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8788U -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8788U
CN206258788U CN201621133342.1U CN201621133342U CN206258788U CN 206258788 U CN206258788 U CN 206258788U CN 201621133342 U CN201621133342 U CN 201621133342U CN 206258788 U CN206258788 U CN 206258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deck
housing
keycap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33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
伏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33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8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8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87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该卡托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包括卡座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侧的弹性卡紧件;安设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卡托,两个所述弹性卡紧件抵紧于所述卡托两侧;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并与所述卡座邻近的侧键结构,所述侧键结构包括突出于所述壳体外的键帽,以及与所述键帽对应的按键开关;以及中部铰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卡托弹出结构,所述卡托弹出结构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或顶端对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取消顶针和顶针孔的设计,无需使用顶针就可取出卡托,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提升了防尘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对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也越来越重视。
传统技术中,几乎每台新购买的智能手机,其配件里面都会标准地配备一个顶针用来插拔卡托。在我们日常手机的使用过程中,顶针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取卡、装卡都离不开它。因此,一旦丢失会造成较多不便。但由于顶针尺寸设计得较为小巧,而且日常使用次数不多,很容易遗忘顶针放置位置或丢失。虽然在找不到顶针时,可以用比较尖锐、细长的器件如回形针、镊子之类的物件来代替顶针,但是假如我们在外旅游或者出差,找不到上述替代物件时,插拔卡托就会很费劲,无疑会对用户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此外,从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终端设备的防尘、防水设计也越来越受重视,某些智能手机都已达到IP68级别防尘防水性能。但是,目前手机卡托的顶针孔都会连通到手机内部的主板空间,用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灰尘、水分通过顶针孔进入手机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取消顶针和顶针孔的设计,无需使用顶针就可取出卡托,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提升了防尘防水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托结构,包括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包括卡座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侧的弹性卡紧件;
安设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卡托,两个所述弹性卡紧件抵紧于所述卡托两侧;
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并与所述卡座邻近的侧键结构,所述侧键结构包括突出于所述壳体外的键帽,以及与所述键帽对应的按键开关;
以及中部铰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卡托弹出结构,所述卡托弹出结构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或顶端对应。
利用设置于卡托和卡座同一侧的侧键结构,只需要按压侧键结构的键帽,就可以压下按键开关,从而压下与按键开关对应的卡托弹出结构,铰接于壳体内的卡托弹出结构一端下压另一端会升起,从而对与升起一端抵紧的卡托底端或顶端向壳体外顶出,以自动将卡紧于卡座中卡托弹出。即可以利用本来设置于卡座和卡托附近的侧键结构,就可以通过按压侧键结构弹出卡托。合理利用了本来已经存在的侧键结构,使其既可以实现本身的按键功能,也可以充当卡托弹出的触发机构,而不需要设置新的按钮来充当触发机构。从而,无需在卡托端部开设顶针孔,也无需再使用顶针来取出卡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顶针容易遗忘丢失的问题,也解决了设置顶针孔导致防水防尘性能不佳的问题。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为电源键结构,所述键帽为电源键帽,所述按键开关为电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为音量键结构,所述键帽为音量键帽,所述按键开关为音量调节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中部铰接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卡托弹片一端抵接于所述托帽内侧、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上而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的卡托压片,一端与所述卡托压片铰接的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弹片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上,且所述卡托弹片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抵紧。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上而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的卡托压片,与所述卡托压片连接于所述按键开关的一端铰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弹片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上,且所述卡托弹片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抵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座或壳体上的滑槽或滑孔,所述连杆活动套设于所述滑槽或滑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紧件的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卡托的侧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卡托孔,所述卡托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托帽位于所述卡托孔中并与所述壳体外侧对齐;
