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0964U -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0964U
CN206380964U CN201620999489.2U CN201620999489U CN206380964U CN 206380964 U CN206380964 U CN 206380964U CN 201620999489 U CN201620999489 U CN 201620999489U CN 206380964 U CN206380964 U CN 206380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azine
stool
slide rail
space
de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94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向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uofan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uofan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uofan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uofan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94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0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0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0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包括承接台和储物架,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所述储物架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向所述储物架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开放;所述储物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承接台,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时,所述上端面未被遮盖的空间为料理平台,所述料理平台与所述储物架的侧壁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侧面的料理空间;还包括桌子、床架和凳子,所述承接台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桌子的承接空间,所述床架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凳子的架体空间,所述桌子的底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床架的架体空间。在相对较高,空间较小的房间内,设置整套产品,满足日常生活的多项使用,实现室内空间的充分合理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按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不宜高于2.8米,卧室、厅不低于2.4米,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建筑,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见到3米,甚至超过3米的居所,特别是一些旧式建筑里面,我们将这些超过规范高度的房间成为高房间,基于人一般活动的范围和现阶段的家居设备,这些高房间的上层空间实际上并未完全利用起来,存在很大的浪费。
而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涉及到在各种场景的各种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会需要用到各种特定的工具,比如桌子、凳子和床架是生活中某些特定时间段为了某些特定功能才会用到的物件,桌子和凳子在需要吃饭或者需要伏案完成一些工作等场景下使用,床架在人需要休息,如午睡或晚睡时使用,而在日常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是不需要使用的,但同时也是生活中必须购置的,多个部件买回来之后放置在家中,不使用的时候就会觉得占据了太多可活动空间,使得室内环境显得杂乱,影响人在其内工作生活时的心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包括承接台和储物架,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
所述储物架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向所述储物架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开放;
所述储物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承接台,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时,所述储物架的上端面未被遮盖的空间为料理平台,所述料理平台与所述储物架的侧壁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侧面的料理空间;
还包括桌子、床架和凳子,所述承接台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桌子的承接空间,所述床架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凳子的架体空间,所述桌子的底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床架的架体空间。
优选的,所述储物架、承接台、桌子、床架和凳子贴近可附着物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还包括上层滑轨、中层滑轨和下层滑轨,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所述桌子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所述床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所述凳子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
优选的,所述可附着物为墙壁,所述上层滑轨、中层滑轨和下层滑轨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
优选的,所述桌子、床架和凳子的底部都安装有滑轮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储物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从储物架的上端面飞出,并伸入所述料理空间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储物架是由若干横向板和纵向板垂直固定而成的空格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物架的前侧或后侧设有可沿储物架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的推拉门。
优选的,所述桌子包括桌面板、桌脚和桌脚固定横梁,所述桌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桌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桌面板的桌脚支撑端,两所述桌脚支撑固定在所述桌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桌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桌脚上;
所述床架包括床面板、床脚和床脚固定横梁,所述床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床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的床脚支撑端,两所述床脚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床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床脚上;
所述凳子包括凳面板、凳脚和凳脚固定横梁,所述凳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凳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的凳脚支撑端,两所述凳脚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凳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凳脚上。
优选的,所述桌子、床架和凳子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驱动自身沿自身滑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
