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7179U -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7179U
CN206247179U CN201621271653.4U CN201621271653U CN206247179U CN 206247179 U CN206247179 U CN 206247179U CN 201621271653 U CN201621271653 U CN 201621271653U CN 206247179 U CN206247179 U CN 206247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uminous flux
light source
plant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16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大憨
欧浪情
张昕昱
李昕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u Y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u Y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u Y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716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7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7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7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光源位于外灯罩内,内反光件位于光源下方,内反光件朝向外灯罩一侧设有外反光面,外灯罩内壁设有内反光面,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外反光面和内反光面反射后射出,光通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投光灯头下方用于检测投光灯头的出射光中的红、蓝光通量,光通量控制装置根据光通量探测装置测量的参数调节总光通量及红、蓝光质比;通过设置内外反光面,大大增大光源的辐照面积,并且提高出射光的均匀性,从而对大面积的区域形成均匀的光照,同时,对照射环境光通量进行实时探测,以实现根据实时光通量调节光源光通量以及光质比,大大提高补光效果,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有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植物灯正逐步替代传统的荧光灯、高压钠灯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内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的栽培的补光。LED植物灯既可以在植物工厂中单独使用,为植物提供光营养,也可以在大棚温室里,当光照不足时,对农作物进行补光,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目前的植物生长灯具主要是固定在在植物正上方,要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一种方法是在植物的正上方安装的LED植物照明灯具,这种灯具因为散热的需要,通常外形尺寸做的很大。安装在植物的正上方时,本身就会遮挡了太阳光,造成光源的浪费,并且光的均匀性很难达到要求。另一种方法是安装很多功率相对较小的LED植物照明灯具,如球泡灯,或条形灯,这种灯具尺寸相对较小。其优点是通过合理的设置灯具摆放的间距,可以做到较好的均匀性,但这种方法要求灯的数量多,在植物上方整体形成的遮光面积也很大,并且供电线路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包括:投光灯头、光通量探测装置、光通量控制装置;
投光灯头包括外灯罩、光源、内反光件,光源位于外灯罩内,内反光件位于光源下方,内反光件朝向外灯罩一侧设有外反光面,外灯罩内壁设有内反光面,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外反光面和内反光面反射后射出;
光通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投光灯头下方用于检测投光灯头的出射光光通量;
光通量控制装置与光通量探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光通量探测装置的接收的光通量信号控制光源调节总光通量及红蓝光质比。
优选地,内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一曲面,每个第一曲面中部向远离内反光件的方向弯曲。
优选地,外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二曲面,每个第二曲面中部向远离外灯罩的方向弯曲。
优选地,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优选地,内反光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的透光孔。
优选地,光源采用LED灯阵列,其包括至少一颗红光LED灯珠、至少一颗蓝光LED灯珠。
优选地,光通量探测装置用于检测光源出射光的红光光通量和蓝光光通量。
优选地,光源还包括至少一颗白光LED灯珠。
优选地,还包括升降灯柱和调节支架,升降灯柱竖直设置,调节支架可升降安装在灯柱顶端,调节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投光灯头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调节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通过设置内外反光面,大大增大光源的辐照面积,并且提高出射光的均匀性,从而对大面积的区域形成均匀的光照,同时,对照射环境光通量进行实时探测,以实现根据实时光通量调节光源光通量以及光质比,大大提高补光效果,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有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投光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投光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投光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投光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投光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投光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投光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投光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包括:投光灯头、光通量探测装置、光通量控制装置;
投光灯头包括外灯罩、光源、内反光件,光源位于外灯罩内,内反光件位于光源下方,内反光件朝向外灯罩一侧设有外反光面,外灯罩内壁设有内反光面,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外反光面和内反光面反射后射出;
光通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投光灯头下方用于检测投光灯头的出射光光通量;
光通量控制装置与光通量探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光通量探测装置的接收的光通量信号控制光源调节总光通量及红蓝光质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通过设置内外反光面,大大增大光源的辐照面积,并且提高出射光的均匀性,从而对大面积的区域形成均匀的光照,同时,对照射环境光通量进行实时探测,以实现根据实时光通量调节光源光通量以及光质比,大大提高补光效果,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有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条件。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一曲面,每个第一曲面中部向远离内反光件的方向弯曲,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二曲面,每个第二曲面中部向远离外灯罩的方向弯曲,进一步地,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使得更多的光源出射光能够经外反光面和内反光面的二次反射,一方面提高光线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最终出射光的均匀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反光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的透光孔,光源出射光通过透光孔直射到植物上,防止由于内反光件的阻挡造成的光照盲区。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配合植物生长对光照的需要,光源采用LED灯阵列,其包括至少一颗红光LED灯珠、至少一颗蓝光LED灯珠。,光通量探测装置用于检测光源出射光的蓝光光通量和红光光通量。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光源还包括至少一颗白光LED灯珠,从而缓解红蓝光对人眼造成的不适。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升降灯柱和调节支架,升降灯柱竖直设置,调节支架可升降安装在灯柱顶端,调节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投光灯头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调节支架上;通过升降灯柱,可以将投光灯安装在农田或大棚边缘,并且根据光照需要调节投光灯头的高度和照射角度,不会对植物形成遮光,同时通过在边缘合理的布置灯具,可以对大面积的区域形成均匀的光照条件。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户外或温室植物照明专用的LED投光灯,包括:固定立柱1、可调节支架2、LED投光灯具3、光通量探测装置、光通量控制装置;投光灯头3通过转轴安装在可调节支架2上,通过旋转投光灯头3调节光线出射角度,可调节支架2通过固定安装在固定立柱1上,光通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投光灯头下方用于检测投光灯头的出射光光通量。
