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1876U -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1876U
CN206211876U CN201620705882.6U CN201620705882U CN206211876U CN 206211876 U CN206211876 U CN 206211876U CN 201620705882 U CN201620705882 U CN 201620705882U CN 206211876 U CN206211876 U CN 206211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in
integrated circuits
resistanc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58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方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Hao Rui We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058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1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1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18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流‑直流电路,适用于冻疮治疗装置,交流‑直流电路包括选型为MAX610的AC‑DC集成电路,其中AC‑DC集成电路的1脚接市电火线,AC‑DC集成电路的2脚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3脚引出欠压/过压信号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3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且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4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5脚和AC‑DC集成电路的6脚相连并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7脚经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接市电零线,AC‑DC集成电路的8脚经电容C2接地,电容C1并接于电阻R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脉冲来治疗冻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冻疮治疗装置及其组成电路。
背景技术
冬季天气寒冷时,人体局部血管遇冷痉挛、淤血而导致冻疮。冻疮的治疗主要以早期预防治疗为佳,如按摩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按摩治疗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时间久后会使按摩者疲劳。如能研发一种电子冻疮治疗装置来治疗冻疮,则无疑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疮治疗装置,可以有效地治疗冻疮。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冻疮治疗装置的各组成电路,改进冻疮治疗装置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直流电路,适用于冻疮治疗装置,该冻疮治疗装置电路包括交流-直流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及脉动电路,其中交流-直流电路将市电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稳压电路连接交流-直流电路来将转换后的直流电稳压在设定值,充电电路经单刀单掷开关连接稳压电路来为可充电电池充电,脉动电路经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稳压电路或可充电电池来供电,并相应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电针对来对冻疮进行治疗,交流-直流电路包括选型为MAX610的AC-DC集成电路,其中AC-DC集成电路的1脚接市电火线,AC-DC集成电路的2脚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3脚引出欠压/过压信号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3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且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4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5脚和AC-DC集成电路的6脚相连并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7脚经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接市电零线,AC-DC集成电路的8脚经电容C2接地,电容C1并接于电阻R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冻疮治疗装置通过脉动电流来治疗冻疮,该脉动电流作用于冻疮及周边部分,使得运动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肌肉颤动,由此抑制感觉和运动神经,导致痛阈上升而呈现止痛效应;由于脉动电流抑制交感神经并使电流通过的蛋白质发生微量变形分解,形成血管活性肽等物质,因而脉动电流停止后,尚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后期止痛的作用;由此,该冻疮治疗装置可以有效地达到治疗冻疮的目的,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没有副作用。本实用新型还优化了冻疮治疗装置的各组成电路,由此进一步改进冻疮治疗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冻疮治疗装置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冻疮治疗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图2中交流-直流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图2中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图2中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图2中脉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8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9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冻疮治疗装置一较优实施例的电路图。该冻疮治疗装置包括壳体及装于壳体内的功能电路:壳体可以采用习知的金属壳体或塑胶壳体,它们一般配置散热槽(孔),鉴于壳体可采用习知的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所在,以下不再进行阐述。下面仅对冻疮治疗装置的功能电路进行说明。
