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5023U -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5023U
CN206365023U CN201621323018.6U CN201621323018U CN206365023U CN 206365023 U CN206365023 U CN 206365023U CN 201621323018 U CN201621323018 U CN 201621323018U CN 206365023 U CN206365023 U CN 206365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e basin
ring
loudspeaker
voice coil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30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章峰
李志�
强寿松
杨健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Dynau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Dynau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Dynaud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230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5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5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5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一种扬声器,所述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和折环,所述折环为环形;所述折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折环主体、以及折环外边缘;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和位于内侧的至少两个附加结构,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与其它附加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折环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锥盆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膜片能够改善扬声器的音质。

Description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常见的电声换能器件,通常作为音箱的发声源使用,是声音重放的最后一关,其好坏对声音的还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锥盆式扬声器的部分结构参见图1所示,A-A’为其轴向,上图为侧视图,下图为俯视图。华司400、磁铁500和T铁600配合形成磁间隙,构成与盆架300固定连接的磁路系统。音圈100悬置于磁间隙内;锥盆式膜片的上方盖有防尘罩700;锥盆式膜片、音圈100、弹波200、以及防尘罩700通过胶水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扬声器的振动系统。锥盆式膜片由锥盆1和折环2粘接而成,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300连接,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内边缘与音圈100固定连接。
图24-25为锥盆式扬声器的频响曲线示意图,其中曲线a为现有技术中的锥盆式扬声器的频响曲线,从频响曲线a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锥盆式扬声器在1000hz到10000hz的频率区间内会出现高频谐振峰,这种类型的峰值会极大的影响扬声器的音质,在此部分的音乐会特别刺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能够改善扬 声器的音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和折环,所述折环为环形;所述折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折环主体、以及折环外边缘;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和位于内侧的至少两个附加结构,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与其它附加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折环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锥盆的外边缘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折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环形结构和所述附加结构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附加结构为弧形,所述附加结构的外弧和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和折环,所述折环为环形;所述折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折环主体、以及折环外边缘;所述锥盆包括锥盆主体和至少两个附加在所述锥盆主体的下表面的附加结构,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与其它附加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折环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附加结构为片状,其上表面与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下表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附加结构为弧形,所述附加结构的外弧和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弧度一致。
可选地,所述锥盆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具有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
可选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的附加结构的质量大于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的质量。
可选地,所述附加结构为两个,所述距离锥盆中心的比较近的附加结构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位于音圈的引线一侧。
可选地,所述附加结构为三个,其中两个附加结构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另外一个附加结构位于音圈引线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能够改善扬声器的音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25是锥盆式扬声器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见图2-图23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至第二十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这些实施例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图1类似,类似的部分参见对图1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重复说明,重点介绍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211 和位于内侧的两个附加结构212。折环2的连接部21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211和位于内侧的三个附加结构212。折环2的连接部21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三实施例>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211和位于内侧的四个附加结构212。折环2的连接部21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在折环2的连接部21的多个位置设置附加结构212,附加结构212增加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附加结构212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锥盆1的外边缘的其他位置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4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抑制(频响曲线b),甚至降低(频响曲线c)。
<第四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有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附加结构212距离锥盆1的中心相对比较近,另一个附加结构212距离锥盆1的中心相对比较远。
音圈的引线连接至音圈引线引出装置800,参见图5所示,附加结构212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令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的附加结构212的 质量大于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212的质量,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且质量比较大的附加结构2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并且质量比较小的附加结构212位于音圈的引线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211和位于内侧的至少两个附加结构212,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212与其它附加结构212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结构212可以为三个,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212与其它附加结构212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其中两个附加结构2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另外一个附加结构212位于音圈引线一侧。
<第五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五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有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五实施例中,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211和位于内侧的一个附加结构212。
