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6711U - 扬声器号角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号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6711U
CN206226711U CN201621301975.9U CN201621301975U CN206226711U CN 206226711 U CN206226711 U CN 206226711U CN 201621301975 U CN201621301975 U CN 201621301975U CN 206226711 U CN206226711 U CN 206226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gle
high frequency
shell
trunnion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19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永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3019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6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6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67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号角。该扬声器号角,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号角单元,每个号角单元包括喇叭状外壳,所述外壳的大端为面盘,所述外壳包括设于其小端的喉管,所述喉管内固定设有若干个歧管,所述歧管与喉管的两个端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极大提升了号角的上限频率。

Description

扬声器号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号角。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三分频扬声器系统设计中,经常会采用一个高频驱动器,一个中频驱动器与一个低频单元组成一个三分分频的全频音箱,高频驱动器和中频驱动器会搭载一个分体或连体的中高频号角来与低频单元配合,以到达使高频驱动器和中频驱动器重放的声波投射到使用空间。
根据声学理论声波存在声波反射和声波干涉现象,高频驱动器和中频驱动器振膜在前后做活塞运动时,由此产生的声波通过号角喉部向外辐射形成声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声波都直接向外扩散,部分声波将在号角的反射面上经过交叉反射后才送至聆听者的耳中。在传统的号角中,声波将先被反射到另一边再反射到聆听者。由于这些声波其实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但却在不同时间听到,这个过程又与振膜产生的声波再次又产生了声波干涉现象,这就形成了驻波失真。而相位塞能够迅速的将二次反射波发射出去,减少了迟滞时间。
相位能塞够有效的改善频响特性,防止驻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轴频响扩散特性和向轴频响扩散特性更为平滑,避免号角中经常出现的离轴频响峰谷现象。也就是说,相位塞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改善扬声器的相位表现,这也就是相位塞的名字由来。
目前,与高频驱动器或中频驱动器搭载外壳单元一般为“八”字状,号角单元与驱动器的衔接处为一个圆孔,一般称之为号角喉(喉管),每个号角单元的外壳一般是从号角喉管直接按一定的线形向外扩展到号角外壳大开口(面盘)处。市面上高频驱动器和中频驱动器使用的号角一般没有相位塞,或者仅仅是使用简易的子弹头相位塞,而子弹头相位塞仅对圆周均匀型“八”字状号角外壳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当号角外壳为别的形状的时候,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另外,现有技术中,连接高频驱动器的号角的上限频率仅为16.5kHz,与高品质要求的20kHz的上限频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连接高频驱动器的号角的下限频率也不能满足需要。
根据以上现有市场使用的连接高频驱动器号角的不足有必要发明性能更优异的号角,以便制造更优良的扬声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升号角上限频率,拓展下限频率并减少声波传输失真的扬声器号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扬声器号角,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号角单元,每个号角单元包括喇叭状外壳,所述外壳的大端为面盘,所述外壳包括设于其小端的喉管,所述喉管内固定设有若干个歧管,所述歧管与喉管的两个端口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号角单元为两个,分别是高频号角和固定设于高频号角一侧的中频号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相位塞,所述相位塞部分设于喉管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频号角包括用于将高频驱动器的声波分流的导流器;所述高频号角还包括与外壳的小端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导流器一部分设于高频号角喉管内,另一部分设在高频号角外壳外且在高频号角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时伸入高频驱动器的喉槽中;高频号角的歧管紧贴分布于导流器周边;所述高频号角的相位塞与导流器靠近面盘的一端紧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导流器伸出外壳外的部分为圆锥形,且在高频号角的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时其小头设于喉槽内,大头靠近高频号角的喉管;在高频号角的外壳与高频驱动器连接时,高频号角的歧管与高频驱动器的喉槽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外壁还紧贴设有用于去谐振的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号角谐振消减型位;所述歧管呈流线型曲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相位塞从下至上逐渐变薄,前后两侧为坡形,左右两侧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流线型,顶端为弧形;相位塞每一个侧面与一个四边形的边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用于消除中频号角外壳内梳状波的具有无规则且不对称结构的号角扩散瓣;所述中频号角的喉管内还设有驱动器压缩帽,设于喉管内的歧管紧贴分布于驱动器压缩帽周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设于中频号角外壳内壁并插入相邻两个歧管之间的具有对称且不平行结构的消寄次波犄角。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歧管,可以极大提升号角的上限频率。
