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1053U -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1053U
CN206251053U CN201621378862.9U CN201621378862U CN206251053U CN 206251053 U CN206251053 U CN 206251053U CN 201621378862 U CN201621378862 U CN 201621378862U CN 206251053 U CN206251053 U CN 206251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copper pipe
integration component
sound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8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坚伟
郑鸿生
吴从真
张冬盛
林俊明
林烁
郑意君
张永霞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Jingang Photovoltaic Co ltd
Wujiang Golden Glass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8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1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1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1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60Thermal-PV hybrid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玻璃层、导热层、吸热层、换热层、隔热保温层、隔音层,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层黏附在所述吸热层的下表面,所述换热层由铜管弯曲成“S”形组成,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排布在所述铜管的直管段部分,所述铜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铜管上平面的一侧黏附在所述吸热层上,所述铜管上曲面的一侧被所述隔热保温层包覆。本实用新型提高集成构件的光热部分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背景技术
能源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缺乏能源支持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当今世界能源的分配模式,不可再生能源还是占有重要比重,而且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还为世界带来战争、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发展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成为各国能源应用的新目标、新方式。太阳能作为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是解决世界各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两种途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效率受系统温度的影响,其功率的温度系数越为-0.38%/℃,每提高10℃,系统的功率将下降3.8%以上,光伏系统的转化效率将下降0.6%以上,而以目前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而言,其太阳能转化效率也只是在17%左右,其太阳能利用率极其低,为了解决上述光伏系统的缺陷,综合发展了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一方面可以明显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太阳能光伏转化效率,增加发电功率。
在建筑应用中,综合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产品可以代替其他建筑外围护材料,将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应用在建筑上,极大程度的降低采暖、空调、热水和照明等建筑能耗,并减少使用者对采暖、空调的初投资和使用费用,实现温室其他的有效减排、减少能源负荷。
在光伏光热集成构件技术中,光伏部分是采用光伏电池组件高倍聚光,需要高效可靠的散热机构来保证光伏电池的性能,因此,光热部分的散热功能和效率是影响集成构件性能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集成构件的光热部分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玻璃层、导热层、吸热层、换热层、隔热保温层、隔音层,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所述换热层黏附在所述吸热层的下表面,所述换热层由铜管弯曲成“S”形组成,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排布在所述铜管的直管段部分,所述铜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铜管上平面的一侧黏附在所述吸热层上,所述铜管上曲面的一侧被所述隔热保温层包覆。
进一步包括,所述散热片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散热片的a边的长度与所述铜管的半径相等。
进一步包括,所述散热片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铜管上,且相邻铜管上的散热片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包括,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设有PVB夹胶层。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厚度分别为3.2-8mm。
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热层设置在光伏部件和光热部件之间,所述导热层填充导热硅胶。
进一步包括,所述吸热层为涂覆有吸热涂层的金属片材。
进一步包括,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玻璃片和第二隔音玻璃片,所述第一隔音玻璃片和第二隔音玻璃片之间为中空层。
进一步包括,集成构件的四周均有密封层密封,密封层的外部为金属封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铜管弯曲成“S”型作为换热层,传统的铜管完成S型散热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中,在铜管的直管段还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换热效率,将光伏部件收集的热量换热至光热部件中,而且铜管采用半圆管,一方面有效压缩了换热层的厚度,再者铜管与吸热层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吸热层与换热层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构件中,添加了热导性能较好的硅胶材料作为导热层,能将光伏背面的热量高效的传导,提高光伏和光热的综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构件的背面玻璃为夹层高效隔音玻璃,在隔音玻璃的两层夹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中空腔体,中空腔体起到了隔音和隔热的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玻璃层,2-太阳能电池层,20-太阳能电池片,3-第二玻璃层,4-导热层,5-吸热层,6-换热层,60-铜管,61-散热片,7-隔热保温层,8-隔音层,81-第一隔音玻璃片,82-第二隔音玻璃片,83-中空层,9-PVB夹胶层,10-密封层,11-金属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结构如图1中所示,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层1、太阳能电池层2、第二玻璃层3、导热层4、吸热层5、换热层6、隔热保温层7、隔音层8。
其中,上述太阳能电池层2分别与上述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3之间设有PVB夹胶层9,上述PVB为复合建筑安全要求的太阳能级PVB,上述太阳能电池层2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上述太阳能电池片是多晶硅或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上述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3的厚度相等,上述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3的厚度分别为3.2-8mm。
