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9749U - 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39749U CN206339749U CN201621353350.7U CN201621353350U CN206339749U CN 206339749 U CN206339749 U CN 206339749U CN 201621353350 U CN201621353350 U CN 201621353350U CN 206339749 U CN206339749 U CN 2063397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joint face
- plane
- continuing surface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成像镜头,包含镜筒、固持在镜筒内的相互叠设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含:设置在第一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凸起部、开设在第二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凹陷部,且凹陷部具有弧面,凸起部具有斜面,凸起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凹陷部中,且凸起部的斜面与凹陷部的弧面相互抵持。采用此种结构使得两片透镜在叠设时为线配合,在方便对心的同时,通过线配合还能够提高两片透镜相互承靠时的稳定性,提升各透镜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己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
其中,透镜组作为成像镜头中的主要光学元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成像,一般是由多片透镜堆叠构成,但由于透镜在堆叠的过程常会发生透镜与透镜之间对心不易、承靠不稳定等问题,所以就会对每片透镜的定位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成像镜头最终的成像品质。
因此,如何提高透镜组中透镜与透镜之间承靠的稳定性,方便透镜与透镜之间的对心,提高各透镜的定位精度、提升成像质量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能够使得成像镜头中的各透镜在堆叠时,提高透镜与透镜之间承靠的稳定性,从而方便透镜与透镜之间的对心,提升透镜在堆叠时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最终的成像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包含:
镜筒;
固持在镜筒内的相互叠设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光学有效部和围绕该光学有效部的第一非光学有效部;第一非光学有效部包括固持在镜筒上的第一侧壁;第二透镜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二光学有效部和围绕该光学有效部的第二非光学有效部;第二非光学有效部包括固持在镜筒上的第二侧壁;
定位结构,将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进行定位,其包含:
设置在第一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自第一侧壁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承接面,自第一承接面朝向第二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沿第一斜面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承接面,沿第二承接面朝向远离第二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沿第二斜面朝向光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承接面;
设置在第二非光学有效部中与所述凸起部对应位置上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自所述第二侧壁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面,沿第一连接面朝向远离第一透镜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弧面,沿第一弧面朝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面,沿第二连接面朝向第一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沿第三斜面朝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连接面;
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弧面相抵持。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整个成像镜头中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具有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且该定位结构包含设置在其中第一透镜的第一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凸起部,和设置在第二透镜的第二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凹陷部,且凸起部用于插入凹陷部内。同时由于凹陷部包括一个沿第一连接面朝向远离第一透镜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弧面,而凸起部包括一个自第一承接面朝向第二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并且凸起部的第一斜面是与凹陷部的第一弧面相互抵持,以使得两片透镜在相互叠设时为线配合,确保两片透镜在对心时可实现自校准,在方便对心的同时,通过线配合还能够提高两片透镜之间相 互承靠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各透镜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最终透镜组的成像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接面与第一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并且,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平行,且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平行。
或者,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相分离,第三承接面与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或者,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抵持,第二承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或者,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第一承接面与凹陷部的第一连接面相互抵持时,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叠设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第二承接面与凹陷部的第二连接面相互抵持时,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叠设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第一承接面与凹陷部的第一连 接面相互抵持时,透镜1和透镜2叠设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第二承接面与凹陷部的第二连接面相互抵持时,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叠设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为第一透镜、11为第一光学有效部、12为非第一光学有效部、13为凸起部、131为第一承接面、132为第一斜面、133为第二承接面、134为第二斜面、135为第三承接面;2为第二透镜、21为光学有效部、22为非光学有效部、23为凹陷部、231为第一连接面、232为第一弧面、233为第二连接面、234为第三斜面、235为第三连接面;3、4、5和6为透镜;9为镜筒、10为遮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含镜筒9、固持在镜筒9内的多片透镜。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共有六片,分别为透镜1至透镜6。并且,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具有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任意两片相互叠设的透镜都可以设置该定位结构。在本文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指任意两片透镜,并不受附图中透镜的布置方式所限。
具体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透镜1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光学有效部11和围绕该第一光学有效部11的第一非光学有效部12;同时,该第一光学 有效部11包括固持在镜筒9上的第一侧壁111。另外,第二透镜2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二光学有效部21和围绕该光学有效部21的第二非光学有效部22;同时,该第二非光学有效部21包括固持在镜筒9上的第二侧壁211。
另外,如图3所示,定位结构包含:设置在第一透镜1的第一非光学有效部12上的凸起部13。同时该凸起部13包括自第一侧壁111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承接面131,自第一承接面131朝向透镜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132,沿第一斜面132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承接面133,沿第二承接面133朝向远离透镜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134,沿第二斜面134朝向光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承接面135构成。
该定位结构还包含:设置在第二透镜2的第二非光学有效部22中与凸起部13对应位置上的凹陷部23。同时,该凹陷部23包括自第二侧壁211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面231,沿第一连接面231朝向远离透镜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弧面232,沿第一弧面232朝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面233,沿第二连接面233朝向透镜1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234,沿第三斜面234朝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连接面235。
并且,该定位结构中的凸起部13部分插入凹陷部23中,且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1与内凹陷部23中的第一弧面231相抵持。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整个成像镜头中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具有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且该定位结构是由设置在第一透镜1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凸起部13和设置在第二透镜2非光学有效部中的凹陷部23构成,并且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2是直接与凹陷部23的第一弧面232相互抵持,使得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在相互叠设时为线配合,确保两片透镜在对心时可实现自校准,在方便对心的同时,通过线配合还能够提高两片透镜之间相互承靠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各透镜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最终透镜组的成像品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第一透镜1的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2和第二透镜2的凹陷部24的第一弧面232相互抵持以外,如图2和图 3所示,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还与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相抵持,而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之间、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均相分离。由此可知,通过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和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之间的相互抵持,以及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之间、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的分离,可进一步提高两片透镜相互承靠时的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各透镜在叠设时的定位精度。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当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时,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在相互叠设后,第一透镜1的第三承接面135和第二透镜2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容置区,该容置区还可用于放置遮光片10,以遮挡住不需要的光线进入透镜组内。
