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9239U - 门锁组件 - Google Patents

门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9239U
CN206299239U CN201621140356.6U CN201621140356U CN206299239U CN 206299239 U CN206299239 U CN 206299239U CN 201621140356 U CN201621140356 U CN 201621140356U CN 206299239 U CN206299239 U CN 206299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unit
push rod
door
door 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03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强
黄超
刘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403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9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9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92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锁组件,包括门闩感应组件。门闩感应组件包括推杆和自锁开关。自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固定安装在框体上;移动单元,设置在本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本体在伸出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之间运动,该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朝向伸出位置偏压,使得门打开时移动单元处于伸出位置;锁止部分,设置在移动单元的外侧端部处或附近,用于与推杆配合,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以及移动单元锁定机构,配置为与弹性构件配合以在关门且移动单元被推杆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首次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锁定到本体,且当再次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将移动单元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从本体解锁,从而允许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偏压到伸出位置。

Description

门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组件,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烤箱的门锁组件,以及采用这样的门锁组件的烤箱。
背景技术
现有烤箱门锁电机,操作人员将烤箱门合上,通过关门位置感应装置--门闩感应体,压下后触发微动开关输出信号,通过电路控制及电气控制程序来处理微动开关输出的信号,发出执行指令驱动同步电机带动凸轮及联动机构实现关门锁紧动作。
门闩感应体装有扭簧零件,门闭合时在无外力作用下会弹开一段距离或完全弹开。所以,此时操作人员需一直按住烤箱门待同步电机运行一定设定的时间(比如10秒)周期后才能松开烤箱门,为确保烤箱门锁紧。过程对人员操作比较繁琐,同时不能有效确认烤箱门是否关闭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组件,包括门锁、用于驱动门锁的电机和带自锁功能的门闩感应组件,所述门闩感应组件包括:推杆,安装在门上,并且具有朝向框体伸出的伸出部分;自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固定安装在框体上;移动单元,设置在本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本体在伸出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之间运动,该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朝向伸出位置偏压,使得门打开时移动单元处于伸出位置;锁止部分,设置在移动单元的外侧端部处或附近,用于与推杆配合,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以及移动单元锁定机构,配置为与弹性构件配合以在关门且移动单元被推杆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首次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锁定到本体,且当再次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将移动单元再次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从本体解锁,从而允许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偏压到伸出位置,其中移动单元运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移动单元上的触发构件接触本体上的相应构件,从而发出电信号,门锁组件响应于该电信号通过电机促动门锁的打开和/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单元上的导轨和设置在本体上的U形构件,其沿移动单元运动方向布置并且U形底部布置在本体内侧并固定到本体,而U形构件的两个端部朝向本体外侧,U形构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销,所述销随移动单元在本体内的运动而在导轨内滑动。