上述导热层4设置在光伏部件和光热部件之间,上述导热层4填充导热硅胶,硅胶为本领域内常用的高导热性硅胶材料。添加了热导性能较好的硅胶材料作为导热层,能将光伏背面的热量高效的传导,提高光伏和光热的综合利用率。
如图2中所示,上述换热层6黏附在上述吸热层5的下表面,上述换热层6由铜管60弯曲成“S”形组成,上述铜管60上设有若干散热片61,上述散热片61排布在上述铜管60的直管段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片61等间距的设置在上述铜管60上,且相邻铜管60上的散热片61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3中所示,上述铜管6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上述铜管60上平面的一侧黏附在上述吸热层5上,上述铜管60上曲面的一侧被上述隔热保温层7包覆。
进一步,上述散热片61为矩形片状结构,上述散热片61的a边的长度与上述铜管60的半径相等,这样在制备构件时,散热片61既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也不会影响散热层6的厚度。
采用铜管弯曲成“S”型作为换热层,传统的铜管完成S型散热效率较低,本实施例中,在铜管的直管段还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换热效率,将光伏部件收集的热量换热至光热部件中,而且铜管采用半圆管,一方面有效压缩了换热层的厚度,再者铜管与吸热层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吸热层与换热层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吸热层5为涂覆有吸热涂层的金属片材。
上述隔音层8是夹层隔音玻璃,主要包括第一隔音玻璃片81和第二隔音玻璃片82,上述第一隔音玻璃片81和第二隔音玻璃片82之间为中空层83。
构件的背面玻璃为夹层高效隔音玻璃,在隔音玻璃的两层夹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中空腔体,中空腔体起到了隔音和隔热的作用。
在集成构件的四周均有密封层10密封,密封层10的外部为金属封装层11,采用密封层10和金属封装层作加固密封处理,提高构件的密封性、耐老化性,从而提高构件的光伏和光热综合性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玻璃层、导热层、吸热层、换热层、隔热保温层、隔音层,所述太阳能电池层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层黏附在所述吸热层的下表面,所述换热层由铜管弯曲成“S”形组成,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排布在所述铜管的直管段部分,所述铜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铜管上平面的一侧黏附在所述吸热层上,所述铜管上曲面的一侧被所述隔热保温层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散热片的a边的长度与所述铜管的半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铜管上,且相邻铜管上的散热片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设有PVB夹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厚度分别为3.2-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设置在光伏部件和光热部件之间,所述导热层填充导热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为涂覆有吸热涂层的金属片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玻璃片和第二隔音玻璃片,所述第一隔音玻璃片和第二隔音玻璃片之间为中空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其特征在于,集成构件的四周均有密封层密封,密封层的外部为金属封装层。
CN201621378862.9U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Active CN206251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8862.9U CN206251053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8862.9U CN206251053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1053U true CN206251053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8862.9U Active CN206251053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1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913A (zh)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热水热空气复合集热器
CN203984350U (zh) 一种光伏光热组件
CN2886433Y (zh) 内管贯通式太阳能集热管
CN204103859U (zh) 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
CN206251053U (zh) 一种隔音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CN202888216U (zh) 光伏薄膜电池散热及余热回收装置
CN102080431B (zh) 一种光伏光热组合式中空玻璃
CN206251051U (zh) 一种光伏光热pvt构件
CN203071112U (zh) 光伏建筑一体化用的换热器装置
CN203068818U (zh)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热水热空气复合集热器
CN207146939U (zh) 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6131479U (zh) 一种高性能集热与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6251052U (zh) 一种热管型光伏光热集成构件
CN105180470B (zh) 太阳能集热器
CN211625735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062888Y (zh) 一种太阳能管及太阳能集热箱
CN210241847U (zh) 一种光伏光热热泵空调
CN101797686A (zh) 双翅片太阳能换热器制造技术
CN202630482U (zh) 一种内聚光热伏真空管
CN206222754U (zh) 一种双源一体式高效集热蒸发器
CN206496534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装置
CN201344653Y (zh) 隔热瓦片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6370814U (zh) 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CN201050897Y (zh) 太阳能集热管
CN201488316U (zh) 一种抗冻型分体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5000 diejin Industrial Zone, Daxue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nsu Jingang Photovolta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diejin Industrial Zone, Daxue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olden Glass Technolog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3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68 Caizi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JIANG GOLDEN GLASS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diejin Industrial Zone, Daxue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ansu Jingang Photovolta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