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1269U -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1269U
CN206381269U CN201621051815.3U CN201621051815U CN206381269U CN 206381269 U CN206381269 U CN 206381269U CN 201621051815 U CN201621051815 U CN 201621051815U CN 206381269 U CN206381269 U CN 20638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wearing
silicagel pad
fitting recess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18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二兵
惠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18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其中,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适于与人体接触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形成为弧形面,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外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通过在装配槽的外轮廓设置密封筋,实现装配槽与人体的完全接触,不仅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穿戴设备的舒适度,防止穿戴设备摩擦或挤压皮肤,造成用户身体的不适或受伤,还能增加身体与装备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装备槽与身体接触不完全导致的漏水情况,而且该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幅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护理病床的大小便护理机可以帮助排便不能自理的病人处理排泄物,从而减少护理人员负担,相关技术中的护理机包括穿戴设备及主机,穿戴设备套设于患者下体用于收集排泄物,其穿戴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多用海绵、硅胶材质,海绵材质的穿戴设备本身容易吸水,不能与人体有效完全接触,容易漏水,实际使用效果不佳,硅胶材质的穿戴设备,硬度大、形状简单、厚度较薄,也不能与人体有效完全接触,穿戴起来舒适度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该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结构简单,既能比较舒适的与人体接触,又能实现有效的密封,消除了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穿戴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适于与人体接触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形成为弧形面,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外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通过在装配槽的外轮廓设置密封筋,实现装配槽与人体的完全接触,不仅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穿戴设备的舒适度,防止穿戴设备摩擦或挤压皮肤,造成用户身体的不适或受伤,还能增加身体与装备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装备槽与身体接触不完全导致的漏水情况,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幅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的硬度在5度-60度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筋的截面形成为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的截面大致形成为C形,所述本体的开口形成为所述装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粘性且外表面无粘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筋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的上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与所述装配槽导通的中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穿戴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穿戴上盖,所述穿戴上盖与所述穿戴硅胶垫相连;穿戴下盖,所述穿戴下盖与所述穿戴上盖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穿戴硅胶垫与所述穿戴上盖粘接,所述穿戴下盖与所述穿戴上盖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后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0:穿戴设备;
10:穿戴硅胶垫;
11:本体;12:密封筋;13:支撑部;
20:穿戴上盖;
21:导管;
30:穿戴下盖;
31:通孔;3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包括本体11,本体11具有适于与人体接触的装配槽(未示出),装配槽的内壁面形成为弧形面,装配槽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外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12。
换言之,穿戴硅胶垫10的本体11上设有用于容纳排泄物的装配槽,装配槽的槽口与人体直接接触,装配槽的内壁面为弧形面,装配槽的弧形面上设有密封筋12,密封筋12沿装配槽的周向延伸,密封筋12的一侧与装配槽的内壁面连接,密封筋12的另一侧敞开。
用户在使用该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时,首先将其通过装配槽戴在身上,具有弧形面的装配槽与身体接触,弧形面结构与人体的体形形同,实现装配槽与身体的完全接触,可以避免装配槽挤压人体肌肉或摩擦皮肤的问题。
进一步地,装配槽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密封筋12,用户在使用该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时,身体皮肤与密封筋12紧密贴合,实现装配槽与身体之间的间隙的完全密封,增加穿戴硅胶垫10与人体的皮肤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发生泄漏问题。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通过在装配槽的内壁面设置密封筋12,实现装配槽与人体的完全接触,不仅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穿戴设备100的舒适度,防止穿戴设备100摩擦或挤压皮肤,造成用户身体的不适或受伤,还能增加身体与装备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装备槽与身体接触不完全导致的漏水情况,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幅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可选地,本体11的硬度在5度-60度之间。也就是说,本体11可以使用硬度在5度-60度的硅胶材料制作而成,当然本体11的材料并不限于硅胶材质,本体11的制作材料的硬度控制在5度-60度范围内即可,例如,本体11的制作材料也可以是硬度在5度-60度之间的凝胶,或是硬度在5度-60度之间的橡胶,保证用户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由此,采用硬度为5度-60度之间的硅胶、橡胶或凝胶材料制作本体11,硬度比较软,穿戴舒适,能够防止本体11过硬造成对用户身体的损伤,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保障用户的身体舒适健康,而且通过制作材料的软变形还可以与人体紧密贴合,利用本体11制作材料的软变形封闭用户穿戴本体11时本体11与身体之间缝隙,增加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密封性。