第五实施例在折环2的连接部21的一个位置设置附加结构212,附加结构212增加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附加结构212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锥盆1的外边缘的其他位置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5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频响曲线d)。
参见图6所示。附加结构212可以结合音圈的引线来进行设计,音圈100的引线101连接至音圈引线引出装置800,附加结构212位于与音圈100的引线101相对的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第六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 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六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在第六实施例中,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突出结构301,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突出结构301配合的凹陷结构231,通过这两者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扬声器结构中膜片在盆架上可以以任何的角度转动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凹陷结构,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配合,来达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
此外,由于在第六实施例中,需要让附加结构2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在安装膜片时,需要对膜片进行定位使得附加结构212的位置对准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上述凹陷/突出结构还方便了扬声器膜片的安装。
<第七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七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主要在于,在第六实施例中,凹陷/突出结构所处的位置位于音圈的引线的正对面,在第七实施例中,凹陷/突出结构可以位于其它位置。
<第八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八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主要在于,盆架300上设有定位柱302,折环外边缘23设有与定位柱302配合的定位孔232,定位柱302穿过定位孔232以对膜片进行定位。
在其它实施例中,膜片的外边缘固定在支撑系统上,膜片的外边缘设有凹陷结构,支撑系统设有与膜片的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以对膜片进行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盆架,所述膜片的外边缘固定于盆架的上表面,所述盆架设有所述与膜片的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的凹陷结构的凹陷方向朝向膜片的中心。
在其它实施例中,膜片的外边缘固定在支撑系统上,膜片的外边缘设 有突出结构,支撑系统设有与膜片的突出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以对膜片进行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盆架,所述膜片的外边缘固定于盆架的上表面,所述盆架设有所述与膜片的突出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的突出结构的突出方向背离膜片的中心。
在其它实施例中,膜片的外边缘固定在支撑系统上,膜片的外边缘设有定位柱,支撑系统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定位柱穿过定位孔或穿入定位槽,以对所述膜片进行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盆架,所述膜片的外边缘固定于盆架的上表面,所述盆架设有所述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
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的折环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环形结构211和附加结构212的厚度可以相同,连接部21可以具有均匀的厚度。附加结构212可以为弧形,附加结构212的外弧和环形结构211的内弧连接。
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附加结构212的分布及数量。附加结构2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附加结构212的分布可以是对称式分布,也可以是非对称式分布。附加结构212也可以为均匀分布。附加结构212的大小、质量、面积、形状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附加结构212到锥盆中心处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附加结构212可以进一步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尽量满足扬声器振动的平衡。
<第九实施例>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两个附加结构12。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附加结构12为片状,附加结构12的上表面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下表面贴合。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十实施例>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三个附加结构12。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附加结构12为片状,附加结构12的上表面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下表面贴合。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十一实施例>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四个附加结构12。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附加结构12为片状,附加结构12的上表面与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下表面贴合。折环2的折环外边缘23与盆架连接。
第九至第十一实施例在锥盆1的外边缘的多个位置设置附加结构12,附加结构12增加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厚度,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附加结构12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锥盆1的外边缘的其他位置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4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抑制(频响曲线b),甚至降低(频响曲线c)。
<第十二实施例>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十二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的结构有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第十二实施例中,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一个附加结构12。
第十二实施例在锥盆1的外边缘的一个位置设置附加结构12,附加结构12增加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厚度,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该位置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附加结构12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锥盆1的外边缘的其他位置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 振状态,参见图25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频响曲线d)。
参见图15所示。附加结构12可以结合音圈的引线来进行设计,音圈100的引线101连接至音圈引线引出装置800,附加结构12位于与音圈100的引线101相对的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参见图15所示。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突出结构301,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突出结构301配合的凹陷结构231,通过这两者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扬声器结构中膜片在盆架上可以以任何的角度转动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凹陷结构,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配合,来达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
此外,由于在第十二实施例中,需要让附加结构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在安装膜片时,需要对膜片进行定位使得附加结构12的位置对准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上述凹陷/突出结构还方便了扬声器膜片的安装。
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中的锥盆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锥盆1的附加结构12可以为弧形。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结构12的外弧和锥盆主体11的外边缘的弧度一致。
