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3230U -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3230U
CN206293230U CN201621467951.0U CN201621467951U CN206293230U CN 206293230 U CN206293230 U CN 206293230U CN 201621467951 U CN201621467951 U CN 201621467951U CN 206293230 U CN206293230 U CN 206293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gap
hvdc transmission
arrester
lightning arr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679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樊灵孟
唐勇
陈忠伟
秦际明
张云都
蔡汉生
黄世权
杨金杰
宋继军
李明刚
牛文瑞
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se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PG Toshiba Langfang Arrester Co Ltd
Baise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G Toshiba Langfang Arrester Co Ltd, Baise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PG Toshiba Langfang Arres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679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3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3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3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高压端安装在杆塔横担下方的高压导线上,其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的塔身上,包括串联间隙组和避雷器本体,所述串联间隙组的高压端安装在高压导线上,所述串联间隙组的低压端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联绝缘子间隙性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背景技术
工程上通常采用降低接地电阻、架设双避雷线,减小避雷线保护角等方法来限制雷电过电压,降低雷击跳闸率。然而,在雷电活动强烈、降低接地电阻困难的山区线段,上述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雷击跳闸问题。
一种串联绝缘子间隙的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包括3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和串联间隙组,避雷器元件内设相互串联的电阻片,并通过绝缘杆连接于上下端盖上,且密封在复合外套内。串联间隙组由支撑绝缘子、上电极、空气间隙和下电极构成。目前国内外已有实际运行的±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避雷器本体与间隙距离之和一般大于与之并联的绝缘子的长度,需设计特殊金具解决安装空间不匹配问题,安装难度大。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度和重量都不可避免地要大于±500kV及以下线路避雷器,安装难度会更大;目前没有关于±500kV直流线路带串联绝缘子间隙的线路避雷器绝缘子爬电距离和线路爬电距离绝缘配合方面的试验数据,试验及设计难度大。
这就需要提出小型化在特高压线路避雷器中应用的理念,设计出小型化的高压直流线路串联绝缘子间隙避雷器,降低安装难度;需要确定高压直流线路串联绝缘子间隙避雷器的本体尺寸及间隙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串联绝缘子间隙性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高压端安装在杆塔横担下方的高压导线上,其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的塔身上,其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上,包括串联间隙组和避雷器本体,所述串联间隙组的高压端安装在高压导线上,所述串联间隙组的低压端与避雷器本体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的塔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联绝缘子间隙性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至少一个间隙单体,所述间隙单体包括上电极、间隙绝缘子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与间隙绝缘子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下电极与间隙绝缘子的低压端相连接。
进一步,上电极与所述间隙绝缘子的高压端连接,通过金具固定在导线上,其主体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60mm,下电极安装在间隙绝缘子的低压端,并与避雷器高压端相连,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6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给出一种具体的串联间隙组的结构,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本体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单个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电阻片柱、密封盖和外套,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电阻片柱外,所述密封盖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外套的两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给出一种具体的避雷器本体的结构,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其间隙调整范围大;技术参数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外套内侧、电阻片柱外侧和密封盖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充有氮气,所述氮气为高纯氮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保证避雷器可以满足63kA短路电流要求。
进一步,所述电阻片柱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所述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的两端通过绝缘杆连接于密封盖上。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5m,所述间隙单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8~1.9m。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8m,所述间隙单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85m。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4250mm,间隙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240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使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耐受不1540kV雷电冲击电压,1132kV的操作冲击电压,且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00kV的直流电压1min。
进一步,所述电阻片的直径为75mm,以使电阻片能够通过不低于1800A的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试验,且连续3次通过幅值为100kA的4/10μs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额定电压为550kVdc,直流2mA下参考电压不小于550kV,标称放电电流20kA,20kA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1100kV,20k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1265kV;所述避雷器本体的标准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大于2300kV;所述避雷器本体出现故障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00kV的直流电压1min。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避雷器本体,11、电阻片柱,12、密封盖,13、外套,2、间隙单体,21、上电极,22、间隙绝缘子,23、下电极,3、直流杆塔,4、杆塔横担,5、高压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高压端安装在杆塔横担4下方的高压导线5上,其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3的塔身上,(如图3所示)包括串联间隙组和避雷器本体1,所述串联间隙组的高压端安装在高压导线5上,所述串联间隙组的低压端与避雷器本体1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1的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3的塔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至少一个间隙单体2,所述间隙单体2包括上电极21、间隙绝缘子22和下电极23,所述上电极21与间隙绝缘子22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下电极23与间隙绝缘子22的低压端相连接。