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8593U - 减重训练带 - Google Patents

减重训练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8593U
CN206198593U CN201621312734.4U CN201621312734U CN206198593U CN 206198593 U CN206198593 U CN 206198593U CN 201621312734 U CN201621312734 U CN 201621312734U CN 206198593 U CN206198593 U CN 206198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ectangular box
elastic band
band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27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丽
谢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13127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8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8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8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减重训练带,包括第二方形盒,第二方形盒的顶部安装有吊带,第二方形盒的内部设有卷筒,且卷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方形盒的内壁上,卷筒的侧边设有条形孔,卷筒内部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侧边连接有卷簧的一端,卷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力带的一端,第一弹力带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定位孔,第二方形盒的底部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方形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方形盒,且第一方形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弹力带远离卷簧的一端依次穿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且第一弹力带远离卷簧的一端连接有悬挂器。本实用新型调节非常方便,适于不同身高的患病人群,结构非常紧凑,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其它麻烦。

Description

减重训练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重训练带。
背景技术
减重训练是以传统实践为依据,利用悬吊装置不同程度地减少上肢所承受的载荷,从而逐步提高患者手臂的运动能力。减重训练的临床应用可以追溯到1958年,Margaret等出版了专著《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但是由于方法的局限和认识不足,没有得到发展。
对于脑卒中、脑外伤以及桡神经损伤的垂腕症患者来说,在治疗恢复的过程需要经常对手臂关节进行运动来提高手臂操作的能力,而在医院中却很少有简单而又相匹配的设备来满足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减重训练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减重训练带,包括第二方形盒,所述第二方形盒的顶部安装有吊带,第二方形盒的内部设有卷筒,且卷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方形盒的内壁上,所述卷筒的侧边设有条形孔,卷筒内部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边连接有卷簧的一端,所述卷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力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定位孔,第二方形盒的底部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方形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方形盒,且第一方形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弹力带远离卷簧的一端依次穿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且第一弹力带远离卷簧的一端连接有悬挂器,第一方形盒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螺栓组,且第二螺栓组的螺栓杆穿过第一弹力带的侧边的定位孔,所述悬挂器呈C形结构,悬挂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螺栓组,所述第一螺栓组的螺栓杆上套接有第二弹力带的一端,所述第二弹力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筒套,所述空心筒套的内壁上套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力带、空心筒套和海绵垫的连接结构设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空心筒套和海绵垫通过粘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有第一金属环,且定位孔与第一金属环压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筒套采用弹性布料制成,空心筒套与第二弹力带缝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侧边设有通孔,且第一螺栓组的螺栓杆位于通孔的内部,通孔的内部设有第二金属环,且通孔与第二金属环压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护士或者患者的家人将吊带悬挂在横杆上,将患者的肩关节或者肘关节放置在空心筒套内的海绵垫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卷簧将第一弹力带调整至最佳的长度,然后用第二螺栓组穿过第一弹力带侧边的定位孔,将第一弹力带固定,这时,患者可进行肩前屈、肩外展、肘伸和肘分离运动,当患者两只手臂均套有减重训练带时,可做躯干整体平衡训练,调节非常方便,适于不同身高的患病人群;通过设置空心筒套,可以很好的固定患者的肩关节或者肘关节;当训练完成后,拆掉第二螺栓组,卷簧将第一弹力带卷入卷筒的内部,结构非常紧凑,便于放置,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其它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重训练带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重训练带的外观图。
图中:1空心筒套、2海绵垫、3第一螺栓组、4第一弹力带、5第一方形盒、6第二方形盒、7卷筒、8卷簧、9吊带、10固定轴、11第二螺栓组、12悬挂器、13第二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减重训练带,包括第二方形盒6,第二方形盒6的顶部安装有吊带9,第二方形盒6的内部设有卷筒7,且卷筒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方形盒6的内壁上,卷筒7的侧边设有条形孔,卷筒7内部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的侧边连接有卷簧8的一端,卷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力带4的一端,第一弹力带4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定位孔,第二方形盒6的底部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方形盒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方形盒5,且第一方形盒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弹力带4远离卷簧8的一端依次穿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且第一弹力带4远离卷簧8的一端连接有悬挂器12,第一方形盒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螺栓组11,且第二螺栓组11的螺栓杆穿过第一弹力带4的侧边的定位孔,悬挂器12呈C形结构,悬挂器1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螺栓组3,第一螺栓组3的螺栓杆上套接有第二弹力带13的一端,第二弹力带13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筒套1,空心筒套1的内壁上套接有海绵垫2,第二弹力带13、空心筒套1和海绵垫2的连接结构设有两组,空心筒套1和海绵垫2通过粘扣连接,定位孔的内部设有第一金属环,且定位孔与第一金属环压制连接,空心筒套1采用弹性布料制成,空心筒套1与第二弹力带13缝制连接,第二弹力带13的侧边设有通孔,且第一螺栓组3的螺栓杆位于通孔的内部,通孔的内部设有第二金属环,且通孔与第二金属环压制连接。
