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3279U -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3279U
CN206403279U CN201621299932.1U CN201621299932U CN206403279U CN 206403279 U CN206403279 U CN 206403279U CN 201621299932 U CN201621299932 U CN 201621299932U CN 206403279 U CN206403279 U CN 206403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sion type
suture
line
foldable portion
left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99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陈建亭
郑晓敏
原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2999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3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3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32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包括版型板体,版型本体包括前衣片版型、后衣片版型、衣袖版型以及衣领版型,前衣片版型包括大襟版型和小襟版型,后衣片版型包括左后衣片版型和右后衣片版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第一左前侧缝线、第一右前侧缝线、第一左后侧缝线和第一右后侧缝线的内缩,第一左后中缝线和第一右后中缝线的收缩量,以及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的设置,使得通过本实用新型版型制作的蟳埔上衣腰节更加修身,能够美化人体体型,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蟳埔上衣的整体款式下,将上衣的错位拼接结构省略,整个蟳埔上衣的整体性更好,加工制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背景技术
蟳埔女服饰指生活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中心市区东南部、刺桐港畔、盛产红蟳等海产品的蟳埔社区的妇女,在世世代代靠海维生的渔业劳动生产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既保留了古代传统服饰习俗遗风,又在劳作实践中有所发展、演变的区别于闽南其他地方的“大裾衫、阔脚裤、簪花围”的蟳埔女奇特服饰文化。由来已久的民俗民风代代沿袭,蟳埔女的服饰头饰、生产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均被较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蟳埔女习俗于2008年6月被录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随着泉州中心城区逐渐东移,蟳埔由小渔村变为社区蟳埔社区(1978年称东海镇蟳埔村,2003年至今称为蟳埔社区。)传统的民居民俗正面临着城市化的趋势,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侵蚀着传统文化,蟳埔延续千百年的蟳埔女传统服饰在现代都市中面临着逐渐消失弱化的危机,目前,只有老年的蟳埔妇女还保持着传统服饰的穿戴习俗,长期受现代时尚服饰文化的熏陶,目前年轻一代的蟳埔女已经很少穿用。为了让年轻的后代接受、喜爱,在保持蟳埔女上衣传统服饰文化特点的前提下,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对蟳埔女上衣进行改良,使之符合现代蟳埔女的审美取向,让更多的年轻女性喜欢穿用,蟳埔女上衣也能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蟳埔女上衣还是沿袭中国汉服传统平面裁剪技术的独具风彩的女大裾衫,蟳埔女上衣大裾衫的结构基本沿袭汉族服饰右衽,立领盘扣,主要结构特点是拼接,而且左高右低,蟳埔人解释是男左女右,男高女低,这也是从服装上体现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
传统的蟳埔女上衣衣身的侧缝线一般采用直侧缝线,腰身较为宽松,美观度较差,难以满足年轻女性的审美要求;而且由于错位拼接处位于人体胸部处,拼接线为直线,上衣穿着后,胸部的挺起使得衣身的拼接线被略带起,从而使得拼接线在视觉效果上出现高低差,影响了穿着的美观,影响了蟳埔女装的推广,再者错位拼接的方式,整个蟳埔女上衣的裁剪和缝接过程较为费时。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衣身结构更加紧凑、美化人体体型、加工制作方便的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包括版型板体,版型本体包括前衣片版型、后衣片版型、衣袖版型以及衣领版型,前衣片版型包括大襟版型和小襟版型,后衣片版型包括左后衣片版型和右后衣片版型,大襟版型包括左前衣片版型和右前衣片版型,左前衣片版型由第一左前肩线、第一左前腋线、第一左前侧缝线、第一左前下摆线、第一左前中缝线以及第一左前颈线围成,右前衣片版型由第一右前斜线、第一右前侧缝线、第一右前下摆线以及第一右前中缝线围成,左后衣片版型由第一左后肩线、第一左后腋线、第一左后侧缝线、第一左后下摆线、第一左后中缝线以及第一左后颈线围成,右后衣片版型由第一右后肩线、第一右后腋线、第一右后侧缝线、第一右后下摆线、第一右后中缝线以及第一右后颈线围成,第一左前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前中缝线内缩,第一右前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前中缝线内缩,第一左后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中缝线内缩,第一右后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中缝线内缩,第一左后中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侧缝线收缩,第一右后中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侧缝线收缩,在第一左前侧缝线与第一左前中缝线之间设有第一折缩部,在第一右前侧缝线与第一右前中缝线之间设有第二折缩部,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沿竖直方向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第三折缩部设置在第一左后侧缝线与第一左后中缝线之间,第四折缩部设置在第一右后侧缝线与第一右后中缝线之间,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均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折缩部、所述第二折缩部、所述第三折缩部以及所述第四折缩部均由第一折线AB、第二折线BC、第三折线CD以及第四折线DA对应缝制而成,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以及第四折线在未缝合时围成四边形ABCD,第一折线AB与第四折线DA关于线AC对称,第二折线BC与第三折线CD关于线AC对称,线AC为折合线,BD的距离为折