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1053U -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1053U
CN206381053U CN201620826670.3U CN201620826670U CN206381053U CN 206381053 U CN206381053 U CN 206381053U CN 201620826670 U CN201620826670 U CN 201620826670U CN 206381053 U CN206381053 U CN 206381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body
food warmer
type electric
centralized
electric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66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书兴
常立
邱明鑫
叶彬
孙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266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1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1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1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锅体以及相对设置在锅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6)以及包裹固定在内锅体(6)外部的外锅体(2),在外锅体(2)的侧面设置有集中控制器(4),控制电路和控制元件设置在集中控制器(4)内,集中控制器(4)中的控制元件以及固定在内锅体(6)底面的发热盘(5)中的电热管连接组成控制电路,发热盘(5)包括电热管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热板。在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中,将控制部分设置在外锅体的侧面,与内锅体的底面隔离,因此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技术领域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热锅是目前家庭中常见的烹饪电器,并且以其使用方便,不受燃气限制等优点收到使用者的广泛欢迎。在现有技术中,电热锅还存在有如下缺陷:(1)电热锅的电源插孔普遍设置在底座的底部,连接线设置在锅体底部,因此锅内一旦进水则会发生短路漏电现象,轻则烧坏电热锅的控制电路,重则会发生火灾,造成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控制部分集中设置在集中控制器内,与外锅体隔离,因此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包括锅体以及相对设置在锅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以及包裹固定在内锅体外部的外锅体,在外锅体的侧面设置有集中控制器,控制电路和控制元件设置在集中控制器内,集中控制器中的控制元件以及固定在内锅体底面的发热盘中的电热管连接组成控制电路,发热盘包括电热管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的集中控制器的内腔中包括接入所述控制电路中的温控器、多个船型开关、多个指示灯以及电源插孔;集中控制器位于外锅体侧面或底面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外锅体的上边沿与内锅体的上边沿平齐固定或固定在内锅体的中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为相对固定在锅体两端的一对锅耳或相对固定在锅体两端的锅耳和长手柄。
优选的,在所述的长手柄中设置空腔供电源线走线,电源插孔设置在长手柄的后端面上。
优选的,在所述的内锅体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状或边沿向下弯曲的平面状。
优选的,在所述的发热盘中,设置有一根或套设的多根电热管,紧贴内锅体固定的锅底导热板和固定在锅底导热板底部的电热管导热板,电热管设置在锅底导热板和电热管导热板之间,电热管导热板设置有与电热管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外锅体为底座,集中控制器同时连接在底座和外锅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温控器为压力式可调温控器,在压力式可调温控器中,用于感温的压力腔固定在内锅体的底部,用于传导温度的导压管自压力腔处延伸至温控器处。
优选的,所述的多个指示灯包括温控器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温控器指示灯并联在温控器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中,集中控制器未设置在外锅体的底部,而是与外锅体隔离,因此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外锅体内部或底部进水也不会造成控制电路的漏电或短路,因此大大提高了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防水性能。
2、通过在温控器两端并联故障指示灯,当温控器故障后断开时,故障指示灯接入供电回路中被点亮,此时表示温控器已出现故障,当温控器由于通断电时电火花把触点焊接在一起而失灵时,温控器指示灯亮起。避免了对故障进行排查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温控器正常工作时,故障指示灯随着温控器的通断而间隔亮起。
3、由于设置了集中控制器,控制线路、控制元件相对集中地安装在一处,便于密封,这样一来,即使内外锅体之间进水,也不会漏电,因而提高了电热锅的防水性能。
4、由于使用了压力式温控器,把不通电的压力腔安装在内锅体底部,压力腔的压力再由导压管送到集中控制器的温控器上,使得温控器远离内锅体,完成了通电器件完全集中在控制器中,实现了集中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正视图。
图2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3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集中控制器正视图。
图4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集中控制器俯视图。
图5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电热管导热板结构正视图。
图6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电热管导热板结构侧视图。
图7为集中控制型电热锅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8为实施例2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9为实施例3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0为实施例4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1为实施例5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2~13为实施例6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4为实施例7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5为实施例8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6为实施例9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7为实施例10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8为实施例11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图19为实施例12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仰视图。