优选地,导轨的端部为侧放的非对称W形,包括三个凹槽,其中两个外部凹槽面向本体内侧设置,形成导轨的外侧端部,而中间凹槽沿相反方向即面向本体外侧布置,当关门时移动单元被朝向框体内部推动,使得布置在导轨内的U形构件的销从初始位置沿侧边轨道中的一个朝向导轨的外侧端部行进,直到进入两个外部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该位置称为第一位置,此时移动单元到达完全缩回位置,第一位置沿移动单元行进方向与中间凹槽的引导边缘相对,因此随着用户不再推压门,移动单元在弹性构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向外侧运动,使得销离开第一位置然后接触并沿着中间凹槽的引导边缘运动进入中间凹槽,该位置称为锁定位置,在该位置由于中间凹槽朝本体外侧设置,销与中间凹槽的卡合阻止移动单元的进一步向外侧运动,锁定位置沿移动单元行进方向与两个外部凹槽的另一个的引导边缘相对,因此当用户再次按压门时,移动单元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向完全缩回位置运动,使得销离开中间凹槽然后接触并沿着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的引导边缘运动进入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与非对称W形的相应侧边轨道相对,因此在用户松手之后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单元向外侧运动,使得进入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的销沿着相应的侧边轨道返回初始位置。
优选地,锁止部分在伸出位置能够自由地将推杆解锁,且至少在移动单元的完全缩回位置和锁定到本体时的位置将推杆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阻止推杆的脱离。
优选地,当移动单元被推入开关本体之后,锁止部分将推杆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阻止推杆的脱离。
优选地,推杆的所述伸出部分的端部包括球头,自锁开关的锁止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可旋转的锁定臂部,当推杆接触移动单元时,推杆施加推力于锁定臂部的促动部,使得锁定臂部合拢并将球头锁定在位,其中随着移动单元被推进本体内,锁定臂部相对彼此打开的转动被本体上的止动部限制,从而阻止推杆从锁定臂部的脱离;开门时,随着移动单元被推出本体,锁定臂部可相对彼此自由地打开,从而释放推杆。
优选地,推杆的所述伸出部分的端部包括卡槽,自锁开关的锁止部分包括与卡槽配合以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的钩头,钩头可相对于移动单元转动,其中随着移动单元被推进本体内,钩头相对移动单元的转动被本体上的止动部限制,从而阻止推杆从钩头的脱离;开门时,随着移动单元被推出本体,钩头可以相对于移动单元转动,从而释放推杆。
优选地,导轨的中央包括岛台,其中该岛台包括了在朝向本体外侧一侧的所述中间凹槽,且在朝向本体内部一侧,即朝向初始位置一侧包括两个非对称的引导边缘,所述两个引导边缘分别至少部分地限定两个侧边轨道,其中岛台的这两个引导边缘中的一个与初始位置相对,以在关门时引导销顺着所述一个引导边缘沿所述一个侧边轨道行进到所述一个外部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更为安全和便利的门锁组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组件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开关2的移动单元21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开关的引导构件的俯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方式的推杆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处于未锁定状态和锁定状态的推杆和锁止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应理解,术语“上”、“下”、“向上”、“向下”、“水平”、“竖直”等方向性术语是针对附图中所示的方位的描述,这些方位并不是限制性的。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位可以根据情况相应地改变。例如,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中针对当组件处于图1中的方位,限定了上和下,可以清楚地理解,如果组件方位改变则上和下的位置也会相应地改变,例如如果整个组件颠倒安装,则上和下的位置将颠倒,但不论方位如何改变,其限定的结构是清楚的而且不变的。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例如在本说明书的烤箱的实施例中,对烤箱箱体上的各部件而言,朝向门的一侧(关门状态下)被称为外侧,远离烤箱门的一侧被称为内侧。在说明书中位于对于具有相对两端的部件,位于一个端部附近是指相对于另一个端部而言更靠近该一个端部。这些术语的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清楚的。
烤箱门锁组件包括门锁(未示出)和用于驱动门锁的电机(未示出),以及门闩感应组件。门闩感应组件用于在关门时设置在门1上的推杆12,和设置在烤箱门锁组件的框体3上的自锁开关2。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闩感应组件的示意性图示。如图1所示推杆12一端固定到门1上,另一端朝向框体伸出(关门状态下,如图1所示)。推杆12的另一端包括卡槽12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开关2的移动单元21的侧视图。如图1和2所示,自锁开关2包括本体22和可相对于本体22在伸出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之间线性运动的移动单元21。移动单元21通过螺旋弹簧23固定到本体22,从而移动单元21被螺旋弹簧23朝向伸出位置偏压。自锁开关2的本体22固定安装在烤箱门锁组件的框体3上。
