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2642U -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 Google Patents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2642U
CN206362642U CN201621442812.2U CN201621442812U CN206362642U CN 206362642 U CN206362642 U CN 206362642U CN 201621442812 U CN201621442812 U CN 201621442812U CN 206362642 U CN206362642 U CN 206362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clamp body
iii
leading screw
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28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宏伟
白元元
马志超
吴迪
乔元森
于淼
洪坤
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4428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2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2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264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装置由一个交流伺服电动机带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进而实现X轴、Y轴的等速同步拉伸,亦可实现X轴、Y轴的非等速拉伸测试,还可以实现沿X轴方向的单轴拉伸。高温加热炉配有光学视窗,可与光学显微镜集成使用,实现对材料变温拉伸测试过程中的微观力学行为与损伤机制的动态原位监测。通过创新提出的新颖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双轴拉伸难以实现同步加载的难题,同时又兼具非等速拉伸加载以及单轴拉伸等功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集成和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高温条件下材料在承受复杂应力状态时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精密科学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该仪器可以对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复杂应力状态的材料失效机制进行研究,可精确地测试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同步双轴拉伸时的力学行为、损伤机制与性能弱化规律。
背景技术
材料作为21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社会中,材料与国民工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是,在实际服役状态下,材料通常不是承受单一载荷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测试技术仅仅是在单一载荷作用下测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以不能完全反映构件的受力状态,这也是零件提前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板壳理论的提出,板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航天以及国防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板材的受力状态一般是典型的二向应力。显然,如果应用传统的测试装置不能完全体现它的受力状态,所以测得的力学参数也不具有绝对的参考价值。再者通常较薄的板材将表现出一种各向异性,所以单轴拉伸试验很难准确描述薄板的力学性能。
此外,部分航空航天器结构件和机械装备元件经常会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而温度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所以此时在常温下用单向拉伸测得的力学参数是不准确的,依据这样的参数去设计,难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如果能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开发一种可以提供接近材料真实受力情况,模拟材料所处的真实环境的力学测试仪器,就能更加准确的获得材料在实际服役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现有的双轴拉伸装置驱动单元较多,一般采用X向以及Y向单独驱动,例如2013年张鹏等人申请的力热耦合加载的双轴双向拉伸/压缩原位测试系统(CN203337479U);有些双轴拉伸仪器采用4个驱动器对于4个拉伸端分别进行驱动,例如2015年陈务军等人申请的一种双轴拉伸测试装置(CN104568591A)。这样设计的缺点是:(1)由于驱动单元较多,导致仪器结构较为复杂;(2)由于驱动单元不唯一,难以完全实现完全的同步加载。此外,之前的双轴拉伸仪器很难实现室温~1600℃的高温加载温度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单电机驱动,通过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传动,从而实现双轴同步拉伸;(2)通过爪牙式离合器结构实现单轴拉伸,双轴拉伸的切换;(3)通过更换不同传动比的锥齿轮,可以实现不同比例加载。(4)通过高温加热炉实现高达1600℃的高温加载。(5)可以与光学显微镜集成使用,从而观察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双向拉力下的裂纹扩展等微观结构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模拟材料真实服役状态下的高温双轴拉伸的实验仪器,对于揭示材料失效的微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仪器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由一个交流伺服电动机带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进而实现X轴、Y轴的等速同步拉伸;通过更换不同传动比的锥齿轮,亦可实现X轴、Y轴的非等速拉伸测试;通过手柄的滑动切换,还可以实现沿X轴方向的单轴拉伸。