缩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比所述后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长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版型本体规格为160/84A,所述第一左前侧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前侧缝线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侧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后侧缝线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中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后中缝线收缩量为1cm,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的折缩量为3cm,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的折缩量为2.5c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第一左前侧缝线、第一右前侧缝线、第一左后侧缝线和第一右后侧缝线的内缩,第一左后中缝线和第一右后中缝线的收缩量,以及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的设置,使得通过本实用新型版型制作的蟳埔上衣腰节更加修身,能够美化人体体型,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蟳埔上衣的整体款式下,将上衣的错位拼接结构省略,整个蟳埔上衣的整体性更好,加工制作更加方便。
因为女性胸部的隆起,在上衣穿着后,前衣片往上吊,使得前衣片比后衣片短,会影响穿着美观,本实用新型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比所述后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长1cm,解决了前衣片上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前衣片版型和右前衣片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襟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后衣片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后衣片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衣袖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衣领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折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前衣片版型与左后衣片版型的比对图;
图中:
10-左前衣片版型 11-第一左前肩线
12-第一左前腋线 13-第一左前侧缝线
14-第一左前下摆线 15-第一左前中缝线
16-第一左前颈线 17-第一折缩部
18-第一左前收缩部 20-右前衣片版型
21-第一右前斜线 22-第一右前侧缝线
23-第一右前下摆线 24-第一右前中缝线
25-第二折缩部 26-第一右前收缩部
40-左后衣片版型 41-第一左后肩线
42-第一左后腋线 43-第一左后侧缝线
44-第一左后下摆线 45-第一左后中缝线
46-第一左后颈线 47-第三折缩部
48-第一左后收缩部 49-第二左后收缩部
50-右后衣片版型 51-第一右后肩线
52-第一右后腋线 53-第一右后侧缝线
54-第一右后下摆线 55-第一右后中缝线
56-第一右后颈线 57-第四折缩部
58-第一右后收缩部 59-第二右后收缩部
60-衣袖版型 70-衣领版型
30-小襟版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8,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包括版型板体,版型本体包括前衣片版型、后衣片版型、衣袖版型40以及衣领版型70,前衣片版型包括大襟版型和小襟版型30,后衣片版型包括左后衣片版型40和右后衣片版型50,大襟版型包括左前衣片版型10和右前衣片版型20,左前衣片版型10由第一左前肩线11、第一左前腋线12、第一左前侧缝线13、第一左前下摆线14、第一左前中缝线15以及第一左前颈线16围成,右前衣片版型20由第一右前斜线21、第一右前侧缝线22、第一右前下摆线23以及第一右前中缝线24围成。左后衣片版型40由第一左后肩线41、第一左后腋线42、第一左后侧缝线43、第一左后下摆线44、第一左后中缝线45 以及第一左后颈线46围成,右后衣片版型50由第一右后肩线51、第一右后腋线52、第一右后侧缝线53、第一右后下摆线54、第一右后中缝线55 以及第一右后颈线56围成,第一左前侧缝线18的中部向第一左前中缝线 15内缩形成第一左前收缩部18,第一右前侧缝线22的中部向第一右前中缝线24内缩形成第一右前收缩部26,第一左后侧缝线43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中缝线45内缩形成第一左后收缩部49,第一右后侧缝线53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中缝线55内缩形成第一右后收缩部59,第一左后中缝线45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侧缝线43收缩形成第二左后收缩部49,第一右后中缝线55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侧缝线53收缩形成第二右后收缩部59,在第一左前侧缝线 13与第一左前中缝线15之间设有第一折缩部17,在第一右前侧缝线22与第一右前中缝线24之间设有第二折缩部25,第一折缩部17和第二折缩部 25沿竖直方向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三折缩部47和第四折缩部 57,第三折缩部47设置在第一左后侧缝线43与第一左后中缝线45之间,第四折缩部57设置在第一右后侧缝线53与第一右后中缝线55之间,第三折缩部47和第四折缩部57均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折缩部17、所述第二折缩部15、所述第三折缩部47以及所述第四折缩部57均由第一折线AB、第二折线BC、第三折线CD以及第四折线DA对应缝制而成,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以及第四折线在未缝合时围成四边形ABCD,第一折线AB与第四折线DA关于线AC对称,第二折线BC与第三折线CD关于线AC对称,线AC为折合线,BD的距离为折缩量。布料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版型裁剪成衣片后,将第一折线AB与第四折线DA对应折叠并缝合在一起,将第二折线BC与第三折线CD对应折叠并缝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上衣在腰身处更加修身,采用该结构后,对前衣片版型和后衣片版型的袖窿深可进行适当的加大。