优选地,密封筋12的截面形成为弧形,密封筋12与本体11的内壁面贴合,由于本体11的内壁面为弧形面,密封筋12的截面形成与弧形面一致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度与人体表面的弯曲程度一致,有效地密封本体11与身体之间的间隙,防止因与身体接触不完全而导致的漏水情况。
在本体11的内壁面上设置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密封筋12,不仅能够与本体11的内壁面贴合,防止密封筋12与本体11之间因贴合不严导致的漏水现象,还能缓解本体11与身体之间的摩擦与作用力,使用密封筋12垫在皮肤与本体11之间,提高了本体11使用的舒适度,而且弧形结构的密封筋12能够完全的密封本体11与身体之间产生间隙,进一步增加了本体11与身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保证水流不会泄露,消除了漏水为用户和护理人员带来巨大麻烦。
有利地,本体11的截面大致形成为C形,本体11的开口形成为装配槽。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体11的两端分别朝相同的方向弯曲90°,本体11的两端弯曲之后形成以装配槽,本体11的纵截面形状形成一侧开口的C形,C形结构的开口内形成装配槽,也就是说,本体11的内侧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大致形成为一个朝本体11一侧(如图5所示的右侧)开口的C形,装配槽形成C形的内壁面与身体接触。
将本体11的截面形状设计为C形结构,并在C形结构的开口处形成装配槽,与人体的形体相符,能够限定出足够的空间保证身体与装配槽接触,防止因装配槽空间过小导致的身体不适或无法使用。
可选地,本体11的内表面具有粘性且外表面无粘性,由于本体11的制作材料为硬度在5度-60度之间的硅胶或橡胶材质,硅胶材质和橡胶材质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本体11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硅胶的粘性与身体粘合,本体11的外表面则设计成为没有粘性的光滑曲面。
由此,将本体11的内表面设计成为具有粘性的弧形面,能够利用表面的粘性实现本体11与身体的完全贴合,利用本体11与身体之间完全贴合粘结的曲面进一步增加装配槽的密封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渗漏水情况的发生,本体11的外表面设计成为无粘性的光滑曲面,能够防止本体11吸附灰尘杂质,减少了本体11清理带来的麻烦。
有利地,密封筋12的厚度大于本体11的厚度,如5图所示,本体11材料的厚度小于密封筋12的厚度,由于密封筋12的弹性较大,设置较厚的密封筋12能够根据本体11与身体之间的空隙进行收缩,在身体与本体11之间压力的作用下,密封筋12的收缩性加大。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本体11与身体贴合后,可以利用密封筋12的弹性变形补充本体11与身体之间的缝隙,防止本体11与身体之间产生缝隙而漏水,增加本体11的密封性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可选地,本体11的上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13,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11的顶部(如图5所示的上端)上设有支撑部13,支撑部13为不规则的半球结构,半球结构的底部边缘连接在本体11的上壁面上,半球结构的顶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
为了防止用户皮肤与本体11挤压摩擦受伤,本体11选用硬度在5度-60度之间硅胶材质,由于本体11的硬度较小,在被褥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变形,通过在本体11顶部设置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撑部13能够增加本体11的结构稳定性,增加本体11的抗挤压变形能力,支撑被褥防止被褥压力过大造成本体11结构的变形,从而防止本体11变形导致用户使用不适或挤压伤害用户,增加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延长本体1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支撑部13可以形成为与装配槽导通的中空结构,也就是说,支撑部13内限定出空腔(未示出),空腔与装配槽导通,即支撑部13形成为壳体结构,壳体结构的厚度大致等于本体11的厚度,壳体结构的底部边沿与本体11相连,壳体结构形成为凸出于本体11顶部的支撑部13。
通过在本体11顶部设置与装配槽导通的中空支撑部13,不仅能够用于支撑被褥,防止被褥压力过大造成本体11结构的变形,还能增加装配槽的内部空间,防止装配槽与身体私密处接触,保证用户身体卫生健康,而且还能防止污垢与身体接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的工作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上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槽口与人体直接接触,装配槽的内壁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外轮廓设有密封筋12,密封筋12沿装配槽的轴向延伸,密封筋12的一侧与装配槽的内壁面连接,密封筋12的另一侧敞开。
用户使用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时,通过装配槽穿在身上,具有弧形面的装配槽实现与身体接触,由于装配槽的弧形面结构与人的形体形同,实现装配槽与身体的完全接触,消除了装配槽挤压肌肉或摩擦皮肤的现象,在装配槽与身体皮肤之间设有密封筋12,密封筋12完全密封装配槽的内壁与身体之间的间隙,增加该穿戴硅胶垫10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通过在装配槽的内壁面设置密封筋12,实现装配槽与人体的完全接触,不仅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穿戴设备100的舒适度,防止穿戴设备100摩擦或挤压皮肤,造成用户身体的不适或受伤,还能增加身体与装备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装备槽与身体接触不完全导致的漏水情况,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幅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下面结合附图5至图8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包括:穿戴上盖20、穿戴下盖30和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穿戴上盖2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相连,穿戴下盖30与穿戴上盖20相连。