所述壳体侧壁同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托孔相邻的侧键孔,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于所述侧键孔处,且所述键帽突出于所述侧键孔外。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托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将移动终端设备的侧键结构与取卡结构合二为一,从而取消顶针及顶针孔的设计。当用户使用一般力度按压侧键结构时,实现目前通用的按键功能;当用户用较大力度摁下侧键结构时,卡托便会从卡座内滑出。从而,可以使侧键结构实现一键两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户在使用顶针过程中不好的体验,同时取消顶针也有益于节约产品成本,并且避免顶针孔的设计很符合目前移动终端设备防尘、防水的设计理念。上述优点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产品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0-卡座,110-弹性卡紧件,112-卡勾,200-卡托,210-卡槽,300-侧键结构,310-键帽,320-按键开关,400-卡托弹出结构,410-卡托压片,420-连杆,430-卡托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卡托结构,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卡座100,所述卡座100包括卡座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侧的弹性卡紧件110;安设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卡托200,两个所述弹性卡紧件110抵紧于所述卡托200两侧;设置于所述壳体10侧并与所述卡座100邻近的侧键结构300,所述侧键结构300包括突出于所述壳体10外的键帽310,以及与所述键帽310对应的按键开关320;以及中部铰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卡托弹出结构400,所述卡托弹出结构400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320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卡托200底端或顶端对应。
利用设置于卡托200和卡座100同一侧的侧键结构300,只需要按压侧键结构300的键帽310,就可以压下按键开关320,从而压下与按键开关320对应的卡托弹出结构400,铰接于壳体10内的卡托弹出结构400一端下压而另一端会升起,从而对与升起一端抵紧的卡托200的底端或顶端向壳体10外顶出,以自动将卡紧于卡座100中卡托200弹出。即可以利用本来设置于卡座和卡托附近的侧键结构300,就可以通过按压侧键结构300弹出安设于卡座100中的卡托100。合理利用了本来已经存在的侧键结构300,使其既可以实现本身的按键功能,也可以充当卡托200弹出的触发机构,而不需要设置新的按钮来充当触发机构。从而,无需在卡托200端部开设顶针孔,也无需再使用顶针来取出卡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顶针容易遗忘丢失的问题,也解决了设置顶针孔导致防水防尘性能不佳的问题。
此外,所述壳体10侧壁上开设有卡托孔,所述卡托200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托帽位于所述卡托孔中并与所述壳体10外侧对齐。所述壳体侧壁同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托孔相邻的侧键孔,所述侧键结构300设置于所述侧键孔处,且所述键帽310突出于所述侧键孔外。此外,所述弹性卡紧件110的端部设置有卡勾112,所述卡托200的侧边设置有卡槽210,所述卡勾112卡设于所述卡槽210中。
而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键结构300可设置为电源键结构,所述键帽310为电源键帽,所述按键开关320为电源开关。智能手机在开机过程中,通常为长按电源键帽一段时间,熄屏状态点亮屏幕也只需轻摁一下电源键帽,其内在原理都是利用电源键帽的下压将壳体10内的电源开关内部电路短接,差别主要在于时间的长短,一般其按压力度都比较小。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卡座100两侧的的弹性卡紧件110选择为强度较大的金属,将原顶针挤压着力的卡托弹出结构的部件的物理尺寸拉长至电源键结构的位置,同时将电源开关叠加在此部件上,壳体外面还是装配成电源键结构,但此时功能已发生改变。当按照一般力度按压电源键帽时,还是执行开关机或者点亮屏幕的操作。此外,由于卡座100的弹性卡紧件110的强度较大,以开关机的按键力度并不会造成卡托200弹出,这与普通的开关机操作体验并无明显差异;但当使用稍大一点的力度按压电源键帽时,除了屏幕会被点亮之外,还会导致与电源开关(按键开关320)相连的卡托弹出结构400将卡托从卡座两侧夹紧的弹性卡紧件110内滑出,同时强度较大的弹性卡紧件110也能防止用户在日常使用中误操作导致卡托被顶出。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键结构300还可以设置为音量键结构,所述键帽为音量键帽,所述按键开关为音量调节开关。此时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与侧键结构300设置为电源键结构时相同。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托弹出结构400可包括中部铰接于所述壳体10上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200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卡托弹片一端抵接于所述托帽内侧、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3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单独设置的卡托弹片,将按键开关320和卡托200联系起来,按压键帽310时,压下按键开关320,从而将中部铰接于壳体10上的卡托弹片一端压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卡托弹片的另一端翘起并对卡托200顶端的托帽向外顶,使卡托200脱离卡座两侧的弹性卡紧件110而弹出。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托弹出结构400可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10上而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320连接的卡托压片410,一端与所述卡托压片410连接于所述按键开关320一端铰接的连杆420,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杆420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430,所述卡托弹片430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100上,且所述卡托弹片430另一端与所述卡托200底端抵紧。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键帽310时压下按键开关320,从而将一端铰接于壳体10上的卡托压片410的另一端压下,从而将与卡托压片410压下一端铰接的连杆420也压下,从而将卡托弹片430与连杆420铰接的一端也压下,利用杠杆原理可使中部铰接于卡座100上的卡托弹片430的另一端翘起,并对卡托200的底端向外顶,使卡托200脱离卡座两侧的弹性卡紧件110而弹出。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托弹出结构400也可以包括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320连接的卡托压片410,一端与所述卡托压片410另一端固定的连杆420,以及与所述连杆420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430,所述卡托弹片430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100上,且所述卡托弹片430另一端与所述卡托200底端抵紧。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键帽310时压下按键开关320,从而卡托压片410整体压下,从而将与卡托压片410固定连接的连杆420也压下,从而将卡托弹片430与连杆420铰接的一端也压下,利用杠杆原理可使中部铰接于卡座100上的卡托弹片430的另一端翘起,并对卡托200的底端向外顶,使卡托200脱离卡座两侧的弹性卡紧件110而弹出。此外,所述卡托弹出结构4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卡座100或壳体10上的滑槽或滑孔,所述连杆420活动套设于所述滑槽或滑孔中。这样,连杆420可以沿着滑槽或滑孔上下移动,并利用滑槽或滑孔对连杆420进行限位,避免在压下连杆420过程中连杆420走偏,而影响卡托200的弹出。在上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同样的滑槽或滑孔结构对连杆进行限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托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的音频视频播放设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将移动终端设备的侧键结构与取卡结构合二为一,从而取消了顶针及顶针孔。当用户使用一般力度按压侧键结构时,实现目前通用的按键功能;当用户用较大力度摁下侧键结构时,卡托便会从卡座内滑出。从而,可以使侧键结构实现一键两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户在使用顶针过程中不好的体验,同时取消顶针也有益于节约产品成本,并且避免顶针孔的设计很符合目前移动终端设备防尘、防水的设计理念。上述优点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产品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包括卡座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座主体两侧的弹性卡紧件;