其中:1、底脚 2、外锅体 3、锅耳 4、集中控制器 5、发热盘 6、内锅体 7、温控器 8、船型开关 9、指示灯 10、电源插孔 11、底座 12、凹槽 13、长手柄 14、压力腔 15、导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2所示,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包括内锅体6和外锅体2组成的锅体,外锅体2包裹固定在内锅体6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外锅体2采用全包裹的结构,即外锅体2的上边沿周圈与内锅体6的上边沿周圈平齐固定。外锅体2组成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外壳,在外锅体2的底部周圈均匀设置有多个底脚1,用于锅体的放置。内锅体6的上表面为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烹饪面,在内锅体6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发热盘5,发热盘5中的电热管在通电后对内锅体6进行加热。
发热盘5包括锅体导热板、电热管以及电热管导热板,其中锅体导热板为平面板,紧贴内锅体6的底面固定,电热管导热板固定在锅体导热板的底部,电热管固定在锅体导热板与电热管导热板之间。电热管可以设置一根或套装的多根。在电热管导热板上设置有与电热管配合的凹槽12,如图5~6所示。
在外锅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锅耳3,便于锅体的移动,在外锅体2上还设置有集中控制器4,集中控制器4设置有内腔,内腔设置有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以及发热盘5组成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控制电路。在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中,集中控制器4未设置在外锅体2的底部,而是设置在外锅体2的侧部,因此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外锅体2内部进水也不会造成控制电路的短路,因此大大提高了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防水性能。由于控制元件和控制线路集中在集中控制器4中进行连线,因此集中控制器4相对密封,因而大大提高了电热锅的安全性,同时维修更为方便,在进行维修时直接打开集中控制器4即可。
如图3~4所示,集中控制器4安装有温控器7,在温控器7的右侧设置并排个船型开关8,在船型开关8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指示灯9,在指示灯9的右侧设置有电源插孔10。温控器7、船型开关8、指示灯9以及电源插孔10为上述的控制元件。温控器7用于调节烹饪时的锅面温度,当锅面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发热盘5的供电回路,以防止锅面温度过热。船型开关8用于将不同数量的电加热组件接入供电回路中工作。指示灯9用于对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电源插孔10用于将外部电源引入控制电路中,为控制电路工作提供工作电压。
结合图1,本集中控制线电热锅,使用了压力式温控器,把不通电的压力腔14安装在内锅体6底部,压力腔14的压力再由导压管15送到集中控制器4的温控器7上,使得温控器7远离内锅体6,完成了通电器件完全集中在控制器中,实现了集中控制。
如图7所示,在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的控制电路中,火线L串联熔断器FU1之后同时并联开关S4~S5、指示灯L1~L2的一端,指示灯L2的另一端连接零线N,指示灯L1以及开关S5的另一端同时并联开关S1~S3的一端,开关S1~S2的另一端分别串联电阻R1~R2之后连接到零线N,开关S3~S4的另一端并联后串联电阻R3连接零线N。在图5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中,电阻R1~R3为上述的发热盘5中的电热管,开关S1~S3为上述的船型开关8,开关S5为上述的压力式温控器。开关S4为保温开关,当启动开关S4之后,只有电阻R3接通,此时可对锅中的事务进行保温。指示灯L1~L2为上述的指示灯9,当温控器7正常工作时,指示灯L1随着温控器7的通断而间隔亮起,当温控器7故障后断开时,指示灯L1接入供电回路中被点亮,此时表示温控器7已出现故障,当温控器7由于通断电时电火花把触点焊接在一起而失灵时,指示灯L1亮起。避免了对故障进行排查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指示灯L2为控制电路供电指示灯,当指示灯L2点亮后表示交流电已经正常接入。
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使用本集中控制型电热锅进行烹饪时,首先将外部电源插入电源插孔10中,外部电源接入之后,指示灯L2亮起。操作人员根据烹饪要求选择相应数量的电加热管,并通过对开关S1~S3的操作,将不同数量的电加热管接入电路中,开关S1~S3中的一个或多个接通之后,船型开关8内置的指示灯相应的亮起,表示相应的电加热管已经通电并处于工作状态。启动开关S4只有一只电热管接入电路,电热锅在开关S4的控制下,进入保温状态。
在烹饪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温控器7对烹饪面的温度进行选择,以保证合适的烹饪温度。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2中,外锅体2与内锅体6之间未采用全包裹的结构,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锅体2的上边沿周圈未与内锅体6的上边沿周圈平齐设置,而是固定在内锅体6的中下部,即采用了半包裹的结构,同时两个锅耳3固定在内锅体6的外表面上。实施例2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3中,外锅体2由底座11代替,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外锅体2的底部设置底座11,底座11完全罩住发热盘5,集中控制器4同时连接内锅体6和底座11。实施例3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锅体2的底面,采用弧面的设计,采用金属材料。实施例4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别在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外锅体2的底部同时设置底座11,实施例5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4同。
实施例6:
实施例6实施例1区别在于: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插孔10未设置在集中控制器4上,而是设置在外锅体2的侧面或底座11的侧面,在外锅体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锅耳3。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内锅体6以及设置在内锅体6底部的底座11,集中控制器4设置在底座11的侧部,底座11即起到外锅体2的作用,内锅体6的烹饪面为平面,边沿向下卷曲,发热盘5固定在内锅体6的底面。发热盘5中电热管的接线端延伸至集中控制器4内完成接线。实施例7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如图15所示,实施例8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两个锅耳3,将其中一个锅耳3替换为长手柄13,长手柄13设置在外锅体2上,同时电源插孔10安装在长手柄13的端部,电源插孔10中连接的电源线从长手柄13的空腔内引至集中控制器4处,完成控制线路的连接。实施例8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锅体6的锅底与锅口的尺寸相同的设计,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电热管的接线端位于内锅体6的底部,此时在内锅体6的接线端处涂敷高温密封胶,然后将连接导线从高温密封胶中引出与集中控制器4中的线路连接。实施例9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锅体6的底面采用半球形的弧状设计,发热盘5中的电热管与内锅体6的底面配合弯折成圆弧状,电热管的接线端位于内锅体6的底部,此时在内锅体6的接线端处涂敷高温密封胶,然后将连接导线从高温密封胶中引出与集中控制器4中的线路连接。实施例10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盘5中电热管的接线端向上弯折与内锅体6的底面与侧面的过渡圆弧相配合,此时在内锅体6的接线端处涂敷高温密封胶,然后将连接导线从高温密封胶中引出与集中控制器4中的线路连接。实施例11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盘5中电热管的接线端向上弯折后再次向水平方向弯曲。此时在内锅体6的接线端处涂敷高温密封胶,然后将连接导线从高温密封胶中引出与集中控制器4中的线路连接。实施例12的其他技术手段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包括锅体以及相对设置在锅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6)以及包裹固定在内锅体(6)外部的外锅体(2),在外锅体(2)的侧面设置有集中控制器(4),控制电路和控制元件设置在集中控制器(4)内,集中控制器(4)中的控制元件以及固定在内锅体(6)底面的发热盘(5)中的电热管连接组成控制电路,发热盘(5)包括电热管和与之相配合的导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中控制器(4)的内腔中包括接入所述控制电路中的温控器(7)、多个船型开关(8)、多个指示灯(9)以及电源插孔(10);集中控制器(4)位于外锅体(2)侧面或底面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锅体(2)的上边沿与内锅体(6)的上边沿平齐固定或固定在内锅体(6)的中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为相对固定在锅体两端的一对锅耳(3)或相对固定在锅体两端的锅耳(3)和长手柄(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长手柄(13)中设置空腔供电源线走线,电源插孔(10)设置在长手柄(13)的后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锅体(6)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状或边沿向下弯曲的平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热盘(5)中,设置有一根或套设的多根电热管,紧贴内锅体(6)固定的锅底导热板和固定在锅底导热板底部的电热管导热板,电热管设置在锅底导热板和电热管导热板之间,电热管导热板设置有与电热管配合的凹槽(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锅体(2)为底座(11),集中控制器(4)同时连接在底座(11)和外锅体(2)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7)为压力式可调温控器,在压力式可调温控器中,用于感温的压力腔(14)固定在内锅体(6)的底部,用于传导温度的导压管(15)自压力腔(14)处延伸至温控器(7)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控制型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指示灯(9)包括温控器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温控器指示灯并联在温控器(7)两端。
CN201620826670.3U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Active CN206381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6670.3U CN206381053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6670.3U CN206381053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1053U true CN206381053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6670.3U Active CN206381053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1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6737B (zh)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CN206284794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多功能电饭锅
WO2011079559A1 (zh) 具有多个线圈的凹入加热面板电磁炉
CN206381053U (zh) 一种集中控制型电热锅
CN205994242U (zh) 烹饪器具
CN204158245U (zh) 一种烤箱
CN207584833U (zh) 一种烘烤均匀的光波炉
CN206182989U (zh) 一种手柄控制的电热锅
CN208259596U (zh) 电饭锅的突跳式温控加热装置及电饭锅
CN206817528U (zh) 一种温度可控式智能灶具
CN206933335U (zh) 一种新型低温烟具
CN209360362U (zh) 一种电热锅的外置式控制器以及电热锅
CN203028941U (zh) 微型电饭锅
US20160161150A1 (en) Solar powered cooking device
CN20591938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灶
CN214072966U (zh) 一种电气两用电饼铛
CN2420957Y (zh) 快速多功能电饭锅
CN214510749U (zh) 一种通用型电磁电热火锅
CN215127235U (zh) 多功能厨房电器
CN205338716U (zh) 一种节能且受热均匀的电饼铛
CN203709853U (zh) 一种保温电路和具有保温电路的电炖锅
CN109681917A (zh) 一种带燃气热水器的集成灶
CN209623120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温控装置的电壁挂炉
CN212261125U (zh) 电热丝扁平密封节电电饭锅
CN209910146U (zh) 电采暖做饭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