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0417U -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0417U
CN206380417U CN201621465924.XU CN201621465924U CN206380417U CN 206380417 U CN206380417 U CN 206380417U CN 201621465924 U CN201621465924 U CN 201621465924U CN 206380417 U CN206380417 U CN 206380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dge
arbor
biological
biological hedge
coffer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59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萌萌
夏博
赵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al Garden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Garden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Garden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Garden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59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0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0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0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所述生物篱围堰包括设置在坡面上的乔木下侧的生物篱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生物篱单元与乔木的支撑机构,所述生物篱单元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石笼框架、填充在所述石笼框架内靠近乔木一侧的底部保护层、铺设在所述底部保护层上的生长基质层、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内的植物篱、至少两根贯穿所述石笼框架固定在坡面上的桩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乔木主干上的固定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环与生物篱单元的三角形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篱围堰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可对坡面径流分段进行截流并对刚移植乔木进行支撑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尤其适合坡地移植乔木树穴围堰的水土流失防控及树木支撑。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的坡地水土流失不但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坡地移植乔木后,乔木周围土壤较松散,易形成水土流失且容易导致移植的乔木稳定性变差。而现有的坡地移植树穴围堰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围堰稳定性不够,遇到大雨或连阴雨,穴内积水容易冲垮围堰,导致坡底形成更严重的冲刷,进而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易造成移植乔木发生倾倒的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坡地移植树穴围堰稳定性不够,易造成水土流失、树木倾倒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以对雨水径流进行截流,提高土壤综合抗蚀性,保持水土,改善土壤养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所述生物篱围堰包括设置在坡面上的乔木下侧的生物篱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生物篱单元与乔木的支撑机构,所述生物篱单元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石笼框架、填充在所述石笼框架内靠近乔木一侧的底部保护层、铺设在所述底部保护层上的生长基质层、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内的植物篱、至少两根贯穿所述石笼框架固定在坡面上的桩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乔木主干上的固定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环与生物篱单元的三角形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石笼框架为顶部设有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石笼框架的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40~50cm,高度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灌木基质层、草本纤维毯层。
优选地,所述灌木基质层的厚度为7~10cm;所述草本纤维毯层为3~5cm厚的植物纤维毯。
优选地,所述底部保护层为无纺布包覆粒径为2~3cm的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植物篱包括种植在所述灌木基质层内的灌木植物以及种植在所述草本纤维毯层内的草本植物。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支撑杆包括连接在所述桩钉与固定环之间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桩钉之间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设置在乔木主干距地面200~300cm处。
优选地,所述乔木与所述生物篱单元相距50~70cm。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篱围堰由生物篱单元、支撑机构两部分组成,其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可对坡面径流分段进行截流并对刚移植乔木进行支撑保护。其中,生物篱单元的机械阻滞等作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持水土,还能显著地控制土壤氮磷流失。将适宜的灌木或草本植物配置在坡体上形成一种复合的植物类型,并与支撑机构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可对移植乔木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土壤综合抗蚀性及乔木稳定性,形成一道道生态屏障,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形成适用于不同地域条件的坡面种植模式,在根部有效地保持水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降低乔木移植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有效控制水流冲刷坡面带来的水土流失的同时,稳固乔木,改善单一型景观效果,尤其适用于坡地移植乔木树穴围堰的水土流失防控及树木支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生物篱围堰示意图;
