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6282U - 一种防移位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移位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6282U
CN206376282U CN201621470650.3U CN201621470650U CN206376282U CN 206376282 U CN206376282 U CN 206376282U CN 201621470650 U CN201621470650 U CN 201621470650U CN 206376282 U CN206376282 U CN 206376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hook
baffle
well lid
import
ex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06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国祥
徐圣兵
钟嘉华
陈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4706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6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6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6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移位井盖,包括井框体和封装于井框体开口处的井盖体,井框体的上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锁钩,井盖体的下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锁钩,井框体上第一锁钩的旁边设置有将第二锁钩卡入第一凹槽的第一挡板,井盖体上第二锁钩的旁边设置有将第一锁钩卡入第二凹槽的第二挡板,井框体上与第二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第二锁钩进入第一凹槽的第一进出口,且第二挡板能够封盖于第一进出口处,井盖体上与第一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第一锁钩进入第二凹槽的第二进出口,且第一挡板能够封盖于第二进出口处。该防移位井盖有效地解决了井盖整个顶开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移位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移位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缺陷及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地势较低的城市道路出现雨水倒灌的现象,造成井盖移位,甚至将井盖整个顶开,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积水量过大,井盖本身排水能力有限,要求井盖能够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被市政工人打开,加大排水量,从根本上解决道路积水严重造成的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井盖整个顶开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移位井盖,该防移位井盖有效地解决了井盖整个顶开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移位井盖,包括井框体和封装于所述井框体开口处的井盖体,所述井框体的上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锁钩,所述井盖体的下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锁钩,所述井框体上所述第一锁钩的旁边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锁钩卡入第一凹槽的第一挡板,所述井盖体上所述第二锁钩的旁边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锁钩卡入第二凹槽的第二挡板,所述井框体上与所述第二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锁钩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进出口,且所述第二挡板能够封盖于所述第一进出口处,所述井盖体上与所述第一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锁钩进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进出口,且所述第一挡板能够封盖于所述第二进出口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数量为一对,每对锁钩对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为朝外的外圆环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为朝内的内圆环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圆心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圆心角为15°-18°,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圆心角为18°-20°。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圆心角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出口的圆心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出口的边沿分别通过过渡曲线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边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隔10°-20°。
优选地,所述井盖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排水孔处于所述井盖体以中心为起点的射线上,所述射线的角度为0°、30°和4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包括井框体和井盖体,封装于井框体开口处的井盖体,井框体的上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锁钩,井盖体的下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锁钩。井框体上第一锁钩的旁边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井框体的台阶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一挡板将第二锁钩卡入第一凹槽。井盖体上第二锁钩的旁边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井盖体的台阶面形成第二凹槽,第二挡板将第一锁钩卡入第二凹槽。井框体上与第二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第一进出口,第一进出口用于使第二锁钩进入第一凹槽,井盖体上与第一锁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第二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用于使第一锁钩进入第二凹槽。第二挡板能够封盖于第一进出口处,第一挡板能够封盖于第二进出口处,锁钩与挡板紧密配合密封,第一锁钩与第二挡板配合处以及第二锁钩与第一挡板配合处将井框体和井盖体将泥沙、水等其他杂物分离,能够阻止泥沙、石块等在配合处堆积,能够有效防止打开失效,积水较多时,通过旋转井盖体可以轻易将井盖体打开,快速排水。
