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9606U -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9606U CN206279606U CN201621367350.2U CN201621367350U CN206279606U CN 206279606 U CN206279606 U CN 206279606U CN 201621367350 U CN201621367350 U CN 201621367350U CN 206279606 U CN206279606 U CN 2062796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stern
- outlet pipe
- collecting gutter
- water pump
- drainage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的盖板上设置通孔,所述地面上设置集水沟,所述集水沟通过通孔或第一管道与第一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设置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蓄水池的侧壁下部通过第二出水管连通附近的市政排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水泵,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集水沟汇集的雨水进入第一蓄水池然后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到市政排水管,第一蓄水池大部分空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内涝排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建筑附设有地下蓄水池,可以汇集贮存建筑的雨水,用于浇灌等用途。这些地下水池一般仅能贮水,功能较单一,在雨水充沛的地方,如果根据天气预报提前排空,大雨内涝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水池排空完全需要人工进行,在间歇性大雨时节,如果没有专门人员抓紧降雨间隙进行排空,水池能够发挥的防内涝作用有限。而且,这些水池仅是各个建筑的单体附属设施,和市政雨水管网没有整体直接联系,无法系统有机的配合市政雨水管网,不利于城市防内涝能力的总体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集水沟汇集的雨水进入第一蓄水池然后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到市政排水管,第一蓄水池大部分空置,大雨内涝时市政雨水管道井的水位上升,可以通过第二水泵进将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缓冲减轻市政雨水管网压力。在降雨间隙水位下降时,水池可通过第二出水管自动排水腾空容量,无需专门人员操作,自动调节配合市政雨水管网,提高城市的总体防内涝能力。如果少雨季节水池仅需要贮水,通过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出水管即可进行蓄水,用于浇灌等用途。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的盖板上设置通孔,在地面上设置集水沟,所述集水沟通过通孔或第一管道与第一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设置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蓄水池的侧壁下部通过第二出水管连通附近的市政排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水泵,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水泵。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水泵的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水泵电连接。
所述集水沟纵横交错排列,所述集水沟的两侧设置挡板。
相邻的所述集水沟之间设置土壤层。
所述集水沟内设置过滤网。
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二蓄水池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蓄水池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窨井盖。
所述第一蓄水池相对位于开口处设置梯子,所述梯子的底端设置支撑平台。
所述第一蓄水池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集水沟汇集的雨水进入第一蓄水池然后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到市政排水管,第一蓄水池大部分空置,大雨内涝时市政雨水管道井的水位上升,可以通过第二水泵进将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缓冲减轻市政雨水管网压力。在降雨间隙水位下降时,水池可通过第二出水管自动排水腾空容量,无需专门人员操作,自动调节配合市政雨水管网,提高城市的总体防内涝能力。如果少雨季节水池仅需要贮水,通过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出水管即可进行蓄水,用于浇灌等用途。
2、本实用新型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水泵的开关,打开开关将第一蓄水池内的水抽出用于浇灌等用途。
3、本实用新型集水沟纵横交错排列,所述集水沟的两侧设置挡板,防止杂物等进入集水沟,造成第一管道或通孔的堵塞。
4、本实用新型相邻的所述集水沟间设置土壤层,用于种植植被,增加城市绿化。
5、本实用新型集水沟内设置过滤网,防止杂物等进入集水沟,造成第一管道或通孔的堵塞。
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第二蓄水池,用于收集建筑物顶层的降水,尤其是在特大降雨中,第二蓄水池能够缓解地面排水的压力,并且将第二电磁阀关闭,为第一蓄水池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便可以通过第二水泵进将尽可能多的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
7、本实用新型第一蓄水池相对位于开口处设置梯子,所述梯子的底端设置支撑平台,方便对第一蓄水池内部进行清洁。
8、本实用新型第一蓄水池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方便获取第一蓄水池是否需蓄满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一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集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2的A处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蓄水池; 11、通孔;12、第一管道;13、第一出水管;14、第一水泵;15、窨井盖;16、梯子;17、支撑平台;18、水位传感器;2、集水沟;21、挡板;22、土壤层;23、过滤网;3、第二出水管;31、第一电磁阀;32、第二水泵;4、市政排水管道; 5、控制器5; 6、第二蓄水池;61、第二管道;62、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1,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盖板上设置通孔11,在地面上设置集水沟2,集水沟2可以设在公园、公路两旁或小区内均可。所述集水沟2通过通孔11或第一管道12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3上设置第一水泵14,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侧壁下部通过第二出水管3连通附近的市政排水管道4,所述第二出水管3上设置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集水沟2汇集的雨水进入第一蓄水池1然后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到市政排水管,第二出水管3位于底部所以第一蓄水池1大部分空置,大雨内涝时市政雨水管道井的水位上升,可以通过控制器5打开第一电磁阀31并启动第二水泵32,第二水泵32进将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1,缓冲减轻市政雨水管网压力。在降雨间隙水位下降时,水池可通过第二出水管3自动排水腾空容量,无需专门人员操作,自动调节配合市政雨水管网,提高城市的总体防内涝能力。如果少雨季节水池仅需要贮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出水管3即可进行蓄水,用于浇灌等用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出水口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水泵14的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水泵14电连接,打开开关将第一蓄水池1内的水抽出用于浇灌等用途。
优选的,所述集水沟2纵横交错排列,所述集水沟2的两侧设置挡板21,防止杂物等进入集水沟2,造成第一管道12或通孔11的堵塞。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集水沟2之间设置土壤层22,用于种植植被,增加城市绿化。
优选的,所述集水沟2内设置过滤网23,防止杂物等进入集水沟2,造成第一管道12或通孔11的堵塞。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第二蓄水池6,所述第二蓄水池6通过第二管道61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1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控制器5连接,用于收集建筑物顶层的降水,尤其是在特大降雨中,第二蓄水池6能够缓解地面排水的压力,并且将第二电磁阀62关闭,为第一蓄水池1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便可以通过第二水泵32进将尽可能多的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1。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窨井盖15,有利于维护、清理第一蓄水池1。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1相对位于开口处设置梯子16,所述梯子16的底端设置支撑平台17,方便对第一蓄水池1内部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18,所述水位传感器18与控制器5连接,方便获取第一蓄水池1是否需蓄满水,尤其是在特大降雨中,蓄水池满后及时关闭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水泵32不在将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向第一蓄水池1。
