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2215U - 盖板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2215U
CN206402215U CN201720007082.1U CN201720007082U CN206402215U CN 206402215 U CN206402215 U CN 206402215U CN 201720007082 U CN201720007082 U CN 201720007082U CN 206402215 U CN206402215 U CN 206402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lock piece
plate assembly
circuit board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070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意保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070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2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2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22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该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发射器、接收器和第一遮挡件,其中所述盖板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摄像头透光区的两侧;所述第一遮挡件用于遮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所述摄像头透光区。该盖板组件可以避免因发射器发射的信号透过摄像头透光区并经外部阻挡物反射而进入接收器,提高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终端中一般会设置前置摄像头,该前置摄像头通过终端盖板上的摄像头透光区拍摄景物。但是由于接近传感器与前置摄像头距离较近,接近传感器中发射器发射的光线就会透过摄像头透光区,并经阻挡物反射后入射到接近传感器的接收器中,使得接收器的初始值偏大,导致接近传感器判断息屏距离变大,进而使得终端在距离阻挡物很远的情况下就执行息屏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以解决摄像头透光区引起接收器的初始值偏大,使得接近传感器判断息屏距离变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发射器、接收器和第一遮挡件,其中所述盖板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
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摄像头透光区的两侧;所述第一遮挡件用于遮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所述摄像头透光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包括摄像头模组、壳体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种盖板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组件扣合时,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盖板组件中的摄像头透光区相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该盖板组件包括第一遮挡件,该第一遮挡件遮挡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从而避免因发射器发射的信号透过摄像头透光区并经外部阻挡物反射而进入接收器,进而避免接收器的初始值变大,提高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三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四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俯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五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六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七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第八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图1至图10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盖板组件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终端1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电子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的终端100包括摄像头模组、盖板组件和壳体111,其中,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10、接收器120、发射器130和第一遮挡件150。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100的组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还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存储器、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模块、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盖板110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110a,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设置在盖板110的一侧且位于摄像头透光区110a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路板140,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设置在电路板140上。
第一遮挡件150设置在盖板110上或电路板140上,用于遮挡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15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摄像头模组设置在壳体111上,且摄像头的出光面平行于盖板110,即该摄像头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
当盖板组件扣合在壳体111上时,摄像头模组、发射器130、接收器120、电路板140以及第一遮挡件150将收纳于盖板110与壳体111之间,从而组装形成终端100。
同时,摄像头的出光面正对于盖板110的摄像头透光区110a,这样,摄像头就可以通过摄像头透光区110a捕捉景物。
在摄像头透光区110a的两侧的虚线框起来的区域分别标记为接收区110b和发射区110c,接收区110b和发射区110c分别对应了接收器120和发射器130的位置。也就是说,发射器130会通过发射区110c发射信号,信号经过阻挡物反射后,通过接收区110b入射到接收器120中。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为终端100的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终端100与外部阻挡物之间的距离,使得终端100根据该距离判断是否执行息屏操作。
由于盖板组件中设置第一遮挡件150,使得第一遮挡件150可以遮挡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从而避免因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透过摄像头透光区110a并经外部阻挡物反射而进入接收器120,进而避免接收器120的初始值变大,提高接收器120接收信号的准确性,使得接近传感器可以准确地判断终端100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
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结构,下面将对该盖板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按照图1中箭头A-A方向进行切割以形成截面图。由于本实施例主要对盖板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因此图2至图10中仅给出了关于盖板组件的截面图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按照图1中A-A箭头方向进行切割形成的截面图中,还包括图2至图10中未示出的部分,图2至图10并不能构成对本实施例中终端100的结构的限定。
请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截面示意图。该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10、接收器120、发射器130、电路板140和第一遮挡件150。其中,盖板110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110a、与接收器120对应的接收区110b和与发射器130对应的发射区110c。
