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0522U -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0522U
CN206270522U CN201621440694.1U CN201621440694U CN206270522U CN 206270522 U CN206270522 U CN 206270522U CN 201621440694 U CN201621440694 U CN 201621440694U CN 206270522 U CN206270522 U CN 206270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plate
light
exiting surface
groov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06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al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ha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ha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ha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06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0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0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05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和光学介质,扩散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出光面上开设有凹槽,光学介质设置在凹槽内,光学介质内部嵌入扩散粒子、吸光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扩散板不仅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通过吸光粒子能够有效减弱扩散板主体四周边缘的光线,通过扩散粒子能够提高光线的均匀性,从而有效改善扩散板四周边缘的亮边现象,使扩散板的出光面光线平衡、均匀。

Description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工作过程中,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后方的背光源模组发出光线,光线透过显示面板被人眼看到。背光源可分为有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光式背光源,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通常使用直下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是在液晶显示器的背面设置多个光源,为了使得多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均匀地照射显示面板,通常在光源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扩散板将光源的光进行均匀扩散。
但是,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中,为了追求模组的薄型化设计,模组的厚度越来越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传播后,光线会在模组的四周边缘区域聚集,形成亮边,导致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不均匀,影响显示质量。
因此,如何改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画面显示存在亮边以及画面显示不均匀的现象,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其旨在改善现有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存在亮边、导致画面显示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和光学介质,所述扩散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光学介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学介质内部嵌入扩散粒子、吸光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凹槽均为环形。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凹槽同心设置,且多条所述凹槽依次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排布,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的深度逐级递减或不变。
进一步地,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吸光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减。
进一步地,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扩散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主体和所述光学介质的折射率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硒颗粒、碳酸钙颗粒、有机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主体采用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包括光源和上述扩散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一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相比现有的扩散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散板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扩散板主体的出光面的四周边缘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填充光学介质,从而能够将扩散粒子和吸光粒子嵌入在光学介质的内部,即在扩散板主体的出光面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扩散粒子和吸光粒子,不仅没有增加扩散板的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通过吸光粒子能够有效减弱扩散板主体四周边缘的光线,通过扩散粒子能够提高光线的均匀性,从而有效改善扩散板四周边缘的亮边现象,使扩散板的出光面光线平衡、均匀。
相比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扩散板,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不仅没有增加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发出的光线平衡、均匀。
相比现有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使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不仅没有增加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画面显示均匀,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扩散板沿剖切线II-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扩散板射入光线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扩散板;110-扩散板主体;120-光学介质;130-扩散粒子;140-吸光粒子;111-入光面;112-出光面;113-凹槽;200-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10-光源;300-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10-液晶显示面板;311-彩膜基板;312-阵列基板;313-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虚体结构,例如孔、槽、腔等,不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实体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散板100。扩散板100包括扩散板主体110、光学介质120、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扩散板主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111(请参阅图2)和出光面112。出光面112上开设有凹槽113。凹槽113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凹槽113均为环形。多条凹槽113同心设置,且多条凹槽113依次从靠近出光面112的边缘向靠近出光面112的中心排布。
凹槽1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测试中,亮边的宽度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凹槽113的数量为三条。容易理解的是,凹槽113的数量、形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只要能够满足上述条件地容置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即可。
光学介质120填充在凹槽113内。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嵌入在光学介质120的内部。光学介质120为透明材质,其作用在于,将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稳定地固定在扩散板主体110上。
图2为图1中扩散板100沿剖切线II-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
扩散板主体110和光学介质120的折射率相等。具体的,可以使扩散板主体110和光学介质120选用相同的材料制成,扩散板主体110可采用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压克力(PMMA)、丙烯酸(MMA)等透光性聚合材料或合成材料构成。扩散粒子130可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硒颗粒、碳酸钙颗粒、有机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扩散粒子130选用二氧化硅颗粒或二氧化硒颗粒。
从靠近出光面112的边缘的凹槽113至靠近出光面112的中心的凹槽113中,吸光粒子140的数量逐级递减,扩散粒子130的数量逐级递增。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圆形点代表扩散粒子130,方形点代表吸光粒子140。
吸光粒子140的数量逐级递减的理由在于,扩散板主体110的出光面112的边缘向中心的区域内光线聚集的程度一般是逐渐降低的,亮度也是逐渐降低的。靠近中心的区域相对于靠近边缘的区域所需要的吸光粒子140的数量较少,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设置吸光粒子140的数量逐级递减还能够节约成本。
扩散粒子130的数量逐级递增的理由在于,扩散板主体110的出光面112的四周边缘区域相对中心区域会形成亮边,造成四周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显示不平衡。在四周边缘区域内越靠近中心区域的地方,也就是在四周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的交界处设置较多的扩散粒子130,能够弱化四周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的差异、弱化显示不平衡的缺陷。相应的,在四周边缘区域相对于远离中心区域的地方设置较少的扩散粒子130,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能节约成本。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扩散板可以包括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中的任一种,只具有扩散粒子130或吸光粒子140都能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光线在模组的四周边缘区域聚集、形成亮边的缺陷。当然,同时具有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形成亮边的缺陷。
