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5932U -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5932U
CN206275932U CN201620832893.0U CN201620832893U CN206275932U CN 206275932 U CN206275932 U CN 206275932U CN 201620832893 U CN201620832893 U CN 201620832893U CN 206275932 U CN206275932 U CN 206275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part
main body
conduit
ear
purify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28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328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5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5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59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导管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位于头部后脑勺部位,包括主体(1)、面盖(2)、耳挂部(3)以及支撑垫(4),所述主体(1)内安装有过滤材料,所述导管部分包括连接部(5)、导管部(6)、鼻罩部(7),所述导管部可以折叠伸缩后收纳在主体的外腔体中,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通过耳挂钩佩戴固定于耳朵处,或通过弹力带固定于额头处,通过安装在内腔体中的过滤材料过滤空气,经过连接部、导管部、鼻罩部进入使用者鼻部或口部。

Description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佩戴于使用者后脑勺部位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的污染催生了大量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
口罩携带方便但佩戴口罩面积太大且有气闷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只用在鼻子部位的呼吸用鼻罩以及鼻塞,而鼻塞放置于鼻孔内会有异物感,也很容易掉出来,鼻罩虽然没有了鼻腔内的异物感,过滤面积也大了一些,但是受到鼻罩整体体积的限制,过滤效果和呼吸阻力也很难做到两全,所以很多鼻罩效果不好,而且佩戴很不美观。
大型空气净化器不方便携带,于是出现了小型的便携式净化器,市面上所有的佩戴于身上的便携式净化器有多种形式,一种是挂在胸前的,净化器的出风口远离鼻部,通过净化后的空气肯定会与周围环境空气不可避免的混合,过滤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这种空气净化器不过是个心里安慰品,尤其是在室外,基本无用。
一种是将空气净化器绑在臂膀上,通过塑料管连接到面部的口罩或呼吸面罩上,虽然有效果,但长长的管道像象鼻,戴上显得非常滑稽,所以有产品没市场。
另外就是头戴式的空气净化器,基本上是前置式的,主体过滤部分在面部的前面,佩戴时会遮挡面部的大部分,这样就与佩戴口罩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且体积重量比口罩大多了,不方便携带而且成本价格都很高,所以使用者寥寥。
还有一种是类似头戴式耳机的净化器,主体过滤部分位于耳边或头上,基本都是采用电驱动过滤,风扇对鼻部进行主动式送风,送风口与鼻部为非接触密封状态,电池续航时间短,过滤材料的过滤面积小,无电时几乎不能够使用。
由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原因,这些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基本上都是不太成熟或者是有设计缺陷的产品,因此难以规模化应用,能够持续使用者极少。
针对现有呼吸用鼻罩以及鼻塞的问题,本发明人已经通过在先申请申请号为2016206465219的《一种呼吸用鼻罩》、申请号为2016206839999的《一种呼吸用小鼻罩》以及申请号为2016207316457的《一种呼吸用小鼻罩》等三个实用新型申请,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品或设计的问题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将主体过滤部分设计为佩戴在使用者的后脑勺部位,这样的有益好处是解决了大面积遮挡面部的问题,结合前述的本发明人在先申请所提出的鼻罩部以及导管部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的主体过滤部分通过导管部和鼻罩部或口罩部与使用者的鼻部或鼻口部直接接触式密封相连,能够真正做到高效过滤并且高效利用,鼻部采用前述的在先申请所述鼻罩或小鼻罩的解决方案,可以将遮挡面部的面积做到最小化,如果采用本发明人在先申请提出的优选的透明小鼻罩以及透明导管部的解决方案,则可以最优化地解决佩戴时的视觉审美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主动吸气过滤式空气净化装置,即通过使用者主动吸气完成对空气