图2为生物篱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生物篱围堰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由生物篱单元、支撑机构组成的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树穴围堰,如图1~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形成适用于坡地移植乔木的景观生态型树穴围堰,在原有的树穴围堰处合理设置了生物篱单元,通过植物根系的穿插和固结作用固定土壤,提高移植树木周围土壤的稳定性与坚固性,保持水土,改善土壤养分;且将支撑机构与生物篱单元组合为一个整体,更有效的对树木进行支撑。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控制了雨水径流对土壤尤其是移植树木周围客土的冲刷,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树木支撑稳定性,并形成景观生态屏障。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篱围堰由石笼框架、基质土、火山岩、陶粒、卵石、植物纤维毯、桩钉、灌草植物、支撑杆、固定环等组成。具体地,所述生物篱围堰包括设置在坡面4上的乔木1下侧的生物篱单元3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生物篱单元3与乔木1的支撑机构2,所述生物篱单元3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石笼框架10、填充在所述石笼框架10内靠近乔木1一侧的底部保护层11、铺设在所述底部保护层11上的生长基质层、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内的植物篱、至少两根贯穿所述石笼框架10固定在坡面4上的桩钉1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乔木1主干上的固定环1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环13与生物篱单元3的三角形支撑杆。
如图2所示,所述生物篱单元3为草、灌混合篱,由石笼框架10、生长基质层、底部保护层11等构成。优选地,所述乔木1与所述生物篱单元3相距50~70cm。所述生物篱单元3外围由石笼框架10组成,采用金属编制并作防腐处理,可为整体结构提供支撑。优选地,所述石笼框架10为顶部设有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方便内部填充,所述石笼框架10的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40~50cm,高度为10~15cm。
进一步,所述石笼框架10内靠近乔木1一侧的设置有底部保护层11,优选地,所述底部保护层11为无纺布包覆粒径为2~3cm的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其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5~10cm,高度为3~5cm。所述底部保护层11可在坡面径流增大时对灌木植物5的根部及灌木基质层9起到保护的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底部保护层11上铺设有生长基质层,所述生长基质层内种植有植物篱。优选地,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灌木基质层9、草本纤维毯层8。优选地,所述灌木基质层9的厚度为7~10cm,所述草本纤维毯层8为3~5cm厚的植物纤维毯,以保证种植需求。所述植物篱包括种植在所述灌木基质层9内的灌木植物5以及种植在所述草本纤维毯层8内的草本植物6。
优选地,所述灌木基质层9由基质土与粒径为3~5cm的陶粒、火山岩以(2~2.5):1:1的质量比混合填充形成,可起到固定土坡,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持灌木植物5前期生长所需的水分,活化土壤,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作用。所述基质土是以80%细碎泥炭、20%蛭石以及少量杀菌杀虫农药混合拌匀。灌木基质层9不仅为灌木植物5前期生长提供生存环境,更主要的是其中的陶粒、火山岩为多孔隙块体,具有筒压强度高、抗变形及耐久性好的特点,将其与基质土混合填充至石笼框架10内可有效的加强移植乔木根部土壤受到水流冲刷时的稳定性,且陶粒具有保水性能,可为灌木植物5前期生长提供水分。所述植物纤维毯可有效促进草本植物6种子萌芽、出苗及叶的生长,为草本植物6提供快速生长的环境及养分。
生物篱单元3通过至少两根贯穿所述石笼框架10的桩钉12固定在坡面4上,桩钉12采用使用寿命很长的热固性树脂,具有刚性大、硬度高、耐高温、不易燃稳定性好的特点,且可循环利用。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乔木1主干上的固定环1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环13与生物篱单元3的三角形支撑杆,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所述三角形支撑杆包括连接在所述桩钉12与固定环13之间的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以及连接在所述桩钉12之间的第三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及第三支撑杆7形成三角形结构。支撑杆的材质与桩钉12相同,均为热固性树脂材料。所述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及第三支撑杆7形成三角形结构,结构稳固,可更好的保持乔木1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2间各部分均采用卡扣式连接,方便拆卸安装,便于后期维护管理。优选地,所述固定环13设置在乔木1主干距地面200~300cm处,固定环13的直径可调节,可根据乔木1的胸径大小进行调整,类似于卡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篱围堰由生物篱单元、支撑机构两部分组成,其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可对坡面径流分段进行截流并对刚移植乔木进行支撑保护。其中,生物篱单元的机械阻滞等作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持水土,还能显著地控制土壤氮磷流失。将适宜的灌木或草本植物配置在坡体上形成一种复合的植物类型,并与支撑机构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可对移植乔木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土壤综合抗蚀性及乔木稳定性,形成一道道生态屏障,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可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实施构建:
1)现场准备;清理场地,同时使坡面、土质达到设计要求,准备材料;
2)以常规技术移植乔木;
3)组装生物篱单元;首先组装石笼框架,铺设底部保护层,并依次填充由基质土与陶粒、火山岩等多孔隙块体混合而成的灌木基质层、种植灌木植物,铺设由植物纤维毯构成的草本纤维毯层并种植草本植物,封闭石笼框架的开口;
4)安装生物篱单元;在乔木下坡方向一侧面距离乔木50~70cm处安装生物篱单元,安装角度符合设计要求,由桩钉固定;