如图5和图8所示,穿戴上盖20大致形成为倒置的“T”字型,且穿戴上盖20上设有导管21,导管21与装配槽的内腔导通,穿戴上盖20的一侧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相连,另一侧连接穿戴下盖30,穿戴下盖30大致形成为“L”形结构,且穿戴下盖30上设有通孔31,穿戴上盖20上的导管21贯穿通孔31,穿戴下盖3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之间形成腔体,穿戴上盖20安装在腔体内。
其中,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与穿戴上盖20粘接,穿戴下盖30与穿戴上盖20螺钉32连接。
可选地,穿戴上盖2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之间通过胶水或者其他粘结剂粘接固定,穿戴上盖20固定在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上之后,再利用螺钉32将穿戴下盖30固定在穿戴上盖20上。
利用粘接的方式固定穿戴上盖2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能够密封穿戴上盖2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之间的连接缝隙,在利用导管21排出污垢的过程中,防止污垢通过穿戴上盖20与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之间的缝隙泄漏,穿戴下盖30与穿戴上盖20之间通过螺钉32连接,装拆、简单方便,便于清洗,增加穿戴下盖30与穿戴上盖20之间的自由度,能够提高穿戴设备100的装配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1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穿戴设备100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不仅能够增加用户使用穿戴设备100的舒适度,防止穿戴设备100摩擦或挤压皮肤,造成用户身体的不适或受伤,还能增加身体与装备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装备槽与身体接触不完全导致的漏水情况,使用方便,大幅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适于与人体接触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形成为弧形面,所述装配槽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外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硬度在5度-6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的截面形成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截面大致形成为C形,所述本体的开口形成为所述装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粘性且外表面无粘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形成为与所述装配槽导通的中空结构。
9.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硅胶垫;
穿戴上盖,所述穿戴上盖与所述穿戴硅胶垫相连;
穿戴下盖,所述穿戴下盖与所述穿戴上盖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硅胶垫与所述穿戴上盖粘接,所述穿戴下盖与所述穿戴上盖螺钉连接。
CN201621051815.3U 2016-09-13 2016-09-13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Active CN20638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815.3U CN206381269U (zh) 2016-09-13 2016-09-13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815.3U CN206381269U (zh) 2016-09-13 2016-09-13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1269U true CN206381269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1815.3U Active CN206381269U (zh) 2016-09-13 2016-09-13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12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601A (zh) * 2017-08-22 2018-11-23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理机的可穿戴式工作头及护理机
CN110584867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朱纲 卧床病人的护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601A (zh) * 2017-08-22 2018-11-23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理机的可穿戴式工作头及护理机
CN110584867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朱纲 卧床病人的护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8748B2 (ja) 発泡体クッション要素を含む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206381269U (zh) 穿戴设备的穿戴硅胶垫和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CN203815421U (zh) 一种用于胃镜检查时的口腔支撑架
CN108433961A (zh) 用于下肢的旅行按摩装置
CN212084488U (zh) 一种打针练习装置
CN207520259U (zh) 一种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及护理机
CN210749690U (zh) 一种泌尿科用辅助排尿装置
CN217611804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式翻身垫
CN212730131U (zh) 一种热敷面罩软性支撑结构
CN210277466U (zh) 一种头戴式冷敷装置
CN208660080U (zh) 一种可粘贴固定的鼻氧管
CN220476962U (zh) 风湿免疫用腿部关节套
CN214387793U (zh) 一种急危重症口部护理装置
CN213604776U (zh) 一种新型拇外翻防护鞋
CN209611515U (zh) 一种能量眼罩
CN214970529U (zh) 一种鼻氧管
CN209750635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减压枕
CN213723085U (zh) 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
CN216088927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服装垫肩
CN215471183U (zh) 一种护理机器人的工作头
CN214967202U (zh) 胸外科术后创伤保护装置
CN209270561U (zh) 一种可固定氧气管的婴幼儿鼻贴
CN208926768U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敷固定袋
CN215995271U (zh) 一种可替换中草药的敷包
CN216535792U (zh) 一种妇科保健护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