如图2所示,自锁开关2还包括设置在外侧端部附近的锁止构件27。用于在关门过程中推杆接触移动单元时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在图2中锁止构件为一突起部27,也被称为钩头27,用于与图4(a)所示的带卡槽121的推杆12相配合。该钩头27从移动单元2的主体突出并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单元2上。当推杆推入时,钩头转动并卡入推杆12的卡槽121中。可选地,钩头27被弹性地偏压在基本垂直于移动单元运动方向A的位置中,也就是在从移动单元的表面充分伸出的位置中。钩头27可相对于移动单元2的主体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推杆插入时,钩头27在推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到不阻碍推杆前进的位置,然后在与卡槽121对齐时逆时针旋转卡入卡槽中,从而将推杆锁定在位。
优选地,钩头27在外侧为倾斜表面,可以为倾斜平面或曲面,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平面,以便于关门时推杆12推动并越过钩头27;且钩头27在内侧为基本垂直于行进方向A的平面,以便于更好地保持推杆的卡槽。但是这不是必须的,钩头可以两侧都为倾斜表面或者都为垂直表面,也可以为圆柱形,只要它能够部分插入到卡槽中将推杆保持在位即可。锁止构件也可以不被偏压,而是在移动单元被推入自锁开关本体时通过本体内壁上的促动件将锁止构件移动并保持在锁定位置,例如锁止构件为钩头的情形中的基本垂直地卡入到卡槽中的位置,从而将推杆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当处于伸出位置时,钩头27能够相对于移动单元21主体自由转动,因此推杆12能够从钩头自由地释放。在该实施例中,钩头27的相对端部在钩头27相对于移动单元行进方向A倾斜时从移动单元底面露出,而在锁定位置时,该相对端部与移动单元的底面齐平。因此,当移动单元21离开伸出位置进入自锁开关本体22时,本体的内壁限制钩头在锁定位置,而不能自由转动。在此情形下,推杆被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而不能自由释放。
作为替代,参见图5(a)和图5(b),锁止构件为从本体朝向门方向(关门状态下)伸出的两个锁定臂部27’。而如图4(b)所示,推杆12’一端固定到门1上,另一端朝向框体伸出(关门状态下)。推杆12’的另一端包括球头121’。臂部27’在其间限定一空间,用于在关门时接收球头12’,并且两个臂部27’可以相对于移动单元的主体沿相反方向转动,例如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以打开和合拢锁定臂部22的远离本体21的端部形成的开口。当关门时,球头12’在插入臂部限定的空间之后推压臂部27’的促动机构271,使得臂部27’合拢,从而将球头121’以及由此推杆12’保持在位。促动机构可以是齿条,而每个臂部的枢轴上具有与齿条配合的齿轮或局部齿轮,从而推杆推动齿条将导致两个臂部合拢。此外,促动机构也可能是连杆机构,推杆向连杆机构施加推力使得两个臂部合拢。类似地,当处于伸出位置时,臂部27’能够相对于移动单元21主体自由转动,因此推杆12’能够从臂部自由地释放。而当移动单元21离开伸出位置进入自锁开关本体22时,本体的内壁限制臂部27’在锁定位置,而不能自由转动。在此情形下,推杆被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而不能自由释放,如图5(b)所示。
可选地,弹簧构件被用于将锁定臂部朝向合拢位置偏压,从而不需要设置用于促动臂部的构件。臂部也不一定是两个,多于两个的适当数量的臂部都是可能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自锁开关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锁定臂部,其一起围拢成笼状,以限定锁定用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齿轮齿条机构或者连杆机构只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这种调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
如图2所示,自锁开关2的移动单元21包括导轨26。导轨26整体上看为沿移动单元运动方向A布置的细长构件,并且沿该方向具有内侧端部,和比内侧端部更靠近门(关门情况下)的外侧端部。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开关的引导构件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自锁开关2还包括引导构件24,引导构件24为大体U形构件,其包括固定到自锁开关本体22的内侧端部243、外侧端部242,以及从内部端部243向外侧方向延伸到外侧端部242的两条臂。引导构件24的两条延伸臂在外侧端部处还包括朝向彼此伸出的销241。在装配状态下,引导构件24的内侧端部243可转动地固定在开关本体22上,销241定位在导轨26中,并且随着移动单元相对于本体的运动而在导轨26内运动。
当移动单元处于伸出位置时,销241处于导轨26的最内侧区段中,即图2中的位置①,该位置为销241的初始位置,也被称为第一位置。该最内侧区段大体水平定位,从而当移动单元被推杆推入本体时,销241从初始位置沿着导轨向外侧运动。最内侧区段在外侧端部处分叉为上下两个侧边轨道。导轨在外侧端部处为大体侧放并朝向内侧开口的W形形状,包括三个凹槽,其中上部凹槽262和下部凹槽263面向本体内侧设置,形成导轨的外侧端部,而中间凹槽264沿相反方向即面向本体外侧布置。两个侧边轨道分别连接到W形状轨道的两个侧边。
导轨的中央包括岛台261,其中该岛台261在外侧包括所述中间凹槽264,且在另一侧(即内侧)包括两个非对称的引导边缘2611、2612。最内侧区段的出口与上侧边轨道的引导边缘2611相对。从而在关门时,随着销沿着最内侧区段向外侧运动离开该区段并进一步朝外侧运动时,销顺着引导边缘2611沿上侧边轨道行进,并进入上部凹槽262,也就是图2中所示的位置②,该位置称为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移动单元处于极限缩回位置,无法再进一步朝向本体内部运动,也就是说,处于完全缩回位置。
第二位置沿移动单元21行进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与中间凹槽264的引导边缘2641相对。因此随着用户不再推压门,移动单元21在螺旋弹簧23的偏压力作用下向外侧运动,使得销241离开第二位置,相对于导轨26向内侧行进,然后接触并沿着中间凹槽264的引导边缘2641运动进入中间凹槽264。当销处于中间凹槽264中(如图2所示的位置③)时,由于中间凹槽264朝本体外侧设置,销241与中间凹槽264的卡合阻止螺旋弹簧23将移动单元21进一步向外侧推动。因此,该位置被称为锁定位置,也被称为第三位置。