高温加载模块采用高温加热炉,选用硅钼棒作为加热元件,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600℃,从而实现高温下材料在承受双向拉力时其相关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其中高温加热炉配有光学视窗,可与光学显微镜集成使用,实现对材料变温拉伸测试过程中的微观力学行为与损伤机制的动态原位监测。本装置通过创新提出的新颖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双轴拉伸难以实现同步加载的难题,同时又兼具非等速拉伸加载以及单轴拉伸等功能,测试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集成和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高温条件下材料在承受复杂应力状态时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整体结构采用卧式布置,包括驱动单元、传动单元、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高温加载单元,其中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进行驱动,从而保证X、Y轴加载的同步性;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X轴、Y轴的双向动力传递;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设置在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外部,防止高温对整个测试仪器造成的损伤并减小温度变化对于检测单元的影响;拉伸单元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检测单元采用拉力传感器Ⅰ、Ⅱ以及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进行力和位移的测量;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螺纹连接到螺母基座Ⅱ16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固连在直线导轨Ⅱ15上,从而使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拉伸单元整体沿直线导轨Ⅱ运动,实现力的加载;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仪器的底板10上;原位观测显微镜置于高温加载单元的正上方,通过高温加载单元的光学视窗对被测样品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机制进行动态原位观测。
所述的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提供驱动力,经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将动力传递到X向丝杠Ⅰ22上,之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对试件施加载荷;其中,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电机支座24固定在底板10上,蜗杆23安装到交流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蜗轮25通过键连接固定在X向丝杠Ⅰ22上,从而将交流伺服电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扭,最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所述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Ⅱ15上。
所述的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具体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X向丝杠Ⅰ、Ⅱ22、32,两个旋向相同的Y向丝杠Ⅰ、Ⅱ19、26,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爪牙式离合器31,其中,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轴承支座Ⅲ33安装到仪器底板上,在X向丝杠Ⅱ32上布置一个带有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其通过滚针轴承39空套在X向丝杠Ⅱ32上,所述爪牙式离合器31通过平键38固连在X向丝杠Ⅱ32上,通过摆动爪牙式离合器31上的滑动手柄30,实现爪牙式离合器31与带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的啮合与否,从而实现单轴或者双轴同步拉伸的功能,滑动手柄30通过销37连接到爪牙式离合器31上;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套筒式联轴器40与X向丝杠Ⅰ22连接,所述Y向丝杠Ⅰ、Ⅱ19、26上对称布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锥齿轮Ⅰ、Ⅱ20、27,所述锥齿轮Ⅰ、Ⅱ20、27通过轴肩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以及锁紧;所述X向丝杠Ⅰ、Ⅱ22、32、Y向丝杠Ⅰ、Ⅱ19、26通过轴承支座Ⅰ、Ⅱ18、21连接到底板10上;动力通过X向丝杠Ⅰ22输入,经过套筒式联轴器40传递给X向丝杠Ⅱ32,通过锥齿轮Ⅰ、Ⅱ、Ⅲ20、27、28传动传递给Y向丝杠Ⅰ、Ⅱ19、26,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的双轴同步拉伸功能。
所述的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包括拉力传感器Ⅰ、Ⅱ2、14,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螺母基座Ⅰ、Ⅱ1、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Ⅰ、Ⅱ3、13,其中,所述拉力传感器Ⅰ、Ⅱ2、14一端固连在螺母基座Ⅰ、Ⅱ1、16上,另一端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Ⅰ、Ⅱ3、13上;所述螺母基座Ⅱ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Ⅱ13分别通过滑块Ⅰ、Ⅱ12、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Ⅰ、Ⅱ6、15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拉力传感器Ⅱ14带动夹具体支座Ⅱ13运动,从而实现拉伸力的测量;所述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布置在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的四周;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的光栅尺固定在底板10上,读数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夹具体支座Ⅰ、Ⅱ、Ⅲ3、13、5上,通过测量夹具体支座Ⅰ、Ⅱ、Ⅲ的位移间接测量试件的变形量。
