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2414U - D形耳套 - Google Patents

D形耳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2414U
CN206402414U CN201720097965.6U CN201720097965U CN206402414U CN 206402414 U CN206402414 U CN 206402414U CN 201720097965 U CN201720097965 U CN 201720097965U CN 206402414 U CN206402414 U CN 206402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muff
buffering
leather
cush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79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se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use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use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use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79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2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2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2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D形耳套,包括耳套本体及隔音海绵层,耳套本体设置有容置腔,隔音海绵层容置于容置腔内,耳套本体包括皮革层、缓冲层、布料层及EVA胶层,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容置腔设置于D形环状结构的内部,缓冲层包括缓冲弯曲部及缓冲笔直部,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缓冲笔直部的厚度,皮革层包括皮革包覆部及皮革延伸部,皮革包覆部包覆于缓冲层外,皮革延伸部连接皮革包覆部,布料层连接皮革包覆部,皮革延伸部连接EVA胶层。上述D形耳套,能够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通过在缓冲层内设置容置腔,隔音海绵层容置于容置腔内,由于隔音海绵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更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EVA胶层,使得安装工艺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D形耳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形耳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头带式耳机也几乎成为家庭必备。
现有的头戴式耳机一般包括耳壳、连接件、扬声器和耳套,扬声器安装在耳壳上,耳套装设在耳壳的前端,且耳套设置在扬声器的前端。耳套对头戴式耳机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一方面,耳套具有隔音作用,其能减少外界声音对用户听歌等的影响,同时其能够减少耳机中扬声器的声音对外界的影响,保护用户的私密性。另一方面,耳套对头戴式耳机的用户使用体验非常重要,耳套由于接触的是用户的耳朵,佩戴时耳套会对耳朵施加压力,耳套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的头戴式耳机的耳套存在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此外,现有的耳套安装至耳壳上时,存在安装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隔音效果较好、能够保护用户的私密性以及安装工艺较为简单的D形耳套。
一种D形耳套,包括耳套本体及隔音海绵层,所述耳套本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耳套本体包括皮革层、缓冲层、布料层及EVA胶层,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D形环状结构的内部,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弯曲部及缓冲笔直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以形成所述D形环状结构,并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内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所述皮革层包括皮革包覆部及皮革延伸部,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布料层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EVA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革包覆部上设置有拉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为圆形腔体或环形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海绵层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一体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音膜层,所述隔音膜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隔音膜层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缓冲笔直部的方向逐渐变大。
上述D形耳套,皮革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水分进入海绵层中,布料层具有较好的防灰效果,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头戴式耳机的扬声器中。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跟普通人类的耳朵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能够进一步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通过在缓冲层内设置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由于隔音海绵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更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能够减少外界声音对用户听歌等的影响,同时其能够减少耳机中扬声器的声音对外界的影响,保护用户的私密性。此外,通过设置所述EVA胶层,能够较好地将D形耳套通过所述EVA胶层粘接至头戴式耳机的耳壳中,使得安装工艺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D形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D形耳套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D形耳套的海绵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D形耳套,包括耳套本体及隔音海绵层,所述耳套本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耳套本体包括皮革层、缓冲层、布料层及EVA胶层,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D形环状结构的内部,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弯曲部及缓冲笔直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以形成所述D形环状结构,并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内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所述皮革层包括皮革包覆部及皮革延伸部,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布料层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EVA 胶层。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D形耳套,又一个例子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D 形耳套10包括耳套本体100及隔音海绵层200,所述耳套本体100设置有容置腔121,所述隔音海绵层200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21内。耳套本体100包括皮革层110、缓冲层120、布料层130及EVA胶层140。例如,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D形环状结构的内部,例如,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弯曲部及缓冲笔直部,例如,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以形成所述D形环状结构,即,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所述D形环状结构,例如,所述缓冲弯曲部具有C形或类似C形的结构,例如,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内部所述皮革层包覆所述缓冲层,所述布料层连接所述皮革层,所述EVA胶层连接所述皮革层,所述缓冲层设置所述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通过设置所述EVA胶层,能够较好地将D形耳套通过所述EVA胶层粘接至头戴式耳机的耳壳中,使得安装工艺较为简单。EVA胶水是乙烯-乙酸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皮革层110包括皮革包覆部111及皮革延伸部 112,所述皮革包覆部111包覆于所述缓冲层120外,所述皮革延伸部112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111,所述布料层130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111,所述皮革延伸部112连接所述EVA胶层140。皮革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水分进入缓冲层中,布料层具有较好的防灰效果,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头戴式耳机的扬声器中。又如,所述布料层具有D形结构,所述布料层的周缘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缓冲层120内设置有容置腔121,所述隔音海绵层200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21内,由于隔音海绵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减少外界声音对用户听歌等的影响,同时其能够减少耳机中扬声器的声音对外界的影响,保护用户的私密性。又如,所述隔音海绵层包括多个隔音海绵球体,多个所述隔音海绵球体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又如,所述隔音海绵层包括多个隔音海绵条,多个所述隔音海绵条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又如,所述隔音海绵条为条状的隔音海绵。又如,所述隔音海绵层为隔音海绵管,所述隔音海绵管具有D形结构。又如,所述容置腔为圆形腔体或环形腔体。
