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8502U -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8502U
CN206238502U CN201621135378.3U CN201621135378U CN206238502U CN 206238502 U CN206238502 U CN 206238502U CN 201621135378 U CN201621135378 U CN 201621135378U CN 206238502 U CN206238502 U CN 206238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astener
cut pieces
front cut
rear garment
garmen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53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宏林
夏淑芳
叶懿葆
王利利
杨晓纯
尤瑭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1353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8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8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85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包括两前衣片、一后衣片、两袖片、一立领和两帽子侧片;所述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两袖片的内侧、两袖片的袖口、两帽子侧片的上端之间、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以及两帽子侧片的前沿均设有拉链;所述两前衣片的另一侧的侧角上设有暗扣;所述两帽子侧片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暗扣;所述两袖片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皮带,下端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正常的羽绒服穿着,在需要的时候又可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的操作使其变形为一个单肩包。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是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属于服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服装材料中,羽绒是最为保暖的材料。羽绒服重量轻、质地软、保暖好,质优价廉,是大众抵御严寒不可或缺的保暖佳品。然而一般情况下由于羽绒服具有一定的蓬松度,不利于收纳。尤其是当人们往返温差较大的城市时,对服装保暖性的要求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但无论是从旅行箱中翻找出羽绒服穿上还是脱下羽绒服放进旅行箱或拿在手上,都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再者,羽绒服的收纳也会占据较大的旅行箱空间,这种携带的不便性,给出行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该两用羽绒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作为正常的羽绒服穿着,在需要的时候又可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的操作使其变形为一个单肩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填充有羽绒,该羽绒服包括两前衣片、一后衣片、两袖片、一立领和两帽子侧片,所述两前衣片、两袖片和两帽子侧片均左右对称;
所述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两袖片的内侧、两袖片的袖口、两帽子侧片的上端之间、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以及两帽子侧片的前沿均设有拉链;其中,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的拉链止口、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止口均位于立领处;
所述两前衣片的另一侧的侧角上设有暗扣;所述两帽子侧片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暗扣;所述两袖片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皮带,下端设有固定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衣片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分别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前衣片和后衣片构成的衣身在靠近立领的周围设有扣子,所述两帽子侧片的底端设有与扣子相匹配的扣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袖片的内侧拉链、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的拉链、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的拉链型号相同,且对于左右任意一边的袖片和前衣片,袖片的内侧拉链长度等于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一侧之间的拉链长度与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的拉链长度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两帽子侧片的前沿拉链型号相同,且对于左右任意一边的前衣片和帽子侧片,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长度等于帽子侧片的前沿拉链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袖片的袖口拉链型号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的拉链,与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的拉链长度和型号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前衣片的前部分别设有一个口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和里料均采用保暖防水防风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两袖片的内侧、两袖片的袖口、两帽子侧片的上端之间、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以及两帽子侧片的前沿均设有拉链,同时在两袖片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皮带,下端设有固定装置,可以实现羽绒服穿着状态与单肩包状态的变形转化,不仅解决了出行收纳羽绒服的难题,与此同时,羽绒服又可作为一个具有收纳功能的美观单肩包,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进一步利用其特性增加了其使用价值,极大提高了羽绒服的性价比与实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后衣片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分别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变形为单肩包状态时,后衣片多出的部分折叠利用这些暗扣扣合,使得单肩包更美观。
