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9563U -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9563U
CN206189563U CN201621119453.7U CN201621119453U CN206189563U CN 206189563 U CN206189563 U CN 206189563U CN 201621119453 U CN201621119453 U CN 201621119453U CN 206189563 U CN206189563 U CN 206189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tch body
ditch
displacement hull
ditches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94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宇
庄灿昆
苏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Broad Base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Broad Base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Broad Base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Broad Base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94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9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9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95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排水沟内设置有一条沟渠,且该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这四个沟体从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本实用新型由于该排水沟具有坡度,当水从地平面线性入水口进入排水沟时,由于重力关系使水体沿坡度形成水流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冲刷底部污垢并且带走沉积物,达到排水沟自清淤的效果,从而根本上杜绝排水沟於堵问题及增强排水效果。

Description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大量工程使用成品排水沟,这种排水沟施工方便,美观大方,应用广泛。但是这种排水沟没有坡度,容易淤堵,不易清理。由于盖板是线性盖板对于清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甚至根本没办法清淤,以致打掉重做。针对这种情况本案提供一种带坡度排水沟,带坡度排水沟可以杜绝於堵,方便后期维护,便于物业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将该排水沟设计成有坡度的,当水从地平面线性入水口进入排水沟时,由于重力关系使水体沿坡度形成水流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冲刷底部污垢并且带走沉积物,达到排水沟自清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包括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所述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一条沟渠,且该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这四个沟体从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
其中,所述第一沟体包括第一排水体和两个第一方形条板,两个第一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排水体顶端对应侧后,第一沟体成平面沟体。
其中,所述第二沟体包括与第一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一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方形条板,两个第二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二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二排水体与第二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尖锐状三角形板,该三角形板的尖锐端与第一方形条板连接,且该三角形板位于沟渠侧。
其中,所述第三沟体包括与第二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三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二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三方形条板,两个第三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三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三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梯形板,该梯形板与三角形板相接触,且梯形板的高度大于三角形板的宽边长度。
其中,所述第四沟体包括与第三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三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方形条板,两个第四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四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四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长方形板,该长方形板与梯形板相接触,且长方形板的宽度大于梯形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排水沟内的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且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使得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由于该排水沟具有坡度,当水从地平面线性入水口进入排水沟时,由于重力关系使水体沿坡度形成水流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冲刷底部污垢并且带走沉积物,达到排水沟自清淤的效果,从而根本上杜绝排水沟於堵问题及增强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的结构图。
主要结构说明如下:
1、第一沟体 2、第二沟体
3、第三沟体 4、第四沟体
5、沟渠 11、第一排水体
12、第一方形条板 21、第二排水体
22、第二方形条板 23、三角形板
31、第三排水体 32、第三方形条板
33、梯形板 41、第四排水体
42、第四方形条板 43、长方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包括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第三沟体3和第四沟体4;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第三沟体3和第四沟体4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排水沟内设置有一条由聚乙烯材质制成的沟渠5,且该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第三沟体3和第四沟体4这四个沟体从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
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第三沟体3和第四沟体4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排水沟内的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且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使得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由于该排水沟具有坡度,当水从地平面线性入水口进入排水沟时,由于重力关系使水体沿坡度形成水流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冲刷底部污垢并且带走沉积物,达到排水沟自清淤的效果。从而根本上杜绝排水沟於堵问题及增强排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沟体1包括第一排水体11和两个第一方形条板12,两个第一方形条板12分别固定在第一排水体11顶端对应侧后,第一沟体成平面沟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沟体2包括与第一排水体11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水体21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一方形体12固定连接的第二方形条板22,两个第二方形条板22分别固定在第二排水体21顶端对应侧,且第二排水体21与第二方形条板22之间设置有一尖锐状三角形板23,该三角形板23的尖锐端与第一方形条板连接,且该三角形板23位于沟渠侧。