的过滤功能,通过最大化主体的过滤部分的过滤面积,优化导管部的管道通气截面面积,完全能够做到即使在无电驱动的状态下也能够正常地轻松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属于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以下简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如下解决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后置式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部分和导管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主体、面盖、耳挂部,所述导管部分包括连接部、导管部、鼻罩部或口罩面罩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通过使用者自主吸气,将空气吸入主体框架内,经过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过滤材料过滤后,经过连接件、导管部和鼻罩部或口罩部等管路,进入使用者鼻腔或口腔,完成对空气的净化过滤,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部可以连接用于鼻孔处的鼻罩部,或用于鼻部和口部的口罩部或呼吸面罩,为具有相同的功能部件,为方便说明,以下统称为鼻罩部。
所述主体具有内腔体,内腔体内可以安装过滤材料,所述主体的一面具有保护过滤材料的面盖,面盖具有镂空通气孔,为进气口,为了方便更换过滤材料,所述面盖为可方便拆卸设计。
所述主体的一边或两边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内腔体相通,可以与连接件进气口相连,为了方便收纳包装,所述连接件为可以折叠、旋转或伸缩结构,所述连接件出气口与导管部进气口相连,导管部出气口与鼻罩部或口罩部相连或自成一体设计。
为了方便收纳或包装,所述主体还具有外腔体,所述导管部优选设计为能够折叠或伸缩状态,将导管部折叠或缩回,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旋转折叠或直接折叠机构进行折叠,可以将鼻罩部或口罩部折叠收纳到主体的外腔体中,这样既干净卫生又能够减小包装收纳的体积,当然也可以设计为没有折叠或伸缩功能的款式,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只是不方便收纳包装,或者是只有内腔体没有外腔体结构的主体框架,将所述导管部分在所述连接部连接铰链处纵向翻转90度左右,将所述导管部贴在所述主体前面的耳挂部下,可以减小主体的整体大小,并不会影响使用功能。还可以在所述外腔体口安装从中间横向开口的弹力帘布,这样可以对鼻罩部起到一定的卫生保护作用。
为了方便佩戴,所述主体两边安装有耳挂部或弹力带,所述耳挂部与通常的眼镜镜架类似,只不过挂在耳朵上的方向相反,可以将所述主体部分直接挂在耳朵上,或通过弹力带环绕在额头或下巴处,将所述主体固定在后脑勺部位,为方便说明,本说明书将耳挂部或弹力带统称为耳挂部。
为了方便收纳包装,所述耳挂部为可以折叠结构,可以将耳挂部折叠后贴近主体表面以减小包装体积。
为了佩戴使用的舒适性、透气性、松紧度以及稳定性,所述主体贴近后脑勺的前面位置还可以增加支撑垫,支撑垫可以采用类似于头戴式耳机的PU皮海绵垫,或者弹力带、网格针织、锦纶织物等等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为前述本发明人的三个在先申请专利的综合优化后的拓展设计方案,所述鼻罩部采用本发明人在先申请的鼻罩或小鼻罩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可以采用口罩面罩的解决方案,所述鼻罩部或口罩面罩的设计方案将不在本说明书中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部的折叠或伸缩功能一样可以采用所述在先申请的关于导管部的可伸缩折叠波纹管、活塞式收缩管以及螺纹调节伸缩的折叠或伸缩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置式空气净化器的实际情况,采用另外的伸缩和折叠解决方案,只为更方便更卫生地折叠收纳所述鼻罩部。
本实用新型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依然是尽量将所述鼻罩部以及导管部设计为全透明化,可以最大化地改善上述现有的空气呼气装置的弊端,做到真正实用,以人为本,服务于人。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处于折叠收纳状态下的实施例一的主体结构图前侧视图。
图2所示为处于打开使用状态下的前侧视图。
图3所示为处于打开使用状态下的后侧视图。
图4为打开面盖的主体内腔体示意图。
图5为耳带部的弹力带示意图。
图6为单个条形支撑垫示意图。
图7为可以横向旋转和纵向旋转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8为进气孔可以伸缩中间可以旋转折叠的导管部示意图。
图9为导管部中间折叠机构分拆示例图。
图10为波纹折叠过滤材料示意图。
图11为连接部可以纵向旋转的进气口管道中心轴向上偏移角度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导管部中间可直接伸缩收纳状态前侧视图。
图13为打开状态下无面盖后侧视图。
图14为整版支撑垫示意图。
