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5048U -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05048U
CN206205048U CN201621124418.4U CN201621124418U CN206205048U CN 206205048 U CN206205048 U CN 206205048U CN 201621124418 U CN201621124418 U CN 201621124418U CN 206205048 U CN206205048 U CN 206205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educt
water
former pond
water tank
coll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44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Changbai Mountain Mineral Water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Changbai Mountain Mineral Wate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Changbai Mountain Mineral Water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Changbai Mountain Mineral Wate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44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05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05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05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包括储水罐,以及均设于地表下的原水池、第一输水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原水池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且所述原水池为封闭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的下部并插入至所述岩石出水区域内的岩石上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储水罐设置在岩石出水区域的下游,所述输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用于将原水输出。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周围环境的污染、确保收集到的原水卫生安全。

Description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自涌泉是地下矿泉水的一种出露形式,是地下矿泉水在向下游运移过程中沿底层断裂带,在地形切割较深的沟谷或低洼处穿过上覆的松散堆积物涌出地表形成的,经过地下长期的循环净化、矿化作用,其水质纯净且含有一定量的有益于人体的矿物元素。传统的,自涌泉水源的收集方式是建设开放式或露天的集水池收集。但是,这种收集方式难以避免来自地表水、空气等对原水的污染。地表水可能会带来有机物、黏土颗粒以及微生物,空气可能会带来藻类和微生物污染。受到以上污染的矿泉水的特征指标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矿泉水浑浊、不稳定,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发生感官变化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周围环境的污染、确保收集到的原水卫生安全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包括储水罐,以及均设于地表下的原水池、第一输水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原水池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且所述原水池为封闭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的下部并插入至所述岩石出水区域内的岩石上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用于将原水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设于地表下的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内,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二出水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出水孔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二出水孔开闭的第二调节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观察井,所述观察井设置在所述原水池靠近所述储水罐的一侧,所述观察井上设有下人孔、下人爬梯以及与井内连通的第一排水管道,所述观察井的两侧分别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设有连通至外界的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中,所述第二出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位于所述观察井内的管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道或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为至少两根,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位于所述观察井内的管段上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水孔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孔开闭的第一调节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池的下部外围设有地下排水管,所述地下排水管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地下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集水井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池的上部外围设有地上排水管,所述地上排水管的外围设有地上排洪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池包括水泥围堰、不锈钢盖板以及水泥盖板,所述水泥围堰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所述不锈钢盖板安装在所述水泥围堰的顶部,所述水泥盖板安装在所述不锈钢盖板上,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形成封闭密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监护房,所述监护房内设有通风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监护房的下部设于地表下,所述储水罐位于所述监护房内,所述输出管道上设有用于监测水流流量、液位、浊度或/和PH值的检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上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储水罐的内部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与外界连通,所述储水罐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管,所述输出管道设于所述储水罐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原水池收集出水区域中细小岩石缝隙里流出的原水提高原水池内水位,而岩石上出水量较大的出水口处的原水可通过第一输水管道直接收集,待原水池内水位没过第一输水管道后,原水会通过第一输水管道流出并进入原水池下游的储水罐中,再通过储水罐上的输出管道输出。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通过在岩石出水区域外侧设置封闭密封结构的原水池,能够隔绝原水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避免收集到的原水受到来自外界空气、阳光、地表水等的污染,对原有的水源暴露、无保护措施问题进行了改善;通过将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直接插入至岩石上的出水口处,为原水提供出水通道,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从岩石缝隙中直接取水;通过将原水池、第一输水管道以及输出管道均设置于地表下,能够有效避免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确保收集的原水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原水池,12、水泥围堰,14、不锈钢盖板,20、第一输水管道,22、第一出水孔,24、第一阀门,30、储水罐,32、空气过滤器,34、溢流管,36、放空管,40、输出管道,50、第二输水管道,52、第二出水孔,54、第二阀门,60、观察井,62、下人孔,64、第一排水管道,70、集水井,72、第二排水管道,80、地下排水管,82、进水孔,90、地上排水管,100、地上排洪沟,110、监护房,112、排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包括储水罐30,以及均设于地表下的原水池10、第一输水管道20和输出管道40,所述原水池10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且所述原水池10为封闭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10的下部并插入至所述岩石出水区域内的岩石上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30连接,所述输出管道40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罐30连接,所述输出管道40用于将原水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管道40能够将原水输出至用水地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30设置在岩石出水区域的下游。通过在岩石出水区域的下游建立储水罐30,利用地势高度差实现自流引水,无需使用水泵抽水,可避免破坏地下水系统平衡,进一步确保水质的稳定。
