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461U -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461U
CN206379461U CN201720027328.1U CN201720027328U CN206379461U CN 206379461 U CN206379461 U CN 206379461U CN 201720027328 U CN201720027328 U CN 201720027328U CN 206379461 U CN206379461 U CN 206379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upporting plate
dual
port device
sign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73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卫
李向阳
张俊波
余竹竹
程竹青
朱淑芬
夏明珠
宣义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e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e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e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e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73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支撑板和罩体;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支撑板背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连接,罩体具有开口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板朝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罩体与支撑板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空腔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传送功率,实现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自干扰消除;提高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使用和安装的便利度;扩大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信号输出质量和输出距离;避免了外界空气或漂浮物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造成污染或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天线在公共场所应用时,若采取尺寸较小的天线,虽然不占用过多空间,但其信号传送范围和宽带频宽范围有限,因此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若扩大天线的信号传送范围和宽带频宽范围以满足较大空间的需求,通常将天线的体积设计的很大,并裸露安装在建筑物内,导致过多的占用公共空间,为公共空间的使用造成障碍;同时,现有的天线功率不足并且很容易产生自干扰,导致接收设备的信号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信号发生装置输出信号并利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同时传送信号以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传送功率;同时,通过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距离为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传送的信号的波长的奇数倍,使得从两根天线发射出的电波到达接收天线时相互叠加抵消,进而实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自干扰消除;
通过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上分别设置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以减小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占用空间,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使用和安装的便利度;通过将第一天线的第一折弯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折弯设置为方向相反,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形成夹角,进而扩大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信号输出质量和输出距离,其中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宽带频宽范围可达433MHz-6GHz;
通过利用罩体与连接座形成空腔,并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置于该空腔内,避免了外界空气或漂浮物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造成污染或干扰;利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与信号发生装置连接并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支撑板和罩体;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连接,所述罩体具有开口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所述罩体与支撑板围绕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天线具有第一折弯,所述第二天线具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折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折弯方向相反。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使所述第一天线形成C形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具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天线插入所述第一卡口内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连通所述卡口和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卡口的一侧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折弯,使所述第二天线形成C形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具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天线插入所述第二卡口内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连通所述卡口和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卡口的一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具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一通道,所述支撑板具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具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支撑板具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罩体具有开口的一侧具有若干个螺孔,若干个所述螺孔围绕所述罩体具有开口一侧的外轮廓排布;所述支撑板的外轮廓上具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螺孔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还具有若干个螺丝,所述若干个螺丝分别穿过所述若干个连接孔并穿入所述若干个螺孔内,使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撑板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利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同时传送信号以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传送功率;同时,通过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距离为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传送的信号的波长的奇数倍,使得从两根天线发射出的电波到达接收天线时相互叠加抵消,进而实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自干扰消除;通过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上分别设置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以减小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占用空间,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使用和安装的便利度;通过将第一天线的第一折弯和第二天线的第二折弯设置为方向相反,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形成夹角,进而扩大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信号输出质量和输出距离;通过利用罩体与连接座形成空腔,并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置于该空腔内,避免了外界空气或漂浮物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造成污染或干扰;利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中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支撑板、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天线 2、第二天线 3、第一连接座 4、第二连接座
5、支撑板 6、罩体 7、第一固定座 8、第二固定座
11、第一折弯 21、第二折弯
31、第一连接杆 32、第一螺母 33、第一螺纹 34、第一通道
41、第二连接杆 42、第二螺母 43、第二螺纹 44、第二通道
51、连接孔 71、第一卡口 81、第二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与信号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并固定在建筑物(图中未示出)上,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支撑板5和罩体6;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分别与支撑板5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分别与支撑板5背向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的一侧连接,罩体6具有开口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板5朝向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的一侧,罩体6与支撑板5围绕形成空腔(图中未示出),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位于空腔内;