2)在外壳(扩展部)的反射面增设了相位塞,可以防止驻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轴频响扩散特性和向轴频响扩散特性更为平滑,避免号角中经常出现的离轴频响峰谷现象,大大减少了号角声。
3)由于高频驱动器有一个发声喉,号角喉管尺寸规格一般与发声喉一致才能配用,而现有技术中的号角都没有设置号角导流器,就是一个直喉,在声波能力过大或过小时会产生声聚焦,即过大的时候表现为声波气爆(号筒声),过小的时候表现为声结点与低音单元分离,进而产生没低音或没高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置导流器,消除了高频驱动器在喉槽内的声聚焦,实现有高音和低音的效果。
4)设置用于去谐振的加强筋和号角谐振消减型位,使号角的强度大大增加,极大的减低了工作时号角的机械振动,使号角的声波输出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号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号角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号角外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号角与高频驱动器和中频驱动器连接情况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号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9是中频号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高频号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号角反射面;2是号角扩散瓣;3是歧管Ⅱ;4是歧管Ⅰ;5是消寄次波犄角;6是中频号角;7是设于中频号角的相位塞;8是中高频号角相干弧面;9是高频号角;10是设于高频号角的相位塞;11是设于高频号角的歧管;12是高频号角与低频号角镶和弧位;13是号角谐振消减型位;14是中频驱动器压缩帽;15是中频驱动器锁定位;16是导流器;17是高频号角的喉管;18是高频驱动器锁定孔;19是加强筋;20是外壳;21是面盘;22是安装座;23是高频驱动器;24是喉槽;25是中频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一种扬声器号角,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号角单元,每个号角单元包括喇叭状外壳20,所述外壳20的大端为面盘21,所述外壳20包括设于其小端的喉管,所述喉管内固定设有若干个歧管,所述歧管与喉管的两个端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歧管,可以极大提升号角的上限频率。
优选地,所述号角单元为两个,分别是高频号角9和固定设于高频号角9一侧的中频号角6。设于高频号角内的歧管可以为十二个,设于中频号角内的歧管也可以为十二个。设置歧管,高频号角9的上限频率可以提升至30kHz以上,中频号角6的上限频率可以提升到8kHz以上。高频号角和低频号角可以在顶部连接,连接面可以是中高频号角相干弧面8。
优选地,所述外壳20内还设有相位塞,所述相位塞部分设于喉管内。在外壳靠近反射面1的一侧增设了相位塞,可以防止驻波和交越失真,使得偏轴频响扩散特性和向轴频响扩散特性更为平滑,避免号角中经常出现的离轴频响峰谷现象,大大减少了号角声。
优选地,所述高频号角包括用于将高频驱动器23的声波分流的导流器16;所述高频号角9还包括与外壳的小端连接的安装座22;所述导流器一部分设于高频号角喉管17内,另一部分设在高频号角外壳20外且在高频号角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23时伸入高频驱动器23的喉槽24中;高频号角的歧管11紧贴分布于导流器16周边;所述高频号角9的相位塞与导流器16靠近面盘的一端紧贴。安装座22可以与高频号角的外壳一体成型。高频驱动器与外壳的小端紧贴。
优选地,导流器16伸出外壳外的部分为圆锥形,且在高频号角9的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时其小头设于喉槽24内,大头靠近高频号角的喉管17;高频号角9的歧管11与高频驱动器23的喉槽24相连通。
可以是高频驱动器23的声波先进入喉槽24中,导流器16将声波分流,然后从歧管2中传出。当然,当中频号角的外壳连接中频驱动器时,中频号角的声波可以是歧管Ⅱ和歧管Ⅰ传出。
导流器16为圆锥形(设于外壳外的部分为圆锥形),进而可以更好的将声波进行分流。可以是导流器靠近面盘的一端设有镶和位(凹槽),相位塞部分插入镶和位(凹槽)内,当然,相位塞是设于歧管的顶部的。相位塞设于歧管顶部,能减少声波湍流,减少失真,提高声波传输效率,减少声波损失。也可以是导流器设于外壳外的部分为圆锥形,设于外壳内的部分为圆柱形,安装更加容易。歧管可以是均匀分布于相位塞周边的。
优选地,所述外壳20外壁还紧贴设有用于去谐振的加强筋19。所述加强筋最好为三角架形,进而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号角谐振消减型位13。号角谐振消减型位可以是设于外壳顶部的凸起或/和凹槽。
设置用于去谐振的加强筋和号角谐振消减型位,使号角的强度大大增加,进而极大的减低了工作时号角的机械振动,使号角的声波输出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歧管呈流线型曲线。进而具有风阻小,干涉低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相位塞从下至上逐渐变薄,前后两侧为坡形,左右两侧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流线型,顶端为弧形;相位塞每一个侧面与一个四边形的边相对应。相位塞每一个侧面与一个四边形的边相对应指的是相位塞的一个坡面与外壳的一个内壁相对。这样,从高频驱动器传出的声音经过这种结构的相位塞,能够显著的减少声音的能量的损失,提高声音的传播效率。当然四边形的边可以为弧线,四边形的角可以是倒角。
优选地,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用于消除中频号角外壳内梳状波的具有无规则且不对称结构的号角扩散瓣2;所述中频号角6的喉管内还设有驱动器压缩帽14,设于中频号角喉管内的歧管紧贴分布于驱动器压缩帽14周边。驱动器压缩帽让中频驱动器的防尘帽所产生的声波不直接出射到号角外壳端面。这样一来防尘帽所发生的声波和中频驱动器的振膜所发生的声波能够等时间到达号角端面。