参照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比所述后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长1cm左右,具体长度差可以根据上衣的规格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版型本体规格为160/84A,所述第一左前侧缝线13和所述第一右前侧缝线22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侧缝线43和所述第一右后侧缝线53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中缝线45和所述第一右后中缝线55收缩量为1cm,第一折缩部47和第二折缩部25的折缩量为3cm,第三折缩部47和第四折缩部57的折缩量为2.5c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版型之后,依照衣袖版型40、衣领版型70、小襟版型30、左前衣片版型10、右前衣片版型20、左后衣片版型40和右后衣片版型50裁剪出相应的衣片,并将衣片对应缝制在一起,并将第一折线 AB、第二折线BC、第三折线CD以及第四折线DA对应缝合形成第一折缩部 17、第二折缩部25、第三折缩部47以及第四折缩部57,并装上布扣。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5)

1.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包括版型板体,版型本体包括前衣片版型、后衣片版型、衣袖版型以及衣领版型,前衣片版型包括大襟版型和小襟版型,其特征在于:后衣片版型包括左后衣片版型和右后衣片版型,大襟版型包括左前衣片版型和右前衣片版型,左前衣片版型由第一左前肩线、第一左前腋线、第一左前侧缝线、第一左前下摆线、第一左前中缝线以及第一左前颈线围成,右前衣片版型由第一右前斜线、第一右前侧缝线、第一右前下摆线以及第一右前中缝线围成,左后衣片版型由第一左后肩线、第一左后腋线、第一左后侧缝线、第一左后下摆线、第一左后中缝线以及第一左后颈线围成,右后衣片版型由第一右后肩线、第一右后腋线、第一右后侧缝线、第一右后下摆线、第一右后中缝线以及第一右后颈线围成,第一左前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前中缝线内缩,第一右前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前中缝线内缩,第一左后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中缝线内缩,第一右后侧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中缝线内缩,第一左后中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左后侧缝线收缩,第一右后中缝线的中部向第一右后侧缝线收缩,在第一左前侧缝线与第一左前中缝线之间设有第一折缩部,在第一右前侧缝线与第一右前中缝线之间设有第二折缩部,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沿竖直方向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第三折缩部设置在第一左后侧缝线与第一左后中缝线之间,第四折缩部设置在第一右后侧缝线与第一右后中缝线之间,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均对应人体的腰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缩部、所述第二折缩部、所述第三折缩部以及所述第四折缩部均由第一折线AB、第二折线BC、第三折线CD以及第四折线DA对应缝制而成,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以及第四折线在未缝合时围成四边形ABCD,第一折线AB与第四折线DA关于线AC对称,第二折线BC与第三折线CD关于线AC对称,线AC为折合线,BD的距离为折缩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比所述后衣片版型中心衣长线长1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版型本体规格为160/84A,所述第一左前侧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前侧缝线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侧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后侧缝线的内缩量为1cm,所述第一左后中缝线和所述第一右后中缝线收缩量为1cm,第一折缩部和第二折缩部的折缩量为3cm,第三折缩部和第四折缩部的折缩量为2.5cm。
CN201621299932.1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3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9932.1U CN20640327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9932.1U CN20640327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3279U true CN206403279U (zh) 2017-08-15

Family

ID=5954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99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3279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3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1963A (zh) * 2018-07-11 2020-02-11 李伦 华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1963A (zh) * 2018-07-11 2020-02-11 李伦 华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4754A (zh) 可免脱外衣更换的汗衫
CN105661722B (zh) 一种惠安女上衣的裁制方法
CN106360812B (zh) 一种唐式女衬衫的制作方法
CN206403279U (zh) 一种蟳埔女上衣装袖结构版型
CN104522900B (zh) 一种商旅西服及其制作方法
US3949426A (en) Conforming ladies garments having smooth lines
CN112137213B (zh) 一种女装汉服制图方法
CN206333432U (zh) 一种蟳埔女上衣连袖结构版型
CN202842389U (zh) 原生修身女裤
JP4135160B2 (ja) バストカップ付女性用アウトウエアー
CN206542924U (zh) 一种新型唐式女衬衫
CN205848709U (zh) 一种塑胸的胸衣结构
ITMI20081520A1 (it) Capo di abbigliamento anatomico con sistema di cuciture perfezionato.
CN205409689U (zh) 真丝微修型内衣
CN216568437U (zh) 一种衬衣领可拆卸的假两件西装
US20180192718A1 (en) Buttock enhancing pad
CN107581690A (zh) 无框西装制板方法
CN211379699U (zh) 一种露肩运动内衣
CN213307672U (zh) 一种大码女装的隐形二片袖版型结构
CN211129778U (zh) 一种可外出穿着的家居服
CN215775657U (zh) 一种立体连衣裙
CN212117088U (zh) 一种不勒伤腿部能提升腿部线条的内裤
CN215649295U (zh) 一种新型连体衣
CN210538944U (zh) 波点衬衫
CN205214300U (zh) 一种西装下交叉里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