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1150U -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1150U
CN206251150U CN201621294183.3U CN201621294183U CN206251150U CN 206251150 U CN206251150 U CN 206251150U CN 201621294183 U CN201621294183 U CN 201621294183U CN 206251150 U CN206251150 U CN 20625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smart mobile
battery
back splint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41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941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11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将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电池卡座、充电电池模块等按照本实用新型方式有机组合起来,解决智能手机厂商多、型号多、开模成本高、单机存市规模小、背夹电池少的难题,方便、低成本地为屏幕尺寸基本相近的智能手机匹配到合适的背夹电池,提高其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尤其是微信、游戏、网购、阅读、音乐、拍照等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离不开手机,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但手机电池巡航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手机的发展速度,手机电池的待机、使用时间越来越短,这就使多数智能手机一到两天就必须充电,手机待机时间短的矛盾日益突出。比较容易的解决方案是,充电、更换电池。而大多数手机电池是内置的,无法方便地更换新电池。充电需要外接电源,要么用市电,要么用充电宝、背夹电池。市电并非随处可得,还需要变压器、充电线。充电宝块头大,与手机不能合为一体,还需要长长的充电线,充电宝充电时间又长。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充电宝,人们往往不得不一手拿着充电宝,另一手用着手机,十分不便。充电宝并不适合手机在移动状态下使用。背夹电池卡在手机背后,背夹电池重量轻,给手机充电时无需长长的充电线,充电时不影响使用,非常方便。用真机开模的背夹电池,能够与手机浑然一体,手感好、美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但用真机开模成本高昂。因为苹果手机型号少、存量庞大,其配件能够卖上比较高的价格,比较适合用真机开模制作完美配合的背夹电池,因此,背夹电池更多地用在苹果手机上。而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虽然屏幕规格尺寸并不多,但厂商为追求个性化,即使同样的屏幕规格尺寸,后置镜头、耳机、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都会有细微的差异,用真机开模出来的背夹电池,也会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用在其他型号的手机上就会出现配合不良手感差的问题,甚至根本配合不上。安卓手机规格型号的碎片化,导致安卓手机背夹电池出现碎片化。为每一个型号的安卓手机背夹电池都开一个模,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达到规模效应,这使得背夹电池供应商望而却步,市面上除了三星、华为、小米等销量比较大的个别型号的安卓手机有背夹电池,大部分安卓手机是买不到背夹电池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解决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开模成本高、单机存市规模小、背夹电池少的难题,可以方便、低成本地为屏幕尺寸基本相近的智能手机提供同一规格的充电背夹,为多数智能手机匹配到合适的背夹电池,为他们提供一套提高续航能力的充电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包括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电池卡座、充电电池模块。
所述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在于,是盒状矩形壳,有较大的弹性,在长宽厚三个方向上,是可拉伸变形的。在与手机屏幕对应的面,有矩形开口,开口大小略小于屏幕显示区域,其他部分是封闭的,在顶棱面、底棱面、背部有预留小孔。背部布置有2个电极孔。电极孔中布置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塞入弹性手机套壳内,适当拉伸弹性手机套壳,弹性手机套壳拉伸变大后,可以套在比其长宽厚要大一些的智能手机上。后置镜头、耳机插孔、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带来的尺寸上的细微差异,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进行尺寸差异弥补,也不会对弹性手机套壳造成影响。智能手机的屏幕显示区域露在矩形开口之中,屏幕边框非显示区域被弹性手机套壳屏幕压边压住从而固定。
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还在于,其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为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安卓手机、苹果手机同时提供充电/数据接口,就当前技术特征而言,共提供三个充电/数据接口,一个Lightning接口,一个MicroUSB接口,一个USBtypeC接口,Lightning母座、microUSB母座、typeC母座分别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顶棱面靠近背面的位置,从Lightning母座Power引脚、microUSB母座VBUS引脚、typeC母座的VBUS引脚,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连接到上述正极触点上,从LightningGND引脚、microUSB母座GND引脚、typeC母座的GND引脚上,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连接到上述负极触点上,将microUSB母座D+引脚、typeC母座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将microUSB母座D-引脚、typeC母座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同时将母座、公头按各自规范用相应数量的充电/数据线连接起来,充电/数据线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背部内侧,Lightning数据线、microUSB数据线、typeC数据线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灵活地将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USBtypeC公头延长到手机充电/数据接口的相应位置,根据手机接口类型,将相应的公头插入手机充电/数据接口中,就实现了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所有充电/数据接口之间的电连接。