并且,为了使得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承靠更为稳定,定位更加精准,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第二承接面133、第三承接面135,以及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第二连接面233、第三连接面235均可采用平面的设计。且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均相互平行,从而当透镜1和投影2在相互叠设后,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和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可完全贴合,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透镜1和透镜2相互承靠承靠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也可采用相互平行方式,以保证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和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在相互抵持后,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可完全分离。
另外,作为另一种叠设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除第一透镜1的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2和第二透镜2的凹陷部24的第一弧面232相互抵持以外,如图4和图5所示,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还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相抵持,而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与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之间、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均相分离。由此可知,采用此种结构,可同样实现两透镜之间的稳定承靠。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1和透镜2之间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也可同样适用于其他任意相邻两片叠设的透镜中,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在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成像镜头,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除第一透镜1的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2和第二透镜2的凹陷部24的第一弧面232相互抵持以外,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与凹陷部23的第一连接面231之间均为相互抵持的状态;而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之间均为相互分离,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均相分离。
而作为另一种叠设方式,除第一透镜1的凸起部13的第一斜面132和第二透镜2的凹陷部24的第一弧面232相互抵持以外,如图8和图9所示,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二承接面133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3之间均为相抵持的状态,而凸起部13的第一承接面131与凹陷部23的第二连接面231之间,以及凸起部13的第三承接面135与凹陷部23的第三连接面235之间均相分离。
从而不难发现,本实施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 在相互承靠的过程中,只是多了将凸起部13的第二斜面134与凹陷部23的第三斜面234相互抵持,由此可使得第一透镜1的凸起部13与第二透镜2的凹陷部23之间的配合更加牢固,以保证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承靠更加稳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镜筒;
固持在镜筒内的相互叠设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光学有效部和围绕该光学有效部的第一非光学有效部;第一非光学有效部包括固持在镜筒上的第一侧壁;第二透镜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二光学有效部和围绕该光学有效部的第二非光学有效部;第二非光学有效部包括固持在镜筒上的第二侧壁;
定位结构,将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进行定位,其包含:
设置在第一非光学有效部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自第一侧壁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承接面,自第一承接面朝向第二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沿第一斜面朝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承接面,沿第二承接面朝向远离第二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沿第二斜面朝向光轴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承接面;
设置在第二非光学有效部中与所述凸起部对应位置上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自所述第二侧壁向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面,沿第一连接面朝向远离第一透镜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弧面,沿第一弧面朝向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面,沿第二连接面朝向第一透镜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沿第三斜面朝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连接面;
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弧面相抵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平行,且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相分离,第三承接面与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抵持,第二承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承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抵持,所述第一承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分离,所述第三承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相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53350.7U CN206339749U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53350.7U CN206339749U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39749U true CN206339749U (zh) | 2017-07-18 |
Family
ID=5930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53350.7U Active CN206339749U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397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9442A (zh) * | 2021-02-04 | 2022-08-05 | 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镜片组及包含其的镜头模组 |
-
2016
- 2016-12-10 CN CN201621353350.7U patent/CN2063397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9442A (zh) * | 2021-02-04 | 2022-08-05 | 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镜片组及包含其的镜头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83491U (zh) | 触摸屏移动通信终端 | |
WO2021121309A1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6339781U (zh) | 成像镜头 | |
WO2021258477A1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
CN206339744U (zh) | 成像镜头 | |
CN206339751U (zh) | 一种光学镜头 | |
WO2021258613A1 (zh) | 显示装置 | |
CN103609096B (zh) | 电子设备 | |
CN206339749U (zh) | 成像镜头 | |
JP2022527943A (ja) | 超短焦点スクリーンの位置合わせ方法、装置、超短焦点投影機器及び媒体 | |
CN206671645U (zh) | 一种成像镜头 | |
CN105049696A (zh) |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 | |
CN105579905A (zh) | 用于移动装置具有折叠投影屏幕的后投影系统 | |
CN105299407A (zh) | 滑动支架组件 | |
CN206339743U (zh) | 成像镜头 | |
CN206339739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6339738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6431347U (zh) | 一种光学镜头 | |
CN206411364U (zh) | 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 |
CN206339733U (zh) | 遮光元件、光学镜头及移动终端 | |
CN209525506U (zh) | 一种镜头模组 | |
US20200159089A1 (en) | Document camera | |
CN207067628U (zh) | 一种可快速折叠的摄影灯反光装置 | |
JP2010250566A (ja) | 建物の壁構造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 |
CN208188446U (zh) | 镜头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Ang Mo Kio 10 Road 65 Patentee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