5)设置支撑机构;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由卡扣固定,使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融入了景观设计理念,形成适用于不同地域条件的坡面种植模式,在根部有效地保持水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降低乔木移植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有效控制水流冲刷坡面带来的水土流失的同时,稳固乔木,改善单一型景观效果,尤其适用于坡地移植乔木树穴围堰的水土流失防控及树木支撑。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篱围堰包括设置在坡面(4)上的乔木(1)下侧的生物篱单元(3)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生物篱单元(3)与乔木(1)的支撑机构(2),所述生物篱单元(3)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石笼框架(10)、填充在所述石笼框架(10)内靠近乔木(1)一侧的底部保护层(11)、铺设在所述底部保护层(11)上的生长基质层、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内的植物篱、至少两根贯穿所述石笼框架(10)固定在坡面(4)上的桩钉(1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乔木(1)主干上的固定环(1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环(13)与生物篱单元(3)的三角形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框架(10)为顶部设有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石笼框架(10)的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40~50cm,高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灌木基质层(9)、草本纤维毯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基质层(9)的厚度为7~10cm;所述草本纤维毯层(8)为3~5cm厚的植物纤维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护层(11)为无纺布包覆粒径为2~3cm的鹅卵石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篱包括种植在所述灌木基质层(9)内的灌木植物(5)以及种植在所述草本纤维毯层(8)内的草本植物(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杆包括连接在所述桩钉(12)与固定环(13)之间的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以及连接在所述桩钉(12)之间的第三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及第三支撑杆(7)形成三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3)设置在乔木(1)主干距地面200~300cm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篱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1)与所述生物篱单元(3)相距50~70cm。
CN201621465924.X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Active CN206380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5924.XU CN206380417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5924.XU CN206380417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0417U true CN206380417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91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5924.XU Active CN206380417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0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8635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8635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371B (zh) 一种石质边坡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4782383A (zh) 一种高、陡边坡生态复绿喷播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92769A (zh) 有土草毯
CN105926533B (zh) 一种植入型生态固滩方法
CN103210812B (zh) 油橄榄垄作栽培方法
CN103988702B (zh)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CN105340614B (zh) 一种硬质边坡格构生态绿化结构及方法
US8365467B1 (en) Prevegetated blanket
CN104380981A (zh) 一种杞柳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7893422B (zh) 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204434A (zh) 一种利用生物结皮防治水蚀荒漠化的方法
KR100654174B1 (ko) 녹화용 씨줄 네트
CN211657035U (zh) 一种用于干旱贫瘠地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易攀藤结构
CN101507391A (zh) 岩石坡面生态化治理方法
CN110541423A (zh) 一种高陡裸岩边坡生态恢复系统与方法
CN105625443A (zh) 一种高陡坡土钉植草护坡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7100176A (zh) 一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系统
CN104521681A (zh) 干旱区戈壁地竹柳扦插造林方法
CN106718635A (zh)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CN206380417U (zh) 一种具有水土保持及树木支撑作用的生物篱围堰
DE102023130746A1 (de) Ein Verfahren zur Wiederherstellung der Vegetation in einer hochgelegenen Region zur Wasserkraftentwicklung
CN205337116U (zh) 一种秸秆固沙贮水种植毯
CN107509621A (zh) 一种新型果岭基质及应用其建植高尔夫果岭的方法
CN101720643A (zh) 一种固沙保墒技术
CN102518137A (zh) 一种栽植禾本科草本植物保护公路边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