所述的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由四对完全相同的上、下夹具体组成,其中,下夹具体11通过螺纹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Ⅱ13上,并且将夹具体支座Ⅱ13的平面作为下夹具体11的定位基面进行精加工;所述下夹具体11加工有菱形凹槽,从而实现十字形试件的定位,防止在上夹具体锁紧过程中试件发生窜动而影响试件的对中性;所述上夹具体35通过螺纹连接将十字形试件36压在下夹具体11上,所述上夹具体35具有菱形外凸式结构,从而实现试件的夹紧,避免了拉伸过程中出现试件以及夹具体的相对滑动;上、下夹具体35、11和十字形试件36夹持位置均进行滚花处理。
所述的下夹具体11和夹具体支座Ⅱ13之间贴有TDD真空多层保温材料以减少热传导,此外夹具体支座Ⅱ13通过循环水冷的方式避免温度的升高,从而使仪器整体处于常温下运行。
所述的高温加载单元采用高温加热炉4,加热温度可达1600℃,所述高温加热炉4与底板10螺纹固定连接;高温加热炉4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加热腔底部以及四周,陶瓷纤维板安装在高温加热炉内壁以及底部和顶部,在高温加热炉4顶部配有石英玻璃光学视窗,与光学显微镜配合可以从试件正上方对其变形损伤机制实施原位观测。
与现有其他双轴拉伸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测试精度较高,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2)可以通过单电机驱动实现X轴和Y轴的同步加载。
(3)可以实现单轴拉伸,不同比例拉伸等多种加载条件下的拉伸实验。
(4)可以实现高达1600℃的高温加载条件。
(5)可以与光学显微镜集成使用,从而观察材料在实际服役状态下的微观断裂机制。
总之,本实用新型为高温下在承受复杂受力状态时的材料断裂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体装夹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爪牙式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母基座Ⅰ;2、拉力传感器Ⅰ;3、夹具体支座Ⅰ;4、高温加热炉;5、夹具体支座Ⅲ;6、直线导轨Ⅰ;7、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8、交流伺服电机;9、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Ⅱ;10、底板;11、下夹具体;12、滑块Ⅰ;13、夹具体支座Ⅱ;14、拉力传感器Ⅱ;15、直线导轨Ⅱ;16、螺母基座Ⅱ;17、滑块Ⅱ;18、轴承支座Ⅰ;19、Y向丝杠Ⅰ;20、锥齿轮Ⅰ;21、轴承支座Ⅱ;22、X向丝杠Ⅰ;23、蜗杆;24、电机支座;25、涡轮;26、Y向丝杠Ⅱ;27、锥齿轮Ⅱ;28、锥齿轮Ⅲ;29、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Ⅲ;30、滑动手柄;31、爪牙式离合器;32、X向丝杠Ⅱ;33、轴承支座Ⅲ;34、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Ⅳ;35、上夹具体;36、十字形试件;37、销;38、平键;39、滚针轴承;40、套筒式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整体结构采用卧式布置,包括驱动单元、传动单元、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高温加载单元,其中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进行驱动,从而保证X、Y轴加载的同步性;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X轴、Y轴的双向动力传递;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设置在高温加热炉4外部,防止高温对整个测试仪器造成的损伤并减小温度变化对于检测单元的影响;拉伸单元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检测单元采用拉力传感器Ⅰ、Ⅱ以及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进行力和位移的测量;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螺纹连接到螺母基座Ⅱ16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固连在直线导轨Ⅱ15上,从而使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拉伸单元整体沿直线导轨Ⅱ运动,实现力的加载;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仪器的底板10上;原位观测显微镜置于高温加载单元的正上方,通过高温加载单元的光学视窗对被测样品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机制进行动态原位观测。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提供驱动力,经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将动力传递到X向丝杠Ⅰ22上,之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对试件施加载荷;其中,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电机支座24固定在底板10上,蜗杆23安装到交流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蜗轮25通过键连接固定在X向丝杠Ⅰ22上,从而将交流伺服电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扭,最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所述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Ⅱ15上。