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将井框体半埋,再将井盖体的第二锁钩对准井框体的第一进出口,缓慢放下井盖体,向第一挡板的方向转动井盖体,比如第一挡板位于第一进出口顺时针方向,就顺时针旋转井盖体设定角度,使第二锁钩完全处于第一挡板下方,同时,井框体的第一锁钩完全处于井盖体的第二挡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井盖在积水倒灌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依靠自重防止被顶开,还通过井框体的第一档板与井盖体的第二锁钩相互配合,井盖体的第二挡板与井框体的第一锁钩相互配合,将井框体和井盖体在竖直方向连接,能够在牢牢地将两部分连接起来,降低井盖体被积水倒灌顶开的可能,以此防止井盖体位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井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井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井框体、2-井盖体、11-第一进出口、12-第一挡板、13-第一锁钩、21-第二进出口、22-第二挡板、23-第二锁钩、24-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防移位井盖,该防移位井盖有效地解决了井盖整个顶开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井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井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包括井框体1和井盖体2,封装于井框体1开口处的井盖体2,井框体1的上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锁钩13,井盖体2的下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锁钩23。井框体1上第一锁钩13的旁边设置有第一挡板12,第一挡板12与井框体1的台阶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一挡板12将第二锁钩23卡入第一凹槽。井盖体2上第二锁钩23的旁边设置有第二挡板22,第二挡板22与井盖体2的台阶面形成第二凹槽,第二挡板22将第一锁钩13卡入第二凹槽。井框体1上与第二锁钩23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第一进出口11,第一进出口11用于使第二锁钩23进入第一凹槽,井盖体2上与第一锁钩13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第二进出口21,第二进出口21用于使第一锁钩13进入第二凹槽。第二挡板22能够封盖于第一进出口11处,第一挡板12能够封盖于第二进出口21处,锁钩与挡板紧密配合密封,第一锁钩13与第二挡板22配合处以及第二锁钩23与第一挡板12配合处将井框体1和井盖体2将泥沙、水等其他杂物分离,能够阻止泥沙、石块等在配合处堆积,能够有效防止打开失效,积水较多时,通过旋转井盖体2可以轻易将井盖体2打开,快速排水。
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将井框体1半埋,再将井盖体2的第二锁钩23对准井框体1的第一进出口11,缓慢放下井盖体2,向第一挡板12的方向转动井盖体2,比如第一挡板12位于第一进出口11顺时针方向,就顺时针旋转井盖体2设定角度,使第二锁钩23完全处于第一挡板12下方,同时,井框体1的第一锁钩13完全处于井盖体2的第二挡板22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井盖在积水倒灌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依靠自重防止被顶开,还通过井框体1的第一档板与井盖体2的第二锁钩23相互配合,井盖体2的第二挡板22与井框体1的第一锁钩13相互配合,将井框体1和井盖体2在竖直方向连接,能够在牢牢地将两部分连接起来,降低井盖体2被积水倒灌顶开的可能,以此防止井盖体2位移。
上述防移位井盖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为一对,此时每对锁钩可以对称分布,也就是对角设置,每对锁钩的距离最大,受力较为平衡,不易被侧翻顶开,稳定性较好。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对,可以均匀分布,受力较大,不易顶开,防止当一对锁钩损坏后不影响正常使用,较为安全,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防移位井盖进行若干改变,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的尺寸相同,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尺寸相同,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尺寸相同,此时易于加工,通用性较强,易于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较为美观。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为朝外的外圆环体,形成向外的锁钩,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为朝内的内圆环体,形成向内的凹槽,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大于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的圆心角,可以使挡板覆盖整个锁钩,使锁钩完全卡入挡板的下部,同时挡板大于锁钩可以有效防止井盖体2转动后脱离挡板的问题,即使井盖体2小角度转动,挡板也可以较好的限制锁钩,提高使用安全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的圆心角为15°-18°之间任意值,包括端点值,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为18°-20°之间任意值,包括端点值,第一锁钩13和第二锁钩23以及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度,也就是大小要适宜,不能太小,太小时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小,挡板对锁钩的限制较小,易于将井盖体2顶开;不能太大,太大时不易加工,制作加工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移位井盖,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进出口11和第二进出口21的圆心角,也就是进出口缺口处的宽度与挡板宽度相等,或稍小于挡板宽度,井框体1与井盖体2分离与结合均通过进出口实现,挡板封盖进出口,将井框体1和井盖体2封闭,防止进出口处被泥沙、水等其他杂物覆盖,挡板可以将泥沙、水等其他杂物覆盖与进出口分离,有效保护进出口的顺畅,防止打开失效。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防移位井盖,第一进出口11和第二进出口21的边沿分别通过过渡曲线与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的边沿连接,方便井盖体2旋转,转动更加顺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出口11和第二进出口21分别与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22相隔10°-20°,井框体1与井盖体2分离与结合均通过进出口实现,进出口距离挡板较近,转动较小角度将可以将锁钩卡于挡板下面,易于操作,较为简便。