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设置在电路板140上,且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位于摄像头透光区110a的两侧。发射器130用于发射信号,该信号通过发射区110c发射至盖板110的外部。该信号经过外部阻挡物的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该反射信号通过接收区110b入射到接收器120,接收器120用于接收该反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为光信号,特别地,为红外光信号。这样发射器130为红外发射器,接收器120为红外接收器。
第一遮挡件150固定设置在电路板140上,且第一遮挡件150位于发射器130与摄像头透射区110a之间。
当发射器130发射的光信号入射到第一遮挡件150后,光信号在第一遮挡件150的表面发生反射,从而将光信号反射至发射区110c等区域,即光信号无法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发射器130发射的光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进而避免接收器120接收到该部分光信号。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150为遮光隔板,该第一遮挡件150为一平板,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15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曲面隔板,只要该第一遮挡件150可以起到阻挡光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遮挡信号,第一遮挡件15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盖板110和电路板140接触,也就是说,盖板110和电路板14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遮挡件150的高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遮挡件150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材料制成时,第一遮挡件150的高度可以略大于盖板110和电路板140之间的距离,即当盖板110和电路板140进行扣合封装时,第一遮挡件150与盖板110过盈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遮挡件150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盖板110上。当第一遮挡件150固定设置在盖板110上时,第一遮挡件150与电路板140过盈接触。
另外,当第一遮挡件150固定设置在盖板110上时,第一遮挡件150的自由端也可以与电路板140不接触。
请参照图3,第一遮挡件150的一端固定在盖板110上,第一遮挡件150的自由端150a与电路板140不接触,即自由端150a与电路板14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由于发射器130出光面距离电路板140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只要自由端150a与电路板140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数值,发射器130发射的光信号也不会漏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少接收器120接收到盖板110内部绕射的信号,该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遮挡件160,该第二遮挡件160设置在电路板140上或盖板110上,用于遮挡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经过盖板110绕射后的信号进入到接收器120。
其中,第二遮挡件160为遮光隔板,设置在接收器120和摄像头透光区110a之间。第二遮挡件160的材质、形状、大小等可以与第一遮挡件150相同,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遮挡件150和第二遮挡件160可以通过粘贴固定方式固定在盖板110或者电路板140上。
本实施例中的盖板组件,其通过在发射器130和摄像头透光区110a之间设置第一遮挡件150,使得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在第一遮挡件150的表面发生反射,从而避免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这样接收器120的起始值将不会增大,提高接收器120接收信号的准确性,同时使得接近传感器判断终端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更加准确。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又一截面示意图。该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10、接收器120、发射器130、电路板140和第一遮挡件170。其中,盖板110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110a、与接收器对应的接收区110b和与发射器对应的发射区110c。
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设置在电路板140上,且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位于摄像头透光区110a的两侧。发射器130用于发射信号,该信号通过发射区110c发射至盖板110的外部。该信号经过外部阻挡物的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该反射信号通过接收区110b入射到接收器120,接收器120用于接收该反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该信号可以为光信号,特别地,为红外光信号。这样发射器130为红外发射器,接收器120为红外接收器。
第一遮挡件170固定设置在电路板140上。第一遮挡件170为一遮光套筒,套设于发射器130。
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一遮挡件170与发射器130的位置关系,按照图5中的箭头a-a方向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第一遮挡件170的俯视图为一环形,将发射器130圈在第一遮挡件170的内部,这样发射器130发出的部分信号入射到第一遮挡件170的内壁后反射到发射区110c等部分,而不会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仅示出了第一遮挡件170横截面的一种形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遮挡件170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方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170的材质为硅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如遮光泡棉等,也可以为硬质遮光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为了更好地遮挡信号,当第一遮挡件170为硅胶、遮光泡棉等弹性材质时,在盖板110和电路板140进行封装后,第一遮挡件170与盖板110过盈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遮挡件170除了固定设置在电路板140上,还可以固定设置在盖板110上。当第一遮挡件170为硅胶、遮光泡棉等弹性材质时,第一遮挡件170与电路板140过盈接触。
另外,当第一遮挡件170固定设置在盖板110上时,第一遮挡件170的自由端也可以与电路板140保持一定的距离,即第一遮挡件170的自由端与电路板140不接触,如图7所示。
在图7中,第一遮挡件170的自由端170a与电路板140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与电路板140不接触。由于发射器130出光面距离电路板140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只要自由端170a与电路板140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数值,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也不会漏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170还可以套设在摄像头透光区110a上,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会入射到第一遮挡件170的外壁上,这样经过第一遮挡件170的外壁的反射后,该信号将入射到发射区110c等区域,同样可以避免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摄像头透光区110a与终端100的摄像头对应,即在发射器130和接收器120之间会设置摄像头,因此,摄像头可以完全设置在第一遮挡件170内。也可以为摄像头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遮挡件170内,此时第一遮挡件170可以用来填充摄像头与盖板110之间缝隙。
例如,当第一遮挡件170为黑色遮光泡棉时,可以将遮光泡棉绕着摄像头透光区110a的外围粘贴以形成套筒状的第一遮挡件170。当盖板组件与壳体111封装时,摄像头的出光面置于第一遮挡件170内部,这样由于第一遮挡件170填充了摄像头与盖板110之间的缝隙,使得发射器130发出的光信号依然无法透过摄像头透光区110a。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少接收器120接收到盖板110内部绕射的信号,该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遮挡件180,该第二遮挡件180设置在电路板140上或盖板110上,用于遮挡发射器130发射的信号经过盖板110绕射后的信号进入到接收器120。