冻疮治疗装置的功能电路(以下统称冻疮治疗装置)包括交流-直流电路100、稳压电路200、充电电路300及脉动电路400,其中:交流-直流电路100用于将市电交流电(AC,220V)转换为直流电(DC,如1.3~9V),稳压电路200连接交流-直流电路100来将转换后的直流电稳压在设定值(范围),充电电路300经单刀单掷开关K1连接稳压电路200来为可充电的电池BT(优选为镍镉电池)充电,脉动电路400经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稳压电路200或电池BT来供电,并相应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导电橡胶材质的电针对(P1,P2)来对冻疮进行治疗。由于冻疮治疗装置采用双模式供电,供电方式更为灵活,因而使用更为方便。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冻疮治疗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图。该冻疮治疗装置包括交流-直流电路100、稳压电路200、充电电路300及脉动电路400,其电路结构形式较为简单。交流-直流电路100以AC-DC集成电路(可选为MAX8610)及其外围元件构成,其可以直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无需变压器来降压,这有助于减小电路体积。稳压电路100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可选为W317)及其外围元件构成,其可以灵活地设置电路电压,以满足不同的输出电压要求。充电电路300具有充电保护电路,用以在可充电电池接反时截断电池充电通路,可以防止电池极性接反。脉动电路400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弦振荡电路、升压电路及整形电路,其中:正弦振荡电路产生低频正弦波(如30~100HZ);升压电路将该正弦波升压到设定幅值;整形电路将升压后的正弦波整形为半正弦波脉冲,并输送到电针回路,以相应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电针对来对冻疮进行治疗;由此,冻疮治疗装置可产生脉动电流并输出至电针对(P1,P2)来对冻疮进行治疗。
上述的冻疮治疗装置核心为脉动电路400,其可以产生低频的正弦波,经升压变压器B1升压后由电位器Rp来调节电针回路中的电流。由于升压电路输出回路中加有二极管D3,因而流过人体的电流波形为脉动电流。该脉动电流作用于冻疮及人体时,运动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肌肉颤动感。数十秒后,麻颤感觉消失,感觉和运动神经进入受抑制状态,痛阈上升而呈现止痛效应。由于脉动电流抑制交感神经并使电流通过的蛋白质发生微量变形分解,形成血管活性肽等物质,因而脉动电流停止后,尚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后期止痛的作用。
同时参见图1~图2,该新型冻疮治疗装置可直接由稳压电路200供电,也可由可充电的电池BT供电,为此需要配置相应的供电控制机构,具体包括单刀单掷开关K1和单刀双掷开关K2,其中,充电电路300经单刀单掷开关K1连接稳压电路200来为电池BT充电,脉动电路400经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稳压电路200或电池BT来供电。单刀单掷开关K1断开时,充电电路300不工作;单刀单掷开关K1接通时,充电电路300可对电池BT充电。充电状态下,将单刀双掷开关K2与电池BT断开,将单刀双掷开关K2接通稳压电路200来对脉动电路400进行供电;充电满后,可以将单刀双掷开关K2接通电池BT来对脉动电路400进行供电,此时宜将单刀单掷开关K1断开。
上述实施中,交流-直流电路100、稳压电路200、充电电路300及脉动电路400中,交流-直流电路100、稳压电路200、充电电路300一起构成电源适配部分(为节约成本,可以考虑不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源适配部分,而简单地兼容现有供电设备),脉动电路400单独构成核心功能部分。一般地,将电源适配部分与核心功能部分制作为分立模块(类似如手机与电源适配器),这两部分并不装在同一壳体内,即:电源适配部分装于电源壳体内,核心功能部分装于功能壳体内,且电源壳体与功能壳体相分离,这种分体式结构便于移动、携带。
上述实施例中的冻疮治疗装置电路结构简单,性能良好,其可以有效地达到治疗冻疮的目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没有副作用。该冻疮治疗装置中的交流-直流电路100、稳压电路200、充电电路300及脉动电路400均有不同的电路结构形式,以下对冻疮治疗装置的各部分电路结构进一步进行说明。
参见图3,为图2中交流-直流电路的电路图。该交流-直流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是:包括AC-DC集成电路MAX610,该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1脚(AC1,交流输入端)接市电(220V)的火线Lx,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2脚(V-,负输出端)接地,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3脚(OUV,欠压/过压信号输出端)引出欠压/过压信号输出端(也可以悬空),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4脚(Vset,输出电压设置端)经电阻R3接交流-直流电路100的输出端,且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4脚经电阻R4接地,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5脚(Vsense,电流限制输入端)和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6脚(OUTPUT,稳压直流输出端)相连并接交流-直流电路100的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7脚(AC2,交流出入端)经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接市电零线Nx,AC-DC集成电路MAX610的8脚(V+,正向未稳压或不精确的直流输出端)经电容C2接地,电容C1并接于电阻R2。该交流-直流电路100的输出电压为1.3V×(1+R3/R4),其可在1.3~9V范围之内可调。
参见图4,为图2中稳压电路的电路图。该稳压电路200包括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选型为CW317(为可调正输出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输入电压≤28V),其中: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入脚(Vin)1接接交流-直流电路100的输出端,且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入脚1经电容C3接地,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调整脚(ADJ)2经可变电阻R5接地,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脚(Vout)3引出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电阻R6接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调整脚2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脚3之间,且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脚3与地之间接电容C4。这样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为核心,配置少许外围元件就可以构成稳压电路200,其电路结构十分简单。
参见图5,为图2中充电电路的电路图。该充电电路300经单刀单掷开关K1连接稳压电路200来为电池BT充电,脉动电路400经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稳压电路200或电池BT来供电。即:充电电路300以单刀单掷开关K1来控制对电池BT充电,其中充电电路300的输入端接单刀单掷开关K1的定端,该单刀单掷开关K1的动端接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单刀单掷开关K1断开时,充电电路300不工作;单刀单掷开关K1接通时,充电电路300可对电池BT充电。
