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1417U - 低频吸声体 - Google Patents

低频吸声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1417U
CN206271417U CN201621167647.4U CN201621167647U CN206271417U CN 206271417 U CN206271417 U CN 206271417U CN 201621167647 U CN201621167647 U CN 201621167647U CN 206271417 U CN206271417 U CN 206271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ound absorption
support plate
rear shell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76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76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1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1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1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频吸声体,包括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所述后壳为正面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底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壳的底端连接,所述顶板后端与所述后壳的顶端连接,所述吸声柱嵌设在所述底板、后壳及顶板围成的嵌槽内,所述吸声柱的正面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围成吸声腔。通过不同深度的凹槽吸收不同频段的声波,同时未被吸声柱吸收的部分低频声波,穿过吸声柱后进入吸声腔内,被所述吸声腔消耗,从而达到有效吸收低频噪音,降低室内混响回声的效果。

Description

低频吸声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声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频吸声体。
背景技术
驻波是听音环境的大敌,尤其是在小空间内驻波的影响尤为明显,驻波产生的原因是声音在墙面之间来回反射,反射波碰在一起,而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最后的声波动变成在原地振动、不会移动的波,造成室内混响回声,所以,在建筑声学中,需要采用针对低频噪音的吸声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频吸声体,能有效吸收低频噪音,降低室内混响回声。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频吸声体,包括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所述后壳为正面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底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壳的底端连接,所述顶板后端与所述后壳的顶端连接,所述吸声柱嵌设在所述底板、后壳及顶板围成的嵌槽内,所述吸声柱的正面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围成吸声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后壳内设有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间隔设置将所述吸声腔分成三个腔室,且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远离所述吸声柱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后壳连接。
所述后壳包括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的一侧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的另一侧呈夹角连接。
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背板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吸声柱的背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矩形腔室,所述第一支板、第一侧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第一梯形腔室,所述第二支板、第二侧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第二梯形腔室。
所述吸声柱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及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两个第三凹槽分别设置在吸声柱的正面的两侧,两个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吸声柱的正面的中部,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置在不同第二凹槽与不同第三凹槽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均由吸声柱的顶端延伸至其底端。
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20mm-4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10mm-200m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为5mm-10mm。
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
所述底板、顶板、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均为EPS材料板,所述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与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热熔连接。
所述后壳的外表面均覆盖有GRG喷涂层。
所述吸声柱为聚胺酯吸声棉柱,所述吸声柱为矩形立柱,其正面两侧设有倒角。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低频吸声体,将吸声柱嵌设在所述底板、后壳及顶板围成的嵌槽内,且直接在吸声柱的正面间隔开设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通过不同深度的凹槽吸收不同频段的声波,同时未被吸声柱吸收的部分低频声波,穿过吸声柱后进入到由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围成吸声腔内,被所述吸声腔消耗,从而达到有效吸收低频噪音,降低室内混响回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频吸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频吸声体的透视示意图;
