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4055U -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4055U
CN206364055U CN201621481883.3U CN201621481883U CN206364055U CN 206364055 U CN206364055 U CN 206364055U CN 201621481883 U CN201621481883 U CN 201621481883U CN 206364055 U CN206364055 U CN 206364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case chip
diode crystal
fluorescent co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18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
尤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da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da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da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18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4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4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4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支架、发光二极管晶体、封装片、荧光胶体和透明框架;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支架上,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封装片,所述封装片外侧设置有透明框架;所述透明框架与发光二极管晶体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荧光胶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二极管晶体的四周均匀涂有荧光胶体,且在封装片上表面涂有呈凹型状的荧光胶体,具有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的特点,同时保证荧光胶体中的荧光粉能够同一时间发出亮光;通过对透明框架的内壁角采用圆角设计,保证荧光胶体发出的亮光能够均匀透过透明框架;通过采用批量生产,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的封装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目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通过在发光二极管晶体表面涂有荧光粉,然后通过透明树脂固定成球冠形,采用该种方式会导致涂覆在二极管晶粒表面的荧光粉在中央位置的厚度较厚而周边较薄,导致其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的光线对中央位置和周边厚度不同的荧光粉的激发效果不同,周边厚度较薄,很容易充分激发,而中央位置较厚,外表面的荧光粉由于内层荧光粉对光线的吸收和阻挡而处于欠激发状态,并且光线在中央位置较厚的荧光粉层中多次反射而发不出去,不仅导致光源的利用效率低,而且会导致发光二极管过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目前市场上的发光二极管的透明框架的内部设计有直角,导致荧光粉发出的光透过透明框架会发生折射,使得经透明框架射出的光线不均匀,造成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短且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通过在发光二极管晶体的四周均匀涂有荧光胶体,且在封装片上表面涂有中间呈凹型的荧光胶体;通过对透明框架的内壁角进行采用圆角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发光不均匀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支架、发光二极管晶体、封装片、荧光胶体和透明框架;
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支架上,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的上表面固定有封装片,所述封装片外侧设置有透明框架;所述透明框架与发光二极管晶体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荧光胶体。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晶体的侧壁均匀涂盖有荧光胶体,且涂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片的上表面涂盖有荧光胶体,所述封装片上表面的荧光胶体为凹型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胶体涂盖的厚度小于等于透明框架与发光二极管晶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片上表面尺寸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晶体的上表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框架的顶部内表面高于封装片所在的位置在0.5-1.0mm,且所述透明框架的内侧壁与发光二极管晶体侧壁间的间距为0.5-1.0mm,所述透明框架顶部的四个顶角采用圆角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支架上安装的发光二极管晶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呈阵列分布,相邻两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间的间距为1-3.0mm,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晶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封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二极管晶体的四周均匀涂有荧光胶体,且在封装片上表面涂有中间呈凹型的荧光胶体,不仅提高光源的利用率,而且具有节约能源的特点,同时保证荧光胶体中的荧光粉能够同一时间发出亮光;通过对透明框架的内壁角采用圆角设计,保证荧光胶体发出的亮光能够均匀透过透明框架;通过采用批量生产,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支架1、发光二极管晶体2、封装片3、荧光胶体4和透明框架5;
发光二极管支架1水平放置,发光二极管晶体2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支架1的上表面上,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固定有封装片3,封装片3外侧设置有透明框架5,透明框架5顶部的四个顶角采用圆角设计;透明框架5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荧光胶体4;荧光胶体4均匀涂在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侧壁,封装片3的上表面涂盖有荧光胶体4,且对应发光二极管晶体2中心位置的封装片3的上表面的荧光胶体4为凹型设计;荧光胶体4涂盖的厚度小于等于透明框架5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之间的距离,在保证发光二极管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射均匀的光。
封装片3上表面尺寸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尺寸,保证能够完全覆盖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透明框架5的顶部内表面高于封装片3所在的位置在0.5-1.0mm,且透明框架5的内侧壁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侧壁间的间距为0.5-1.0mm。
封装片3和透明框架5均采用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其中封装片3为矩形结构,厚度为0.1-0.5mm,透明框架5的厚度为0.5-1.0mm。
