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1768U -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1768U
CN206251768U CN201621321400.3U CN201621321400U CN206251768U CN 206251768 U CN206251768 U CN 206251768U CN 201621321400 U CN201621321400 U CN 201621321400U CN 206251768 U CN206251768 U CN 20625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net
crosspiece
throwing
juvenile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14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倪震宇
王忠秋
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3214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1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1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渔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第一框架,包括通过第一横档间隔开的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第一上部内焊接有多根钢条;第二下部为留白;第二框架,包括通过第二横档间隔开的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第二上部为留白,第二下部安装有网片,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有一定的角度;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内,第一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件与第二框架连接在一起,组成侧面为×型的结构;网目网片为矩形结构,其上、下边缘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档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幼鱼的释放率,角度和尺寸可以调节,实用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渔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张网网具以其结构简单、能耗低、渔获效率高、适应多种水深作业、选择渔场机动灵活以及生产效益好等优点,为近海渔民所广泛使用,捕捞努力量不断提升,成为我国东、黄海主要的海洋捕捞作业方式之一,但张网所使用的网具网囊网目过小,网具缺少选择性,在渔获过程中捕获了大量的经济鱼类幼体,其中,冬季、春季幼鱼比例超过90%,给渔业资源的养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2种方法来减少张网网具捕获的鱼类幼体数量,一种是通过改变网目来释放幼鱼,例如,放大网目尺寸或者使用方形网目网囊、方形网目窗口、转向网目(T90)等其他措施来改善网具的选择性,但是传统的网囊结构在渔获聚集以后,囊头网网目容易闭合,无法有效地释放小个体幼鱼,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捕捞过程中捕获大量幼鱼的问题,实用性不强,且不易被被渔民认可;另一种方法是在网具囊头网部安装刚性栅栏用以提前释放小个体鱼类,比较典型的是国内出现的一种Y型尺寸和角度可调节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一框架,内部焊接有多根钢条,多根所述钢条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间隔性的焊接在第一框架的上、下2边上,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尺寸相同,内部安装有网片,第三框架为空心框,并且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对称的连接在第三框架的端部,组成Y型结构。其中,第一框架用来过滤出小个体鱼体,第二框架用来阻挡更小的鱼体进入到下部的网具中,从而起到了释放小个体幼鱼的效果,但是,这种装置过滤小个体幼鱼时缺乏导向性,即在实际操作中,网具下方的小个体幼鱼仍然会通过第三框架进入到网具网囊中,从而使幼鱼的释放效果得不到保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提高幼鱼的释放率,实用性强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
第一框架,包括通过第一横档间隔开的第一上部和第一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部内设置有多根过滤条,多根所述过滤条之间间隔相等的距离,过滤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部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一横档上;所述第一下部为留白;
第二框架,包括通过第二横档间隔开的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部为留白,所述第二下部安装有导向网,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有一定的角度;
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内,第一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件与第二框架连接在一起,组成侧面为×型的结构;
小网目网片为矩形结构,其上、下边缘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档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第一上部与第一下部的高度之比为:4:1,第二上部与第二下部的高度之比为:7:5。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多根过滤条之间的间距为1.5cm。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横档以及过滤条均为不锈钢条,所述不锈钢条的直径为0.7-1.3cm。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第二下部的网片为尺寸为1.5cm的网片,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的角度为25°-35°。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连接件为铰链。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小网目网片的水平缩结系数为0.3-0.7。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还包括:多个浮子,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其中,第一框架上的浮子数量为5-7个,第二框架上的浮子数量为2-3个,且多个浮子之间的间距分别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铰链连接处呈最大为60°的夹角,使第一横档的高度低于第二横档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还包括:网身和网囊,所述网身和网囊为一体结构,所述网身分为背网、腹网、左和右网衣,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安装于网身和网囊之间,上边缘都绕缝在背网的网衣上,并通过绳索相连接,下边缘都绕缝在腹网网衣上,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的侧边缘分别绕缝在网身的左右网衣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可以按照所使用网具的尺寸来确定第一上部、第一下部、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的具体尺寸。