图4为吸声柱未装配时低频吸声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板,20、顶板,30、吸声柱,310、第一凹槽,320、第二凹槽,330、第三凹槽,40、后壳,401、吸声腔,410、第一支板,420、第二支板,430、背板,440、第一侧板,450、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低频吸声体,包括底板10、顶板20、后壳40及吸声柱30,如图4所示,所述后壳40为正面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底板10的后端与所述后壳40的底端连接,所述顶板20后端与所述后壳40的顶端连接,所述吸声柱30嵌设在所述底板10、后壳40及顶板20围成的嵌槽内,所述吸声柱30的正面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310、第二凹槽320及第三凹槽330,所述第一凹槽31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320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32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330的深度,所述底板10、顶板20、后壳40及吸声柱30围成吸声腔401。
将吸声柱30嵌设在所述底板10、后壳40及顶板20围成的嵌槽内,且直接在吸声柱30的正面间隔开设第一凹槽310、第二凹槽320及第三凹槽330,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所述第一凹槽31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320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32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330的深度,通过不同深度的凹槽吸收不同频段的声波,同时未被吸声柱30吸收的部分低频声波,穿过吸声柱30后进入到由底板10、顶板20、后壳40及吸声柱30围成吸声腔401内,被所述吸声腔401消耗,从而达到有效吸收低频噪音,降低室内混响回声的效果。该低频吸声体主要用于私人影院、琴房、客厅等。所述正面指的是低频吸声体使用时面对声源的一侧,反之则为反面。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后壳40内设有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间隔设置将所述吸声腔401分成三个腔室,且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远离所述吸声柱3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后壳40连接。同时设置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不仅能加强对吸声柱30的支撑作用,使吸声柱30能稳固地直立于所述嵌槽内,避免吸声柱30塌陷,而且通过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将吸声腔401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腔室,不同的空腔独立吸声,吸声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所述后壳40包括背板430、第一侧板440及第二侧板450,所述第一侧板440的一侧与所述背板430的一侧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50的一侧与所述背板430的另一侧呈夹角连接。所述背板430、第一侧板440及第二侧板450一体成型,且第一侧板440、第二侧板450分别与背板430呈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夹角为135°,这样不仅便于所述低频吸声体置于墙角处,方便安装,且第一侧板440及第二侧板450朝向吸声柱30倾斜设置,进一步加强对吸声柱30的支撑作用。所述夹角优先90°至150°。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背板430的内壁连接,所述后壳40及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吸声柱30的背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背板430及吸声柱30围成矩形腔室,所述第一支板410、第一侧板440、背板430及吸声柱30围成第一梯形腔室,所述第二支板420、第二侧板450、背板430及吸声柱30围成第二梯形腔室。不同大小的腔室,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低频声波,吸声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吸声柱30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凹槽310、两个所述第二凹槽320及两个所述第三凹槽330,两个第三凹槽330分别设置在吸声柱30的正面的两侧,两个第二凹槽320分别设置在吸声柱30的正面的中部,两个第一凹槽310分别设置在不同第二凹槽320与不同第三凹槽330之间,所述第一凹槽310、第二凹槽320及第三凹槽330均由吸声柱30的顶端延伸至其底端。这样设置能更好地吸收不同频段的音频,使吸声柱30高度范围的低频能更好地被吸收,所述第一凹槽310、第二凹槽320及第三凹槽330间隔均匀布置,这样布置吸声效果更好,且符合产品工艺设计需求,增加吸声柱30的强度与美观度。
所述第一凹槽310的深度为20mm-400mm,所述第二凹槽320的深度为10mm-200mm,所述第三凹槽330的深度为5mm-100mm。根据声音扩散波长的不同,采用不同深度的凹槽对不同频段的声波进行吸声,从而能实现对更宽频段的声波的吸收,更好地降低室内混响噪音。为确保吸声效果及工艺要求,所述第一凹槽310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二凹槽320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三凹槽330的宽度为30mm-600mm。本实施例所述吸声柱30的高*宽为1200mm*300mm,在小空间内可以单独使用所述低频吸声体,在大空间内,可以采用将多个所述低频吸声体拼在一起使用,房间越大,可以拼越多个,达到更好的吸声效果。
所述底板10、顶板20、后壳40及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均为EPS材料板,所述后壳40及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10和顶板20分别与后壳40及第一支板410、第二支板420热熔连接。所述后壳40的外表面均覆盖有GRG喷涂层。所述吸声柱30为聚胺酯吸声棉柱,所述吸声柱30为矩形立柱,其正面两侧设有倒角。该低频吸声体以高密度EPS及聚胺酯吸声棉为基材,该基材具有质量轻,易加工成形的特点,通过声学软件模拟计算出所需的图形,使用数控机切割技术加工出后壳40、顶板20、底板10及吸声柱30,再用热溶技术将后壳40、顶板20及底板10粘合在一起,最后对后壳40表面进行覆盖高强度GRG喷涂干后,将吸声柱30嵌入后壳40,使后壳40与吸声柱30之间形成三个低频吸收空腔。GRG喷涂层使该低频吸声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很好的柔韧性,不易破损、变形和开裂。