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附加结构12的分布及数量。附加结构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附加结构12的分布可以是对称式分布,也可以是非对称式分布。附加结构12也可以为均匀分布。附加结构12的大小、质量、面积、形状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附加结构12到锥盆中心处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附加结构12可以进一步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尽量满足扬声器振动的平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至少两个附加结构12,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12与其它附加结构12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 的距离不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结构12可以为三个,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12与其它附加结构12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其中两个附加结构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另外一个附加结构12位于音圈引线一侧。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锥盆1包括锥盆主体11和两个附加结构12,其中一个附加结构12距离锥盆1的中心相对比较近,另一个附加结构12距离锥盆1的中心相对比较远;附加结构12可以进一步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令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的附加结构12的质量大于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12的质量,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且质量比较大的附加结构12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并且质量比较小的附加结构12位于音圈的引线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第十三实施例>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外边缘包括由两个第一区域13和两个第二区域14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14的密度。
<第十四实施例>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外边缘包括由三个第一区域13和三个第二区域14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 并且第一区域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14的密度。
<第十五实施例>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锥盆1的外边缘包括由四个第一区域13和四个第二区域14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14的密度。
第十三至第十五实施例在锥盆1的外边缘设置不同密度的区域(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13处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13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第二区域14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4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抑制(频响曲线b),甚至降低(频响曲线c)。
<第十六实施例>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十六实施例和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有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第十六实施例中,锥盆1的外边缘包括由一个第一区域13和一个第二区域14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14的密度。
第十六实施例在锥盆1的外边缘设置不同密度的区域(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13处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13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第二区域14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5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频响曲线d)。
参见图19所示,第一区域13可以结合音圈的引线来进行设计,音圈100的引线101连接至音圈引线引出装置800,第一区域13位于与音圈100的引线101相对的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参见图19所示。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突出结构301,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突出结构301配合的凹陷结构231,通过这两者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扬声器结构中膜片在盆架上可以以任何的角度转动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凹陷结构,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配合,来达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
此外,由于在第十六实施例中,需要让第一区域13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在安装膜片时,需要对膜片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区域13的位置对准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上述凹陷/突出结构还方便了扬声器膜片的安装。
第十三至第十六实施例中,锥盆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区域13可以为弧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3的外弧和锥盆1的外边缘的弧度一致。
第十三至第十六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区域13的分布及数量。第一区域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区域13的分布可以是对称式分布,也可以是非对称式分布。第一区域13也可以为均匀分布。第一区域13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区域13可以进一步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尽量的满足扬声器振动的平衡。
第十三至第十六实施例中,锥盆1的外边缘的第一区域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14的密度,可以通过在第一区域13处涂覆胶水等处理剂,或增加玻璃纤维等材料来实现,也可以在锥盆成型的时候在第一区域处放置更多的材料并且施加给第一区域更大的压力,使得成型后第一区域处的密度较第二区域更大。
<第十七实施例>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由两个第一区域213和两个第二区域215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5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2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14的密度。
<第十八实施例>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由三个第一区域213和三个第二区域215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5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2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14的密度。
<第十九实施例>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包括锥盆1和折环2,锥盆1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折环2为环形。折环2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21、折环主体22、以及折环外边缘23。折环2的连接部21固定连接于锥盆1的外边缘的上表面。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由四个第一区域213和四个第二区域215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5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2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14的密度。
第十七至第十九实施例在折环2的连接部21设置不同密度的区域(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4),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213处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213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第二区域214不同, 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4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抑制(频响曲线b),甚至降低(频响曲线c)。
<第二十实施例>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十实施例和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有些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二十实施例中,折环2的连接部21包括由一个第一区域213和一个第二区域215围成的环带,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5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区域2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14的密度。
第二十实施例在折环2的连接部21设置不同密度的区域(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4),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4到锥盆1的中心处的距离相同,增强了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213处的结构强度,锥盆1的外边缘在第一区域213处的振动位移明显与第二区域214不同,改变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参见图25所示,由于破坏了锥盆1的外边缘处的环形共振,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频响曲线d)。
