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9807U -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49807U CN206349807U CN201621483962.8U CN201621483962U CN206349807U CN 206349807 U CN206349807 U CN 206349807U CN 201621483962 U CN201621483962 U CN 201621483962U CN 206349807 U CN206349807 U CN 2063498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resistance
- circuit
- power supply
- base s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控制开关,开关电源与所述电池电路相并联,驱动电路与驱动控制开关串联后连接在开关电源的两端,还设有自动切换控制电路,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本实用新型的切换电路减少了单片机的使用,从而可有效的降低电路制作成本,结构设置较为合理,不但可有效的完成自动切换功能,而且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AC/DC切换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产品需要在AC/DC自动转换状态下给负载工作的电路,当外部电源供给负载工作起来的时候,外部电源突然切断,负载就会自动转到直接受电池的电来进行工作,传统技术的AC/DC自动转换电路见附图1,其主要设置是一路输出直接电池BT和驱动部分进行工作,其信号源控制会部来自单片机检测实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路的加工成本,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单片机控制从而增加电路加工成本的技术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控制开关,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电池电路相并联,所述驱动电路与驱动控制开关串联后连接在开关电源的两端,还设有自动切换控制电路,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在开关电源与驱动电路、驱动控制开关串联电路之间,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后连接在第三电阻与地线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且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池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控制开关与驱动电路的连接点上,所述第四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驱动电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九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池组、第一电阻和第一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单向二极管连接在开关电源的第二正极输出端上,在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之间有第二单向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切换电路减少了单片机的使用,从而可有效的降低电路制作成本,结构设置较为合理,不但可有效的完成自动切换功能,而且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切换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
见图2,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1、开关电源2、驱动电路3和驱动控制开关4,所述开关电源2与所述电池电路1相并联,所述驱动电路3与驱动控制开关4串联后连接在开关电源2的两端,还设有自动切换控制电路5,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5连接在开关电源2与驱动电路3、驱动控制开关4串联电路之间,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5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开关电源2的第一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容C1并联后连接在第三电阻R3与地线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且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池电路1的正极端,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控制开关4与驱动电路3的连接点上,所述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驱动电路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连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八电阻R8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九电阻R9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所述电池电路1包括串联的电池组 BT、第一电阻R1和第一单向二极管D1,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正极与开关电源2的第一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单向二极管D3连接在开关电源2的第二正极输出端上,在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开关电源2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之间有第二单向二极管D2。
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没有外部电源进来的时候,A1信号接地时,A2信号就为高电平,三极管Q2/Q1/Q4同时打开,电池的电直接经过Q4给驱动部分工作。
在有外部电源进来的时候,A1信号接地时,三极管Q2就打开,由于外部电源进来经过D2/R3使Q3导通,A2信号就为低电平,使Q4/Q1处于截止状态来切断电池的电给驱动部分进行工作,而是由外部电源另外一路直接经过D3给驱动部分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切换电路减少了单片机的使用,从而可有效的降低电路制作成本,结构设置较为合理,不但可有效的完成自动切换功能,而且可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控制开关,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电池电路相并联,所述驱动电路与驱动控制开关串联后连接在开关电源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自动切换控制电路,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在开关电源与驱动电路、驱动控制开关串联电路之间,所述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后连接在第三电阻与地线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且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池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控制开关与驱动电路的连接点上,所述第四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驱动电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九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池组、第一电阻和第一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单向二极管连接在开关电源的第二正极输出端上,在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开关电源的第一正极输出端之间有第二单向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3962.8U CN206349807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3962.8U CN206349807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49807U true CN206349807U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932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83962.8U Active CN206349807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498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1162A (zh) * | 2017-08-04 | 2019-02-26 |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功耗ac-dc转换开关电路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83962.8U patent/CN2063498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1162A (zh) * | 2017-08-04 | 2019-02-26 | 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功耗ac-dc转换开关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89443U (zh) | 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 |
CN207069897U (zh) | 启动电路及反激式开关电源 | |
CN204761290U (zh) | 单键低压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 |
CN214153992U (zh) | 单片机io口实现负载开关控制和检测保护的控制电路 | |
CN206524614U (zh) | 一种限流保护控制电路 | |
CN206349807U (zh) | 一种新型ac/dc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 |
CN105305857B (zh) | 电容式开关安全隔离程控电源电路 | |
CN201860094U (zh) | 开关电源短路保护电路 | |
CN203313051U (zh) | 一种高效释放电路结构 | |
CN204103885U (zh) | 自举电路、逆变器和空调器 | |
CN103956946B (zh) |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低压大功率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 |
CN204836130U (zh) | 通用管脚复用电路 | |
CN206135717U (zh) | 一种保护大功率系统设备的电压输出控制装置 | |
CN209201040U (zh) | 一种开关驱动电路、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2586752U (zh) | 低电压保护线性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 |
CN202424107U (zh) | 过流保护电路及播放器 | |
CN202435347U (zh) | 通过控制电压限制载波发送的控制电路 | |
CN206992680U (zh) |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 |
CN201365120Y (zh) | 一种开关型晶体管的过载保护电路 | |
CN206349952U (zh) | 低成本无刷马达升压电路 | |
CN206135467U (zh) | 一种超低待机功耗升压电路带充电灭所有功能电路 | |
CN201690430U (zh) | 一种低功耗的烤箱定时器电路 | |
CN203788206U (zh) |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低压大功率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 |
CN207424729U (zh) | 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 | |
CN204244073U (zh) | 一种可控直流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