实施例: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1,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窨井盖15,所述第一蓄水池1相对位于开口处设置梯子16,所述梯子16的底端设置支撑平台17。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盖板上设置通孔11,在地面上设置集水沟2,所述集水沟2纵横交错排列,所述集水沟2的两侧设置挡板21,所述集水沟2内设置过滤网23,集水沟2可以设在公园、公路两旁或小区内均可。所述集水沟2通过通孔11或第一管道12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3上设置第一水泵14,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出水口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水泵14的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水泵14电连接。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侧壁下部通过第二出水管3连通附近的市政排水管道4,所述第二出水管3上设置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18,所述水位传感器18与控制器5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第二蓄水池6,所述第二蓄水池6通过第二管道61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1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控制器5连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池6通过第二管道61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1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控制器5连接,用于收集建筑物顶层的降水,尤其是在特大降雨中,第二蓄水池6能够缓解地面排水的压力,并且将第二电磁阀62关闭,为第一蓄水池1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便可以通过第二水泵32进将尽可能多的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入第一蓄水池1;第一蓄水池1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18,所述水位传感器18与控制器5连接,方便获取第一蓄水池1是否需蓄满水,尤其是在特大降雨中,蓄水池满后及时关闭第一电磁阀31、关闭第二水泵32不在将市政排水管的水抽向第一蓄水池1。
Claims (9)
1.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盖板上设置通孔(11),在地面上设置集水沟(2),所述集水沟(2)通过通孔(11)或第一管道(12)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3)上设置第一水泵(14),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侧壁下部通过第二出水管(3)连通附近的市政排水管道(4),所述第二出水管(3)上设置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水泵(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3)的出水口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水泵(14)的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水泵(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2)纵横交错排列,所述集水沟(2)的两侧设置挡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集水沟(2)之间设置土壤层(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2)内设置过滤网(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第二蓄水池(6),所述第二蓄水池(6)通过第二管道(61)与第一蓄水池(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61)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控制器(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窨井盖(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相对位于开口处设置梯子(16),所述梯子(16)的底端设置支撑平台(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的顶端设置水位传感器(18),所述水位传感器(18)与控制器(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7350.2U CN206279606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7350.2U CN206279606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9606U true CN206279606U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9072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67350.2U Active CN206279606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96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8461A (zh) * | 2020-04-26 | 2020-09-11 | 李海波 | 一种城市防洪紧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2016
- 2016-12-14 CN CN201621367350.2U patent/CN2062796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8461A (zh) * | 2020-04-26 | 2020-09-11 | 李海波 | 一种城市防洪紧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62757U (zh) | 一种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 |
CN102400477A (zh) | 一种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 |
CN207244783U (zh) | 一种防止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 | |
CN204919661U (zh) | 雨水收集结构 | |
CN107190840A (zh) |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106760257A (zh) |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 |
CN203741704U (zh) | 一种用于立交桥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6279606U (zh) |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装置 | |
CN110180255A (zh) |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5636411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 | |
CN107366347A (zh) | 一种地下通道防淹防倒灌排水系统 | |
CN106223403A (zh) | 一种雨水收集/调蓄装置 | |
CN219196145U (zh) | 一种用于绿色矿山防洪治理的排水、储水结构 | |
CN204919660U (zh) | 雨水收集装置 | |
CN104074233A (zh) | 多功能生态型露天蓄水装置 | |
CN201056715Y (zh) | 建筑物雨水回收过滤再利用装置 | |
CN212505675U (zh) | 一种生态本质安全集约下穿立交排水系统 | |
CN210373225U (zh) | 可收集雨水的太阳能发电路灯 | |
CN210947085U (zh) | 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地下室 | |
CN210117787U (zh) |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 |
CN113833016A (zh) | 一种兼顾防洪、排涝、地下管线敷设的综合结构 | |
CN220336077U (zh) | 一种用于下水道的临时储水装置 | |
CN206070639U (zh) | 一种雨水收集/调蓄装置 | |
CN205475661U (zh) | 景观水体下调蓄池 | |
CN205116292U (zh) | 自调节防内涝建筑地下水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