上电极21与所述间隙绝缘子的高压端连接,通过金属管或金属杆固定在导线上,其主体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60mm;下电极安装在间隙绝缘子的低压端,并与避雷器高压端相连,通过金属管或金属杆固定在导线上,其金属管或金属杆直径不小于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避雷器本体1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单个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电阻片柱11、密封盖12和外套13,所述外套13套设在所述电阻片柱11外,所述密封盖12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外套13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套13内侧、电阻片柱11外侧和密封盖12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充有氮气,所述氮气为高纯氮气,以保证避雷器可以满足63kA短路电流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阻片柱11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所述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的两端通过绝缘杆连接于密封盖1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5m,所述间隙单体两端之间的距离(即图1上L所示距离)为1.8~1.9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8m,所述间隙单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85m,所述避雷器本体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4250mm,间隙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2400mm,以使所述避雷器本体能够耐受不1540kV雷电冲击电压,1132kV的操作冲击电压,且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00kV的直流电压1min。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阻片的直径为75mm,以使电阻片能够通过不低于1800A的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试验,且连续3次通过幅值为100kA的4/10μs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额定电压为550kVdc,直流2mA下参考电压不小于550kV,标称放电电流20kA,20kA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1100kV,20k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不大于1265kV;所述避雷器本体的标准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大于2300kV;所述避雷器本体出现故障时在规定的淋雨条件下能够耐受不低于±600kV的直流电压1min。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高压端安装在杆塔横担下方的高压导线上,其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间隙组和避雷器本体(1),所述串联间隙组的高压端安装在高压导线上,所述串联间隙组的低压端与避雷器本体(1)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1)的低压端安装在直流杆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间隙组包括至少一个间隙单体(2),所述间隙单体(2)包括上电极(21)、间隙绝缘子(22)和下电极(23),所述上电极(21)与间隙绝缘子(22)的高压端相连接,所述下电极(23)与间隙绝缘子(22)的低压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1)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避雷器元件,单个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电阻片柱(11)、密封盖(12)和外套(13),所述外套(13)套设在所述电阻片柱(11)外,所述密封盖(12)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外套(13)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3)内侧、电阻片柱(11)外侧和密封盖(12)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充有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柱(11)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所述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片的两端通过绝缘杆连接于密封盖(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1)的高度为4~5m,所述间隙单体(2)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8~1.9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的高度为4.8m,所述间隙单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85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的直径为75mm。
CN201621467951.0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Active CN206293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7951.0U CN206293230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67951.0U CN206293230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3230U true CN206293230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8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67951.0U Active CN206293230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32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1397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US11322913B2 (en) 2018-09-28 2022-05-03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Externally gapped line arres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1397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US11322913B2 (en) 2018-09-28 2022-05-03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Externally gapped line arres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0943B (zh) 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
CN202395408U (zh) 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可调间隙防雷装置
CN101763922A (zh)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防雷保护方法和装置
CN206293230U (zh)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CN102024543A (zh) 复合绝缘子支撑固定间隙线路型避雷器
CN101699573A (zh) 架空线路绝缘导线用避雷器绝缘子
CN101877462B (zh)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和安装方法
CN201307473Y (zh) 10kV线路雷击防护器
CN107481821A (zh) 一种防雷绝缘子
CN104779019B (zh) 防雷防冰闪复合绝缘子
CN201171150Y (zh) 防止雷击断线耐张杆用的过电压保护器
CN205388922U (zh) 420kV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202871418U (zh) 10~35kV悬式绝缘子
CN202473431U (zh) 外串纯空气间隙避雷器
CN201663021U (zh) 双向防雷柱式绝缘子
CN106601397A (zh)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避雷器
CN202977037U (zh) 一种纯空气串联间隙型交流特高压线路避雷器
CN201260026Y (zh) 带串联间隙的防雷保护器
CN201498289U (zh) 一种10kV支柱避雷器
CN202282207U (zh) 10kV带引弧电极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
CN104752009B (zh) 一种防雷防冰绝缘子
CN101227071B (zh) 10kV配电线路绝缘塔头
CN103812010A (zh) 一种带放电计数器的两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
CN107481817A (zh) 利用弹性导电线圈复位放电间隙的下放电件
CN202076058U (zh) 35kV线路直线塔雷击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9

Address after: 533000 Nabi Qitang village, Chengdong Road, Youjiang District,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ext to Zhuzhou bridge)

Patentee after: CSG EHV TRANSMISSION COMPANY BOSE BUREAU

Address before: Nabi Qitang village, Chengdong Road, Youjiang District,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ext to Zhuzhou bridge)

Patentee before: CSG EHV TRANSMISSION COMPANY BOSE BUREAU

Patentee before: PG TOSHIBA (LANGFANG) ARREST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