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6518U -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6518U
CN206256518U CN201621283986.9U CN201621283986U CN206256518U CN 206256518 U CN206256518 U CN 206256518U CN 201621283986 U CN201621283986 U CN 201621283986U CN 206256518 U CN206256518 U CN 206256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ater storage
drainage
deodorization
wash ba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39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839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6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6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6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包括排水杯、置于排水杯内的储水杯、置于储水杯内的过滤件及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所述排水杯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水口,所述储水杯上设有出水口。过滤件的底端与储水杯底部之间留有大概1cm的间距;当面盆排水下来时,储水杯内的储水超过出水口时,把水排到排水杯内,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储水杯内形成了一个高于5cm的储水层,使下水道内的臭气难以通过下水器进入到室内,起到隔离臭气的作用,达到防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尤其涉及具有防臭功能的面盆下水器。
背景技术
下水器是卫浴领域中常用的一种下水装置,其多与面盆配合使用,用于连接面盆等下水管与排水管,由于排水管是与市政污水管道连接的,在市政污水管道里面的一些有机杂质经过细菌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一些臭气,这些臭气容易通过排水管往上冒,然后经过下水管进入到室内,影响室内空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包括排水杯、置于排水杯内的储水杯、置于储水杯内的过滤件及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所述排水杯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水口,所述储水杯上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底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cm。
过滤件的底端与储水杯底部之间留有大概1cm的间距;当面盆排水下来时,储水杯内的储水超过出水口时,把水排到排水杯内,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储水杯内形成了一个高于5cm的储水层,使下水道内的臭气难以通过下水器进入到室内,起到隔离臭气的作用,达到防臭的效果;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在安装下水器时,胶圈能紧贴面盆的底部进行密封,避免了生料带和玻璃胶的使用,让安装更加省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下端设有第一外螺纹,储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过滤件与储水杯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旋转连接。过滤件与储水杯之间使用螺纹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排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的第二内螺纹,储水杯与排水杯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旋转连接。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使用螺纹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有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外螺纹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上设有螺纹,所述排水管通过接管螺母与所述螺纹连接。排水杯与排水管之间通过接管螺母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外部套有装饰管。采用不锈钢软管为装饰管,套在排水管外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达到美观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管上套有装饰杯及防臭胶圈。在装饰管与面盆下水口之间的连接处,套有装饰杯及防臭胶圈,装饰杯起到装饰的作用,防臭胶圈能有效地封堵连接处之间的缝隙,防止臭气外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面盆排水下来时,储水杯内的储水超过出水口时,把水排到排水杯内,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储水杯内形成了一个高于5cm的储水层,使下水道内的臭气难以通过下水器进入到室内,起到隔离臭气的作用,达到防臭的效果;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在安装下水器时,胶圈能紧贴面盆的底部进行密封,避免了生料带和玻璃胶的使用,让安装更加省时方便;且过滤件、储水杯、排水杯等各部件之间采用螺纹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排水杯1、置于排水杯内的储水杯2、置于储水杯内的过滤件3及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4,所述排水杯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5连接的排水口6,所述储水杯上设有出水口7。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底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cm。
过滤件的底端与储水杯底部之间留有大概1cm的间距;当面盆排水下来时,储水杯内的储水超过出水口时,把水排到排水杯内,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此时储水杯内形成了一个高于5cm的储水层,使下水道内的臭气难以通过下水器进入到室内,起到隔离臭气的作用,达到防臭的效果;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在安装下水器时,胶圈能紧贴面盆的底部进行密封,避免了生料带和玻璃胶的使用,让安装更加省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下端设有第一外螺纹8,储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9,过滤件与储水杯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旋转连接。过滤件与储水杯之间使用螺纹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10,排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的第二内螺纹11,储水杯与排水杯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旋转连接。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使用螺纹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有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外螺纹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上设有螺纹12,所述排水管通过接管螺母13与所述螺纹连接。排水杯与排水管之间通过接管螺母旋转连接,使其之间的连接不仅简单、牢固,而且也起到了防止臭气外泄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外部套有装饰管14。采用不锈钢软管为装饰管,套在排水管外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达到美观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管上套有装饰杯15及防臭胶圈16。在装饰管与面盆下水口之间的连接处,套有装饰杯及防臭胶圈,装饰杯起到装饰的作用,防臭胶圈能有效地封堵连接处之间的缝隙,防止臭气外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杯、置于排水杯内的储水杯、置于储水杯内的过滤件及设于储水杯与排水杯之间的胶圈,所述排水杯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水口,所述储水杯上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的底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的下端设有第一外螺纹,储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过滤件与储水杯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排水杯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的第二内螺纹,储水杯与排水杯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有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外螺纹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上设有螺纹,所述排水管通过接管螺母与所述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外部套有装饰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管上套有装饰杯及防臭胶圈。
CN201621283986.9U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Active CN206256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3986.9U CN206256518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3986.9U CN206256518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6518U true CN206256518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3986.9U Active CN206256518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6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8148U (zh) 一种带自动冲洗功能的浴缸
CN201578132U (zh) 一种新型浴缸
CN203960954U (zh) 排水弯头
CN206256518U (zh) 一种防臭面盆下水器
CN201434150Y (zh) 防水套管盖
CN204781157U (zh) 一种旋转排水组件
CN207506487U (zh) 一种一体化便捷式浴室柜
CN205369408U (zh) 一种平房排水冲厕系统
CN203834629U (zh) 一种可密封防臭盖的高水封内芯式排水控制装置
CN205444347U (zh) 一种厨房水槽下水管
CN205990641U (zh) 一种预防地漏干涸的补水器
CN203498982U (zh) 单档式节水连体坐便器
CN206607659U (zh) 一种淋浴房排水结构
CN102359159B (zh) 建筑排水立管管式气压调节排水装置
CN204401687U (zh) 一种雨水及生活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6034595U (zh) 蹲便器及其排污口密封结构
CN204059502U (zh) 一种防臭球及配有该防臭球的排水装置和排水系统
CN205479809U (zh) 防堵、防臭的楼房下水道
CN204530935U (zh) 有效防水溅厕具
CN203008079U (zh) 高压水密闭冲洗座便节水盖结构
CN202672326U (zh) 一种高水封内芯式排水控制装置
CN212896682U (zh) 一种小便斗自由排下水器
CN103898960A (zh) 一种可密封防臭盖的高水封内芯式排水控制装置
CN207499080U (zh) 一种高可靠性浴缸排水器
CN202466714U (zh) 一种塑料排水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