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4969U - 食物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食物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4969U
CN206284969U CN201621042961.XU CN201621042961U CN206284969U CN 206284969 U CN206284969 U CN 206284969U CN 201621042961 U CN201621042961 U CN 201621042961U CN 206284969 U CN206284969 U CN 206284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food cooking
cooking machine
disk
magnetic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29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自强
徐建飞
陈炜杰
佘艳
唐燕
肖力
曾祥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29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4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4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4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食物料理机,所述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所述搅拌杯的下方设有导磁盘,所述主机设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导磁盘的下方,并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所述线圈盘包括盘体和绕设于所述盘体的电磁线圈,所述盘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磁盘的凹腔,所述凹腔具有与所述导磁盘相匹配的形状,所述电磁线圈包括侧面线圈,所述侧面线圈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食物料理机的加热均匀性,提升食物料理机的加热效率,降低其工作能耗。

Description

食物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食物料理机的加热方式通常为发热管加热,即通电使发热管内的电阻丝通过电流而产生热量。这种加热方式具有较多的缺点,如:热量损失大,加热时间长,易产生加热区域不均匀,又因热量集中在发热管上,散热效率差,容易产生糊底现象,且导致食物料理机难以清洗。同时,现有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结构存在着结构不稳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旨在于提高食物料理机的加热均匀性,提升食物料理机的加热效率,降低其工作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所述搅拌杯的下方设有导磁盘,所述主机设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导磁盘的下方,并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所述线圈盘包括盘体和绕设于所述盘体的电磁线圈,所述盘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磁盘的凹腔,所述凹腔具有与所述导磁盘相匹配的形状,所述电磁线圈包括侧面线圈,所述侧面线圈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电磁线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盘体底部的底部线圈。
可选地,所述盘体连接有磁条,所述磁条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底部线圈相邻。
可选地,所述磁条呈“L”形或长条形或“U”形。
可选地,所述磁条嵌设于所述盘体。
可选地,所述盘体包括第一线盘和第二线盘,所述底部线圈、侧面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线盘或/和第二线盘,所述第一线盘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盘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盘与所述第二线盘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盘的定位柱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盘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侧面线圈包括至少两段侧面分线圈,各所述侧面分线圈沿所述盘体的弧形面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的直径范围是50mm~300mm,所述线圈盘的厚度范围是10mm~50mm。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导磁盘的垂直距离为5mm~20mm。
可选地,所述主机还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的装饰圈、及设于所述装饰圈的减震垫;
所述主机还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分别与电机相连接的控制单元和离合器,及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设于所述主机的外壳;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刀轴和固定于所述刀轴的刀片,该刀片容纳于所述搅拌杯内;
所述线圈盘和所述导磁盘均形成有过孔,所述刀轴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离合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食物料理机为破壁料理机、榨汁机、搅拌机或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食物料理机中设置线圈盘和与线圈盘相对设置导磁盘,可实现食物料理机的电磁加热功能,完成对容纳于搅拌杯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过程。并且,这样的加热方式,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热启动非常快,热效率高达90%以上,可大大提高食物料理机的加热效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线圈盘的盘体设置为具有一凹腔的结构,凹腔用于容纳导磁盘底部,且具有与导磁盘底部匹配的弧度,这样,侧面线圈与导磁盘底部的弧度走向基本一致,侧面线圈工作时的磁力线与导磁盘可以很好地匹配,磁力线可以均匀地穿过导磁盘,从而使得线圈盘对导磁盘的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同时,这样的结构设置,不需要在侧面的电磁线圈增设磁条,可有效节省成本;且侧面线圈不再设有磁条,可使得侧面线圈的分布完全跟随盘体弧度的变化,让导磁盘能更好的接受到侧面线圈的电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线圈盘的加热均匀性,进而提高了食物料理机的加热均匀性,提升了食物料理机的加热效率,降低了其工作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食物料理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的线圈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线圈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线圈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线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第二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二线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食物料理机 130 磁条
10 主机 12 外壳
11 线圈盘 13 装饰圈
110 盘体 15 减震垫
111 第一线盘 16 搅拌杯底座
1111 定位柱 17 离合器
112 第二线盘 18 电机
1121 定位孔 19 线路板
113 承接条 30 搅拌杯组件
114 凹腔 33 搅拌杯
120 电磁线圈 35 刀片组件
121 侧面线圈 351 刀片