参见图23所示,第一区域213可以结合音圈的引线来进行设计,音圈100的引线101连接至音圈引线引出装置800,第一区域213位于与音圈100的引线101相对的一侧,用以改善由于音圈的引线及焊锡、胶水等引起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改善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降低扬声器的失真。
参见图23所示,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突出结构301,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突出结构301配合的凹陷结构231,通过这两者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扬声器结构中膜片在盆架上可以以任何的角度转动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盆架300的特定位置处设有一个凹陷结构,折环1的折环外边缘23在特定位置处设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突出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配合,来达到膜片在盆架上的定位。
此外,由于在第二十实施例中,需要让第一区域213位于与音圈的引 线相对的一侧,因此在安装膜片时,需要对膜片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区域213的位置对准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因此上述凹陷/突出结构还方便了扬声器膜片的安装。
第十七至第二十实施例中,折环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5的厚度可以相同。第十至第十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区域213可以为弧形。
第十七至第二十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区域213的分布及数量。第一区域2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区域213的分布可以是对称式分布,也可以是非对称式分布。第一区域213也可以为均匀分布。第一区域213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区域213可以进一步结合音圈引线来进行设计,尽量的满足扬声器振动的平衡。
第十七至第二十实施例中,折环2的连接部21的第一区域213的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15的密度,可以通过在第一区域213处涂覆胶水等处理剂,或增加玻璃纤维等材料来实现,也可以在折环成型的时候在第一区域处放置更多的材料并且施加给第一区域更大的压力,使得成型后第一区域处的密度较第二区域更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由折环和锥盆组成,在折环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进行增强或者减弱,或者在锥盆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进行增强或者减弱,从而改变锥盆外边缘处的应力状态,改变了锥盆外边缘处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状态,使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相较常规设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盆和折环,所述折环为环形;所述折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折环主体、以及折环外边缘;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外侧的环形结构和位于内侧的至少两个附加结构,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与其它附加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折环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锥盆的外边缘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结构和所述附加结构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为弧形,所述附加结构的外弧和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弧连接。
5.一种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盆和折环,所述折环为环形;所述折环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连接部、折环主体、以及折环外边缘;所述锥盆包括锥盆主体和至少两个附加在所述锥盆主体的下表面的附加结构,其中至少一个附加结构与其它附加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距离锥盆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折环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为片状,其上表面与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下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为弧形,所述附加结构的外弧和所述锥盆主体的外边缘的弧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盆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近的附加结构的质量大于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的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为两个,所述距离锥盆中心的比较近的附加结构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所述距离锥盆中心比较远的附加结构位于音圈的引线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为三个,其中两个附加结构位于与音圈的引线相对的一侧,另外一个附加结构位于音圈引线一侧。
CN201621323018.6U 2016-12-05 2016-12-05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Active CN206365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3018.6U CN206365023U (zh) 2016-12-05 2016-12-05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3018.6U CN206365023U (zh) 2016-12-05 2016-12-05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5023U true CN206365023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2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3018.6U Active CN206365023U (zh) 2016-12-05 2016-12-05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5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278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组件及发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278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组件及发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7904B (zh) 一种双振膜扬声器模组
CN2924981Y (zh) 扬声器
CN206596210U (zh) 一种扬声器
US9681233B2 (en) Loudspeaker diaphragm
CN207835795U (zh) 电声转换器及电子设备
CN111698617A (zh) 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4031442U (zh) 扬声器
JP4735306B2 (ja) スピーカ
CN203851256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6365023U (zh)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CN206596211U (zh)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JP2020048007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CN201750540U (zh) 一种低音扬声器
CN205693884U (zh) 一种具有双华司结构的微型扬声器
CN106507256A (zh)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CN106507255A (zh) 锥盆式的扬声器膜片和扬声器
CN204119493U (zh) 一种双向振膜及一种扬声器结构
JP2006311317A (ja) スピーカ、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CN201869353U (zh) 一种微型动圈式发声器振膜
CN213126446U (zh) 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CN205726355U (zh) 磁路系统以及扬声器
CN103338426A (zh) 微型扬声器及其振动系统制作方法
JPH04115698A (ja) 平板スピーカ
CN207869388U (zh) 扬声器
CN205213030U (zh) 振膜及具有该振膜的发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0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3 Workshop of Industrial West Road,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ie Building of North Seoul Electroacoustic Park,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Dynaudio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8

Address after: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No.3 workshop, No.3, industrial West 1st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2

Address after: 261031 Weian Road, Ligu community, Qingchi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