图15为连接部横向旋转折叠导管部中间直接伸缩的导管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的一个实施例示例图,以佩戴时的方向看,其中图1所示为处于折叠收纳状态下的主体结构图前侧视图,图2所示为处于打开使用状态下的前侧视图,图3为处于打开使用状态下的后侧视图,本实施例所示后置式空气净化器具有主体部分,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面盖2、耳挂部3、支撑垫4,导管部分包括连接部5、导管部6、鼻罩部7,以及过滤材料8。
如图4所示为所述主体打开面盖2,取出过滤材料8后的主体1内部示图,所述主体1由外壁框架围成主体1的整体腔体,通过主体1腔体的内隔壁111将整个主体1腔体分隔为内外两个腔体,位于面盖2一侧为内腔体11,用于安装过滤材料9或其他配置,容纳过滤后的空气,位于主体前面下部开放式的腔体为外腔体12,如图2所示,所述外腔体12用于收纳折叠导管部6以及鼻罩部7。
如图4所示,所述主体1周边具有卡扣槽13,用于卡扣住面盖2,本示例采用最简单的卡扣方式,当然还可以采用铰链加卡扣、滑槽、内扣、抽屉式等等很多方法,属于同一方法功能,不在此一一列举。
所述主体1外侧两边具有可以卡扣住支撑垫4以及耳挂部3的卡槽14及141,可以使得所述支撑垫4以及耳挂钩31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习惯上下调节佩戴的高低位置,所述卡槽14一边或周边具有凸起或凹陷的止滑结构15,配合耳挂部3的连接滑扣30,可以上下调节并固定连接滑扣30的位置,所述连接滑扣30和耳挂钩31通过铰链相连,可以对耳挂钩31进行旋转折叠,类似的滑动以及止滑结构也可以设计很多种,例如齿条式、螺纹螺杆式、弹片卡等等,应该属于相同的方法功能,不在此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出气孔101,与所述连接部5的进气孔连接,本示例设计为安装在主体1的左边一侧,如果采用前述本发明人在先申请的两边导管部的鼻罩方案,可以设计为两边出气孔,这样佩戴的稳定性会更好,但可能视觉审美效果会差些。
本实施例所述面盖2采用镂空格设计,显然根据款式需要还可以有更多其他设计方案,不拘泥于本实施例采用的矩形款式设计方案,当可更换式过滤材料的框体表面支撑强度够大时,甚至可以不需要所述面盖2,如采用前述在先申请2016206465219中类似的解决方案,直接将过滤材料8安装固定在所述主体1的内腔体11的表面,还可以成为广告载体。
为了方便将所述空气净化器佩戴固定在头部的后脑勺部位,本实用新型借鉴一般眼镜镜架的佩戴方式,将佩戴结构设计成类似镜架的可折叠式耳挂部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耳挂部3的耳挂钩31及连接滑扣30,相比一般镜架样式,是将所述耳挂钩31的尾部弯钩设计得更弯一点,更粗一点,因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器会更重一点,这样可以使得使用者佩戴时更舒服一点。
为了方便佩戴者调节到自己最舒适的位置,所述耳挂部3与主体1的连接滑扣30卡扣在所述主体1的卡槽14处,可以上下调节滑动,为了在使用后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收纳,与眼镜镜架一样,所述耳挂钩31可以折叠贴到主体1前面部位,所述耳挂钩31与连接滑扣30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旋转处设计有凸起结构,可以使得耳挂部3在折叠或打开时位置卡住相对固定不动。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运动时佩戴,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弹力带33,通过与连接滑扣30相同卡扣设计的连接滑扣32固定到主体1的卡槽14及141处,运动时增加一条或两条弹力带,辅助固定到额头或下巴处,也可直接取下连接滑扣30,将所述耳挂钩31更换成弹力带33,所述耳挂钩31和弹力带33能够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佩戴得更加舒适,佩戴时的松紧度更合适,如图2所示,在所述主体1前部即靠近后脑勺一面设计安装支撑垫4,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条形支撑垫4,所述支撑垫4包括支撑体41,柔软弹性体42,与头戴式耳机的贴耳海绵体类似,本实施例将采用常规的PU皮包海绵材料,本实施例采用上下两根长条形支撑体41的设计解决方案,所述支撑体41两端具有卡扣411,具有定位凸起结构412,可以卡扣固定在所述主体1的卡槽14的上下端,拨开卡扣411能够很方便拆下来清洗更换。当然地,所述柔软弹性体42可以采用弹力带、网格针织、锦纶织物等等柔软弹性体,当然地,所述支撑垫4也可以独立的柔软弹性体,比如采用乳胶发泡体直接粘贴在主体前面,也具有相同的功能 ,即所述支撑体4为柔软弹性体。
为了方便收纳和携带,本实施例对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的导管部分设计为可以折叠的解决方案,本实施例所述连接部5分别连接导管部6与主体1,如图7所示为连接部5折叠状态的单独示图,所述连接部5具有连接外壳51,连接内壳52,连接铰链53,所述连接内壳52的出气口520一端为直管管道部分,与所述导管部6相连,进气口一端为扇形管道部分,可以旋转缩进连接外壳51的扇形管道内,出气口520一端具有卡扣521,外壁具有卡槽522、523,所述连接外壳51具有进气口导管510,本实施例采用可旋转的圆形导管,与所述主体1的圆形出气口相连接,所述连接外壳51的出气口处具有卡扣511,当导管部6打开为使用状态时,卡扣511卡在卡槽522处,当导管部6旋转折叠时,卡扣511卡在卡槽523处,起到一定的卡紧固定作用。卡紧固定机构的位置以及设计形状没有标准的规定,有很多方法可以简单地实现,如凸起点、凸起带、卡簧、弹片卡等等,应该理解为属于类似解决方法。