该结构中第一沟体与第二沟体之间相比,其他结构是一样的,就是增加了一个三角形板,且该三角形是呈顶部为尖锐状,且顶部夹角非常小的三角形板,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第一沟体与第二沟体相比较后,第二沟体的坡度从前至后依次加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沟体3包括与第二排水体21固定连接的第三排水体31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二方形体22固定连接的第三方形条板32,两个第三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三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三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梯形板33,该梯形板33与三角形板23相接触,且梯形板33的高度大于三角形板的宽边长度。该结构中第二沟体与第三沟体之间相比,其他结构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梯形板与三角形板,梯形板的高度大于三角形板的宽度,即说明了第三沟体的坡度大于第二沟体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沟体4包括与第三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排水体41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三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方形条板42,两个第四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四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四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长方形板43,该长方形板43与梯形板33相接触,且长方形板43的宽度大于梯形板33的高度。该结构中第三沟体与第四沟体之间相比,其他结构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梯形板与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宽度大于梯形板的高度,即说明了第四沟体的坡度大于第三沟体的。
上述四个沟体中提供了每个沟体坡度增加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增加沟体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本技术方案增加后续沟体的坡度,本案中由于排水沟有坡度,致使水体沿坡度方向形成一定速度并且不停加速从而自动冲刷底部污垢,达到自清淤的效果,节约后期排水沟维护清淤成本,增强排水效果。
本案中的沟渠由聚乙烯材质制成,使排水沟抗压抗拉强度、刚性和阻燃性能大幅提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所述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四者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后形成一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一条沟渠,且该沟渠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沟体、第二沟体、第三沟体和第四沟体这四个沟体从沟渠的底部至每个对应的沟体顶部之间的深度呈逐渐递增的结构分布后,该沟渠由前至后形成一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体包括第一排水体和两个第一方形条板,两个第一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排水体顶端对应侧后,第一沟体成平面沟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体包括与第一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一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方形条板,两个第二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二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二排水体与第二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尖锐状三角形板,该三角形板的尖锐端与第一方形条板连接,且该三角形板位于沟渠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沟体包括与第二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三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二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三方形条板,两个第三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三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三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梯形板,该梯形板与三角形板相接触,且梯形板的高度大于三角形板的宽边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沟体包括与第三排水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排水体和两个与对应的第三方形体固定连接的第四方形条板,两个第四方形条板分别固定在第四排水体顶端对应侧,且第四排水体与第三方形条板之间设置有一长方形板,该长方形板与梯形板相接触,且长方形板的宽度大于梯形板的高度。
CN201621119453.7U 2016-10-13 2016-10-13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9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453.7U CN206189563U (zh) 2016-10-13 2016-10-13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453.7U CN206189563U (zh) 2016-10-13 2016-10-13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9563U true CN206189563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94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9563U (zh) 2016-10-13 2016-10-13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95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03A (zh) * 2018-10-09 2019-02-15 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排水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03A (zh) * 2018-10-09 2019-02-15 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排水沟
CN109339203B (zh) * 2018-10-09 2020-05-26 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排水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8943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CN208685545U (zh) 一种改善水陆域生态环境的护岸结构
CN110387861A (zh) 一种用于应急宣泄超标洪水的土石围堰改造方法
CN107203674A (zh)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引水枢纽流态改善方法
CN206189563U (zh) 带坡度的排水沟结构
CN204676488U (zh) 一种新型的挡墙反滤排水结构
CN203755240U (zh) 一种消浪型护坡构件及消浪护坡
CN205591252U (zh) 生态挡墙结构
CN104695379A (zh) 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CN209760145U (zh) 阶梯式生态景观护坡
CN205134781U (zh) 一种应用于屋面排水的坡度排水沟系统
CN2087922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CN107299646A (zh) 生态挡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07211069U (zh) 一种防洪堤坝
CN206706678U (zh) 一种新型固土公路护坡
CN109056642A (zh) 尾矿坝、尾矿堆积坝以及尾矿堆积坝的建筑方法
CN20555744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CN104790342A (zh) 用于堤防、大坝顶部的防浪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08933916U (zh) 一种h型护坡砌块
CN209779617U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兼做边坡支护桩的桩基结构
CN208981264U (zh) 一种基于柴笼的驳岸结构
CN209584969U (zh) 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
CN207331601U (zh) 一种生态环保透水丁坝结构
CN207003373U (zh) 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03462461U (zh) 一种拱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护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