优选地,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设于中频号角外壳内壁并插入相邻两个歧管之间的具有对称且不平行结构的消寄次波犄角5。为中频号角增设了消寄次波犄角,提升了悦耳的偶次波听闻度,这就提升了中频号角的输送的清声音的饱满度。设于中频号角内的歧管可以是由相互连通的歧管Ⅱ3和歧管Ⅰ4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顶部、上、下指的是图3所示位置放置时的顶部、上和下。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号角,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号角单元,每个号角单元包括喇叭状外壳,所述外壳的大端为面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设于其小端的喉管,所述喉管内固定设有若干个歧管,所述歧管与喉管的两个端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号角单元为两个,分别是高频号角和固定设于高频号角一侧的中频号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相位塞,所述相位塞部分设于喉管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号角包括用于将高频驱动器的声波分流的导流器;所述高频号角还包括与外壳的小端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导流器一部分设于高频号角喉管内,另一部分设在高频号角外壳外且在高频号角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时伸入高频驱动器的喉槽中;高频号角的歧管紧贴分布于导流器周边;所述高频号角的相位塞与导流器靠近面盘的一端紧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导流器伸出外壳外的部分为圆锥形,且在高频号角的外壳连接高频驱动器时其小头设于喉槽内,大头靠近高频号角的喉管;在高频号角的外壳与高频驱动器连接时,高频号角的歧管与高频驱动器的喉槽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壁还紧贴设有用于去谐振的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号角谐振消减型位;所述歧管呈流线型曲线。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相位塞从下至上逐渐变薄,前后两侧为坡形,左右两侧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流线型,顶端为弧形;相位塞每一个侧面与一个四边形的边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用于消除中频号角外壳内梳状波的具有无规则且不对称结构的号角扩散瓣;所述中频号角的喉管内还设有驱动器压缩帽,设于喉管内的歧管紧贴分布于驱动器压缩帽周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号角还包括设于中频号角外壳内壁并插入相邻两个歧管之间的具有对称且不平行结构的消寄次波犄角。
CN201621301975.9U 2016-11-30 2016-11-30 扬声器号角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6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975.9U CN20622671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扬声器号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975.9U CN20622671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扬声器号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6711U true CN206226711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197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6711U (zh) 2016-11-30 2016-11-30 扬声器号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67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7254A (zh) * 2016-11-30 2017-03-15 唐永均 扬声器号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7254A (zh) * 2016-11-30 2017-03-15 唐永均 扬声器号角
CN106507254B (zh) * 2016-11-30 2022-07-08 唐永均 扬声器号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8278A (zh) 一种扬声器号角
CN204180257U (zh) 一种倒相式音箱
CN206226711U (zh) 扬声器号角
CN104320601B (zh) 一种平板电视
CN104837090A (zh) 一种音箱
CN206181344U (zh) 一种扬声器号角
CN106507254A (zh) 扬声器号角
CN204362280U (zh) 三分频同腔增压扬声器
CN103313162B (zh) 一种双喇叭耳机
CN1157057C (zh) 具有声透镜的视频设备扬声器装置
CN207235087U (zh) 一种用于商业学术电影院的线阵音箱
CN204145714U (zh) 一种双扬声器对称推挽式超低音箱
CN205670832U (zh) 一种等距分流压缩式线性阵列号角
CN206302548U (zh) 一种w‑82c型线阵号角
CN203057452U (zh) 1/8倍程传输线音箱
CN104363541A (zh) 一种倒相式音箱
CN205356678U (zh) 具有相位校正、波导和压缩的音频驱动器
CN106303808B (zh) 一种谐振管叠加低音音箱及同轴号角三分频叠加音箱
CN204859527U (zh) 音箱倒相管
CN210518814U (zh) 一种自带倒相管功能的扬声器
CN204305324U (zh) 内置倒相装置音柱
CN204652627U (zh) 音箱
CN112399286B (zh) 一种全频多单元复合同轴号角音箱
CN203289620U (zh) 一种双喇叭耳机
CN205305094U (zh) 一种可对音频进行低频扩展的播放装置及其底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