为节省空间,可以将另外两根闲置的充电/数据线、公头剪掉,剪掉的位置就在并联连接点靠近公头方向的适当位置的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经过上述电连接,可能与手机实现同样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实现向下兼容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无法通信,这取决于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的数据线类型和手机本身的接口类型。如果智能手机是Lightning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可与手机实现Lightning标准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或typeC公头,则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typeC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插入typeC公头,可与手机实现USB3.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可实现与手机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MicroUSB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无论插入typeC公头、还是MicroUSB公头,都只能与手机实现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
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还在于,按照外腔对角线尺寸划分为4、5、6、7英寸4种规格后,其长度、宽度、厚度3个维度上的尺寸与同一个屏幕尺寸规格下的多数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尺寸最小值相同。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塞入弹性手机套壳内后,长度、宽度、厚度尺寸不一致的,通过弹性手机套壳的弹性变形拉伸后,弹性手机套壳的长度、宽度、厚度与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变得完全一致,从而确保弹性手机套壳套上手机后,弹性手机套壳与手机配合性非常好,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感非常好。
所述电池卡座,其特征在于,是一块刚性薄片,其长宽尺寸与弹性手机套壳内腔长宽尺寸一致,厚约0.3mm,其上有数个活动连接孔、固定连接孔,贴在弹性手机套壳内腔背部上,与弹性手机套壳只有一个固定连接点,防止弹性手机套壳拉伸变形时受到电池卡座的阻碍,其与手机的固定,是靠弹性手机套壳与手机的挤压实现的。弹性手机套壳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开有形状相同、尺寸稍大一点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孔由一个连接大孔、一个连接卡孔、连通大孔和卡孔的直通道构成。连接大孔直径大于连接卡孔直径、卡孔直径大于直通道宽度。固定连接孔由一个连接大孔、与大孔相连的直通道构成。连接大孔直径大于直通道宽度。
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长宽尺寸略小于多数手机背面去掉后置镜头后剩余的长宽尺寸,其上有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正极柱、负极柱、电源开关,其数量为1到数只。充电电池内置在充电电池模块内部。充电电池、正极柱、负极柱、电源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起来。正极柱、负极柱内装有小弹簧,按压正极柱、负极柱,正极柱、负极柱会变短,松开正极柱、负极柱,正极柱、负极柱会变长。活动连接栓是2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大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卡柱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小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孔直通道宽度一致。固定连接栓是1台阶式T形结构,其接栓帽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大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孔直通道宽度一致。上述直通道宽度比连接卡孔的直径小。活动连接栓套装有弹簧。按住活动连接栓头,将充电电池模块的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插入弹性手机套壳背部的连接孔,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最细的连接栓杆处刚好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直通道对齐,正极柱、负极柱被压短,向手机中心方向推动电池模块,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穿过直通道到达电池卡死点,正极柱、负极柱对准电极孔,在小弹簧作用下,正极柱与正极触点、负极柱与负极触点良好接触,活动连接卡柱与上述连接卡孔对准,松开活动连接栓头,在弹簧作用下,活动连接栓弹起,连接卡柱卡入连接卡孔。由于连接卡柱直径比直通道大,因此,活动连接栓被卡死在连接卡孔中,从而整个电池模块被固定在电池卡座上,从而整个充电电池模块就被固定在智能手机背部上了,同时还实现了充电电池模块、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充电/数据接口三者之间的电连接。打开充电电池模块电源开关,充电电池模块就开始为手机电池供电、充电。将任意一种带有Lightning、MicroUSB、USBtypeC公头的充电器充电头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相应的充电/数据接口中并通电,就可以同时为手机电池、充电电池模块供电、充电。