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支架1上的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发光二极管晶体2呈阵列的形式分布,相邻两发光二极管晶体2间的间距为1-3.0mm,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封装片3。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晶体2固定在发光二极管支架1上,且相邻两发光二极管晶体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S2、对封装片3进行裁切,并将裁切后的封装片3通过环氧树脂、硅胶或硅橡胶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
S3、制备荧光胶体4,按照荧光粉与透明胶体3:2的比例进行配置;
S4、将配置好的荧光胶体4均匀涂在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侧壁上,在封装片3的上表面涂盖荧光胶体4,且上表面涂盖的中心位置为凹形设计;
S5、对相邻两发光二极管晶体2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独立的发光二极管晶体2;
S6、将透明框架5固定在发光二极管支架1上,且独立的发光二极管晶体置2于透明框架5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二极管晶体的四周均匀涂有荧光胶体,且在封装片上表面涂有中间呈凹型的荧光胶体,不仅提高光源的利用率,而且具有节约能源的特点,同时保证荧光胶体中的荧光粉能够同一时间发出亮光;通过对透明框架的内壁角采用圆角设计,保证荧光胶体发出的亮光能够均匀透过透明框架;通过采用批量生产,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支架(1)、发光二极管晶体(2)、封装片(3)、荧光胶体(4)和透明框架(5);
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2)安装在发光二极管支架(1)上,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固定有封装片(3),所述封装片(3)外侧设置有透明框架(5);所述透明框架(5)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荧光胶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晶体(2)的侧壁均匀涂盖有荧光胶体(4),且涂的厚度为0.1-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3)的上表面涂盖有荧光胶体(4),所述封装片(3)上表面的荧光胶体(4)为凹型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体(4)涂盖的厚度小于等于透明框架(5)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3)上表面尺寸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框架(5)的顶部内表面高于封装片(3)所在的位置在0.5-1.0mm,且所述透明框架(5)的内侧壁与发光二极管晶体(2)侧壁间的间距为0.5-1.0mm,所述透明框架(5)顶部的四个顶角采用圆角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支架(1)上安装的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2)呈阵列分布,相邻两所述发光二极管晶体(2)间的间距为1-3.0mm,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晶体(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封装片(3)。
CN201621481883.3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Active CN206364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1883.3U CN20636405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1883.3U CN20636405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4055U true CN206364055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1883.3U Active CN20636405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4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0218A (zh) 发光二极管单元
CN101436637B (zh) 一种高效散热发光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TW201010125A (en) White light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2800794A (zh) 一种光学波长转换器件以及在白光发光器件的应用
CN103872034A (zh) 基于透光基板的全角度发光led光源及其封装方法
CN103050615B (zh) 一种高显色性白光led器件
TW201332156A (zh) 固態照明系統
TW201143160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4347606B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光源模块
CN105226146A (zh) 液态量子点led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36318Y (zh) 一种高效散热发光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CN202259297U (zh) 一种高显指的白光led集成封装结构
CN206364055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CN103489857B (zh) 一种白光led发光装置
CN103117352B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及基于其实现荧光粉保形涂覆的方法
CN205231108U (zh) 一种白光led晶片封装结构
CN109755357B (zh) 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207705235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203787466U (zh) Led封装结构
CN203415624U (zh) 一种高显色性白光led器件
CN103137839B (zh) 一种薄片型白光led封装结构
CN106601891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205159358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110767792A (zh) 一种cob光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8502A (zh) 一种白光led晶片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3

Address after: 230000 Room 301 and 302, building 4, phase I,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ial Park, No. 767, Yul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Huay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6 / F, building B, public service and applied technology R & D Center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ewu Beng Experimental Zone, 860 Wangjiang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before: HEFEI HUADA SEMICONDUC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00, No. 66 Tiantangzhai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Huayu Semiconduc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Room 301 and 302, building 4, phase I,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ial Park, No. 767, Yul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Huayu Semiconduc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