本示例设计导管部6的横截面为矩形款式,所述连接内壳52的进气口横截面520同样为矩形管道设计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内壳52的进气口一端为扇形管道,可以以连接铰链53中心轴为旋转轴,向连接外壳51旋转90°左右缩进连接外壳51的扇形管道腔体中,本示例所述连接内壳52的扇形管道的两扇形边夹角设计为105度左右,这样设计的有益好处是即便是导管部6折叠旋转90度,也能够确保连接内壳52的进气口处始终处于连接外壳51的扇形腔体中,本示例设计为旋转80度即可将鼻罩部7折叠放置到所述主体1的外腔体12中,连接外壳51的扇形腔体内以铰链53中心轴为圆心的扇形夹角也为105度左右,具有凸出1mm左右的台阶,所述连接内壳52的进气口处具有一圈硅胶垫圈,当连接内壳52旋转打开为使用状态时正好抵住在凸出的台阶处,起到密封作用。根据具体款式设计的需要,旋转折叠的度数和扇形管道的扇形夹角可以在70-120度左右,连接内壳52的扇形管道处的扇形夹角优选为大于旋转折叠的角度5-20度左右,所述扇形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形管道设计方案,如果采用圆形、半圆线或其他截面形状的管道设计方案,可以以旋转轴径向截面来计算角度,从旋转轴径向截面来看依然为扇形,可以统称为扇形管道。
当然地,旋转折叠处不一定都设计为扇形,设计为其他款式比如三角形都可以,只要确保打开时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使得管道内保持为密封状态即可,当然地,连接内壳52也可以不设计扇形管道,只不过折叠收纳时有90度左右的敞开状态,但并不影响使用,只是卫生状况会差一些。
为了方便调节所述鼻罩部7在使用者鼻部的前后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舒适度以及密封效果,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导管部6的进气口600一端为矩形直管设计,管口安装有密封圈601,直管部分长10-35mm左右,本实施例设计为25mm,可以插进所述连接外壳52的直管部分,可以进行活塞式伸缩以调节导管部的长度,所述直管部分具有齿条602的设计方案,与所述连接外壳52的卡扣521配合起到调节并固定导管部6长度的作用,当然地,所述活塞式伸缩调节的两个直管部分也可以采用接近于直管形状的大弧度同心圆弧形管道的解决方案,具有相同的效果,可以理解为是直管管道。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述鼻罩部7具有对应于鼻孔部位的排气阀,为了防止呼出的废气回流,本实施例在所述进气口600的直管部位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采用前述在先申请中的单向止回阀解决方案。
本实施例所述鼻罩部7采用前述在先申请中的单边小鼻罩,与导管部6的前半段为自成一体的整体设计方案,与鼻孔的接触部分采用双密封封边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可以让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时,通过自主吸气就能够进行轻松的空气过滤,当然地,也可以安装微型风扇进行主动式送风过滤。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部分整体长度在180-230mm左右,本实施例设计为210mm左右,本实施例所述主体1的宽度设计145mm左右,为了方便折叠收纳,本实施例将所述导管部6从中间五分之二左右位置或中间分成导管部前段61和导管部后段62,设计有旋转折叠机构63,如图2所示折叠机构63的打开状态,图8所示为折叠机构63的旋转折叠后的状态。
如图9所示为所述导管部6从折叠机构63处分解开的状态,所述折叠机构63具有与导管部前段61的进气口处上下壁相连的上下两片扇形挡片631,扇形弧形外侧具有弹性挡片633,本实施例弹性挡片633设计长度为33mm左右,宽12mm左右,比两片扇形挡片631之间的整体高度宽1mm,即每边比所述扇形挡片631表面高出0.5mm左右。与导管部后段62的出气口处上下壁相连的上下两片扇形挡片632,所述扇形挡片631、632的外弧是以连接铰链630的轴心为圆心的弧形,所述上下两片扇形挡片632的内侧具有与外弧同心圆的弹性挡片导槽6321,本实施例设计导槽深0.6mm左右,沿着导管部后段62的框架外侧的内壁延伸,导槽总长35mm左右,装配的时候将所述弹性挡片633插入导槽6321中,可以使得所述弹性挡片633在导管部前段61以连接铰链630为轴心旋转折叠时,能够沿着所述导槽6321进行伸缩,当折叠时弹性挡片633沿着导槽6321被弯曲成弧形,组合成一个封闭结构,以防止折叠收纳时有异物或灰尘进入,当打开使用时不影响空气的流通。
本实施例所述导管部6的折叠机构63对模具精度要求略高,可以将打开使用状态下的衔接部位设计为斜面、凹槽或台阶式接触,本实施例对接触面采用一定的小凹槽设计,如图9所示纵向接触面斜边凹槽6324和斜边凸起6314,横向弧形凹槽6323和弧形凸起带6313,在打开使用状态下可以增加密封性,当然地,也可以在使用状态下的接触部位安装硅胶垫片来提升密封性,如果模具精度好,公差小,用于日常的防护级别可以不必要安装垫片,本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分和导管部分不拘泥于采用塑料或金属注塑而成,优选导管部分采用透明塑料。