3、本实用新型的两袖片上端绕着袖围固定有皮带,在羽绒服穿着状态时,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在单肩包状态时,解开皮带将其固定在袖子下端,这样皮带便可成为单肩包的肩带,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衣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衣片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袖片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帽子侧片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暗扣扣上的单肩包状态的正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暗扣打开的单肩包状态的正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暗扣打开的单肩包状态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穿着状态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填充截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填充平面图。
其中,1-前衣片,2-后衣片,3-两袖片,4-立领,5-帽子侧片,6-第一拉链,7-第二拉链,8-第三拉链,9-第四拉链,10-第五拉链,11-第六拉链,12-第七拉链,13-第八拉链,14-第九拉链,15-第十拉链,16-第十一拉链,17-第十二拉链,18-第十三拉链,19-第十四拉链,20-第十五拉链,21-第十六拉链,22-第一口袋,23-第二口袋,24-第一暗扣,25-第二暗扣,26-第三暗扣,27-第四暗扣,28-第一皮带,29-第二皮带,30-第一固定装置,31-第二固定装置,32-第五暗扣,33-第六暗扣,34-第七暗扣,35-第八暗扣,36-第九暗扣,37-第十暗扣,38-面料,39-里料,40-羽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羽绒服包括两前衣片1、一后衣片2、两袖片3、一立领4和两帽子侧片5,所述两前衣片1、两袖片3和两帽子侧片5均左右对称,两前衣片1和后衣片2构成羽绒服的衣身,两帽子侧片5构成羽绒服的帽子,两袖片3分别构成羽绒服的袖子。
两前衣片1正对的一侧之间,即左前衣片1的右侧和右前衣片1的左侧之间设有第一拉链6;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即左前衣片1的左侧和后衣片2的左侧之间、右前衣片1的右侧和后衣片2的右侧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拉链7和第三拉链8;两前衣片1的底端和后衣片2的底端之间,即左前衣片1的底端和后衣片2的底端之间、右前衣片1的底端和后衣片2的底端之间分别设有设有第四拉链9和第五拉链10;两前衣片1的肩线和后衣片2的肩线之间,即左前衣片1的肩线和后衣片2的肩线之间、右前衣片1的肩线和后衣片2的肩线之间分别设有第六拉链11和第七拉链12;后衣片2在立领4围线下方一段距离设有第八拉链13;两袖片3的内侧,即左袖片3的内侧和右袖片3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九拉链14和第十拉链15;两袖片3的袖口,即左袖片3的袖口和右袖片3的袖口分别设有第十一拉链16和第十二拉链17;两帽子侧片5的上端之间,即左帽子侧片5和右帽子侧片5的上端之间设有第十三拉链18;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即左帽子侧片5和右帽子侧片5的下端之间设有第十四拉链19;两帽子侧片的前沿,即左帽子侧片5和右帽子侧片5的前沿分别设有第十五拉链20和第十六拉链21;其中,第一拉链6、第六拉链11和第七拉链12的止口均位于立领4处,当第一拉链6、第六拉链11和第七拉链12拉开时,立领4将会分为三段;两前衣片1的前部分别设有第一口袋22和第二口袋23,方便使用者进行取暖。
由于两前衣片1、两袖片3和两帽子侧片5均左右对称,第二拉链7和第三拉链8的长度相同,第四拉链9和第五拉链10的长度相同,第六拉链11和第七拉链12的长度相同,第九拉链14和第十拉链15的长度相同,第十一拉链16和第十二拉链17的长度相同,第十五拉链20和第十六拉链21的长度相同,并且第九拉链14的长度等于第二拉链7和第四拉链9的长度之和,第十拉链15的长度等于第三拉链8和第五拉链10的长度之和,第六拉链11和第七拉链12的长度分别等于第十五拉链20和第十六拉链21的长度;第二拉链7、第三拉链8、第四拉链9、第五拉链10、第九拉链14和第十拉链15的型号相同,其中第二拉链7、第四拉链9和第九拉链14能够实现啮合,而第三拉链8、第五拉链10和第十拉链15能够实现啮合,第六拉链11、第七拉链12、第十五拉链20和第十六拉链21的型号相同,其中第六拉链11和第十六拉链21能够实现啮合,而第七拉链12和第十五拉链20能够实现啮合,第十一拉链16和第十二拉链17的型号相同;此外,第八拉链13和第十四拉链19的长度和型号相同,能够实现啮合。
所述两前衣片1的另一侧的侧角上,即左前衣片1的左侧侧角上设有第一暗扣24,右前衣片1的右侧侧角上设有第二暗扣25,这两个暗扣为一对;所述两帽子侧片5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即左帽子侧片5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第三暗扣26,右帽子侧片5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第四暗扣27,这两个暗扣为一对。
所述两袖片的上端,即左袖片3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第一皮带28,右袖片3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第二皮带29;两袖片3的下端,即左袖片3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装置30,右袖片3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装置31。
所述两前衣片1和后衣片2构成的衣身在靠近立领4的周围设有扣子,所述两帽子侧片5的底端设有与扣子相匹配的扣眼(位于第十四拉链19的下方),该扣子和扣眼在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从图中能够直接知晓。
所述后衣片2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设有两暗扣,分别为第五暗扣32和第六暗扣33;后衣片2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分别设有两暗扣,里料和面料的两暗扣分别为第七暗扣34和第八暗扣35;后衣片2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设有两暗扣,分别为第九暗扣36和第十暗扣37;第五暗扣32和第六暗扣33之间的间距、第七暗扣34和第八暗扣35之间的间距、第九暗扣36和第十暗扣37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其中,第五暗扣32与里料的第八暗扣35相匹配,第六暗扣33与里料的第七暗扣34相匹配,面料的第七暗扣34与第十暗扣37相匹配,面料的第八暗扣35与第九暗扣36相匹配。
