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该基部向前延伸凸出的一舌部,该舌部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该舌部于该上表面上设有一凸台,该凸台将该上表面定义成一第一对接面与一第三对接面,并于该下表面形成一第四对接面,且该第一对接面、该第三对接面与该第四对接面上形成多个沟槽,该基部上设有一嵌槽,该嵌槽连通于至少一部份该些沟槽;
多个端子,设置于该些沟槽,其中该些端子包括设置于该第一对接面与该第三对接面上的多个上排端子及设置于该第四对接面上的多个下排端子,该些上排端子包括多个上接地端子和多个上信号端子,该些下排端子包括多个下接地端子和多个下信号端子;以及
一接地件,设置于该基部的该嵌槽,该接地件包括多个上接地弹片与多个下接地弹片,该些上接地弹片延伸至接触该些上接地端子,该些下接地弹片延伸至接触该些下接地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基部包括一前壁与一后壁,该舌部自该基部的该前壁向前延伸凸出,该嵌槽形成于该基部的该后壁,且于该凸台上形成一第二对接面,该第二对接面上形成该些沟槽,该些端子包括设置于该第二对接面上的该些上排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基部包括一前壁与一后壁,该舌部自该基部的该前壁向前延伸凸出,该嵌槽形成于该基部的该后壁,且该嵌槽位于该些上排端子与该些下排端子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基部包括一前壁与一后壁,该舌部自该基部的该前壁向前延伸凸出,该嵌槽形成于该基部的该后壁,该些沟槽向后延伸贯穿该基部的该前壁及该后壁,该些沟槽包括用以设置该些上排端子的多个上排沟槽及用以设置该些下排端子的多个下排沟槽,该嵌槽位于该些上排沟槽与该些下排沟槽之间。
5.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接地件包括一本体部及设置于该本体部上的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该本体部包括一前缘与一后缘,该本体部的该后缘较该前缘更靠近该基部的该后壁,该些下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前缘且朝着该舌部方向延伸,该些上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后缘且朝着该基部的该后壁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接地件包括一本体部及设置于该本体部上的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该本体部包括一前缘与一后缘,该本体部的该后缘较该前缘更靠近该基部的该后壁,该些上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前缘且朝着该舌部方向延伸,该些下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后缘且朝着该基部的该后壁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接地件包括一本体部及设置于该本体部上的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该本体部包括一前缘与一后缘,该些上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前缘,该些下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后缘。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接地件包括一本体部及设置于该本体部上的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该本体部包括一前缘与一后缘,该些下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前缘,该些上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后缘。
9.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接地件包括一本体部及设置于该本体部上的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该本体部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一前段部与一后段部以及连接该前段部与该后段部的二侧边部,该本体部的该后段部较该前段部更靠近该基部的该后壁,该些上接地弹片与该些下接地弹片设置于该后段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为,该嵌槽向前延伸至该舌部,该前段部位于该舌部的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
CN201720095060.5U 2017-01-25 2017-01-25 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06412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5060.5U CN206412560U (zh) 2017-01-25 2017-01-25 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5060.5U CN206412560U (zh) 2017-01-25 2017-01-25 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2560U true CN206412560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5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5060.5U Active CN206412560U (zh) 2017-01-25 2017-01-25 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2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0380A (zh) * 2019-03-30 2020-08-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0380A (zh) * 2019-03-30 2020-08-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0668U (zh) 具有公共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CN102738660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1397973Y (zh) 电连接器
CN10172866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094784B (zh) 插座组件
CN101771226B (zh) 电连接器
CN201773993U (zh) 电连接器
CN206490257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1178210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US79096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grooves dividing contacts
CN101364678B (zh) 电连接器
CN101964469B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排布
JP2010153242A (ja) 多極コネクタ
CN107359450A (zh) 电连接器
CN208173855U (zh) 高速连接器及其传输模块
CN104348040A (zh) 电连接器
CN205621919U (zh) 电子连接器
CN203631881U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308U (zh) 电连接器
CN101505025B (zh) 连接器
CN210111092U (zh) 电连接器
CN206412560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5452701U (zh) 电连接器
CN103296538A (zh) 抑制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