具体地,该充电电路300(指电池BT的充电电路)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1、PNP型的三极管T2、二极管D1、电阻R7、电阻R8及发光二极管D2,具体电路结构是: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单刀单掷开关K1接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正端),三极管T2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池BT的充电接口正端A连接,电池BT(优选为镍镉电池)位于充电接口正端A与充电接口地端B(接地)之间充电;三极管T1的发射极经电阻R7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至地,三极管T1的基极与充电接口正端A之间接入电阻R8。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接口正端A与充电接口地端B可置于同一接口中(如手机充电器),以简化结构。
该充电电路300中,由二极管D1、电阻R7、R8和三极管T2组成充电部分,三极管T1和电阻R8组成充电保护电路,用以在可充电电池接反时截断电池充电通路。当电池剩余电压低于0.6V时,三极管T1导通,三极管T2也导通,电流经电阻R8、三极管T2给电池充电,发光二极管D2亮,表示充电正常。如果电池极性接反,则三极管T1基极为负电位,三极管T1截止,三极管T2的基极电位升高,使得三极管T2关闭,由此不会对电池BT充电,此时发光二极管D2不亮,表示电池极性接反。
参见图6,为图2中脉动电路的电路图。该脉动电路包括正弦振荡电路、升压电路及整形电路。它们各具有不同的电路结构。正弦振荡电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图7~图9等,但不限于图7~图9的实施例),其产生低频正弦波(如30~100HZ)。升压电路可选为一变压器B1,变压器B1的原边与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接成变压器输入回路,变压器B1的副边与电针对(P1,P2)接成变压器输出回路,该变压器B1将正弦波升压到设定幅值。整形电路设置于变压器输出回路,其可选为一个二极管D3,该二极管D3将升压后的正弦波整形为半正弦波脉冲,并输送到电针回路,以相应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电针对来对冻疮进行治疗。即:冻疮治疗装置的脉动电路400可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电针对(P1,P2)来对冻疮进行治疗。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变压器输出回路中设置电位器Rp,电针对(P1,P2)中的一个电针接于电位器Rp的一个固定脚,电针对(P1,P2)中的另一个电针接于电位器Rp的滑动脚,这样便于调节流经人体的脉动电流大小。特别地,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与变压器B1的原边之间接有电容C5,以便隔离正弦波中的直流成份。此外,变压器B1的副边接有串接的氖气指示灯N1及电阻R9,以便显示脉动电路400的工作状态。
脉动电路400以单刀双掷开关K2选择供电模式,即:单刀双掷开关K2的定端与脉动电路400的输入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定端分别与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和电池BT的正端连接。这样,该脉动电路400的正弦振荡电路经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或电池BT的正端来供电:当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稳压电路200的输出端时,稳压电路200的正弦振荡电路由稳压电路200供电;当单刀双掷开关K2连接电池BT的正端时,稳压电路200的正弦振荡电路由电池BT供电。
上述实施例中,脉动电路400的正弦振荡电路为核心单元,其可以设定不同频率。以下为正弦振荡电路的一些具体实例。但可以理解的是,正弦振荡电路不限于图7~图9给出的电路结构形式。
参见图7,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该正弦振荡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T3(可为2N2160)、电容C6、电感L1、电阻R10、电位器R11、电阻R12及电阻R13,单结晶体管T3的第一基极经电阻R10接正弦振荡电路输入端Vi(稳压电源200输出端或电池BT正端)来供电,单结晶体管T3的第二基极引出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来输出正弦波,且单结晶体管T3的第二基极经电阻R13接地,单结晶体管T3的发射极经串接的电感L1及电容C6接地,且电感L1及电容C6的节点经电阻R12接电位器R11的滑动脚,电位器R11的两个固定脚接于正弦振荡电路输入端与地之间。该正弦振荡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路作为简单的RLC电路中的负电阻,最大不失真波形输出为200mV,其具体频率值由电感L1及电容C6来决定。
参见图8,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该正弦振荡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T4(可为2N5485)、晶振X1、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及电容C10,单结晶体管T4的第一基极经电阻R15接正弦振荡电路输入端Vi(稳压电源200输出端或电池BT正端)来供电,且单结晶体管T4的第一基极引出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来输出正弦波,单结晶体管T3的第二基极接地,单结晶体管T4的发射极经电阻R14接地,晶振X1与电容C7串接于单结晶体管T4的发射极及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之间,且单结晶体管T4的发射极经电容C9接地,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经电容C8接地。该电路使用晶振来制作低频正弦振荡电路,其负载不随温度变化,输出频率由元件阈值来决定。
参见图9,为图6中正弦振荡电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该正弦振荡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可为μA741)、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容C10及电容C11,运算放大器A1的电源正脚7接正弦振荡电路输入端Vi(稳压电源200输出端或电池BT正端)来供电,运算放大器A1的电源负脚4接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脚3经并接的电阻R17和电容C10接地,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脚2经电阻R19接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脚6引出正弦振荡电路输出端来输出正弦波,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脚6与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脚2接电阻R16,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脚6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脚3之间接串接的电阻R18和电容C11(运算放大器A1的调零脚1、5悬空脚8不接线)。该正弦振荡电路中运算放大器A1、电阻R17和电容C10用于构成基本放大电路,电阻R16用于正反馈,电阻R18和电容C11用于选频。由此,利用运算放大器A1及少数外围元件,就构成了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
顺便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元件选型及参数根据应用需要而定,其计算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