1211 侧面分线圈 353 刀轴
122 底部线圈 37 导磁盘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食物料理机100包括主机10和设于主机10上方的搅拌杯组件30,搅拌杯组件30包括搅拌杯33,搅拌杯33的下方设有导磁盘37,主机10设有线圈盘11,线圈盘11设于导磁盘37的下方,并与导磁盘37相对设置。导磁盘37的底部具有一定的弧度,线圈盘11相应地具有与导磁盘37的底部相匹配的结构。
具体地,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100的线圈盘11的一实施例中,线圈盘11包括盘体110和绕设于盘体110的电磁线圈120,盘体110具有用于容纳导磁盘37的凹腔114,凹腔114具有与导磁盘37相匹配的形状,电磁线圈120包括侧面线圈121,侧面线圈121设置于盘体110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食物料理机100中设置线圈盘11和与线圈盘11相对设置的导磁盘37,可实现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加热功能,完成对容纳于搅拌杯33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过程。并且,这样的加热方式,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热启动非常快,热效率高达90%以上,可大大提高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效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线圈盘11的盘体110设置为具有一凹腔114的结构,凹腔114用于容纳导磁盘37底部,且具有与导磁盘37底部匹配的弧度,这样,侧面线圈121与导磁盘37底部的弧度走向基本一致,侧面线圈121工作时的磁力线与导磁盘37可以很好地匹配,磁力线可以均匀地穿过导磁盘37,从而使得线圈盘11对导磁盘37的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同时,这样的结构设置,不需要在侧面的电磁线圈120增设磁条,可有效节省成本;且侧面线圈121不再设有磁条,可使得侧面线圈121的分布完全跟随盘体110弧度的变化,让导磁盘37能更好的接受到侧面线圈121的电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1的加热均匀性,进而提高了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均匀性,提升了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效率,降低了其工作能耗。
此外,无磁条的设计简化了盘体110在注塑时所面临的繁杂工序,大幅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消费者带来实惠。
优选地,电磁线圈120还包括设置于盘体110底部的底部线圈122,以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1的加热效果及加热均匀性,从而使得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均匀性更好、加热效率更高。可以理解的,底部线圈122与侧面线圈121并联或串联,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请进一步参阅图5,盘体110连接有磁条130,磁条130设置于盘体110的底部且与底部线圈122相邻,以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1的加热效果及加热均匀性。此外,由于盘体110的底部为平面,故增设磁条130的成本低。
优选地,磁条130可以呈“L”形或长条形或“U”形。磁条130可以设置有至少两条,且各磁条130周向均布于盘体110的底部,以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1的加热效果及加热均匀性。
优选地,磁条130可通过镶嵌注塑成型嵌设于盘体110,具体地,盘体110可具有用于容纳磁条130的容纳槽。由此,线圈盘11的结构可靠性高,可有效保证线圈盘11及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加热功能。
请参阅图6至图9,盘体110包括第一线盘111和第二线盘112,底部线圈122、侧面线圈121绕设于第一线盘111或/和第二线盘112,第一线盘111与导磁盘37相对设置,第一线盘111设置于第二线盘112的底部。第一线盘111与第二线盘112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线盘111的定位柱1111和设置于第二线盘112的定位孔1121,定位柱1111穿设于定位孔1121,以便于第一线盘111、第二线盘112的装配。第二线盘112的侧面连接有位于侧面线圈121侧面的线圈承接条113,以提高线圈盘11的可靠性,保证其良好的电磁加热性能。
优选地,侧面线圈121的绕线密度可以大于底部线圈122的绕线密度,以提高侧面的加热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1的加热均匀性。可以理解的,侧面线圈121对应的外侧位置无磁条,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在保证线圈盘11有效电磁加热性能的同时,降低其制造成本,从而降低食物料理机100的投入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9,侧面线圈121包括至少两段侧面分线圈1211,各侧面分线圈1211沿盘体110的弧形面依次设置。这样,可以将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感应加热的有效面域转变为多个,从而拓展了其加热的面积,进一步提升了其加热的效果。
线圈盘11大致为一圆盘状结构。
线圈盘11的直径范围是50mm~300mm,优选为100mm~135mm。线圈盘11的厚度范围是10mm~50mm,优选为16mm~25mm。
具体地,实际应用中线圈盘11的尺寸选择,可根据实际食物料理机100的尺寸、额定加热效率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线圈盘11的直径设置为50mm~300mm,厚度设置为10mm~50mm,可使得线圈盘11能够容纳于主机10中,从而完成了食物料理机100中线圈盘11的设置,保证了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加热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盘11在直径与厚度均较小时,还具有热启动速率高,加热效率高、散热效率佳及加热区域均匀等优点,使得应用该线圈盘11的食物料理机100在具有较小体积的同时,还具有加热效率高、散热效率佳及加热区域均匀等优点。
线圈盘11与导磁盘37的垂直距离为5mm~20mm,优选为8mm~15mm。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线圈盘11与导磁盘37的垂直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线圈盘11与导磁盘37的垂直距离为5mm~20mm,可更加合理且更加有效地实现食物料理机100的电磁加热功能,以进一步改善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均匀性,提升食物料理机100的加热效率,并且提高食物料理机100热启动速率,降低其工作能耗,进而实现食物料理机100综合性能的提升。
请参阅图1及图2,主机10进一步包括外壳12、设于外壳12上方的装饰圈13、设于装饰圈13内的减震垫15、及位于减震垫15上方的搅拌杯底座16。线圈盘11固设于搅拌杯底座16中,且位于导磁盘37的下方。
搅拌杯组件30进一步包括部分容纳于搅拌杯33内的刀片组件35,刀片组件35包括刀轴353和与刀轴353连接的刀片351,且刀片351容纳于搅拌杯33中。
搅拌杯底座16大致为一桶状结构,其上端可与搅拌杯33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下端可固设于主机10的外壳12的上部。此外,刀片组件35亦部分容纳于搅拌杯底座16中。
线圈盘11和导磁盘37的中部均开设有过孔(未标示),以供刀片组件35的刀轴353穿过,并且,刀片组件35上的密封圈(未标示)还可封堵导磁盘37中部的过孔,以防止食物由该过孔漏出。刀片组件35穿过导磁盘37和线圈盘11后,与离合器17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食物料理机100中设置有线圈盘11和与线圈盘11相对设置的导磁盘37。当线圈盘11工作时,可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盘37时,导磁盘37可快速发热,从而使得食物料理机100可对容置于其内的食材进行快速加热。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主机10还包括与刀片组件35连接的离合器17、与离合器17连接的电机18、与电机18相连接的离合器17、分别与电机18电连接的线路板19和控制单元(未示出)、及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控制面板(未示出)。该控制面板设于主机10的外壳12。