进一步地,为了在打开使用时固定住导管部前段61,本实施例所述扇形挡片632边上具有小凸起6322,配合导管部前段61上的小凹槽6312,起到使用状态下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的一个显著性特征就是过滤材料的有效过滤面积比现有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无电驱动状态下也能够通过使用者的自主吸气轻松完成对空气的高效过滤,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图10所示的波纹折叠式过滤材料8,本实施例所述主体1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是以主体1的正后视图横截面为矩形,不包括所示连接部5的宽度为145mm左右,高75mm左右,所述过滤材料8有效过滤面积长140mm左右,宽70mm左右,波纹齿高6mm左右,每1cm两个波纹,展开后的实际有效过滤面积约为230cm²,而常用的一次性口罩的长宽虽然为175mmX90mm,展开面积约为150cm²,但佩戴后的实际有效过滤面积最多只有60%左右,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材料的有效过滤面积是传统一次性口罩以及立体折叠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的2-3倍,如果采用同样的过滤材料,呼吸阻力会下降至少一半,呼吸起来会更舒适,完全可以做到无电驱动状态下的自主呼吸过滤。
为了让使用者在佩戴使用时暂时不想用,而又不想马上取下来收纳,本实用新型将连接部5的进气口导管510设计为圆管型,连接到主体1的出气口的圆形导管中并能够旋转90度左右,可以在使用者佩戴所述后置式空气净化器时,能够将导管部6连同鼻罩部7向上旋转90°至耳朵后处于向上的竖直状态,这样的设计相对于只横向折叠不纵向旋转的设计方案会更复杂一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将所述进气口圆形导管510的中心轴设计为以水平轴为基础向上偏转了15度,如图11所示为连接部5的进气口圆形导管510与所述主体1的出气口圆形导管101连接状态的局部图,所述主体1的出气口导管101与所述连接部5的进气口导管510一样向上偏转了15度,这样设计的有益好处是,当使用者在将导管部6向上旋转至耳朵后侧时,导管部6与耳朵的交汇处的位置距离会相对远一些,可以避开擦到部分使用者的耳朵,这样实施会增加模具难度,但更加人性化。
为了使呼吸状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可以在所述主体中设置放置熏香片,比如薄荷脑精油,或其他功能性产品,放置于如图4所示内腔体11中的镂空盒116中,起到辅助功能性作用,显然,作为一个辅助性功能,所述熏香片可以设计在内腔体的任意空闲位置。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例图,为折叠收纳状态下的前侧视图,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依然采用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的主体1框架,相同的面盖2,相同的耳挂部3,将所述主体1前部的支撑垫4设计为整体的支撑体43,和整版的柔软弹性体44,如图14所示,所述支撑体43上具有柔软弹性体44,所用材料与实施例一所述支撑垫材料相同,只是将所述长条形分体式支撑垫设计为整版支撑垫,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统称为支撑垫4以及支撑体、柔软弹性体。
本实施例导管部6采用中间部分长距离伸缩式的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如图12所示为导管部前段缩回导管部后段中,并且将鼻罩部7折叠收纳到主体1的外腔体12中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连接部5设计为简单的只能横向折叠的连接外壳55样式,所述连接外壳55具有扇形内腔,与实施例一连接外壳5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外壳55没有圆形进气口导管,不能向上进行旋转,通过螺丝、焊接、粘贴或卡扣与所述主体1的出气口102直接相连,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打开使用状态下的后侧视图,由于本实施例导管部6采用导管前段64从中间直接收回进导管部后段65中,收缩后的导管部分的整体长度大大缩短了,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将所述连接部5的整体或大部分设计到所述主体1的出气口102一侧框架内,可以缩小主体1的整体体积,或者是扩大所述主体1的横向宽度以更大化过滤材料的有效过滤面积,当然地,本实用新型为大面积过滤材料设计方案,也可以使用非折叠波纹过滤材料,直接采用简单的一片层叠复合式过滤材料,甚至两片层叠复合式过滤材料的实施方案,毕竟平面片状过滤材料能够更方便地大规模生产,如果采用所述平面片状过滤材料,需在主体框架内增加一层镂空透气支撑架。
图15为本实施例导管部6在伸出使用状态下单独示图,本实施例在导管部6与连接部5处没有做伸缩调节长度的设计,导管部后段65的进气口处具有与实施例一所述连接内壳52的扇形管道类似的结构,本实施例与导管部6为自成一体设计,这里的扇形管道也可以理解为是连接部5的连接外壳与导管部6连成一体。