1.一种交流-直流电路,适用于冻疮治疗装置,该冻疮治疗装置电路包括交流-直流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及脉动电路,其中交流-直流电路将市电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稳压电路连接交流-直流电路来将转换后的直流电稳压在设定值,充电电路经单刀单掷开关连接稳压电路来为可充电电池充电,脉动电路经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稳压电路或可充电电池来供电,并相应产生脉动电流输出至电针对来对冻疮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交流-直流电路包括选型为MAX610的AC-DC集成电路,其中AC-DC集成电路的1脚接市电火线,AC-DC集成电路的2脚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3脚引出欠压/过压信号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3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且AC-DC集成电路的4脚经电阻R4接地,AC-DC集成电路的5脚和AC-DC集成电路的6脚相连并接交流-直流电路的输出端,AC-DC集成电路的7脚经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接市电零线,AC-DC集成电路的8脚经电容C2接地,电容C1并接于电阻R2。
CN201620705882.6U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11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5882.6U CN20621187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5882.6U CN20621187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1876U true CN206211876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58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11876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1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5517U (zh) 微电流按摩器
CN204121597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痛经治疗仪
JP6868077B1 (ja)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吸引器、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充電ユニット
CN206349945U (zh) 微电流高压放电电路
CN115607837A (zh) 一种体表神经肌肉电刺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11876U (zh) 一种交流‑直流电路
CN207575559U (zh) 一种智能中低频体控电疗仪
CN110201311A (zh) 一种理疗妇科棒
CN206077038U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105763173A (zh) 一种电脉冲发生装置
CN206077256U (zh) 一种稳压电路
CN206063563U (zh) 一种冻疮治疗装置
CN206133239U (zh) 一种富氢水杯电解控制器
CN107693942A (zh) 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CN209122436U (zh) 一种基于高频热透技术的理疗康复设备
CN210092934U (zh) 一种适应宽电压的气压输出装置
CN208626430U (zh) 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CN207203226U (zh) 一种偏头痛治疗仪
CN209356900U (zh) 一种蓝牙控制的电脉冲输出装置
CN209285471U (zh) 一种交流电刺激笔
CN209033528U (zh) 一种中医药治疗仪
CN213122664U (zh) 一种护肤导入电路及其导入装置
CN108478277A (zh) 一种基于高频热透技术的理疗康复设备
CN203800664U (zh) 移动电源
CN110417095A (zh) 一种适应宽电压的气压输出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Bu Zhonghong

Inventor after: Tang Jie

Inventor before: Zhou Fangxi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5

Address after: 550008 room B 309 room B of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atentee after: Guizhou Hao Rui We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cience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231, No. 233 building B1B2 building one layer, two layer, three layer, four layer

Patentee before: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5

Address after: Science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231, No. 233 building B1B2 building one layer, two layer, three layer, four layer

Patentee after: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Zhuji City Town Village dock No. 390 Baidu

Patentee before: Zhou Fang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