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4891U - 一种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4891U
CN206384891U CN201621379018.8U CN201621379018U CN206384891U CN 206384891 U CN206384891 U CN 206384891U CN 201621379018 U CN201621379018 U CN 201621379018U CN 206384891 U CN206384891 U CN 206384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water
osmosis unit
pump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90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Hai'a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Hai'a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Hai'a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Hai'a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90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4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4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48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依次串联设置一级加压泵、第一输水管、第一反渗透装置和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接头、污水出水管接头和纯水出水管接头;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通过安装于所述机箱内的加压泵和反渗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净化效果差、效率低、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药、化工厂等经常需要用纯度较高的水,现在通常使用高压泵将水通入一个反渗透装置进行水过滤,过滤后的水投入使用,该反渗透装置的主要过滤元件为RO(全称:Reverse Osmosis membrane,中文名逆渗透)膜,该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参见图1所示的反渗透装置具有原水进水口,反渗透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但是应用此方法进行过滤的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此类水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中通常任然存在部分盐离子,过滤不彻底;(2)通入该RO反渗透装置中的水中存在较多杂质,容易使该RO反渗透装置堵塞,从而影响过滤效率;(3)高压泵工作时会产生较大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安装于所述机箱内的加压泵和反渗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净化效果差、效率低、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一级加压泵、第一输水管、第一反渗透装置、二级加压泵和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接头、污水出水管接头和纯水出水管接头;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二级加压泵之间串联设置有一个第三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与污水排放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二级加压泵之间串联设置有至少二个第三反渗透装置,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均与污水排放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相邻两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三级加压泵。
进一步地,还包括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所述一级加压泵、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所述二级加压泵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所述污水出水管接头和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所述截止阀,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的设计;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过水进行先后两级过滤,使过滤出的水中不含杂质,以满足医药、化工厂、实验室等领域对水质的高要求;且各所述一级加压泵、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机箱内,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且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之间未设水箱等临时储水设备,有效防止经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过滤后的水中的微生物等杂质在临时出水设备中繁殖,影响水质。
2、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的设计;对进入本装置的液体在进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之前进行初次过滤,以防治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被大颗粒堵塞。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所述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的设计;可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外接清洗装置,对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进行清洗,清洗无需拆卸、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之间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均与污水排放管连通的设计;对于杂质含量较高的水,使水中的杂质过滤的更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装置,
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一级加压泵102、第一输水管103、第一反渗透装置104、二级加压泵105和第二反渗透装置106;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接头107、污水出水管接头108和纯水出水管接头109;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201连通,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110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109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203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111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202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112,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113通过回流管118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118上设置有单向阀119。
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所述一级加压泵、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所述二级加压泵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所述污水出水管接头和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所述截止阀,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的设计;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过水进行先后两级过滤,使过滤出的水中不含杂质,以满足医药、化工厂、实验室等领域对水质的高要求;且各所述一级加压泵、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机箱内,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且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之间未设水箱等临时储水设备,有效防止经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过滤后的水中的微生物等杂质在临时出水设备中繁殖,影响水质。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精密过滤器114,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的设计;对进入本装置的液体在进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之前进行初次过滤,以防治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被大颗粒堵塞。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RO清洗管接头115;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RO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RO清洗管接头通过清洗管与所述第一输水管连通,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16;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17,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所述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的设计;可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外接清洗装置,对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进行清洗,清洗无需拆卸、操作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均为陶氏品牌8040型号的反渗透装置,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陶氏品牌4080型号的反渗透装置、陶氏品牌4040型号的反渗透装置或其他品牌型号的反渗透装置,此处所列的反渗透装装置的品牌和型号仅为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其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过滤污水中离子的种类等原因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301与所述二级加压泵302之间串联设置有一个第三反渗透装置303;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304;所述四级加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四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305与污水排放管306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之间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均与污水排放管连通的设计;对于杂质含量较高的水,使水中的杂质过滤的更彻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401与所述二级加压泵402之间串联设置有二个第三反渗透装置403;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401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404;相邻两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三级加压泵405;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406均与污水排放管407连通。
下面以应用实施例一进行污水过滤的过程为例,对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进行水过滤的过程进行说明:
打开所述一级加压泵,所述一级加压泵抽汲污水通过所述精密过滤器,对污水中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经所述一级加压泵加压后进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对进入其中的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自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流出后进入所述二级加压泵,经所述二级加压泵加压后进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对进入其中的水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水自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流出后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进入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过滤一端时间后打开所述截止阀,导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与外部污水排放管,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过滤出的滤渣排出。
参见图4所示,污水经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进行过滤的过程为:污水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501进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内部,经过其中的反渗透膜50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从集液管的进液孔进入集液管502中,并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505排出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当过滤出的滤渣需要排出时,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504与外部管道,过滤出的滤渣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504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一级加压泵、第一输水管、第一反渗透装置、二级加压泵和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接头、污水出水管接头和纯水出水管接头;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与所述二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过滤水出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出水管接头与外部纯水回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所述污水出水管与外部污水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接头与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二级加压泵之间串联设置有一个第三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与污水排放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二级加压泵之间串联设置有至少二个第三反渗透装置,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的污水出水口均与污水排放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四级加压泵;相邻两所述第三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三级加压泵。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外部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加压泵的进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清洗管接头;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所述清洗管接头与外部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清洗管接头与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控制所述一级加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的通断。
CN201621379018.8U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4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9018.8U CN206384891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9018.8U CN206384891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4891U true CN206384891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8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901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4891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4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7762U (zh) 一种mbr膜片反冲洗装置
CN207047033U (zh) 一种新型家庭净水器
CN206384891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08517187U (zh) 一种园林废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07645925U (zh) 反渗透纯水设备
CN212832967U (zh) 纯水处理用ro设备
CN109293099A (zh) 一种纯水机的多功能管路调节结构
CN108726705A (zh) 一种建筑涂料生产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05502139U (zh) 稳流补偿罐
CN105330068B (zh) 气浮和过滤一体化装置
CN211536663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排污装置
CN208561894U (zh) 一种全自动超纯水处理系统
CN206705763U (zh) 一种混凝剂加药系统
CN207845311U (zh) 一种切割废水处理系统
CN208732760U (zh) 净水装置
CN208104042U (zh) 一种高效循环生活用水净化器
CN208394917U (zh) 一种煤矿井废水处理系统
CN207576145U (zh) 净水装置及净水机
CN206457283U (zh) 一种电镀中水回用设备
CN205575880U (zh) 一种具有检测循环处理的反渗透设备
CN218012083U (zh) 反渗透装置
CN219929874U (zh) 一种反渗透设备产生废浓水的二级处理回用装置
CN209307130U (zh) 一种纯水机的多功能管路调节结构
CN208869430U (zh) 多功能复合型液位传感器及净水机
CN220223872U (zh) 一种煤炭码头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