所述的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具体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X向丝杠Ⅰ、Ⅱ22、32,两个旋向相同的Y向丝杠Ⅰ、Ⅱ19、26,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爪牙式离合器31,其中,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轴承支座Ⅲ33安装到仪器底板上,在X向丝杠Ⅱ32上布置一个带有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其通过滚针轴承39空套在X向丝杠Ⅱ32上,所述爪牙式离合器31通过平键38固连在X向丝杠Ⅱ32上,通过摆动爪牙式离合器31上的滑动手柄30,实现爪牙式离合器31与带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的啮合与否,从而实现单轴或者双轴同步拉伸的功能,滑动手柄30通过销37连接到爪牙式离合器31上;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套筒式联轴器40与X向丝杠Ⅰ22连接,从而减小轴向上的位移误差,所述Y向丝杠Ⅰ、Ⅱ19、26上对称布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锥齿轮Ⅰ、Ⅱ20、27,所述锥齿轮Ⅰ、Ⅱ20、27通过轴肩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以及锁紧;所述X向丝杠Ⅰ、Ⅱ22、32、Y向丝杠Ⅰ、Ⅱ19、26通过轴承支座Ⅰ、Ⅱ18、21连接到底板10上;动力通过X向丝杠Ⅰ22输入,经过套筒式联轴器40传递给X向丝杠Ⅱ32,通过锥齿轮Ⅰ、Ⅱ、Ⅲ20、27、28传动传递给Y向丝杠Ⅰ、Ⅱ19、26,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的双轴同步拉伸功能。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包括拉力传感器Ⅰ、Ⅱ2、14,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螺母基座Ⅰ、Ⅱ1、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Ⅰ、Ⅱ3、13,其中,所述拉力传感器Ⅰ、Ⅱ2、14一端固连在螺母基座Ⅰ、Ⅱ1、16上,另一端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Ⅰ、Ⅱ3、13上;所述螺母基座Ⅱ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Ⅱ13分别通过滑块Ⅰ、Ⅱ12、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Ⅰ、Ⅱ6、15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拉力传感器Ⅱ14带动夹具体支座Ⅱ13运动,从而实现拉伸力的测量;所述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布置在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的四周;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的光栅尺固定在底板10上,读数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夹具体支座Ⅰ、Ⅱ、Ⅲ3、13、5上,通过测量夹具体支座Ⅰ、Ⅱ、Ⅲ的位移间接测量试件的变形量。
所述的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由四对完全相同的上、下夹具体组成,其中,下夹具体11通过螺纹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Ⅱ13上,并且将夹具体支座Ⅱ13的平面作为下夹具体11的定位基面进行精加工;所述下夹具体11加工有菱形凹槽,从而实现十字形试件的定位,也便于安装,防止在上夹具体锁紧过程中试件发生窜动而影响试件的对中性;所述上夹具体35通过螺纹连接将十字形试件36压在下夹具体11上,所述上夹具体35具有菱形外凸式结构,从而实现试件的夹紧,避免了拉伸过程中出现试件以及夹具体的相对滑动;为了增大摩擦,上、下夹具体35、11和十字形试件36夹持位置均进行滚花处理。
所述的下夹具体11和夹具体支座Ⅱ13之间贴有TDD真空多层保温材料以减少热传导,此外夹具体支座Ⅱ13通过循环水冷的方式避免温度的升高,从而使仪器整体基本仍处于常温下运行。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加载单元采用高温加热炉4,加热温度可达1600℃,所述高温加热炉4与底板10螺纹固定连接;高温加热炉4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加热腔底部以及四周,陶瓷纤维板安装在高温加热炉内壁以及底部和顶部,以保证加热炉以外的温度可以基本维持在室温或者略高于室温。此外为了实现原位观测,在高温加热炉4顶部配有石英玻璃光学视窗,与光学显微镜配合可以从试件正上方对其变形损伤机制实施原位观测。
本实用新型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由于采用单电机驱动,保证了四个拉伸端的同步拉伸,所以十字形试件36的中心区域沿水平方向基本保持不变,从而更加有利于进行原位观测。
参见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测试仪,在测试仪器安装前,首先需要对两个拉力传感器Ⅰ、Ⅱ和四个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进行标定与校准,之后在进行仪器的安装与调试。在每次实验结束之后,必须将夹具体回归原位,以便下一次实验试件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的拉伸加载模式可以采用力加载模式或者速度加载模式,力加载模式即通过拉力传感器Ⅰ、Ⅱ的实时测量来反馈控制加载力的大小,速度加载模式即通过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的实时测量量进行反馈控制加载速度的大小。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可以选用不同的加载模式,从而实现多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高温双轴拉伸实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不同传动比的锥齿轮,可以实现X、Y轴的等速以及非等速加载。其中X轴上的主动锥齿轮直径保持不变,通过改变Y轴上锥齿轮直径,从而改变传动比,最终实现等速以及非等速加载。其中传动比为1时,仪器实现等速加载。