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9484U -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9484U
CN206289484U CN201620842042.4U CN201620842042U CN206289484U CN 206289484 U CN206289484 U CN 206289484U CN 201620842042 U CN201620842042 U CN 201620842042U CN 206289484 U CN206289484 U CN 206289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ing
aerial part
ground portion
piezo
under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20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富
苏文斐
王根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Lantian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Lantian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Lantian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Lantian Municipal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20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9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9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9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包括人行横道本体及组成所述人行横道本体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的表面设有防滑楞,所述地上部分与所述地下部分的内部通过压电片连接,且所述地上部分与所述地下部分的内部平行设有碟簧,所述地下部分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压电片通过内部线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压电发电技术与人行横道相结合,利用车辆、行人对人行横道产生的力实现发电、集电,电量可用于路灯、红绿灯等用电设备,有效的节省电力,保证供电;同时在人行横道的表面涂上荧光层,提升人行横道的醒目程度,在夜间可提醒行人和车辆,提高通过人行横道的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横道,特别涉及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背景技术
压电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清洁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压电材料结合动力学系统、测试技术等对环境中的机械能进行能量回收,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高新技术,其具有清洁高效、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等特点。
人行横道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繁华的街道或交通枢纽,每天都会有很多和行人经过人行横道,而行人、车辆对人行横道产生的力如果通过压电发电技术加以利用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提供新型的发电集电设备,节省电力资源,实现道路电力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包括人行横道本体及组成所述人行横道本体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的表面设有防滑楞,所述地上部分与所述地下部分的内部通过压电片连接,且所述地上部分与所述地下部分的内部平行设有碟簧,所述地下部分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压电片通过内部线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上部分与所述防滑楞的表面均涂有荧光层,且所述地上部分为橡胶或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的所述地上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的外围套装有防水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压电发电技术与人行横道相结合,利用车辆、行人对人行横道产生的力实现发电、集电,电量可用于路灯、红绿灯等用电设备,有效的节省电力,保证供电;同时在人行横道的表面涂上荧光层,提升人行横道的醒目程度,在夜间可提醒行人和车辆,提高通过人行横道的时的安全性;在存储电量的蓄电池外围套装防水罩,防止出现漏电等情况,保证压电发电的安全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利用了机械力,安全清洁的提供电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人行横道本体;2、防滑楞;3、地上部分;4、地下部分;5、压电片;6、碟簧;7、蓄电池;8、荧光层;9、防水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包括人行横道本体1及组成所述人行横道本体1的地上部分3和地下部分4,所述地上部分3的表面设有防滑楞2,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地下部分4的内部通过压电片5连接,且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地下部分4的内部平行设有碟簧7,所述地下部分4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7,且所述蓄电池7与所述压电片5通过内部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防滑楞2的表面均涂有荧光层8,且所述地上部分3为橡胶或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的所述地上部分。所述蓄电池7的外围套装有防水罩9,充分利用荧光层8发光的特性,在夜间通过路灯、车辆灯使荧光层8进行反光,用于提示经过的行人和车辆,提高了人行横道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进水漏电等情况,因此在蓄电池7的外围安装了防水罩9。
具体的,在安装时将地下部分4预埋到地下,利用行人和车辆经过对压电片5产生的力发电,并将电量存储至蓄电池7内,供于路灯、红绿灯等用电装置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将压电发电技术与人行横道相结合,利用车辆、行人对人行横道产生的力实现发电、集电,电量可用于路灯、红绿灯等用电设备,有效的节省电力,保证供电;同时在人行横道的表面涂上荧光层8,提升人行横道的醒目程度,在夜间可提醒行人和车辆,提高通过人行横道的时的安全性;在存储电量的蓄电池7外围套装防水罩9,防止出现漏电等情况,保证压电发电的安全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利用了机械力,安全清洁的提供电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包括人行横道本体(1)及组成所述人行横道本体(1)的地上部分(3)和地下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部分(3)的表面设有防滑楞(2),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地下部分(4)的内部通过压电片(5)连接,且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地下部分(4)的内部平行设有碟簧(7),所述地下部分(4)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7),且所述蓄电池(7)与所述压电片(5)通过内部线路连接;所述地上部分(3)与所述防滑楞(2)的表面均涂有荧光层(8),且所述地上部分(3)为橡胶或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的所述地上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7)的外围套装有防水罩(9)。
CN201620842042.4U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Active CN206289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2042.4U CN206289484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2042.4U CN206289484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9484U true CN206289484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2042.4U Active CN206289484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9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106A (zh) * 2021-06-17 2021-09-2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垂直受压发电模块测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106A (zh) * 2021-06-17 2021-09-2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垂直受压发电模块测试系统
CN113419106B (zh) * 2021-06-17 2024-03-22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垂直受压发电模块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9358U (zh) 带有垃圾箱和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的广告灯箱
CN203026080U (zh) 能量自给式水上智能广告灯箱
CN206289484U (zh) 一种压电发电式人行横道
CN201547644U (zh) Led照明路灯及其发电系统
CN204774330U (zh) 一种光伏供电景观喷水池
CN204021659U (zh) 一种多用途垃圾箱
CN202529466U (zh) 一种垃圾箱
CN203013187U (zh) 多功能园区指示装置
CN206052784U (zh) 一种压电发电式道路井盖
CN204926738U (zh) 一种太阳能告示牌
CN203004749U (zh) 简易式太阳能临时教学板
CN202835144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太阳能路灯
CN206049383U (zh) 充电桩
CN206112776U (zh) 一种新型路灯
CN204786247U (zh) 一种城市光伏供电景观花台
CN203296079U (zh) 可以利用太阳能充电的报警井盖
CN202338853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2744974U (zh) 弯道提示装置
CN204125863U (zh) 一种太阳能路障
CN203087815U (zh) 风雨自发电安全雨伞
CN203544848U (zh) 具有放大电路的垃圾桶
CN203010479U (zh) 节能led筒灯
CN201925740U (zh) 一种太阳能led灯
CN207049785U (zh) 一种太阳能充气灯
CN102214940A (zh) 太阳能安全环保节能充电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