主机10形成有一容置腔(未标示),电机18、线路板19等部件容纳于该容置腔中。电机18通过离合器17与刀片组件35连接。线圈盘11与线路板19电性连接。
具体地,离合器17包括刀轴离合器(未标示)和与电机18连接的电机离合器(未标示),电机离合器与刀轴离合器契合连接。刀轴离合器套设于刀轴353远离刀片351的一端,电机离合器套设于电机18的输出轴(未标示)。电机18通过刀轴离合器与电机离合器驱动刀轴353和刀片351转动,以对食物进行搅打。
减震垫15开设有容纳槽,电机离合器和电机的输出轴均部分容纳于容纳槽中,以减小电机18、刀轴353及刀片351工作时产生的振动。
本实施例通过在外壳12上设置装饰圈13,以使食物料理机更加美观。将刀轴离合器套设于刀轴353远离刀片351的一端,电机离合器套设于刀轴离合器,电机离合器与电机18连接,电机18通过刀轴离合器与电机离合器驱动刀轴353与刀片351转动。电机离合器和电机的输出轴均部分容纳于减震垫15的容纳槽中,以减小电机18、刀轴353及刀片351工作时产生的振动。
食物料理机100可为破壁料理机、榨汁机、搅拌机或豆浆机等。所述破壁料理机可集合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研磨机等产品功能,可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的下方设有导磁盘,所述主机设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导磁盘的下方,并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所述线圈盘包括盘体和绕设于所述盘体的电磁线圈,所述盘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磁盘的凹腔,所述凹腔具有与所述导磁盘相匹配的形状,所述电磁线圈包括侧面线圈,所述侧面线圈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弧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盘体底部的底部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连接有磁条,所述磁条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底部线圈相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呈“L”形或长条形或“U”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嵌设于所述盘体。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包括第一线盘和第二线盘,所述底部线圈、侧面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线盘或/和第二线盘,所述第一线盘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线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盘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盘与所述第二线盘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盘的定位柱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线盘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线圈包括至少两段侧面分线圈,各所述侧面分线圈沿所述盘体的弧形面依次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的直径范围是50mm~300mm,所述线圈盘的厚度范围是10mm~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导磁盘的垂直距离为5mm~2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的装饰圈、及设于所述装饰圈的减震垫;
所述主机还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分别与电机相连接的控制单元和离合器,及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设于所述主机的外壳;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刀轴和固定于所述刀轴的刀片,该刀片容纳于所述搅拌杯内;
所述线圈盘和所述导磁盘均形成有过孔,所述刀轴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离合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料理机为破壁料理机、榨汁机、搅拌机或豆浆机。
CN201621042961.XU 2016-09-07 2016-09-07 食物料理机 Active CN206284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961.XU CN206284969U (zh) 2016-09-07 2016-09-07 食物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961.XU CN206284969U (zh) 2016-09-07 2016-09-07 食物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4969U true CN206284969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2961.XU Active CN206284969U (zh) 2016-09-07 2016-09-07 食物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4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37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337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
CN110613374B (zh) * 2018-06-20 2022-03-0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料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4969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333812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333820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33372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58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52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93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333806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76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79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96U (zh) 食物料理机
CN103385305B (zh) 一种无绳豆浆机的制浆控制电路
CN20623924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6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462892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462891U (zh) 食物料理机
CN108065753A (zh) 食物料理机及其的加热控制装置
CN206284968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4306672U (zh) 电炊具
CN20650782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674226U (zh) 用于ih加热器的电路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206284962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333821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284981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745252U (zh) 食物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