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4234U -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4234U
CN206354234U CN201621244397.XU CN201621244397U CN206354234U CN 206354234 U CN206354234 U CN 206354234U CN 201621244397 U CN201621244397 U CN 201621244397U CN 206354234 U CN206354234 U CN 206354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t
antenna
tentacle
fish
cicad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43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汝霖
段永杰
段晓辉
桂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SHOU MOUTAINTOP LEISURE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SHOU MOUTAINTOP LEISURE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SHOU MOUTAINTOP LEISURE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SHOU MOUTAINTOP LEISURE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43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4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4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42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鱼饵本体为条状,鱼饵本体两侧相对设有触手和触须;其中触手位于鱼饵本体头部;鱼饵本体头部还连接有挂环;鱼饵本体尾部和触须上均连接有鱼线,触须和鱼饵本体尾部均通过鱼线连接连接有钓钩;鱼饵本体、触手和触须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挂环连接至钓具,并将钓钩安装钓饵,然后将该仿生鱼饵整体置于水下,由于该仿生鱼饵形似蝉蛹,且鱼饵本体上设有的触手和触须会随着水流冲击而摆动,继而引来鱼类咬食;鱼类咬食该仿生鱼饵后,将会被钓钩勾住,从而实现钓鱼,并有利于提高垂钓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在钓钩上的钩尖一侧设置倒,从而有效防止鱼脱钩。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垂钓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背景技术
鱼饵,通常是指钓鱼时装于鱼钩之上用以引诱鱼上钩的食物。此食物多为蚯蚓或饲料调和的面团或者其它一些鱼类喜食的事物,凡可以挂在鱼钩上皆可以作为鱼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仿生鱼饵。其中很多仿生鱼饵是采用难以降解的材料制成的,这样的仿生鱼饵在生产和使用中都会产生一些危害,而且废弃之后更会产生污染;形状通常比较单一,难以使鱼类对其产生感官诱惑。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使用、形状多样且环保安全的仿生鱼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通过该仿生鱼饵的应用,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所述鱼饵本体为条状,所述鱼饵本体两侧相对设有触手和触须;其中触手位于鱼饵本体头部;所述鱼饵本体头部还连接有挂环;所述鱼饵本体尾部和触须上均连接有鱼线,所述触须和鱼饵本体尾部均通过鱼线连接连接有钓钩;所述鱼饵本体、触手和触须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钓钩包括钩体,所述钩体一端设有连接耳,其另一端设有钩尖;所述钩尖一侧逆向延伸设有倒刺;其中钩体、连接耳、倒刺和钩尖为一体;所述钓钩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挂环采用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触手为钳形,该触手为两个,所述触须为六个。
进一步地,所述鱼饵本体、触手和触须均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降解材料为聚乳酸或聚羟基烷酸酯或热塑性淀粉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鱼线将该仿生鱼饵头部设置的挂环连接至钓具,并将钓钩安装钓饵,然后将该仿生鱼饵整体置于水下,由于该仿生鱼饵形似蝉蛹,且鱼饵本体上设有的触手和触须会随着水流冲击而摆动,继而引来鱼类咬食;鱼类咬食该仿生鱼饵后,将会被钓钩勾住,从而实现钓鱼,并有利于提高垂钓的效率和成功率;由于喜食蝉的鱼通常比较大,通过该仿生鱼饵可以钓到尺寸较大的鱼;通过在钓钩上的钩尖一侧设置倒,从而有效防止鱼脱钩。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钓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鱼饵本体,101-触手,102-触须,2-挂环,3-鱼线,4-钓钩,401-钩体,402-连接耳,403-倒刺,404-钩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1,鱼饵本体1为条状,鱼饵本体1两侧相对设有钳形触手101和触须102;其中触手101为两个,位于鱼饵本体1头部;触须102为六个;触须102和鱼饵本体1尾部均连接有鱼线3,触须102和鱼饵本体1尾部均通过鱼线3连接连接有钓钩4;鱼饵本体1、触手101和触须102为一体,均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该生物降解材料为聚乳酸(PLA)或聚羟基烷酸酯(PHA)或热塑性淀粉材料。