锁定位置沿移动单元行进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与下部凹槽的引导边缘2631相对。因此当用户再次按压门,使得移动单元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向完全缩回位置运动时,销241离开中间凹槽264,然后接触并沿着引导边缘2631运动进入下部凹槽263,如图2所示的第四位置④。在该第四位置,与第二位置相似,移动单元21也处于极限缩回位置,无法再进一步朝向本体内部运动,也就是说,处于完全缩回位置。
第四位置与下侧边轨道的引导边缘2612相对,因此在用户松手之后移动单元在弹性偏压力作用下向外侧运动,使得处于第四位置的销241离开下部凹槽263,相对于导轨26向内侧行进,然后接触并沿着引导边缘2612运动进入并沿着下侧边轨道返回初始位置。
移动单元21的内侧端部设置有从移动单元主体伸出的触头28,当关门且移动单元运行到第二位置时,触头28与设置在本体上的信号触发机构25接触,从而发出关门信号。门锁组件响应于该关门信号而通过电机促动门锁的锁紧动作。在此过程中,由于自锁开关2将推杆12锁定在位,用户无需用手将门压住。
当用户再次按压门,使得移动单元21运行到第四位置时,触头28再次触发信号触发机构25,从而发出开门信号。门锁组件响应于该开门信号而通过电机促动门锁的打开动作。在门锁打开动作完成之后,螺旋弹簧23的弹性力将移动单元21推向伸出位置,进而推动推杆,从而打开门。当然,除了上述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按压门或框体上的按钮或远程的按钮来发出开门信号。
当移动单元被推入本体时将锁止构件保持在锁定位置的功能并不一定在一离开伸出位置就实现,该保持锁定功能确保至少在销处于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包括第二和第三位置)实现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均为极限缩回位置,但是两者并非必须相等。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中的一个在移动单元缩回程度上可以在另一个位置和锁定位置(第三位置)之间。但是,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仍都为极限或完全缩回位置,因为在首次按压(关门)的情形下,移动单元无法向内侧移动超过第二位置,而在再次按压(开门)的情形下,移动单元无法向内侧移动超过第四位置。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用于驱动门锁的电机和带自锁功能的门闩感应组件,所述门闩感应组件包括:
推杆,安装在门上,并且具有朝向框体伸出的伸出部分;
自锁开关,包括:
开关本体,固定安装在框体上;
移动单元,设置在本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本体在伸出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之间运动,该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朝向伸出位置偏压,使得门打开时移动单元处于伸出位置;
锁止部分,设置在移动单元的外侧端部处或附近,用于与推杆配合,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以及
移动单元锁定机构,配置为与弹性构件配合以在关门且移动单元被推杆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首次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锁定到本体,且当再次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将移动单元再次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将移动单元从本体解锁,从而允许移动单元被弹性构件偏压到伸出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单元上的导轨和设置在本体上的U形构件,其沿移动单元运动方向布置并且U形底部布置在本体内侧并固定到本体,而U形构件的两个端部朝向本体外侧,U形构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销,所述销随移动单元在本体内的运动而在导轨内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导轨的端部为侧放的非对称W形,包括三个凹槽,
其中两个外部凹槽面向本体内侧设置,形成导轨的外侧端部,而中间凹槽沿相反方向即面向本体外侧布置,
当关门时移动单元被朝向框体内部推动,使得布置在导轨内的U形构件的销从初始位置沿侧边轨道中的一个朝向导轨的外侧端部行进,直到进入两个外部凹槽中的相应一个,该位置称为第一位置,此时移动单元到达完全缩回位置,
第一位置沿移动单元行进方向与中间凹槽的引导边缘相对,因此随着用户不再推压门,移动单元在弹性构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向外侧运动,使得销离 开第一位置然后接触并沿着中间凹槽的引导边缘运动进入中间凹槽,该位置称为锁定位置,在该位置由于中间凹槽朝本体外侧设置,销与中间凹槽的卡合阻止移动单元的进一步向外侧运动,
锁定位置沿移动单元行进方向与两个外部凹槽的另一个的引导边缘相对,因此当用户再次按压门时,移动单元克服弹性构件的偏压力向完全缩回位置运动,使得销离开中间凹槽然后接触并沿着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的引导边缘运动进入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