使用时,护士或者患者的家人将吊带9悬挂在横杆上,将患者的肩关节或者肘关节放置在空心筒套1内的海绵垫2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卷簧8将第一弹力带4调整至最佳的长度,然后用第二螺栓组11穿过第一弹力带4侧边的定位孔,将第一弹力带4固定,这时,患者可进行肩前屈、肩外展、肘伸和肘分离运动;当患者两只手臂均套有减重训练带时,可做躯干整体平衡训练;当训练完成后,拆掉第二螺栓组11,卷簧8将第一弹力带4卷入卷筒7的内部,这样,便于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减重训练带,包括第二方形盒(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形盒(6)的顶部安装有吊带(9),第二方形盒(6)的内部设有卷筒(7),且卷筒(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方形盒(6)的内壁上,所述卷筒(7)的侧边设有条形孔,卷筒(7)内部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的侧边连接有卷簧(8)的一端,所述卷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力带(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力带(4)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定位孔,第二方形盒(6)的底部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方形盒(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方形盒(5),且第一方形盒(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弹力带(4)远离卷簧(8)的一端依次穿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且第一弹力带(4)远离卷簧(8)的一端连接有悬挂器(12),第一方形盒(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螺栓组(11),且第二螺栓组(11)的螺栓杆穿过第一弹力带(4)的侧边的定位孔,所述悬挂器(12)呈C形结构,悬挂器(1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螺栓组(3),所述第一螺栓组(3)的螺栓杆上套接有第二弹力带(13)的一端,所述第二弹力带(13)的另一端连接有空心筒套(1),所述空心筒套(1)的内壁上套接有海绵垫(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带(13)、空心筒套(1)和海绵垫(2)的连接结构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套(1)和海绵垫(2)通过粘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有第一金属环,且定位孔与第一金属环压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套(1)采用弹性布料制成,空心筒套(1)与第二弹力带(13)缝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带(13)的侧边设有通孔,且第一螺栓组(3)的螺栓杆位于通孔的内部,通孔的内部设有第二金属环,且通孔与第二金属环压制连接。
CN201621312734.4U 2016-12-02 2016-12-02 减重训练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8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734.4U CN206198593U (zh) 2016-12-02 2016-12-02 减重训练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734.4U CN206198593U (zh) 2016-12-02 2016-12-02 减重训练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8593U true CN206198593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273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8593U (zh) 2016-12-02 2016-12-02 减重训练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85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562A (zh) * 2017-11-27 2018-04-06 戴震班 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
CN112891089A (zh) * 2021-02-22 2021-06-04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多功能病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562A (zh) * 2017-11-27 2018-04-06 戴震班 一种多功能训练组合单杠
CN112891089A (zh) * 2021-02-22 2021-06-04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多功能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7402U (zh) 一种手指训练装置
CN206198593U (zh) 减重训练带
CN209361775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器
CN204814714U (zh) 多点多轴姿态矫正行走训练系统
CN203494117U (zh) 一种手指训练器
CN208659840U (zh) 神经科瘫痪病患康复用悬吊系统
CN206044929U (zh) 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装置
CN108888916A (zh) 骨外科用肩关节康复治疗装置
CN206424277U (zh) 人体肢体综合康复系统
CN210185922U (zh)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5391315U (zh) 一种水平位可调挂钩式膝关节治疗装置
CN209630546U (zh) 一种辅助四肢肌力恢复的装置
CN108939443B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多功能训练按摩装置
CN207970169U (zh) 一种便携的磁疗颈部牵引固定器
CN213789828U (zh) 一种便携式康复科临床锻炼器
CN21093213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CN106859914A (zh)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213697809U (zh) 一种临床肢体助复器械
CN205516198U (zh) 一种可拆卸便携式滑轮训练器
CN210872802U (zh) 一种肢体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床
CN101147829A (zh) 一种健身器具及健身方法
CN209847765U (zh) 一种机械外骨骼装备
CN205164039U (zh) 一种上肢康复辅助练习装置
CN112716747A (zh) 用于骨科的康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97614B (zh) 多点多轴姿态矫正行走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