2、第一框架,包括通过第一横档间隔开的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第一上部内焊接有多根钢条,多根所述钢条之间间隔相等的距离,第一上部的作用是分离大个体鱼和小个体幼鱼,小个体幼鱼可以穿过钢条间隙,从而逃出网具,而大个体鱼因不能穿过钢条间隙而被留在网具内,并且钢条表面光滑,减小了对鱼体的伤害。
3、第二下部安装有网片,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有一定的角度,当捕捞对象处于网具的的底部,随水流接近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下部的网片逐渐引导捕捞对象向上并接触第一框架。
4、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铰链连接处呈最大为60°的夹角,使第一横档的高度低于第二横档的高度,可以保证正常情况下所有的个体都接触到第一框架。
5、小网目网片为矩形结构,其上、下边缘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档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当小个体幼鱼穿越第一上部后,会被小网目网片阻挡而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上部开口逃逸,而大个体捕捞对象无法穿越第一上部而被导向进入网具的下部,通过穿越第一下部进入网具的网囊,实现对大个体捕捞对象的有效捕获。
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为铰链,不使用时可以将2个框架折叠,方便收纳。
7、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使用铰链连接,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安装调节框架的外尺寸以及之间的角度,在实际作业或者科学试验中,灵活调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安装于张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第一框架1,第一上部11,第一下部12,第一横档13,过滤条14,第二框架2,第二上部21,第二下部22,第二横档23,导向网24,小网目网片3,浮子4,网囊5,网身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解决了幼鱼释放率低,实用性不够强的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小网目网片3;第一框架1,包括通过第一横档13间隔开的第一上部11和第一下部12,第一上部11内设置有多根过滤条14,过滤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部11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一横档13上;所述第一下部12为留白;第二框架2,包括通过第二横档23间隔开的第二上部21和第二下部22,第二上部21为留白,第二下部22安装有导向网24,第二框架2在第二横档23处弯折有一定的角度;第一框架1位于第二框架2内,第一框架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件与第二框架2连接在一起,组成侧面为×型的结构;小网目网片3为矩形结构,其上、下边缘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档13和第二框架23的上边缘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部11与第一下部12的高度之比为:4:1,所述第二上部21与第二下部22的高度之比为:7:5,可以按照所使用网具的尺寸来确定第一上部、第一下部、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的具体尺寸。
本实施例中,多根过滤条14之间的间距为1.5cm,1.5cm的间距是由目前近海张网渔具中渔获组成中主要捕捞对象的个体尺寸所决定的,既不会影响幼鱼的释放效果,也不会导致主捕对象逃逸。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第一横档13、第二横档23以及过滤条14均为不锈钢条,所述不锈钢条的直径为0.7-1.3cm,优选的直径为1.0cm,不锈钢的强度大、耐腐蚀性强,不锈钢的直径可以根据网具的尺寸、渔船的大小自由选择,优选的为1.0cm,这样不至于因为装置的质量太大而导致在甲板上操作不便。
本实施例中,第二下部22的网片为尺寸为1.5cm的网片,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的角度为25°-35°,优选的为30°,角度大则导向网太陡峭而不能将小个体捕捞捕捞对象引导释放,而角度太小,则需要加第二下部的尺寸,合理的角度是25°-35°。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铰链。
本实施例中,小网目网片的水平缩结系数为0.3。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浮子4,使本实用新型在水中作业时具有一定的浮力,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上边缘,其中,第一框架1上的浮子数量为5-7个,第二框架上的浮子数量为2-3个,且多个浮子之间的间距分别相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的铰链连接处呈最大为60°的夹角,使第一横档的高度低于第二横档的高度。
实施例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安装于张网上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网身6和网囊5,所述网身6和网囊5为一体结构,所述网身6分为背网、腹网、左和右网衣,所述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安装于网身6和网囊5之间,上边缘都绕缝在背网的网衣上,并通过绳索相连接,下边缘都绕缝在腹网网衣上,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的侧边缘分别绕缝在网身的左右网衣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相距0.5m,并使用2条绳索连接加固,保持框架A和B在铰链连接处呈60°夹角,使本实用新型竖直于网具内,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下边缘绕缝于网具的腹网上,然后均匀地将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侧边缘分别绕缝在网身的左右网衣上。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横档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间,安装一小网目网片,并将小网目网片的两侧均匀地绕缝于对应的左、右网衣上。