其中,第二遮挡件180为遮光套筒,套设于接收器120,使得接收器120无法接收到经过盖板110绕射后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均设置在电路板140上时,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为图10所示的形状,即第一遮挡件170的自由端的端面为沿第一遮挡件170的外表面向下倾斜至内表面的斜面,第二遮挡件180的自由端的端面为沿第二遮挡件180的外表面向下倾斜至内表面的斜面。
当盖板110与电路板140进行封装时,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的自由端均部分与盖板110过盈接触,即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的自由端部中靠近外表面的部分与盖板110过盈接触,靠近内表面的部分与盖板110不接触,这样可以增加探测信号的发射角或接收角。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设置在盖板110上时,其自由端也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斜面,此时,当盖板110与电路板140进行封装时,自由端部中靠近外表面的部分与电路板140过盈接触,靠近内表面的部分与电路板140不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自由端的端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自由端的端面为半圆形。第一遮挡件170和第二遮挡件180可以通过粘贴固定方式固定在盖板110或者电路板140上。
在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中,第一遮挡件为一遮光套筒,其套设在发射器130或摄像头透光区110a上,使得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在第一遮挡件170的表面发生反射,从而避免发射器130发出的信号入射到摄像头透光区110a中,这样接收器120的起始值将不会增大,提高接收器120接收信号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发射器、接收器和第一遮挡件,其中所述盖板上设有摄像头透光区;
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摄像头透光区的两侧;所述第一遮挡件用于遮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入射到所述摄像头透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或所述电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为遮光隔板,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摄像头透光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为遮光套筒,所述第一遮挡件套设于所述发射器或所述摄像头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的材质包括硅胶或遮光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进行封装时,所述第一遮挡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盖板或所述电路板过盈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粘贴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或所述电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或所述电路板上,用于遮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经过所述盖板绕射后的信号进入到所述接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件为遮光隔板,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接收器和所述摄像头透光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件为遮光套筒,所述第二遮挡件套设于所述接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的自由端的端面为沿所述第一遮挡件的外表面向下倾斜至内表面的斜面,当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进行封装时,所述第一遮挡件的自由端部分与所述盖板或所述电路板过盈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自由端的端面为沿所述第二遮挡件的外表面向下倾斜至内表面的斜面,当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进行封装时,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自由端部分与所述盖板或所述电路板过盈接触。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模组、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种盖板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当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组件扣合时,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盖板组件中的摄像头透光区相对。
CN201720007082.1U 2017-01-04 2017-01-04 盖板组件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2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7082.1U CN206402215U (zh) 2017-01-04 2017-01-04 盖板组件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07082.1U CN206402215U (zh) 2017-01-04 2017-01-04 盖板组件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2215U true CN206402215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6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708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2215U (zh) 2017-01-04 2017-01-04 盖板组件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22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7025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7025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67025B (zh) * 2017-11-22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2424U (zh) 接近传感器及终端
CN104853014B (zh) 弹性套及移动终端
CN208385609U (zh) 电子设备
CN206402215U (zh) 盖板组件及终端
CN207782945U (zh) 摄像头的镜头组件和具有其的摄像头、电子设备
CN207881647U (zh) 一种轮胎花纹深度智能测量装置
CN109510296A (zh) 基于石墨烯屏的终端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12573A (zh) 一种穿戴设备的sar值调整方法及穿戴设备
CN205301337U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便携式一体化酒精探测装置
CN105901855A (zh) 一种学生智能防雨防风防雷雨伞
CN205847274U (zh) 一种发射与接收一体式红外模组
CN211325053U (zh) 室内跌倒检测护腕装置及跌倒检测系统
CN103680104A (zh) 一种电力数据传输系统
CN208522902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智能网络播放器
CN207367368U (zh) 集红外发射和接收于一体的封装元件
CN207460174U (zh) 一种蓝牙接收发射器
CN205490545U (zh) 蓝牙设备
CN208002776U (zh) 一种用于头皮或皮肤检测的便携式仪器
CN205545972U (zh) 一种无线ap
CN216771979U (zh) Gps测试设备
CN209979765U (zh) 一种台区识别仪
CN206523809U (zh) 盖板组件及终端
CN102624445B (zh) 一种基于红外的单向数据传输设备
CN108759881A (zh) 一种相对位置的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332519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抄表终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