该低频吸声体防火性能好,重量只有木质产品的三分之一,甲醛释放低,能满足多种建声的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所述后壳为正面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底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壳的底端连接,所述顶板后端与所述后壳的顶端连接,所述吸声柱嵌设在所述底板、后壳及顶板围成的嵌槽内,所述吸声柱的正面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底板、顶板、后壳及吸声柱围成吸声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内设有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间隔设置将所述吸声腔分成三个腔室,且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远离所述吸声柱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后壳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的一侧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的另一侧呈夹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背板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吸声柱的背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矩形腔室,所述第一支板、第一侧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第一梯形腔室,所述第二支板、第二侧板、背板及吸声柱围成第二梯形腔室。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柱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及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两个第三凹槽分别设置在吸声柱的正面的两侧,两个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吸声柱的正面的中部,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置在不同第二凹槽与不同第三凹槽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均由吸声柱的顶端延伸至其底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20mm-4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10mm-200m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为5mm-1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为30mm-600mm。
8.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板、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均为EPS材料板,所述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与后壳及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热熔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外表面均覆盖有GRG喷涂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频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柱为聚胺酯吸声棉柱,所述吸声柱为矩形立柱,其正面两侧设有倒角。
CN201621167647.4U 2016-11-01 2016-11-01 低频吸声体 Active CN206271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647.4U CN20627141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低频吸声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647.4U CN20627141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低频吸声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1417U true CN206271417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7647.4U Active CN20627141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低频吸声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14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1923A (zh) * 2018-04-27 2020-12-04 佛图恩有限公司 提供麦克风音频输入信号的被动降噪的手机套
CN115013120A (zh) * 2022-06-22 2022-09-06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1923A (zh) * 2018-04-27 2020-12-04 佛图恩有限公司 提供麦克风音频输入信号的被动降噪的手机套
CN112041923B (zh) * 2018-04-27 2024-05-28 佛图恩有限公司 提供麦克风音频输入信号的被动降噪的手机套
CN115013120A (zh) * 2022-06-22 2022-09-06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
CN115013120B (zh) * 2022-06-22 2023-07-14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43988A (en) Lightweight unit
CN206271417U (zh) 低频吸声体
CN206352461U (zh) 具有多层衰减吸收结构的隔音实木复合门
CN208968026U (zh) 隔音结构和空调器
CN206189780U (zh) 一种具有吸音效果的装饰板材
CN206267335U (zh) 高频吸声体
CN204760018U (zh) 一种微孔蜂窝吸声结构
CN209353498U (zh) 用于建筑施工楼层之间保温隔声的垫板
CN209244016U (zh) 隔音砖体
CN207582703U (zh) 一种隔音板
CN204755412U (zh) 一种鼓风机消音装置
CN206220407U (zh) 一种装配式吸音板
CN205822035U (zh) 一种充气调节式声屏障
CN206267343U (zh) 全频扩散体
CN206267336U (zh) 全方位低频陷阱
CN205677111U (zh) 一种复合多孔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
CN209211673U (zh) 一种隔/吸音双功能模块
CN206693412U (zh) 适用于气流环境下的吸声模块
CN212671062U (zh) 一种室内用的隔热隔音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05836118U (zh) 隔音垫及车辆
TWI752540B (zh) 吸音裝置
CN110029746A (zh) 防水宽频复合铝合金吸声体
CN207974270U (zh) 建筑声学扩散墙
CN217280024U (zh) 布艺角位低频吸音体
TWI575961B (zh) Speaker bo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0 No. 12 Huashan Road, Shi 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0 Mount Huangshan Road, Dalong industrial area, Dalong street, Guangzhou, Guangdong, 4, No. 4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ound doctor acoustic techniqu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