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3194U -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3194U
CN206333194U CN201621366110.0U CN201621366110U CN206333194U CN 206333194 U CN206333194 U CN 206333194U CN 201621366110 U CN201621366110 U CN 201621366110U CN 206333194 U CN206333194 U CN 206333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ching
frame
incubation
net cage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61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志清
樊海平
薛凌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ROV INST OF FRESHWATER FISHER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ROV INST OF FRESHWATER FISH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ROV INST OF FRESHWATER FISHERY filed Critical FUJIAN PROV INST OF FRESHWATER FISHERY
Priority to CN2016213661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3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3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3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包括置于水中的孵化网箱,孵化网箱由支撑框架及覆于支撑框架周侧的网片构成,孵化网箱上表面为开口,支撑框架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立杆以及位于支撑立杆下方沉入水中的横向框架,孵化网箱内设有浮于水面的孵化框,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框架及固定于孵化框框架上表面的孵化网。整个孵化装置组装完成后,在半刺厚唇鱼繁育生产时,即可将吸水膨胀后的受精卵均匀布置于孵化框上进行孵化。每粒受精卵有相对独立的孵化空间、互不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率;受精卵离水面距离近确保受精卵在孵化时溶氧充足,解决了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易缺氧的难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鱼苗的孵化是鱼类繁育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孵化装置的主要评价指标是鱼苗的孵化率,技术上一般要求操作简便、溶氧量充足,以达到高孵化率的目的。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厚唇鱼属鱼类的孵化装置,基本是沿用传统的孵化装置,但并不适用于厚唇鱼属鱼类的繁育生产,其缺点主要表现为受精卵易堆积,使受精卵的局部孵化密度过高,易造成受精卵缺氧死亡,从而导致其孵化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厚唇鱼属鱼类的繁育生产装置受精卵易堆积,使受精卵的局部孵化密度过高,易造成受精卵缺氧死亡,从而导致其孵化率偏低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包括置于水中的孵化网箱,所述孵化网箱由支撑框架及覆于支撑框架周侧的网片构成,所述孵化网箱上表面为开口,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立杆以及位于支撑立杆下方沉入水中的横向框架,所述孵化网箱内设有浮于水面的孵化框,所述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框架及固定于孵化框框架上表面的孵化网。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网箱上表面遮蔽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与孵化框的距离为20~30 cm。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框框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孵化框框架的孵化网为六角网眼,六角网眼的内切圆直径为2.5 mm。
进一步的,孵化框框架长为1.5~1.8 m,宽为1~1.2 m,所述孵化框框架由多个直径为25 mm的圆管固定连接构成。
进一步的,孵化网箱长为6~10 m,宽为1~1.2 m,高为0.4~0.6 m。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上设有线孔,所述遮阳网周侧经绑绳穿过支撑立杆的线孔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网箱内的孵化框设有多个,所述各个孵化框框架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套管与套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孵化框是漂浮于水面上且具有孵化网,在半刺厚唇鱼繁育生产时,即可将吸水膨胀后的受精卵均匀布置于孵化框上进行孵化。由于每粒受精卵有相对独立的孵化空间、互不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率;其次受精卵离水面距离近,可确保受精卵孵化时溶氧充足,解决了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缺氧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孵化网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孵化网箱的横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孵化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孵化框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孵化装置位置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固定结构的孵化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孵化网箱,110-支撑框架,120-网片,110-支撑框架,111-立杆,112-横向框架,20-孵化框,210-孵化框框架,220-孵化网,30-遮阳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包括置于水中的孵化网箱10,一般地使用时孵化网箱10置于养殖水池内,所述孵化网箱10由支撑框架110及覆于支撑框架周侧的网片120构成,所述孵化网箱10上表面为开口,所述支撑框架110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立杆以及位于支撑立杆111下方沉入水中的横向框架112。
本实施例中,横向框架112由Φ20的PVC管拼接制成,其长度和宽度与孵化网箱一致,目横向框架112沉入底部,目的在于将底部覆于横向框架112的网片120充分支撑平整,避免出膜仔鱼堆积而缺氧,易于观察;横向框架112的4个角用60目网片封闭,可防止出膜仔鱼钻入管内。当然实际应用中横向框架112可以由其他材质制造。