本实施例将可以伸缩调节导管部6长度的功能合并到导管部6中间的伸缩结构处,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导管部6的导管部前段64与导管部后段65为同心圆弧形设计,导管部前段64可以大部分缩进所示导管部后段65的弧形管道中,所述导管部前段64的进气口处具有密封垫,进气口弧形外壁具有凹槽或凸起卡齿槽641,卡齿槽641齿条长10-30mm左右,本实施例设计为20mm左右,所述导管部后段65的出气口具有卡扣651,可以在使用时调节导管部6的长度时起固定作用,所述导管部前段64靠近鼻罩部7一端具有卡扣凹槽642,当导管部前段64缩进导管部后段65管道中时起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导管部6的实施例依然采用的是方管导管部,这样的伸缩设计也可以采用圆形、半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导管部设计,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并不拘泥于本实施例的设计样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材料可以采用塑料甚至金属材料,伸缩部位如果不用密封垫圈,可以采用提高模具精度,采用自润滑塑料,如POM、TPEE等材料,以提高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有解决方案均可相互组合实施,显然不应拘泥于本说明的两个实施例。
本说明所有数据都可以缩小50%左右,可以放大200%左右,上述所有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数据、使用材料、成型方式以及图形的比例,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应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限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描述可能会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实施例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者没有详细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特征、实施或特点还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实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权。

Claims (11)

1.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导管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位于头部后脑勺部位,包括主体(1)、面盖(2)、耳挂部(3),所述主体(1)内安装有过滤材料,所述导管部分包括连接部(5)、导管部(6)、鼻罩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分隔成内腔体(11)和外腔体(12),所述内腔体(11)具有出气口,安装有过滤材料,所述主体(1)框架周边设有固定可卸式面盖(2)的卡扣,主体(1)两侧设有卡住耳挂部(3)以及支撑垫(4)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面设有支撑垫(4),所述支撑垫(4)具有支撑体以及柔软弹性体,所述支撑体可卡扣固定在所述主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3)包括耳挂钩(31)与连接滑扣(30),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滑扣(30)安装于主体(1)两侧卡槽处,能够上下移动调节高度,所述耳挂钩(31)可折叠到所述主体(1)的前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3)包括弹力带(33)与连接滑扣(32),所述连接滑扣(32)安装于主体(1)两侧卡槽处,能够上下移动调节高度,所述弹力带(33)通过环绕在额头或下巴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连接外壳和连接内壳,所述连接内壳能够通过连接铰链进行旋转折叠伸缩,所述连接外壳进气口与所述主体(1)的出气口相连,连接内壳的出气口与所述导管部(6)相连,所述连接外壳和连接内壳设有用于固定的卡扣和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部(5)的连接外壳和连接内壳具有扇形管道,连接内壳扇形管道能够横向旋转缩进连接外壳扇形管道内,旋转折叠的度数以及扇形管道的扇形两边的夹角在70-120度,连接内壳扇形管道的扇形夹角大于旋转角度5-20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部(5)的连接外壳的进气口管道为圆形管道,与所述主体(1)出气口圆形管道相连并能够使导管部纵向旋转至垂直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6)从中间分成导管部前段(64)和导管部 后段(65),为直接伸缩式,导管部前段(64)能够从中间直接缩回进导管部后段(65)中,所述导管部前段(64)和导管部 后段(65)整体呈弧形管道,为同心圆弧管道,所述导管部后段(65)出气口处具有卡扣,所述导管部前段(64)进气孔段具有能够调节固定长度的卡齿槽,齿条长10-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6)从中间分成导管部前段(61)和导管部 后段(62),两者之间为旋转折叠式,两者通过连接铰链连接进行旋转折叠,折叠部分具有与所述导管部前段(61)和导管部 后段(62)上下管壁连接的扇形挡片,所述导管部前段(61)的扇形挡片内侧具有弹性挡片导槽,所述导管部前段(61)进气口外侧具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可在弹性挡片导槽中滑动伸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后段(62)进气口段为直管管道或与连接内壳出气口管道为同心圆弧形管道,所述连接内壳出气口处具有卡扣,配合所述导管部后段(62)进气孔段具有能够调节固定长度的卡齿槽进行一定的长度调节,齿条长10-30mm。