卸下电池模块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可以解决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开模成本高、单机存市规模小、背夹电池少的难题,低成本地为屏幕尺寸基本相近的智能手机,包括安卓手机、苹果手机提供同一规格的充电背夹,为多数智能手机匹配到合适的背夹电池,提高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弹性手机套壳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任意一种匹配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USBtypeC公头的充电器都能为本实用新型套装的智能手机、背夹电池充电,减少用户选择充电器接口难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池能方便地从弹性手机套壳上卸下来,在不需要背夹电池的时候可以减轻累赘。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手机套壳也可以一直套在手机上,既为手机提供保护,又能避免频繁插拔充电/数据公头而过早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弹性橡胶套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充电电池模块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电池卡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活动连接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固定连接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电路示意图。
图中:1-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2-充电电池模块、3-typeC母座、4-microUSB母座、5-Lightning母座、6-typeC公头、7-microUSB公头、8-Lightning公头、9-屏幕压边、10-typeC数据线、11-microUSB数据线、12-Lightning数据线、13-预留小孔、14-活动连接孔、15-活动连接栓、16-固定连接孔、17-固定连接栓、18-电池卡座、19-电源开关、20-后置镜头、21-正极触点、22-负极触点、23-电极孔;24-连接大孔、25-直通道、26-连接卡孔、27-连接栓杆、28-连接卡柱、29-连接栓帽、30-连接栓头、31-矩形开口、32、正极柱、33-负极柱、34-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的实施例,包括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电池模块2、typeC母座3、microUSB母座4、Lightning母座5、typeC公头6、microUSB公头7、Lightning公头8、屏幕压边9、typeC数据线10、microUSB数据线11、Lightning数据线12、预留小孔13、活动连接孔14、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孔16、固定连接栓17、电池卡座18、电源开关19、正极触点21、负极触点22、电极孔23、连接大孔24、直通道25、连接卡孔26、连接栓杆27、连接卡柱28、连接栓帽29、连接栓头30、矩形开口31、正极柱32、负极柱33、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34。附图中后置镜头20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而是为方便说明画在图中的。
附图1中,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在于,是盒状矩形壳,有较大的弹性,在长宽厚三个方向上,是可拉伸变形的。矩形开口31大小略小于屏幕显示区域,其他部分是封闭的,在顶棱面、底棱面、背部预留的多个预留小孔13,为耳机插孔、麦克风、外放喇叭、手写笔等提供出口。智能手机的这些出口,一般都布置在顶棱面、底棱面,无论上述出口在哪里、有几个、有多大,总有一些预留小孔13可满足其要求。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布置有2个电极孔23,1个电极孔23中布置有正极触点21,1个电极孔23中布置有负极触点22。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31塞入弹性手机套壳1内,适当拉伸弹性手机套壳1,弹性手机套壳1拉伸变大后,可以套在比其长宽厚要大一些的智能手机上。后置镜头20、耳机插孔、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带来的尺寸上的细微差异,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进行尺寸差异弥补,不会对弹性手机套壳1与智能手机的配合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开关机键、音量键一般都布置在侧棱面上,因为弹性手机套壳1有弹性,隔着套壳也能操作这些键,不需要为这些键预留出口。智能手机的屏幕显示区域露在矩形开口31之中,屏幕边框非显示区域被弹性手机套壳1屏幕压边9压住从而固定。
附图1中,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还在于,其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为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安卓手机、苹果手机同时提供充电/数据接口,本实施例有一个Lightning接口,一个MicroUSB接口,一个typeC接口,在弹性手机套壳1顶棱面靠近背面的位置,布置有1个Lightning母座5、1个microUSB母座4、1个typeC母座3,从Lightning母座5的Power引脚、microUSB母座4的VBUS引脚、typeC3母座的VBUS引脚,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到一起,连接到上述正极触点21上,从Lightning母座5的GND引脚、microUSB母座4的GND引脚、typeC母座3的GND引脚上,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到一起,连接到上述负极触点22上,将microUSB母座4的D+引脚、typeC母座3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将microUSB母座4的D-引脚、typeC母座3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同时将母座、公头按各自规范用相应数量的导线连接起来,充电/数据线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内侧,Lightning数据线12、microUSB数据线11、typeC数据线10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灵活地将Lightning公头8、MicroUSB公头7、USBtypeC公头6延长到手机充电/数据接口的相应位置,根据手机接口类型,将相应的公头插入手机充电/数据接口中,就实现了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1的所有充电/数据接口之间的电连接。