在相对较高,空间较小的房间内,设置本技术方案中的整套产品,满足日常生活的多项使用,实现室内空间的充分合理使用。
本实施例中,将储物架放置在承接台上,两者的一端平齐,而由于两者的长度之差,承接台的另一端会出现未被遮盖的空间,即料理平台,料理平台与所述储物架的右侧壁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侧面的料理空间,在此料理空间内可进行简单的烹饪;
在储物架的储物腔放置书籍、工艺品等物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
本技术方案还涉及的是生活中某些特定时间段为了某些特定功能才会用到的物件,桌子和凳子在需要吃饭或者需要伏案完成一些工作等场景下使用,床架在人需要休息,如午睡或晚睡时使用,而在日常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是不需要使用的,在不需要使用的时间里,将床架放置到桌子底部的架体空间内,将凳子放置到床架下部的架体空间内,避免了室内空间被太多家具所占而显得杂乱;需要使用桌子、床架和凳子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只需将其向外拉出架体空间与其他物件分开即可,方便省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桌子、床架和凳子处于叠加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桌子、床架和凳子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桌子、床架和凳子处于叠加收纳状态的后侧视图。
其中:承接台1,料理平台101;储物架2,右侧壁201,横向板21,纵向板22;桌子3,桌面板31,桌脚32,桌脚固定横梁33;床架4,床面板41,床脚42,床脚固定横梁43;凳子5,凳面板51,凳脚52,凳脚固定横梁53;上层滑轨61,中层滑轨62,下层滑轨63;安装板7,吸油烟机8,推拉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包括承接台1 和储物架2,所述储物架2设置在所述承接台1上;
所述储物架2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向所述储物架2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开放;
所述储物架2的长度小于所述承接台1,所述储物架2设置在所述承接台1 上时,所述储物架2的上端面未被遮盖的空间为料理平台101,所述料理平台 101与所述储物架2的侧壁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2侧面的料理空间;
还包括桌子3、床架4和凳子5,所述承接台1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桌子3的承接空间,所述床架4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凳子5的架体空间,所述桌子3的底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床架4的架体空间。
在相对较高,空间较小的房间内,设置本技术方案中的整套产品,满足日常生活的多项使用,实现室内空间的充分合理使用。
本实施例中,将储物架2放置在承接台1上,两者的一端平齐,而由于两者的长度之差,承接台1的另一端会出现未被遮盖的空间,即料理平台101,料理平台101与所述储物架2的右侧壁201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2侧面的料理空间,在此料理空间内可进行简单的烹饪;
在储物架2的储物腔放置书籍、工艺品等物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
本技术方案还涉及的是生活中某些特定时间段为了某些特定功能才会用到的物件,桌子3和凳子5在需要吃饭或者需要伏案完成一些工作等场景下使用,床架4在人需要休息,如午睡或晚睡时使用,而在日常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是不需要使用的,在不需要使用的时间里,将床架4放置到桌子3底部的架体空间内,将凳子5放置到床架4下部的架体空间内,避免了室内空间被太多家具所占而显得杂乱;需要使用桌子3、床架4和凳子5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只需将其向外拉出架体空间与其他物件分开即可,方便省事。
所述储物架2、承接台1、桌子3、床架4和凳子5贴近可附着物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还包括上层滑轨61、中层滑轨62和下层滑轨63,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所述桌子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61,所述床架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62,所述凳子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63。
本技术方案中的可附着物是可用于安装上层滑轨61、中层滑轨62和下层滑轨63的,诸如房间墙壁、更大的柜体侧壁等物体。
需要使用桌子3、床架4和凳子5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只需要用较小的拉力将其顺着自己的滑轨拉出与其他物件分开即可,方便省事。
所述可附着物为墙壁,所述上层滑轨61、中层滑轨62和下层滑轨63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结构简单易实施。
所述桌子3、床架4和凳子5的底部都安装有滑轮与地面接触;减少摩擦,方便取用。
所述储物架2的顶部设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一端从储物架2的上端面飞出,并伸入所述料理空间的上方;可在所述安装板7的下端面与储物架2 的右侧壁201上安装吸油烟机8等辅助设备,优化料理空间的使用环境,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所述储物架2是由若干横向板21和纵向板22垂直固定而成的空格式结构。
若干横向板21和纵向板22相互垂直固定,横向板21和纵向板22的内侧壁之间的空格即为放置物品的储物腔。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储物架2的前侧或后侧设有可沿储物架2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的推拉门9;通过推拉门9将储物架2的一侧封闭,避免储物架2 上的物品掉落等问题。
所述桌子3包括桌面板31、桌脚32和桌脚固定横梁33,所述桌面板31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桌面板31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61,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桌面板31的桌脚支撑端,两所述桌脚32支撑固定在所述桌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桌脚固定横梁33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桌脚32上;
所述床架4包括床面板41、床脚42和床脚固定横梁43,所述床面板41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床面板41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62,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41的床脚支撑端,两所述床脚42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床脚固定横梁43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床脚42上;
所述凳子5包括凳面板51、凳脚52和凳脚固定横梁53,所述凳面板51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凳面板51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63,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41的凳脚支撑端,两所述凳脚52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凳脚固定横梁53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凳脚52上。
本实施例中的桌子3是由桌面板31、桌脚32和桌脚固定横梁33组成的简单结构,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61,另一端通过桌脚32支撑,桌脚32通过滑轮与地面接触,减小摩擦力,即桌子3与上层滑轨61的连接实际上还起到了对桌子3一侧的支撑作用,而由于上层滑轨61是固定在可附着物上的,同时也限定了桌子3的活动范围只能在上层滑轨61长度方向上,便于归置整理。
床架4是由床面板41、床脚42和床脚固定横梁43组成的简单结构,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62,另一端通过床脚42支撑,床脚42通过滑轮与地面接触,减小摩擦力,即床架4与中层滑轨62的连接实际上还起到了对床架4一侧的支撑作用,而由于中层滑轨62是固定在可附着物上的,同时也限定了床架4的活动范围只能在中层滑轨62长度方向上,便于归置整理;