CN201620832893.0U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5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893.0U CN206275932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893.0U CN206275932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5932U true CN206275932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28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5932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59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3718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张玉梅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安全帽
CN112587820A (zh) * 2020-12-23 2021-04-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收纳式折叠电动口罩
WO2022159376A1 (en) * 2021-01-19 2022-07-28 American PAPR LLC Powered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CN115666734A (zh) * 2020-05-18 2023-01-3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3718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张玉梅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安全帽
CN108783718B (zh) * 2018-07-18 2021-01-22 北京中环云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安全帽
CN115666734A (zh) * 2020-05-18 2023-01-3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N115666734B (zh) * 2020-05-18 2023-10-13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N112587820A (zh) * 2020-12-23 2021-04-0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收纳式折叠电动口罩
WO2022159376A1 (en) * 2021-01-19 2022-07-28 American PAPR LLC Powered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5932U (zh) 一种头部后置式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KR101355247B1 (ko) 코 마스크
CN107454856A (zh)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口罩
CN105617565B (zh) 一种过滤式呼吸面罩
CN205626758U (zh) 具过滤匣的鼻罩式呼吸防护具
CN106858822A (zh) 低阻力防护口罩
CN204182039U (zh) 一种便携式个人空气净化系统
CN107007950A (zh) 一种主动式辅助呼吸面罩
CN203012280U (zh) 多功能眼镜
CN203790465U (zh) 便携式个人空气处理装置
CN101152596A (zh) 近鼻洁净空气供给器
KR20130040211A (ko) 입체 마스크
CN104771847A (zh) 架耳式风滤呼吸器
CN104307118A (zh) 一种眼镜鼻罩式空气净化器
CN201070017Y (zh) 一种保健口罩
CN104225829A (zh) 一种主动送气式防尘口罩
CN204261224U (zh) 一种主动送气式防尘口罩
KR102379445B1 (ko) 기능성을 향상시킨 모자
CN211835878U (zh) 一种无菌送风呼吸帽
CN101564207A (zh) 带支架的分体式口罩
CN206822972U (zh) 一种主动式辅助呼吸面罩
CN204261216U (zh) 一种背负式个人空气净化系统
CN207054889U (zh) 一种盐雾智能口罩
CN206183828U (zh) 鼻罩
CN207885715U (zh) 一种可以临时供氧的医用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