应当理解,方位词都是结合操作者的日常操作习惯以及说明书附图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工作时,第一上部处于迎流,当捕捞对象处于网具的底部时,在随水流接近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通过第二下部上的导向网逐渐引导捕捞对象向上并接触第一上部的过滤条,而且第二横档高于第一横档,可以保证正常情况下所有的个体都接触到第一上部的过滤条;当小个体幼鱼穿越第一上部后因被小网目网片阻挡而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的上部开口逃逸,而大个体捕捞对象无法穿越第一上部而被导向进入网具的下部,通过穿越第一下部进入网具的网囊,实现对大个体捕捞对象的有效捕获。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实用新型释放幼鱼的效果,于2016年10月22日至28日,在苏启渔01264号张网渔船上进行了海上试验,试验位置为31˚53′N、122˚05′ E附近海域,采用的渔具为主尺度为70.0 m×67.7 m的单桩张纲张网渔具。在相近海域的作业选取2顶网具,其中一顶安装本实用新型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作为试验网具,另外一顶张网作为对照网具,经过多网次的对比,安装本实用新型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的试验网具其幼鱼渔获重量比对照网减少95%-98%,而大个体捕捞对象渔获重量基本一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通过第一横档间隔开的第一上部和第一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部内设置有多根过滤条,过滤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部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一横档上,所述第一下部为留白;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通过第二横档间隔开的第二上部和第二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部为留白,所述第二下部安装有导向网,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有角度;
所述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内,第一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件与第二框架连接在一起,组成侧面为×型的结构;
所述小网目网片为矩形结构,其上、下边缘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档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部与第一下部的高度之比为:4:1,所述第二上部与第二下部的高度之比为: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过滤条之间的间距为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横档以及过滤条均为不锈钢条,所述不锈钢条的直径为0.7-1.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部的网片为尺寸为1.5cm的网片,第二框架在第二横档处弯折的角度为2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网目网片的水平缩结系数为0.3-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浮子,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上边缘,其中,第一框架上的浮子数量为5-7个,第二框架上的浮子数量为2-3个,且多个浮子之间的间距分别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铰链连接处呈最大为60°的夹角,使第一横档的高度低于第二横档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身和网囊,所述网身和网囊为一体结构,所述网身分为背网、腹网、左和右网衣,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安装于网身和网囊之间,上边缘都绕缝在背网的网衣上,并通过绳索相连接,下边缘都绕缝在腹网网衣上,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小网目网片的侧边缘分别绕缝在网身的左右网衣。
CN201621321400.3U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1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1400.3U CN206251768U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1400.3U CN206251768U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1768U true CN206251768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14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1768U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17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7197A (zh) * 2016-12-05 2017-02-2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N111528185A (zh) * 2020-05-27 2020-08-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南极磷虾拖网连续捕捞防堵塞释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7197A (zh) * 2016-12-05 2017-02-2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N111528185A (zh) * 2020-05-27 2020-08-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南极磷虾拖网连续捕捞防堵塞释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53442Y (zh) 一种网箱的分流、减流设施
CN102630613A (zh) 一种组合式抗风浪流网箱及其作业方法
CN104430078B (zh) 一种海岸带海域牡蛎幼体增殖放流固着基装置和构建方法
CN206251768U (zh)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N206596517U (zh) 一种池塘养殖投喂饵料台
CN203290083U (zh) 一种高效捕捞地笼
CN110292027B (zh) 一种大水面复合捕捞装置
CN204409302U (zh) 一种y型尺寸和角度可调节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N208868266U (zh) 一种渔业用水藻打捞装置
CN209711127U (zh) 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
CN201967529U (zh) 一种捕捞鱼虾的渔具
CN107926873A (zh) 一种遥控升降式灯光诱捕网及捕鱼方法
CN209628384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围隔装置
CN207307339U (zh) 一种减排环保型农业生态塘
CN206821697U (zh) 一种养殖用的网箱结构
CN201830773U (zh) 一种高效捕虾笼
CN201742824U (zh) 高效捕鱼装置
CN106417197A (zh) 一种自带导向网的张网幼鱼释放装置
CN107996527A (zh) 一种新型生物多样性监测用捕捞网
CN2453683Y (zh) 赶拦捕鱼装置
CN203755273U (zh) 一种水电站的拦污栅
CN105145504A (zh) 一种仿生型螯虾捕获装置
CN206713862U (zh) 一种可调式升降渔网
CN206341744U (zh) 一种鱼类诱捕装置
CN206165540U (zh) 一种大型箕状敷网网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