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高温以及常温下的单轴、双轴拉伸实验,对于探究力热耦合下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采用卧式布置,包括驱动单元、传动单元、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高温加载单元,其中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进行驱动,从而保证X、Y轴加载的同步性;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X轴、Y轴的双向动力传递;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设置在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外部,防止高温对整个测试仪器造成的损伤并减小温度变化对于检测单元的影响;拉伸单元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检测单元采用拉力传感器Ⅰ、Ⅱ以及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进行力和位移的测量;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螺纹连接到螺母基座Ⅱ(16)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固连在直线导轨Ⅱ(15)上,从而使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以及拉伸单元整体沿直线导轨Ⅱ运动,实现力的加载;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仪器的底板(10)上;原位观测显微镜置于高温加载单元的正上方,通过高温加载单元的光学视窗对被测样品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机制进行动态原位观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单元采用一个交流伺服电机(8)提供驱动力,经过蜗轮(25)、蜗杆(23)减速增扭后,将动力传递到X向丝杠Ⅰ(22)上,之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对试件施加载荷;其中,交流伺服电机(8)通过电机支座(24)固定在底板(10)上,蜗杆(23)安装到交流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蜗轮(25)通过键连接固定在X向丝杠Ⅰ(22)上,从而将交流伺服电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扭,最后通过丝杠螺母副将交流伺服电机(8)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基座Ⅱ(16)的直线运动,所述螺母基座Ⅱ(16)通过滑块Ⅱ(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Ⅱ(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单元采用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进行动力的传递,具体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X向丝杠Ⅰ、Ⅱ(22、32),两个旋向相同的Y向丝杠Ⅰ、Ⅱ(19、26),三个相互正交的锥齿轮Ⅰ、Ⅱ、Ⅲ(20、27、28),爪牙式离合器(31),其中,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轴承支座Ⅲ(33)安装到仪器底板上,在X向丝杠Ⅱ(32)上布置一个带有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其通过滚针轴承(39)空套在X向丝杠Ⅱ(32)上,所述爪牙式离合器(31)通过平键(38)固连在X向丝杠Ⅱ(32)上,通过摆动爪牙式离合器(31)上的滑动手柄(30),实现爪牙式离合器(31)与带爪牙式结构的锥齿轮Ⅲ(28)的啮合与否,从而实现单轴或者双轴同步拉伸的功能,滑动手柄(30)通过销(37)连接到爪牙式离合器(31)上;所述X向丝杠Ⅱ(32)通过套筒式联轴器(40)与X向丝杠Ⅰ(22)连接,所述Y向丝杠Ⅰ、Ⅱ(19、26)上对称布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锥齿轮Ⅰ、Ⅱ(20、27),所述锥齿轮Ⅰ、Ⅱ(20、27)通过轴肩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以及锁紧;所述X向丝杠Ⅰ、Ⅱ(22、32)、Y向丝杠Ⅰ、Ⅱ(19、26)通过轴承支座Ⅰ、Ⅱ(18、21)连接到底板(10)上;动力通过X向丝杠Ⅰ(22)输入,经过套筒式联轴器(40)传递给X向丝杠Ⅱ(32),通过锥齿轮Ⅰ、Ⅱ、Ⅲ(20、27、28)传动传递给Y向丝杠Ⅰ、Ⅱ(19、26),从而实现单电机驱动下的双轴同步拉伸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单元及检测单元包括拉力传感器Ⅰ、Ⅱ(2、14),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螺母基座Ⅰ、Ⅱ(1、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Ⅰ、Ⅱ(3、13),其中,所述拉力传感器Ⅰ、Ⅱ(2、14)一端固连在螺母基座Ⅰ、Ⅱ(1、16)上,另一端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Ⅰ、Ⅱ(3、13)上;所述螺母基座Ⅱ(16)以及夹具体支座Ⅱ(13)分别通过滑块Ⅰ、Ⅱ(12、17)安装到直线导轨Ⅰ、Ⅱ(6、15)上,螺母基座Ⅱ(16)通过拉力传感器Ⅱ(14)带动夹具体支座Ⅱ(13)运动,从而实现拉伸力的测量;所述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布置在高温加载单元的高温加热炉(4)的四周;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Ⅰ、Ⅱ、Ⅲ、Ⅳ(7、9、29、34)的光栅尺固定在底板(10)上,读数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夹具体支座Ⅰ、Ⅱ、Ⅲ(3、13、5)上,通过测量夹具体支座Ⅰ、Ⅱ、Ⅲ的位移间接测量试件的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形试件的夹持单元由四对完全相同的上、下夹具体组成,其中,下夹具体(11)通过螺纹固连在夹具体支座Ⅱ(13)上,并且将夹具体支座Ⅱ(13)的平面作为下夹具体(11)的定位基面进行精加工;所述下夹具体(11)加工有菱形凹槽,从而实现十字形试件的定位,防止在上夹具体锁紧过程中试件发生窜动而影响试件的对中性;所述上夹具体(35)通过螺纹连接将十字形试件(36)压在下夹具体(11)上,所述上夹具体(35)具有菱形外凸式结构,从而实现试件的夹紧,避免了拉伸过程中出现试件以及夹具体的相对滑动;上、下夹具体(35、11)和十字形试件(36)夹持位置均进行滚花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具体(11)和夹具体支座Ⅱ(13)之间贴有TDD真空多层保温材料以减少热传导,此外夹具体支座Ⅱ(13)通过循环水冷的方式避免温度的升高,从而使仪器整体处于常温下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加载单元采用高温加热炉(4),加热温度可达1600℃,所述高温加热炉(4)与底板(10)螺纹固定连接;高温加热炉(4)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加热腔底部以及四周,陶瓷纤维板安装在高温加热炉内壁以及底部和顶部,在高温加热炉(4)顶部配有石英玻璃光学视窗,与光学显微镜配合可以从试件正上方对其变形损伤机制实施原位观测。