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原水池10收集出水区域中细小岩石缝隙里流出的原水提高原水池10内水位,而岩石上出水量较大的出水口处的原水可通过第一输水管道20直接收集,待原水池10内水位没过第一输水管道20后,原水会通过第一输水管道20流出并进入原水池10下游的储水罐30中,再通过储水罐30上的输出管道40输出。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通过在岩石出水区域外侧设置封闭密封结构的原水池10,能够隔绝原水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避免收集到的原水受到来自外界空气、阳光、地表水等的污染,对原有的水源暴露、无保护措施问题进行了改善;通过将第一输水管道20的第一端直接插入至岩石上的出水口处,为原水提供出水通道,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从岩石缝隙中直接取水;通过将原水池10、第一输水管道20以及输出管道40均设置于地表下,能够有效避免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确保收集的原水卫生安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设于地表下的第二输水管道50,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10内,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30连接,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上设有第二出水孔52,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在所述第二出水孔5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阀门54,所述第二出水孔52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二出水孔52开闭的第二调节盖板(图中未示出)。采用上述结构,第二输水管道设于地表下,能够有效避免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确保收集的原水卫生安全,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盖板使第二出水孔52打开,第二输水管道50能够将原水池10内汇集的细小缝隙出水通过第二出水孔52排出至外界自然环境中,这样既可以避免原水池10内形成死水,也可以满足当地政府对于自涌泉取水溢流的要求。此外,当溢流量达到要求时,通过调节第二出水孔52两侧的第二阀门54的开口大小,剩余的原水仍可通过第二输水管道50输入至储水罐30中,进而提高取水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的第一端伸入至原水池的内壁处,出水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观察井60,所述观察井60设置在所述原水池10靠近所述储水罐30的一侧,所述观察井60上设有下人孔62、下人爬梯以及与井内连通的第一排水管道64,所述观察井60的两侧分别设有集水井70,所述集水井70上设有连通至外界的第二排水管道72,所述第一排水管道64与所述集水井70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60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10,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60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10中,所述第二出水孔52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位于所述观察井60内的管段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70设置在所述观察井60的外围两侧,不会对第一输水管道20与第二输水管道50的安装造成干扰。采用上述结构,工作人员可通过下人孔62与下人爬梯下入观察井60中,便于对第一输水管道20、第二输水管道50及其上的各控制部件进行检测和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在打开第二出水孔52进行自涌泉取水溢流时,原水可通过第二出水口52直接流至观察井60的地面上,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道64流入至集水井70中,再通过第二排水管道72排出至外界自然环境中,排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图中未示出),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储水罐30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或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为至少两根,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位于所述观察井60内的管段上设有第一出水孔22,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在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阀门24,所述第一出水孔22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孔22开闭的第一调节盖板(图中未示出)。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储水罐30能够与输水管道形成循环回路,实现对输水管道的循环清洗消毒,安全卫生,清洗方便。具体的,可在储水罐30中配置清洗消毒液,选取任意一根输水管道(第一输水管道20或第二输水管道50)作为进药管道,利用循环水泵的作用将储水罐30中的清洗消毒液打入该进药管道中,并在该根输水管道的出水孔与其他任一根输水管道的出水孔之间连接清洗管道,控制出水孔两侧的阀门开闭,可使储水罐30、该进药管道以及该其他任一根输水管道以及清洗管道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即可实现对该任意一根输水管路的消毒杀菌,清洗方便。清洗过程中,可将其他输水管道上的出水孔打开,以将原水池中仍然涌出的原水排出至外界自然环境中。依次通过清洗管道将该进药管道与其他输水管道连通,即可实现对所有输水管道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取下清洗管道,将进药管道上的出口孔打开即可实现清洗水的排出,同样的,排出的清洗水可通过第一排水管道64、集水井70以及第二排水管道72排出至外界自然环境中。此外,当需对输出管道40进行清洗消毒时,也可以在正常输水时通过向储水罐30连续投加药物实现,清洗方便。
进一步的,第一输水管道20与第二输水管道50的根数可根据原水池10里出水点的多少、整体出水量和管径等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设置为四根,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设置为两根,输水效率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0上还分别设有流量控制阀(图中未示出),便于控制原水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水池10的下部外围设有地下排水管80,所述地下排水管80上设有多个进水孔82,所述地下排水管8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集水井70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原水池10外围的出水点的出水可通过进水孔82进入地下排水管80中,然后流至集水井70中通过第二排水管道72排出,进而能够避免原水池10外围的出水点对原水池10造成污染。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池10的上部外围设有地上排水管90,所述地上排水管90的外围设有地上排洪沟100。采用上述结构,可将地表降水排出,且通过设置地上排洪沟100,可避免山体降水流经取水区域,提高取水区域的安全卫生性。通过设置地下排水管70、地上排水管90以及地上排洪沟100,能够切断外界与原水池10的水力联系,防止来自周围环境的水渗入原水池10中,防止原水池10外围的环境对原水造成污染,进而有效确保收集到的原水卫生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水池10包括水泥围堰12、不锈钢盖板14以及水泥盖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水泥围堰12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所述不锈钢盖板14安装在所述水泥围堰12的顶部,所述水泥盖板安装在所述不锈钢盖板14上,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12形成封闭密封结构,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层。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原水池10结构强度好,结构稳定,且水泥围堰12顶部先通过不锈钢盖板14进行封盖,再通过水泥盖板进行封闭,密封效果好,防水性能好。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布,防水效果好。所述不锈钢盖板14为食品级不锈钢盖板,安全卫生。所述原水池10内填充有清洗干净的鹅卵石,一方面,能够起到支撑不锈钢盖板14与水泥盖板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原水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保证原水的安全卫生。