在使用时,根据待照射面积调节投光灯头的安装高度和出射角,光通量控制装置与光通量探测装置连接,工作时,光通量控制装置根据光通量探测装置的接收的光通量信号控制光源调节总光通量及红蓝光质比。
下面列举投光灯头的两种不同设计方式。
在一种设计方式中,参照图2和3,投光灯头包括第一LED芯片模组9、第一内反光件11、第一外灯罩12,第一内反光件11外周设有依次连接的四个第一曲面,第一内反光件底部为正方形,第一外灯罩12内部设有分别与第一曲面对应的四个第二曲面。所述的第一LED芯片模组9由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芯片按一定比例排列,不同光色LED芯片的驱动电流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调节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的亮度。优选的,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的单颗芯片的功率是1W,优选地红光LED芯片是60颗,蓝光LED芯片是30颗,白光LED芯片是20颗,均匀排列。第一LED芯片阵列9和第一内反光件11位于第一外灯罩12内,第一LED芯片阵列9的中心位于第一内反光件11的中心轴上,第一内反光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的透光孔。第一LED芯片模组9发出的光经内反光面可以将90%以上的光反射后射出,最终照射到植物成长面,并形成光照均匀的投射面。
在第一内反光件和第一LED芯片阵列的具体设计中,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位于LED芯片阵列9下方,其顶端至阵列的距离s固定且取决于阵列边长l、曲面镜底部直径L及高度h,满足关系:s=(L-l)/tanθ-h,其中θ为二维平面内曲面镜底部顶点和阵列顶点构成的直线与中心轴的夹角。
在另一种设计方式中,参照图4和5,第二外灯罩4也可以做成长条形,其内壁设有分别位于LED芯片阵列5两侧的两个第二曲面,第二内反光件6外壁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二曲面对应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可以将第一曲面反射的光再次反射到植物生长层面,并形成光照均匀的长条形投射面,其投射光的面积、平均光通量大小也可以通过调节灯具3的高度与角度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光灯头、光通量探测装置、光通量控制装置;
投光灯头包括外灯罩、光源、内反光件,光源位于外灯罩内,内反光件位于光源下方,内反光件朝向外灯罩一侧设有外反光面,外灯罩内壁设有内反光面,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外反光面和内反光面反射后射出;
光通量探测装置设置在投光灯头下方用于检测投光灯头的出射光光通量;
光通量控制装置与光通量探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光通量探测装置的接收的光通量信号控制光源调节总光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内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一曲面,每个第一曲面中部向远离内反光件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外反光面包括围绕内反光件设置的多个第二曲面,每个第二曲面中部向远离外灯罩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内反光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的透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光源采用LED灯阵列,其包括至少一颗红光LED灯珠、至少一颗蓝光LED灯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光通量探测装置用于检测光源出射光的红光光通量和蓝光光通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光源还包括至少一颗白光LED灯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灯柱和调节支架,升降灯柱竖直设置,调节支架可升降安装在灯柱顶端,调节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投光灯头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调节支架上。
CN201621271653.4U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Active CN206247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1653.4U CN206247179U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1653.4U CN206247179U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7179U true CN206247179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1653.4U Active CN206247179U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71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793A (zh) * 2017-07-10 2017-09-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控制的农业大棚智能补光设备及其调光方法
CN107278649A (zh) * 2017-07-16 2017-10-24 李年贵 一种用于农用培植的补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793A (zh) * 2017-07-10 2017-09-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控制的农业大棚智能补光设备及其调光方法
CN107172793B (zh) * 2017-07-10 2023-08-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控制的农业大棚智能补光设备及其调光方法
CN107278649A (zh) * 2017-07-16 2017-10-24 李年贵 一种用于农用培植的补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62448U (zh) 一种商用led植物生长灯
CN206247179U (zh) 一种植物补光专用的智能型多色led投光灯
CN2926787Y (zh) 一种舞台灯
CN201568888U (zh) Led灯透镜
CN204786178U (zh) 调节式反光罩
CN201407508Y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113115658A (zh) —种可自动调节光谱功率分布的led植物补光灯具
CN204665027U (zh) 一种装饰灯
CN204254425U (zh) 一种单侧发光集成吊顶面板灯
CN206861340U (zh) 台灯及照明系统
CN206539962U (zh) 植物生长灯
CN214155485U (zh) 一种植物助长灯具
CN109751536A (zh) 一种照明效果好的led灯具
CN204062569U (zh) 一种构成led平均照度的泛光灯
CN204062570U (zh) 一种照度均匀的led泛光灯
CN113958901A (zh) 一种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均匀性高的led植物灯装置
CN206890171U (zh) 一种照射角度可调的灯带结构及灯带安装结构
CN202048400U (zh) 一种大功率led面光灯
CN203656649U (zh) 一种led花期灯
CN209245825U (zh) 一种用于工厂化使用的led组培床架
CN209084453U (zh) 一种led组培灯管
CN210069609U (zh) 一种深藏防眩和光时控感应草坪灯
CN208566316U (zh) 一种相机造型灯
CN208907609U (zh) 一种智慧型教室灯
CN208204655U (zh) 一种智能护眼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6000 Room 306-310, Building 4, Building 3, Hui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ing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ANGKEFE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Room 306-310, Building 4, Building 3, Hui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ing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YANG ANGKEFE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6000 Room 306-310, Building 4, Building 3, Hui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ing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YANG ANGKEFE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A3,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800 Wangjiang West Road, High-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before: HEFEI ANG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230000 no.5089 Wangjiang West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236000 Room 306-310, Building 4, Building 3, Hui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ing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ANGKEFE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