为节省空间,可以将另外两根闲置的充电/数据线、公头剪掉,剪掉的位置就在并联连接点32靠近公头方向的适当位置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34。经过上述电连接,可能与手机实现同样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实现向下兼容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无法通信,这取决于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的数据线类型和手机本身的接口类型。如果智能手机是Lightning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可与手机实现Lightning标准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7或typeC公头6,则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typeC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插入typeC公头6,可与手机实现USB3.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7,可实现与手机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MicroUSB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无论插入typeC公头6、还是MicroUSB公头7,都只能与手机实现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为确保通信标准不降低,需要使用同样接口标准的数据线。
附图2、附图4中,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2,其特征在于,其长宽尺寸略小于多数手机背面去掉后置镜头20后剩余的长宽尺寸,其上有1只活动连接栓15、2只固定连接栓17、1只电源开关19、1只正极柱32、1只负极柱33。充电电池内置在充电电池模块2内部。充电电池、正极柱32、负极柱33、电源开关19通过导线电连接起来。正极柱32、负极柱33内装有小弹簧,按压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柱32、负极柱33会变短,松开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柱32、负极柱33会变长。
附图3中,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还在于,按照其外腔对角线尺寸划分为4、5、6、7英寸4种规格,其长度、宽度、厚度3个维度上的尺寸与同一个屏幕尺寸规格下的多数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尺寸最小值相同。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31塞入弹性手机套壳1内后,长度、宽度、厚度尺寸不一致的,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拉伸后,弹性手机套壳1的长度、宽度、厚度与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变得完全一致,弹性手机套壳1套上手机后,弹性手机套壳1与手机配合性非常好,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感非常好。
附图3、附图5中,所述电池卡座18,其特征在于,是一块刚性薄片,其长宽尺寸与弹性手机套壳1内腔长宽尺寸一致,厚约0.3mm,其上有1个活动连接孔14、2个固定连接孔16,贴在弹性手机套壳1内腔背部上,与弹性手机套壳1局部固定连接,弹性手机套壳变形不会带动电池卡座变形,防止弹性手机套壳1拉伸变形时变形受到电池卡座的阻碍,其与手机的固定,是靠弹性手机套壳1与手机的挤压实现的。弹性手机套壳1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开有形状相同、尺寸稍大一点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孔14由一个连接大孔24、一个连接卡孔26、连通连接大孔24和连接卡孔26的直通道25构成。固定连接孔16由一个连接大孔24、与连接大孔24相连的直通道25构成。连接大孔24直径大于连接卡孔26直径、连接卡孔26直径大于直通道25宽度。
附图6、附图7中,所述的活动连接栓14,其特征在于,是2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29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大孔24直径一致,其连接卡柱28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卡孔26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27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孔直通道25宽度一致。固定连接栓是1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29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大孔24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27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孔直通道25宽度一致。上述直通道25宽度比连接卡孔26的直径小。活动连接栓15套装有弹簧。按住活动连接栓头30,将充电电池模块2的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插入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的活动连接孔14、固定连接孔16中,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最细的连接栓杆27刚好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直通道25对齐,正极柱32、负极柱33被压短,向手机中心方向推动充电电池模块2,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穿过直通道25到达电池卡死点,正极柱32、负极柱33对准电极孔23,在小弹簧作用下,正极柱32与正极触点21、负极柱33与负极触点22良好接触,活动连接卡柱28与上述连接卡孔26对准,松开活动连接栓头30,在弹簧作用下,活动连接栓15弹起,连接卡柱28卡入连接卡孔26。由于连接卡柱28直径比直通道25宽度大,因此,活动连接栓15被卡死在连接卡孔26中,整个充电电池模块2被固定在电池卡座18上,从而整个充电电池模块2就被固定在智能手机背部上了,同时还实现了充电电池模块2、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数据接口三者之间的电连接。打开充电电池模块2电源开关19,充电电池模块2就开始为手机电池供电、充电。将任意一种带有Lightning公头8、microUSB公头7、USBtypeC公头6的充电器充电头插入弹性手机套壳1相应的充电/数据接口中并通电,就可以同时为手机电池、充电电池模块2供电、充电。卸下电池模块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可。