安设于所述卡座主体内的卡托,两个所述弹性卡紧件抵紧于所述卡托两侧;
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并与所述卡座邻近的侧键结构,所述侧键结构包括突出于所述壳体外的键帽,以及与所述键帽对应的按键开关;
以及中部铰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卡托弹出结构,所述卡托弹出结构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或顶端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为电源键结构,所述键帽为电源键帽,所述按键开关为电源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为音量键结构,所述键帽为音量键帽,所述按键开关为音量调节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中部铰接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卡托弹片一端抵接于所述托帽内侧、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上而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的卡托压片,与所述卡托压片连接于所述按键开关的一端铰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弹片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上,且所述卡托弹片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弹出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连接的卡托压片,一端与所述卡托压片另一端固定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卡托弹片,所述卡托弹片中部铰接于所述卡座上,且所述卡托弹片另一端与所述卡托底端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座或壳体上的滑槽或滑孔,所述连杆活动套设于所述滑槽或滑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紧件的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卡托的侧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卡托孔,所述卡托顶端设置有无孔托帽,所述托帽位于所述卡托孔中并与所述壳体外侧对齐;
所述壳体侧壁同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托孔相邻的侧键孔,所述侧键结构设置于所述侧键孔处,且所述键帽突出于所述侧键孔外。
10.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托结构。
CN201621133342.1U 2016-10-18 2016-10-18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8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3342.1U CN206258788U (zh) 2016-10-18 2016-10-18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3342.1U CN206258788U (zh) 2016-10-18 2016-10-18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8788U true CN206258788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334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8788U (zh) 2016-10-18 2016-10-18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878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882A (zh) * 2017-12-28 2018-04-17 浙江德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卡托安装结构、手机及手机卡托的装卡和取卡方法
CN108134618A (zh) * 2017-12-18 2018-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盘及移动终端
CN108667475A (zh) * 2018-04-16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57991A (zh) * 2018-12-29 2019-04-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31219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卡托的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618A (zh) * 2017-12-18 2018-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盘及移动终端
CN107919882A (zh) * 2017-12-28 2018-04-17 浙江德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卡托安装结构、手机及手机卡托的装卡和取卡方法
CN108667475A (zh) * 2018-04-16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57991A (zh) * 2018-12-29 2019-04-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57991B (zh) * 2018-12-29 2022-08-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31219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卡托的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8788U (zh) 卡托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US20070103918A1 (en) Laptop with integral lighting device
US10313499B2 (en) Card tray withdraw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299326A1 (en) Wireless keyboard with a specially designed power switch structure
CN201699765U (zh) 双屏伸缩式手机
CN206059231U (zh)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3180994U (zh) 一种带天线的手机壳
CN104269299B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01877954B (zh) 具有锁合作用的盖体
US85927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tches to selectively control safe access
CN203085170U (zh) 一种双屏数字音乐播放器
CN204334672U (zh) 移动终端卡托及移动终端
CN201365272Y (zh) 双向滑盖手机
CN205812099U (zh) 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
CN205725904U (zh) 手机
CN201063664Y (zh) 手机双天线切换装置
CN206181157U (zh) 一种带有游戏手柄功能的手机套
CN208314780U (zh) 一种带电源与指纹解锁一体式按键的键盘及便携式电脑
CN104735197A (zh) 移动终端卡托及移动终端
CN207037540U (zh) 一种外置设备
CN206892745U (zh) 一种能满足恶劣环境使用的新型pda设备
CN209627439U (zh) 一种便于拔插手机卡的手机
US6816359B1 (en) Power supply casing
CN216412920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防尘键盘帽
CN208424335U (zh) 一种触摸式汽车后备箱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