如图2所示,钓钩4采用不锈钢制成,钓钩4包括钩体401,钩体401一端设有连接耳402,连接耳402用于连接鱼线3;钩体401另一端设有钩尖404,钩尖404一侧逆向延伸设有倒刺403;其中钩体401、连接耳402、倒刺403和钩尖404为一体成型。
如图1所示,鱼饵本体1头部连接有挂环2,该挂环2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鱼线将该仿生鱼饵头部设置的挂环2连接至钓具,并将钓钩4安装钓饵,然后将该仿生鱼饵整体置于水下,由于该仿生鱼饵形似蝉蛹,且鱼饵本体1上设有的触手101和触须102会随着水流冲击而摆动,继而引来鱼类咬食;鱼类咬食该仿生鱼饵后,将会被钓钩4勾住,从而实现钓鱼,并有利于提高垂钓的效率和成功率;由于喜食蝉的鱼通常比较大,通过该仿生鱼饵可以钓到尺寸较大的鱼;通过在钓钩4上的钩尖404一侧设置倒刺403,从而有效防止鱼脱钩。本产品利用可降解材料制成,鱼饵本体1头部设有2个巨大钳形触手,身体四周分布触须,在水流冲击下可自由摆动,吸引鱼儿觅食,从而捕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饵本体(1),所述鱼饵本体(1)为条状,所述鱼饵本体(1)两侧相对设有触手(101)和触须(102);其中触手(101)位于鱼饵本体(1)头部;所述鱼饵本体(1)头部还连接有挂环(2);所述鱼饵本体(1)尾部和触须(102)上均连接有鱼线(3),所述触须(102)和鱼饵本体(1)尾部均通过鱼线(3)连接连接有钓钩(4);所述鱼饵本体(1)、触手(101)和触须(102)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钩(4)包括钩体(401),所述钩体(401)一端设有连接耳(402),其另一端设有钩尖(404);所述钩尖(404)一侧逆向延伸设有倒刺(403);其中钩体(401)、连接耳(402)、倒刺(403)和钩尖(404)为一体;所述钓钩(4)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挂环(2)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手(101)为钳形,该触手(101)为两个,所述触须(102)为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本体(1)、触手(101)和触须(102)均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材料为聚乳酸或聚羟基烷酸酯或热塑性淀粉材料。
CN201621244397.XU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54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4397.XU CN20635423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4397.XU CN20635423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4234U true CN206354234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439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5423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4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4338Y (zh) 鱼类标志放流用连接标志引物
US20220240492A1 (en) Fishing lure
CN206354234U (zh) 一种带有触手的蝉型仿生鱼饵
CN206507086U (zh) 一种具有反光效果的鱼饵
CN204119997U (zh)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放流装置
CN204860654U (zh) 一种防脱钩的仿生鱼饵
CN203505355U (zh) 一种自动钓鱼夹
CN201011809Y (zh) 带有铒钩的鱼钩
CN104904684A (zh) 自动内爆鱼钩
CN206165547U (zh) 一种鱼钩
CN204070144U (zh) 一种带有活动网片的青虾繁育网箱
CN204837602U (zh) 一种多功能钓钩组
US20020174592A1 (en) Fish lure
CN203407378U (zh) 一种钓鱼钩
CN207461238U (zh) 一种虾形仿生鱼饵
CN204295739U (zh) 防偷钓鱼器
CN214282856U (zh) 一种防刮易刺穿假饵
CN207345007U (zh) 一种鱼饵料注塑模座
CN203723293U (zh) 一种双层组合钓鱼钩
CN216135050U (zh) 一种可调节的路亚饵
CN219478962U (zh) 一种vib路亚杆钓饵
CN213246489U (zh) 一种路亚钓用仿生鱼饵
CN220044636U (zh) 一种不易脱钩的颗粒饵
CN201025816Y (zh) 耳标
CN2488290Y (zh) 多倒刺鱼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