凳子5是由凳面板51、凳脚52和凳脚固定横梁53组成的简单结构,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63,另一端通过凳脚52支撑,凳脚52通过滑轮与地面接触,减小摩擦力,即凳子5与下层滑轨63的连接实际上还起到了对凳子5一侧的支撑作用,而由于下层滑轨63是固定在可附着物上的,同时也限定了凳子5的活动范围只能在下层滑轨63长度方向上,便于归置整理。
所述桌子3、床架4和凳子5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驱动自身沿对应滑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在需要使用桌子3、床架4和凳子5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时,只需调控对应其的驱动装置带动该部件自动运动即可,使用方便。
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性价比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台和储物架,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
所述储物架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向所述储物架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开放;
所述储物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承接台,所述储物架设置在所述承接台上时,所述储物架的上端面未被遮盖的空间为料理平台,所述料理平台与所述储物架的侧壁形成位于所述储物架侧面的料理空间;
还包括桌子、床架和凳子,所述承接台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桌子的承接空间,所述床架的下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凳子的架体空间,所述桌子的底部设有能完全容纳所述床架的架体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承接台、桌子、床架和凳子贴近可附着物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还包括上层滑轨、中层滑轨和下层滑轨,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所述桌子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所述床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所述凳子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附着物为墙壁,所述上层滑轨、中层滑轨和下层滑轨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可附着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子、床架和凳子的底部都安装有滑轮与地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从储物架的上端面飞出,并伸入所述料理空间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是由若干横向板和纵向板垂直固定而成的空格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架的前侧或后侧设有可沿储物架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的推拉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子包括桌面板、桌脚和桌脚固定横梁,所述桌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桌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桌面板的桌脚支撑端,两所述桌脚支撑固定在所述桌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桌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桌脚上;
所述床架包括床面板、床脚和床脚固定横梁,所述床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床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的床脚支撑端,两所述床脚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床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床脚上;
所述凳子包括凳面板、凳脚和凳脚固定横梁,所述凳面板为长方体状板件,所述凳面板的一端为滑动连接端,所述滑动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层滑轨,与所述滑动连接端相对的为所述床面板的凳脚支撑端,两所述凳脚支撑固定在所述床脚支撑端的两侧,所述凳脚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凳脚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子、床架和凳子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驱动自身沿对应滑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
CN201620999489.2U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Active CN206380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9489.2U CN20638096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9489.2U CN20638096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0964U true CN206380964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9489.2U Active CN206380964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0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3850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广东左凡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3850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广东左凡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58172A1 (en) Moveable powered table for reconfiguring space
CN102743045B (zh) 提高床柜利用空间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15597B1 (ko) 복합형 가구
CN204500064U (zh) 一种学生宿舍多用橱柜
CN206380964U (zh)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CN106213850A (zh)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CN212787964U (zh) 一种房建飘窗柜组件
CN200959974Y (zh) 抽拉式多功能隐蔽床
CN201794188U (zh) 可移动式组合家具家电隔墙
CN109419186A (zh) 一种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家居系统
CN202723232U (zh) 公寓式多功能床柜
CN106419207B (zh) 一种可一拆为四的多用途家具
CN206150928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桌床凳组合结构
CN211748143U (zh) 一种空间可变的套柜
CN209346355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环保书柜
CN104799591A (zh) 多功能组合家具
CN207477228U (zh) 多功能组合柜
CN111134443A (zh) 一种可电动调节面积大小的茶几
CN104545050A (zh) 一种具有增减储物空间的多功能桌
CN20450007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床架
CN205006253U (zh) 一种组装式写字桌
CN205267517U (zh) 一种单身公寓用壁橱
CN214230426U (zh) 一种整体式门框拉手衣柜
CN108978873A (zh) 一种套嵌抽拉式快房系统
CN220212448U (zh) 一种多功能对称式公寓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