从图1-图5中可以看到,当处于羽绒服穿着状态时,按照正常的衣服拼接方式将拉链分别拉合,即第二拉链7、第三拉链8、第九拉链14、第十拉链15、第八拉链13、第十四拉链19是闭合的,第四拉链9、第五拉链10、第十一拉链16和第十二拉链17是打开的,将两帽子侧片5的底端的扣眼与衣身在靠近立领4的周围的扣子配合,实现帽子与衣身的拼合;此时,第一皮带28和第二皮带29起到装饰的作用,实际应用如图11所示。
如图12-图14所示,当变形为单肩包状态时,将第九拉链14、第二拉链7和第四拉链9拼合,同理将第十拉链15、第三拉链8和第五拉链10拼合,后衣片2多出的部分折叠利用暗扣扣合,即第五暗扣32与里料的第八暗扣35配合,第六暗扣33与里料的第七暗扣34配合,面料的第七暗扣34与第十暗扣37配合,面料的第八暗扣35与第九暗扣36配合;将第十一拉链16和第十二拉链17分别拉合,将第三暗扣26和第四暗扣27扣上;将第八拉链13和第十四拉链19拼合,将第十三拉链18拉开;将第六拉链11和第十六拉链21拼合,同理,将第七拉链12和第十五拉链20拼合,将第一暗扣24和第二暗扣25扣上;解开第一皮带28和第二皮带29,分别利用第一固定装置30和第二固定装置31进行固定,从而形成单肩包的肩带,此时第一拉链6作为单肩包的袋口拉链,实际应用如图15所示。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羽绒服的面料38和里料39之间填充有羽绒40,羽绒服的面料38和里料39均采用保暖防水防风材料,该材料为现有技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作为正常的羽绒服穿着,在需要的时候又可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的操作使其变形为一个单肩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填充有羽绒,该羽绒服包括两前衣片、一后衣片、两袖片、一立领和两帽子侧片,所述两前衣片、两袖片和两帽子侧片均左右对称;
所述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两袖片的内侧、两袖片的袖口、两帽子侧片的上端之间、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以及两帽子侧片的前沿均设有拉链;其中,两前衣片正对的一侧之间的拉链止口、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止口均位于立领处;
所述两前衣片的另一侧的侧角上设有暗扣;所述两帽子侧片在靠近底端的位置上设有暗扣;所述两袖片的上端设有绕着袖围的皮带,下端设有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片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分别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设有两暗扣,在底端左部靠近中心的里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在底端右部靠近中心的里料和面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在底端右部远离中心的面料上两暗扣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衣片和后衣片构成的衣身在靠近立领的周围设有扣子,所述两帽子侧片的底端设有与扣子相匹配的扣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袖片的内侧拉链、两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两侧之间的拉链、两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的拉链型号相同,且对于左右任意一边的袖片和前衣片,袖片的内侧拉链长度等于前衣片的另一侧和后衣片的一侧之间的拉链长度与前衣片的底端和后衣片的底端之间的拉链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两帽子侧片的前沿拉链型号相同,且对于左右任意一边的前衣片和帽子侧片,前衣片的肩线和后衣片的肩线之间的拉链长度等于帽子侧片的前沿拉链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袖片的袖口拉链型号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片在立领围线下方一段距离的拉链,与两帽子侧片的下端之间的拉链长度和型号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衣片的前部分别设有一个口袋。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和里料均采用保暖防水防风材料。
CN201621135378.3U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8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5378.3U CN206238502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5378.3U CN206238502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8502U true CN206238502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53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8502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8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230A (zh) * 2018-05-16 2018-10-09 海宁市海涛时装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能拆换衣服前片结构的组合外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230A (zh) * 2018-05-16 2018-10-09 海宁市海涛时装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能拆换衣服前片结构的组合外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8502U (zh) 一种可拆卸的两用羽绒服
CN201860791U (zh) 可多步拆分式羽绒服
US20160255887A1 (en) Scarf with Pockets and Hood
US20110076921A1 (en) Waist warmer
CN201830948U (zh) 羽绒服
CN110279171B (zh) 不脱外装就可脱掉的保暖内衣
CN206836275U (zh) 一种不会淋湿裤脚的雨衣
CN201775006U (zh) 带有可隐藏式帽子的防寒服外套
CN104223457A (zh) 防手冻羽绒服
US1477788A (en) Rain and storm coat
CN102823952A (zh) 一种防寒服
CN216255534U (zh) 一种女式大衣
CN212488534U (zh) 一种春夏两用睡衣
CN215958427U (zh) 一种罩衣
CN212994513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骑行防风衣
CN210642569U (zh) 一种长袖短裤泳衣
CN215873516U (zh) 模块化的羽绒服
CN210869920U (zh) 一种多功能吸汗运动衣
CN216931943U (zh) 一种开衫式针织衫
US2436724A (en) Gale hood
CN215013731U (zh) 便携式可收纳外套
CN210642566U (zh) 一种镂空网格面料的裙子外套
CN210407144U (zh) 一种翻领长裙
CN206423617U (zh) 一种新型的背心
CN219962000U (zh) 一种多功能羽绒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