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与非对称W形的相应侧边轨道相对,因此在用户松手之后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单元向外侧运动,使得进入所述另一个外部凹槽的销沿着相应的侧边轨道返回初始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锁止部分在伸出位置能够自由地将推杆解锁,且至少在移动单元的完全缩回位置和锁定到本体时的位置将推杆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阻止推杆的脱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移动单元被推入开关本体之后,锁止部分将推杆保持锁定到移动单元,阻止推杆的脱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推杆的所述伸出部分的端部包括球头,自锁开关的锁止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可旋转的锁定臂部,当推杆接触移动单元时,推杆施加推力于锁定臂部的促动部,使得锁定臂部合拢并将球头锁定在位,其中随着移动单元被推进本体内,锁定臂部相对彼此打开的转动被本体上的止动部限制,从而阻止推杆从锁定臂部的脱离;开门时,随着移动单元被推出本体,锁定臂部可相对彼此自由地打开,从而释放推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推杆的所述伸出部分的端部包括卡槽,自锁开关的锁止部分包括与卡槽配合以将推杆锁定到移动单元的钩头,钩头可相对于移动单元转动,其中随着移动单元被推进本体内,钩头相对移动单元的转动被本体上的止动部限制,从而阻止推杆从钩头的脱离;开门时,随着移动单元被推出本体,钩头可以相对于移动单元转动,从而释放推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导轨的中央包括岛台,其中该岛台包括了在朝向本体外侧一侧的所述中间凹槽,且在朝向本体内部一侧,即朝向初始位置一侧包括两个非对称的引导边缘,所述两个引导边缘 分别至少部分地限定两个侧边轨道,其中岛台的这两个引导边缘中的一个与初始位置相对,以在关门时引导销顺着所述一个引导边缘沿所述一个侧边轨道行进到所述一个外部凹槽。
9.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移动单元运动到完全缩回位置时,移动单元上的触头触发本体上的相应构件,从而发出开门和/或关门电信号,门锁组件响应于该电信号通过电机促动门锁的打开和/或关闭。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组件,其特征在于,U形构件的内侧端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开关本体上。
CN201621140356.6U 2016-10-20 2016-10-20 门锁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99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0356.6U CN206299239U (zh) 2016-10-20 2016-10-20 门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0356.6U CN206299239U (zh) 2016-10-20 2016-10-20 门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9239U true CN206299239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035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99239U (zh) 2016-10-20 2016-10-20 门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92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5233A (zh) * 2016-10-20 2017-01-04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组件
CN107558823A (zh) * 2017-09-06 2018-01-09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装置及门锁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5233A (zh) * 2016-10-20 2017-01-04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组件
CN106285233B (zh) * 2016-10-20 2018-07-17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组件
CN107558823A (zh) * 2017-09-06 2018-01-09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装置及门锁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9239U (zh) 门锁组件
KR910006592A (ko) 미닫이문의 이중래치 및 자물쇠
CN104136699A (zh) 杆促动式挤压卡锁
CN1723327B (zh) 用于家具的打开与关闭的锁装置
CN106285233B (zh) 门锁组件
CN208347490U (zh) 一种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JP2004049341A5 (zh)
US4691474A (en) Sliding door assembly with mullion lock
CN104563670B (zh) 一种自动门锁锁出控制机构
JP2008163715A5 (zh)
US20080296917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Sliding Panel, Corresponding Closure And Motor Vehicle
CN204212560U (zh) 手提密码箱用密码锁
CN106979651A (zh) 低温冰箱的门装置
CN201474421U (zh) 锁出控制机构
ATE52565T1 (de) Schloss fuer eine tuer, ein fenster oder dergleichen.
CN203742268U (zh) 门锁常开机构
KR100589272B1 (ko) 글로브 박스의 잠금장치
CN2392876Y (zh) 多方位插芯门锁
JP2004024337A5 (zh)
CN108843193A (zh) 一种滑移门双向解锁装置
JP2000145215A (ja) 開閉用のハンドル及びその押しボタンのスライド機構
CN203570017U (zh) 医疗设备的记录仪及其开门结构
CN212837193U (zh) 电子锁
CN111571546B (zh) 一种工器具储存柜
JPH033501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