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对称布置在支撑板5的轴线的两侧,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对称布置在支撑板5的轴线的两侧;第一天线1具有第一折弯11,第二天线2具有第二折弯21,第一天线1的第一折弯11与第二天线2的第二折弯21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信号发生装置输出信号,并利用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同时传送信号以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传送功率;同时,通过使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之间的距离为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传送的信号的波长的奇数倍,使得从两根天线发射出的电波到达接收天线时相互叠加抵消,进而实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自干扰消除;
通过在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上分别设置第一折弯11和第二折弯21,以减小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的占用空间,延长了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的长度,提高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带宽以及使用和安装的便利度,其中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宽带频宽范围可达433MHz-6GHz;通过将第一天线1的第一折弯11和第二天线2的第二折弯21设置为方向相反,使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之间形成夹角,进而扩大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的信号输出质量和输出距离;
通过利用罩体6与连接座形成空腔,并将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置于该空腔内,避免了外界空气或漂浮物对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造成污染或干扰;利用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将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
优选的,第一天线1通过第一折弯11,使第一天线1形成C形结构;通过将第一天线1设置为C形结构,延长了第一天线1的长度,并减小了第一天线1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第一天线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座7,第一固定座7固定在支撑板5上第一固定座7朝向第一天线1的一端具有第一卡口71,第一天线1插入第一卡口71内并与第一固定座7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座7具有连通卡口和固定座背向卡口的一侧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座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板5上。
优选的,第二天线2通过第二折弯21,使第二天线2形成C形结构;通过将第二天线2设置为C形结构,延长了第二天线2的长度,并减小了第二天线2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第二天线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8,第二固定座8固定在支撑板5上第二固定座8朝向第二天线2的一端具有第二卡口81,第二天线2插入第二卡口81内并与第二固定座8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座8具有连通卡口和固定座背向卡口的一侧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座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板5上。
优选的,第一连接座3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一螺母32,第一连接杆31的侧面具有第一螺纹33,第一螺母32通过第一螺纹33与第一连接杆31连接;第一连接杆31具有连通第一连接杆31两端的第一通道34,支撑板5具有连通支撑板5两侧并与第一通道34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通道34与第一通孔相互连通;信号发生装置通过第一通道34和第一通孔与第一天线1连接,第一连接杆31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板5连接;其中,信号发生装置依次通过第一通道34、第一通孔和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天线1连接,第一连接杆31背向支撑板5的一端插入建筑物内,第一螺母32背向支撑板5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通过调节第一螺母32控制第一连接杆31插入建筑物内的长度。
优选的,第二连接座4包括第二连接杆41、第二螺母42,第二连接杆41的侧面具有第二螺纹43,第二螺母42通过第二螺纹43与第二连接杆41连接;第二连接杆41具有连通第二连接杆41两端的第二通道44,支撑板5具有连通支撑板5两侧并与第二通道44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通道44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信号发生装置通过第二通道44和第二通孔与第二天线2连接,第二连接杆41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板5连接;其中,信号发生装置依次通过第二通道44、第二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第二天线2连接,第二连接杆41背向支撑板5的一端插入建筑物内,第二螺母42背向支撑板5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通过调节第二螺母42控制第二连接杆41插入建筑物内的长度。
优选的,罩体6具有开口的一侧具有若干个螺孔(图中未示出),若干个螺孔围绕罩体6具有开口一侧的外轮廓排布;支撑板5的外轮廓上具有若干个与若干个螺孔对应的连接孔51,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还具有若干个螺丝(图中未示出),若干个螺丝分别穿过若干个连接孔51并穿入若干个螺孔内,使罩体6与支撑板5相互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与信号发生装置连接并固定在建筑物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支撑板和罩体;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连接,所述罩体具有开口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一侧,所述罩体与支撑板围绕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天线具有第一折弯,所述第二天线具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折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折弯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使所述第一天线形成C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具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天线插入所述第一卡口内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连通所述卡口和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卡口的一侧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折弯,使所述第二天线形成C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具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天线插入所述第二卡口内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连通所述卡口和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卡口的一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具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一通道,所述支撑板具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具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支撑板具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开口的一侧具有若干个螺孔,若干个所述螺孔围绕所述罩体具有开口一侧的外轮廓排布;所述支撑板的外轮廓上具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螺孔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还具有若干个螺丝,所述若干个螺丝分别穿过所述若干个连接孔并穿入所述若干个螺孔内,使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撑板相互连接。
CN201720027328.1U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Active CN206379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7328.1U CN206379461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7328.1U CN206379461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461U true CN206379461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7328.1U Active CN206379461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373A (zh) * 2017-01-10 2017-05-31 上海增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373A (zh) * 2017-01-10 2017-05-31 上海增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7300B (zh) 一种多分支移动终端天线及其移动终端
CN107359399B (zh) 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05024171B (zh) 一种天线及其波纹喇叭馈源
CN104617681B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多向传输三维空心线圈
CN206379461U (zh)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CN205488569U (zh) 螺旋缝隙圆极化喇叭天线
CN201219131Y (zh) 一种双扼流套筒天线
CN106785373A (zh) 一种双端口信号传送装置
CN206412470U (zh) 一种宽频信号传送装置
CN211088503U (zh) Wlan玻璃钢天线
CN208460983U (zh) 一种sma连接式双频低损耗高增益天线
CN201063392Y (zh) 弯头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7530098U (zh) 一种可设计角度和可变高度的天线固定装置
CN108390146A (zh) 一种地下隧道的远距离信号覆盖高增益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51810U (zh) 全向双极化双通道美化天线
CN201084829Y (zh) 一种馈电方式与安装结构一体化的八木天线
CN208655887U (zh) 一种sma连接式2.4ghz&5ghz小型化外置天线
KR101516871B1 (ko) 방향성 결합기 하우징
CN204424447U (zh) 天线及路由器
WO2020041968A1 (zh) 表面波转换耦合装置和表面波通信系统
CN203503792U (zh) 排气管天线
CN207353453U (zh) 一种宽带双频全向性wlan天线
CN206657854U (zh) 盒装便携天线
CN108767480A (zh) 一种sma连接式双频低损耗高增益天线
CN205883240U (zh) 动中通卫星通信双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