进一步的,所述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还包括监护房110,所述监护房110内设有通风机构和排水机构112,所述监护房110的下部设于地表下,所述储水罐30位于所述监护房110内,所述输出管道40上设有用于监测水流流量、液位、浊度或/和PH值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监护房110,并将储水罐30设置在监护房110内,在输出管道40上安装实时监测水流流量、液位、浊度或/和PH值的检测装置,能够对原水实时监测,且便于工作人员对各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通过设置通风机构与排水机构112,便于保持监护房110室内干燥,保证各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机构112为移动式排水泵,排水效果好,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30上设有空气过滤器32,所述储水罐30的内部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32与外界连通,储水罐30可通过空气过滤器32保持内外压力平衡,且空气过滤器32能够避免原水直接与空气接触。所述储水罐30的上部设有溢流管34,所述输出管道40设于所述储水罐30的下部。通过设置溢流管34,当储水罐30内储水超过标准时,可通过溢流管34溢出,进而保证储水罐30使用的稳定性。所述储水罐30的下端还设有放空管36,用于排出危害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0、第二输水管道50、储水罐30等水源收集管道均可以为304不锈钢材质,严密且符合卫生标准,符合食品接触要求,对水质不会造成影响。本实施例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与传统的水源收集方式相比,不仅对原有的水源暴露、无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改善,而且还具备在线监测、自动清洗消毒设施,为水质监测和清洗消毒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食品质量的风险,尤其适用于长白山地区的水源收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以及均设于地表下的原水池、第一输水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原水池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且所述原水池为封闭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的下部并插入至所述岩石出水区域内的岩石上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用于将原水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地表下的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原水池内,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二出水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出水孔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二出水孔开闭的第二调节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井,所述观察井设置在所述原水池靠近所述储水罐的一侧,所述观察井上设有下人孔、下人爬梯以及与井内连通的第一排水管道,所述观察井的两侧分别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设有连通至外界的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观察井后再伸入所述原水池中,所述第二出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位于所述观察井内的管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道或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为至少两根,所述第一输水管道位于所述观察井内的管段上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水孔处设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孔开闭的第一调节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的下部外围设有地下排水管,所述地下排水管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地下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集水井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的上部外围设有地上排水管,所述地上排水管的外围设有地上排洪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包括水泥围堰、不锈钢盖板以及水泥盖板,所述水泥围堰围设在岩石出水区域的外侧,所述不锈钢盖板安装在所述水泥围堰的顶部,所述水泥盖板安装在所述不锈钢盖板上,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形成封闭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盖板与所述水泥围堰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护房,所述监护房内设有通风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监护房的下部设于地表下,所述储水罐位于所述监护房内,所述输出管道上设有用于监测水流流量、液位、浊度或/和PH值的检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上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储水罐的内部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与外界连通,所述储水罐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管,所述输出管道设于所述储水罐的下部。
CN201621124418.4U 2016-10-14 2016-10-14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Active CN206205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4418.4U CN206205048U (zh) 2016-10-14 2016-10-14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4418.4U CN206205048U (zh) 2016-10-14 2016-10-14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05048U true CN206205048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6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4418.4U Active CN206205048U (zh) 2016-10-14 2016-10-14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05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7471A (zh) * 2016-10-14 2017-01-18 恒大长白山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及其构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7471A (zh) * 2016-10-14 2017-01-18 恒大长白山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及其构筑方法
CN106337471B (zh) * 2016-10-14 2019-07-19 恒大长白山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及其构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5439U (zh) 雨水收集自动处理装置
KR101039196B1 (ko) 저류조를 이용한 초기우수 보관 처리 시스템
CN105569163B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6205048U (zh)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
CN207313403U (zh) 智能环保化粪池系统
CN105672448B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高效截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318046B (zh) 一种单向阀及具有自动调节阀口大小的排泥阀装置
CN106337471B (zh) 自涌泉水源收集装置及其构筑方法
CN204753798U (zh) 合流制地下初期雨水调蓄池
CN105481098B (zh) 一种生态种植池及生态化粪系统
CN108928994A (zh) 一种小型生物循环水净化方法
CN105684837B (zh) 基于awd灌溉技术的稻田污染物输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1255638U (zh) 集装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362002U (zh) 一种景观镜面水池循环净化过滤系统
CN207567033U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7698101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61620U (zh) 一种一体式多环节预处理水箱
CN20908265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09323650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截污管
CN206512847U (zh) 一种雨水初期弃流过滤装置
CN207633478U (zh) 一种污水截流系统
CN207567005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7537315U (zh) 一种用于治理小微水体的净水装置
CN207436177U (zh) 一种带有泵排的排水系统
CN204225204U (zh) 多功能蓄水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