附图8中,上述各类母座、公头、充电电池、电源开关、正负极触点、正负极柱、各引脚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图中所示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另一种实施例,不用电池卡座18连接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电池模块2,直接在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开口,开口尺寸略小于充电电池模块2大小,将充电电池模块2套入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开口并固定在那里,再将弹性手机套壳1所有充电/数据接口、充电电池模块2、电源开关19、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触点21、负极触点22之间按上述方式实现电连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充电电池模块2不能独立从智能手机上卸下来,而只能随同弹性手机套壳1一起从智能手机上卸下来,缺少上述实现方式的灵活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包括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充电电池模块、多个主流手机接口、电池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套在智能手机上,所述的电池卡座贴在弹性手机套壳内腔背部上与手机固定,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可卡在智能手机背部的电池卡座上,与智能手机固定,也可从智能手机背部的电池卡座上卸下,与智能手机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有较大的弹性,在长宽厚三个方向上,是可拉伸变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主流手机接口为Lightning、microUSB、typeC接口,其中,Lightning母座的Power引脚、microUSB母座的VBUS引脚、typeC母座的VBUS引脚,是通过一根引出导线,并联连接在一起的;Lightning母座的GND引脚、microUSB母座的GND引脚、typeC母座的GND引脚,是通过一根引出导线,并联连接在一起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icroUSB接口母座的D+引脚、所述的typeC接口母座的D+引脚是用1根导线连接起来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icroUSB接口母座的D-引脚、所述的typeC接口母座的D-引脚是用1根导线连接起来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其长宽尺寸略小于要配套的手机背面去掉后置镜头、指纹锁后剩余的长宽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其上有连接栓,连接栓是2台阶T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卡座与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局部固定连接。
CN201621294183.3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4183.3U CN206251150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4183.3U CN206251150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1150U true CN206251150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418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1150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1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2527U (zh) 移动装置及无线耳机
CN206251150U (zh)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CN106506744A (zh)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TW201334494A (zh) 用於手機的電池外接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翻頁式保護套
CN207802282U (zh) 蓝牙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1509212U (zh) 一种手机应急电源装置
CN206517099U (zh)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CN213024150U (zh) 电子设备
CN209982122U (zh) 带伸缩线结构移动电源
CN207705812U (zh) 一种智能手机充电装置
CN208904704U (zh) 一键多功能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耳机充电盒
CN207743719U (zh) 一种手机充电背夹及充电电池
CN203352637U (zh) 连体式手机充电器
CN207706228U (zh) 一种音频模块可拆卸式无物理按键防水手机
CN206559092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移动电源
CN206389128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5009714U (zh) 充电控制装置、母头转接件、套体及储存盒
CN205725889U (zh) 手机扩容壳
CN103040222A (zh) 一种自带充电宝的手机保护套
CN218040106U (zh) 一种无按键控制系统及按摩仪
CN214625657U (zh) 一种智能手机音频转接器
CN204992627U (zh) 一种带有otg微型充电电缆的移动电源
CN211166041U (zh) 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
CN215298231U (zh) 一种多功能网银u盾
CN204633836U (zh) 一种设有sim卡盖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