在上述各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井盖体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24,能够将井内的积水排出,减少积水倒灌对井盖体2的压力。排水孔24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优选地,排水孔24处于井盖体2以中心为起点的射线上,射线的角度为0°、30°和45°,越靠近外面,排水孔24数量越多,能够最大限度地快速排水,同时能够减少积水倒灌对井盖体2的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外、内、边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框体(1)和封装于所述井框体(1)开口处的井盖体(2),所述井框体(1)的上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锁钩(13),所述井盖体(2)的下端面的边部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锁钩(23),所述井框体(1)上所述第一锁钩(13)的旁边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锁钩(23)卡入第一凹槽的第一挡板(12),所述井盖体(2)上所述第二锁钩(23)的旁边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锁钩(13)卡入第二凹槽的第二挡板(22),所述井框体(1)上与所述第二锁钩(23)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锁钩(23)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进出口(11),且所述第二挡板(22)能够封盖于所述第一进出口(11)处,所述井盖体(2)上与所述第一锁钩(13)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锁钩(13)进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进出口(21),且所述第一挡板(12)能够封盖于所述第二进出口(2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13)和所述第二锁钩(23)的数量为一对,每对锁钩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13)和所述第二锁钩(23)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13)和所述第二锁钩(23)为朝外的外圆环体,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为朝内的内圆环体,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第一锁钩(13)和所述第二锁钩(23)的圆心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13)和所述第二锁钩(23)的圆心角为15°-18°,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为18°-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的圆心角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进出口(1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1)的圆心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1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1)的边沿分别通过过渡曲线与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的边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口(1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1)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2)和所述第二挡板(22)相隔10°-2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体(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移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4)处于所述井盖体(2)以中心为起点的射线上,所述射线的角度为0°、30°和45°。
CN201621470650.3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防移位井盖 Active CN206376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0650.3U CN20637628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防移位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0650.3U CN20637628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防移位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6282U true CN206376282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8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0650.3U Active CN20637628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防移位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6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509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防移位井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509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防移位井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6444B (zh) 一种用于应急排水的井盖
CN204456222U (zh) 一种安全井盖
CN203939047U (zh) 一种浮标警示物
CN105807657A (zh) 智能防洪井盖
CN206376282U (zh) 一种防移位井盖
CN107816061A (zh) 用于自动调节排水量的窨井盖
CN108755908B (zh) 一种市政排水用具有过滤功能且便于泄洪的雨水井
CN2117739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井盖
CN204385771U (zh) 一种按压式安全井盖
CN207376657U (zh) 用于自动调节排水量的窨井盖
CN210766897U (zh) 一种市政公用工程用防盗防堵井盖
CN203821420U (zh) 一种可避免阻塞的泄水孔结构
CN106759509A (zh) 一种防移位井盖
CN206941652U (zh) 一种市政防盗井盖
CN204825989U (zh) 防盗警示窨井盖
CN205712196U (zh) 推拉式窨井盖
CN21184960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防坠落井盖
CN205046666U (zh) 一种防沉降排水井盖
CN203346915U (zh) 三防井盖
CN103938654A (zh) 一种带安全锁紧装置防松型井盖与井座
CN203729337U (zh) 一种井盖及其拔起装置
CN207121934U (zh) 智能液压井盖
CN104763045A (zh) 一种防护污水井
CN206667298U (zh) 具备双开盖快排水功能的市政井盖
CN206396790U (zh) 一种便于雨水排放的综合管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