CN201621442812.2U 2016-12-27 2016-12-27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62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2812.2U CN206362642U (zh) 2016-12-27 2016-12-27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2812.2U CN206362642U (zh) 2016-12-27 2016-12-27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2642U true CN206362642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281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62642U (zh) 2016-12-27 2016-12-27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264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6440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吉林大学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CN107941613A (zh) * 2017-11-15 2018-04-20 江苏铂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反应与软组织力学多功能测试一体仪
CN108414366A (zh) * 2018-02-01 2018-08-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由单电机驱动的自平衡式双向拉伸试验装置
CN110686982A (zh) * 2019-10-17 2020-01-14 山东大学 适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十字双拉综合测试平台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6440A (zh) * 2016-12-27 2017-05-24 吉林大学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CN106706440B (zh) * 2016-12-27 2023-09-01 吉林大学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CN107941613A (zh) * 2017-11-15 2018-04-20 江苏铂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反应与软组织力学多功能测试一体仪
CN108414366A (zh) * 2018-02-01 2018-08-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由单电机驱动的自平衡式双向拉伸试验装置
CN108414366B (zh) * 2018-02-01 2019-12-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由单电机驱动的自平衡式双向拉伸试验装置
CN110686982A (zh) * 2019-10-17 2020-01-14 山东大学 适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十字双拉综合测试平台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6440A (zh)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CN206362642U (zh) 高温双轴同步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CN107607390B (zh) 变温拉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842080B (zh) 一种感应加热模式下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测试系统
CN104913981B (zh) 高温原位拉伸‑疲劳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3115826B (zh) 一种用于中子衍射技术的原位应力-温度加载装置
CN203337479U (zh) 力热耦合加载的双轴双向拉伸/压缩原位测试系统
CN108072572A (zh) 低温原位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03499499B (zh) 一种微观视场下双侧动力原位微扭转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
CN107703006A (zh) 拉伸预载荷下动态扭转疲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206696086U (zh) 变温条件下偏心载荷拉弯原位测试装置
CN208140498U (zh) 高温多载荷加载原位测试装置
CN107607409A (zh) 超高温复杂载荷双轴拉伸压缩测试装置
CN207423703U (zh) 拉伸预载荷下动态扭转疲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206132533U (zh) 真空环境下的高温微纳米压痕测试装置
CN105758728A (zh) 变温复合载荷原位力学测试平台
CN105158057B (zh) 多场耦合下原位三轴拉伸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132190A (zh) 高温多载荷加载原位测试装置
CN107314935B (zh) 一种齿轮结构式的万能试验机变加载比例双拉试验装置
CN105973717A (zh) 一种综合型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检测设备
CN207528566U (zh) 低温原位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211668975U (zh) 拉扭复合-力热耦合工况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CN108507882A (zh) 用于中子散射分析的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
CN106383059A (zh) 原位扭转测试平台及其观测系统
CN207423694U (zh) 超高温复杂载荷双轴拉伸压缩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