所述孵化网箱10内设有浮于水面的孵化框20,所述孵化框20包括孵化框框架210及固定于孵化框框架上表面的孵化网220。本实施例中,所述孵化框框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孵化框框架的孵化网为六角网眼,六角网眼的内切圆直径为2.5 mm,孵化框框架长为1.5~1.8 m,宽为1~1.2 m,所述孵化框框架210由多个直径为25 mm的圆管固定连接构成,孵化网箱长为6~10 m,宽为1~1.2 m,高为0.4~0.6 m。
本实施例中,孵化网220可采用六角网眼的化纤布,其优点在于质地柔软,不伤卵子,透气性好,轻巧耐用,方便洗涤,可重复使用,六角网眼的内切圆直径为2.5 mm,由于孵化框20是漂浮于水面上,受精卵离水面仅几厘米的距离。
半刺厚唇鱼的受精卵呈卵圆形,为弱黏性卵,卵粒较大,卵径为1.74~1.97 mm。受精后吸水膨胀后,卵膜举起、卵周隙变大,此时的受精卵的卵径>2.5 mm。因此,将吸水膨胀后的受精卵均匀布置于孵化框上,可确保其不掉入孵化网箱。孵化过程中,每1粒受精卵占据1个六角网眼,形成独立的孵化空间,受精卵之间互不干扰,这是该装置孵化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仔鱼在孵化出膜后,可顺利通过孵化用的六角网眼网片,掉入孵化网箱,而死卵和坏卵则仍保留在孵化框上,待孵化结束后,将孵化框直接移走即可,这样可避免死卵和坏卵影响出膜仔鱼的生长发育,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并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
整个孵化装置组装完成后,在半刺厚唇鱼繁育生产时,即可将吸水膨胀后的受精卵均匀布置于孵化框上进行孵化。由于孵化框是漂浮于水面上,受精卵离水面的距离近,可确保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溶氧充足,解决了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易缺氧的难题。
为避免阳光直射,所述孵化网箱10上表面遮蔽有遮阳网30,所述遮阳网30与孵化框20的距离为20~30 cm。
为了利于固定,所述支撑立杆111上设有线孔,所述遮阳网周侧经绑绳穿过支撑立杆的线孔固定,所述孵化网箱内的孵化框设有多个,所述各个孵化框框架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套管231与套杆2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水中的孵化网箱,所述孵化网箱由支撑框架及覆于支撑框架周侧的网片构成,所述孵化网箱上表面为开口,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立杆以及位于支撑立杆下方沉入水中的横向框架,所述孵化网箱内设有浮于水面的孵化框,所述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框架及固定于孵化框框架上表面的孵化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网箱上表面遮蔽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与孵化框的距离为20~30 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框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孵化框框架的孵化网为六角网眼,六角网眼的内切圆直径为2.5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孵化框框架长为1.5~1.8 m,宽为1~1.2 m,所述孵化框框架由多个直径为25 mm的圆管固定连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孵化网箱长为6~10m,宽为1~1.2 m,高为0.4~0.6 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上设有线孔,所述遮阳网周侧经绑绳穿过支撑立杆的线孔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网箱内的孵化框设有多个,所述各个孵化框框架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套管与套杆。
CN201621366110.0U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Active CN206333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6110.0U CN206333194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6110.0U CN206333194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3194U true CN206333194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1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6110.0U Active CN206333194U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3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9435A (zh) * 2017-08-07 2017-12-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澳洲龙纹斑受精卵的孵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9435A (zh) * 2017-08-07 2017-12-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澳洲龙纹斑受精卵的孵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4396C (zh) 一种头足类苗种培育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CN108901965A (zh) 一种大型网箱养殖鱼类分级采捕装置及其大型网箱和方法
CN202618028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孵化装置
CN206333194U (zh) 一种半刺厚唇鱼孵化装置
CN209201906U (zh) 一种漂浮式捕鱼装置
CN101142908B (zh) 一种捕鱼网
CN103404490B (zh) 一种不同等级规格鱼类的捕捞筛选方法
CN206196724U (zh) 一种枝角类生物饵料的收集捕捞装置
CN20762635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自动供料鸡养殖笼
CN206024881U (zh) 一种光唇鱼受精卵孵化装置
CN201742824U (zh) 高效捕鱼装置
CN210406765U (zh) 一种可便捷捕获鱼类的网箱
CN203709039U (zh) 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
CN209251413U (zh) 养鱼池
CN207125153U (zh) 一种置于天然水体中的鱼卵孵化鱼苗暂养槽
CN201726759U (zh) 捕捞野杂鱼、家养鱼苗装置
CN220044577U (zh) 一种培育蟹苗的养殖箱
CN106614194B (zh) 一种便于河道网箱养殖鱼类、贝类的装置
CN101627736B (zh) 一体化鱼类人工孵化装置
CN103563804A (zh) 一种罗非鱼繁殖网箱
CN205213855U (zh) 一种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装置
CN214801687U (zh) 一种观赏鱼养殖用鱼卵孵化装置
CN204482717U (zh) 鱼苗开口培育装置
CN217242135U (zh) 一种淡水养殖用防护网
CN204070150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鲢鳙鱼养殖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