从靠近出光面112的边缘的凹槽113至靠近出光面112的中心的凹槽113中,凹槽113的深度可以逐级递减,也可以不变。本实施例中,三条凹槽113的深度从出光面112的边缘向中心逐级递减。
容易理解的是,各个凹槽113的深度也可以采用其他设计形式,只要能够满足吸光粒子140的数量逐级递减以及扩散粒子130的数量逐级递增的设计要求即可。凹槽11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矩形、楔形、三角形等。本实施例中,凹槽1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图3为图2中扩散板100射入光线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参阅图3。
光线从扩散板主体110的入光面111射入,光线在光学介质120内射入到扩散粒子130上发生折射,从而被扩散,光线射入到吸光粒子140上被吸收,从而光强减弱。在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的共同作用下,原本会聚集在四周边缘区域的光线被扩散和弱化,从而使扩散板主体110的出光面112不会出现亮边现象,使散板主体的出光面112亮度均匀。
本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100中,在扩散板主体110的出光面112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扩散粒子130和吸光粒子140,不仅没有增加扩散板100的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通过吸光粒子140能够有效减弱扩散板主体110四周边缘的光线,通过扩散粒子130能够提高光线的均匀性,从而有效改善扩散板100四周边缘的亮边现象,使扩散板100的出光面112光线平衡、均匀。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包括光源210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扩散板100。光源210设置在扩散板100的入光面111。光源210包括多个点光源,多个点光源间隔均匀地布置在扩散板100的入光面111的一侧。
当然,该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还可包括底板、反射板、中框等组件,具体可沿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扩散板100,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不仅没有增加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发出的光线平衡、均匀。
第三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00,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10和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液晶显示面板310设置在扩散板100的出光面112的一侧。
具体的,液晶显示面板310包括彩膜基板311、阵列基板312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311与阵列基板312之间的液晶层313。光源210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100扩散后,依次经过阵列基板312、液晶层313以及彩膜基板311,并在彩膜基板311的出光面112实现画面的显示。
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00,具体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有附图是上述扩散板100及包括该扩散板100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200和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300的简略的示意图,只为清楚描述本方案体现了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对于其他的与发明点无关的结构是现有结构,在附图中并未体现或只体现部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还包括光学介质,所述扩散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光学介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学介质内部嵌入扩散粒子、吸光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凹槽均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凹槽同心设置,且多条所述凹槽依次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排布,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的深度逐级递减或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吸光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扩散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主体和所述光学介质的折射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硒颗粒、碳酸钙颗粒、有机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主体采用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
9.一种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包括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扩散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10.一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CN201621440694.1U 2016-12-26 2016-12-26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0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0694.1U CN206270522U (zh) 2016-12-26 2016-12-26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0694.1U CN206270522U (zh) 2016-12-26 2016-12-26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0522U true CN206270522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4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06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0522U (zh) 2016-12-26 2016-12-26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052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998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正下方型背光单元
CN113820887A (zh) * 2021-09-06 2021-12-21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的直下式匀光板以及包括该匀光板的背光模组
US11372283B1 (en) 2021-03-11 2022-06-28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188192A1 (zh) * 2021-03-11 2022-09-1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998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正下方型背光单元
CN109959982B (zh) * 2017-12-26 2021-06-08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正下方型背光单元
US11372283B1 (en) 2021-03-11 2022-06-28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188192A1 (zh) * 2021-03-11 2022-09-1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487155B2 (en) 2021-03-11 2022-11-01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820887A (zh) * 2021-09-06 2021-12-21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的直下式匀光板以及包括该匀光板的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0522U (zh)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08232B (zh) 光学部件、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WO2019161629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26866B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734602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CN203658705U (zh)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30102105A (ko) 광확산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백라이트
JP5071675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778711A (zh) 光扩散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16477B (zh) 光学元件、导光板、棱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40055985A1 (en) Diffuser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TWI485448B (zh) 光導向膜
US1081685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90123747A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759490A (zh)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160341989A1 (en) Display device, optical film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ereof
CN101661191A (zh) 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扩散板
CN20355192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791665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扩散板
CN102878525B (zh)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20257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2521382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8024626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he prism sheet thereof
CN20689251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2563466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