例如,所述缓冲层具有中空的D形结构,请参阅图4,所述缓冲层120具有D形环状结构,即中空的首尾相连的D形结构,例如所述D形结构用于跟耳朵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再次参阅图4,缓冲层120包括缓冲笔直部122及缓冲弯曲部123,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这样,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能够进一步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如,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缓冲笔直部的方向逐渐变大,更符合耳朵的形状,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又如,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一体设置,使得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又如,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这样,能够在保持较好隔音效果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缓冲层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使得用户在佩戴耳机时,减少耳机对耳部施加的作用力,使用体验较好。又如,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又如,所述隔音海绵层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又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海绵结构。
上述D形耳套,皮革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水分进入海绵层中,布料层具有较好的防灰效果,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头戴式耳机的扬声器中。通过设置皮革层和缓冲层,基于缓冲层的弹性和张力以及皮革层表面较好的弹性、丰满型及柔软性,还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跟耳朵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能够进一步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在缓冲层内设置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由于隔音海绵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更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能够减少外界声音对用户听歌等的影响,同时其能够减少耳机中扬声器的声音对外界的影响,保护用户的私密性。此外,通过设置所述EVA胶层,能够较好的将D形耳套通过所述 EVA胶层粘接至头戴式耳机的耳壳中,使得安装工艺较为简单。
一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缝合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这样,能够使得布料层与皮革包覆部连接较为牢固。
一实施例中,所述皮革包覆部上设置有拉链,这样,通过所述拉链,可以较好的更换所述缓冲层。又如,所述皮革包覆部的内侧设置所述拉链。又如,所述皮革包覆部的外侧设置所述拉链。
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又如,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起,这样,凸起对耳部具有按摩作用。
一实施例中,所述D形耳套还包括隔音膜层,所述隔音膜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隔音膜层外。或者说,所述皮革包覆部与所述缓冲层之间还设置有所述隔音膜层,又如,所述隔音膜层为TPU膜层。又如,所述隔音膜层为热溶性TPU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隔音膜层的实现请参照现有技术,或者可采用现有的市售产品,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层的弹性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较大的影响,长时间佩戴时,耳机对耳朵的压力容易使得用户不适。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为记忆海绵层,又如,所述记忆海绵层的回弹时间为1秒~20秒,这样,基于记忆海绵的特性,能够减少耳机对耳朵的压力,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如,所述缓冲层的硬度为20度~80度,又如,所述缓冲层的硬度为20度、60度或 80度,这样,能够减少耳机对耳朵的压力,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的平均孔径为20ppi~80ppi。又如,所述布料层的平均孔径为20ppi、60ppi或80ppi,这样,所述布料具有较好的防灰防尘效果,减少外界灰尘进入耳机的扬声器中,对扬声器的音质影响较小。又如,所述布料层的厚度为0.5毫米~1.3毫米,这样,能够进一步在保持较好的防灰防尘效果下进一步减少外界灰尘进入耳机的扬声器中,从而减少对耳机音质的影响。
上述D形耳套,皮革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水分进入海绵层中,布料层具有较好的防灰效果,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头戴式耳机的扬声器中。通过设置皮革层和缓冲层,基于缓冲层的弹性和张力以及皮革层表面较好的弹性及柔软性,还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跟耳朵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能够进一步减少头戴式耳机的漏音效果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在缓冲层内设置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由于隔音海绵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更进一步提高D形耳套的隔音效果,能够减少外界声音对用户听歌等的影响,同时其能够减少耳机中扬声器的声音对外界的影响,保护用户的私密性。此外,通过设置所述EVA胶层,能够较好的将D形耳套通过所述EVA胶层粘接至头戴式耳机的耳壳中,使得安装工艺较为简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套本体及隔音海绵层,所述耳套本体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隔音海绵层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耳套本体包括皮革层、缓冲层、布料层及EVA胶层,所述缓冲层具有D形环状结构,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D形环状结构的内部,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弯曲部及缓冲笔直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缓冲笔直部的两端部以形成所述D形环状结构,并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内部,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笔直部的厚度,所述皮革层包括皮革包覆部及皮革延伸部,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布料层连接所述皮革包覆部,所述皮革延伸部连接所述EVA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革包覆部上设置有拉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为圆形腔体或环形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海绵层的厚度为所述缓冲笔直部厚度的四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弯曲部与所述缓冲笔直部一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膜层,所述隔音膜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所述皮革包覆部包覆于所述隔音膜层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弯曲部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缓冲笔直部的方向逐渐变大。
CN201720097965.6U 2017-01-25 2017-01-25 D形耳套 Active CN206402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7965.6U CN206402414U (zh) 2017-01-25 2017-01-25 D形耳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7965.6U CN206402414U (zh) 2017-01-25 2017-01-25 D形耳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2414U true CN206402414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7965.6U Active CN206402414U (zh) 2017-01-25 2017-01-25 D形耳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2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5580U (zh) 一种耳机
CN206402414U (zh) D形耳套
CN204741532U (zh) 带有音箱的智能手表
CN208096233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多功能可穿戴设备
CN206640750U (zh) 一种耳机及其具有的耳机耳套
CN201758441U (zh) 一种安全防护型被动降噪耳机
CN206402412U (zh) 耳套及头戴式耳机
CN201114714Y (zh) 耳机套
CN206517581U (zh) 耳机用连接头套
CN203105758U (zh) 一种带耳机的帽子
CN208940179U (zh) 可拆卸耳机
CN202004948U (zh) 带有麦克风的通讯设备
CN106101902A (zh) 降噪耳机
CN202889579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耳机
CN207666122U (zh) 一种智能音频播放收听系统
CN206517582U (zh) 耳机用头套
CN206348746U (zh) 一种多传感器件模组及穿戴设备
CN20931400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头戴式耳机
CN205179312U (zh) 一种可改善入耳式低功耗耳机
CN203057426U (zh) 拉链式耳机线耳机
CN205039971U (zh) 一种球形耳机
CN204616024U (zh) 单边耳机
CN216217370U (zh) 一种蓝牙音箱防摔保护壳
CN207150783U (zh) 耳机
CN207995328U (zh) 一种新型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8, Building 1, No. 19, Sanjiang Industrial Park Road,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se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Weixing Road, Subian village, Cha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KU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